快點來登入喔~!!
《周易哲學解讀》《周易大發現》(七十四)
卷五:發現了《周易》學術

第四章:《易傳》後的「易學」,是對《易經》(今本《周易》加易傳)的學術

第十七節:現代「易學」

自從推翻了封建帝製,經學也跟著煙消雲散,《易經》學術也起了變化。現在不再像帝製時期裡的「易學」那樣,是對今本《周易》和《易傳》做為《易經》的一體註釋。現在的人似乎比帝製時期的人能分清《周易》與《易傳》不是一體內容。人們能分清《易傳》非《周易》裏內容,不象帝製裡把《易傳》與《周易》為一體,又往往以經(《易傳》)解經(《周易》)。現在的「易學」也不能再認為是專指《易經》的學術了,對今本《周易》與《易傳》多是分而註譯。更主要的是現在人們也基本拋開象數去註譯今本《周易》的方法,而是直接對今本《周易》文字做註譯。不過現代的《周易》學術,依然是對算卦格式文本《周易》的學術,依然是受歷史上的影響把《周易》看成是卜筮之書,依然是碎片化的註釋今本《周易》,並沒有恢復到原創《周易》文本的學術研究。

古代對今本《周易》一書似乎最好註釋,所以註釋這部書的層出不窮,其註釋的書籍浩如煙海。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所謂編譯,或註解這部書而出版的書籍比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裏所出的總量還要多。這部書成了個沒有標準的東西,誰都可以弄個註釋的本子出來,也就形成當今「易學」上亂象叢生。

《周易》是什麼?這在當今似乎既很明確,卻又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所謂很明確,即當今的專家學者無不認為《周易》是卜筮之書。而所爭議的,則是在卜筮說上,又把《周易》說成是哲學、科學、代數式、大道之源、憂患之書等等。這就出現對《周易》一書的性質,既明確又紛爭的現象。

特別到了現在《周易》說上是更加的混亂,如稱謂上的混亂,說法上的混亂,註釋上的混亂。

如現在人們在書店裏看到的《周易》通行讀本(算卦之用卦爻式《周易》),即有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周易》一書。其名稱有稱《周易》的,也有稱《易經》的。一般說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周易》讀本,其稱法及文本裡的內容並不統一,如書名為《周易》,但文本裡內容有的只有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還包括一部分屬《易傳》裏的一些文章,又不全包括《易傳》內容。也有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讀本,而內容是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加《易傳》。也有不少的出版社以《易經》名稱,而內容同稱《周易》名稱的讀本沒啥區別。其內容也是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加《易傳》文章。也有以《易經》為名稱的讀本,而內容有所謂的「六十四卦爻辭」加《易傳》裏的一部分內容。而有的稱《易經》或《周易》的讀本,其內容只有所謂的「六十四卦」。而且書店還有標著《周易預測》及「易經八卦佔卜」的這些內容,但看其內容是講八卦納甲算命的,還是六爻八卦算命的,均不是註釋今本《周易》所謂六十四卦卦爻辭內容的。還有算卦地灘上也寫有「周易預測」,或「易經預測」的,但內容是算卦、或是看八字的。這就讓人更難明白《周易》(或稱《易經》)道底是什麼了。

不過現在易學界把《周易》看成是卜筮之書,似乎成為了統一口徑。

如現代有部大型工具書《辭源》,《辭源》裏是這樣解釋《周易》的:「《周易》也叫《易經》,我們古代有哲學思想的佔卜書,是儒家的重要經典,易有,變易,簡易。內容包括《經》、《傳》兩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辭,文言,說卦,序,雜卦稱十翼,為傳。主要通過象徵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的八卦式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以陰陽二氣的交感作用為產生萬物的本源。西漢《經》、《傳》別行,後來才合而為一。漢儒言易,多取象佔,至三國魏王弼始以義理說易,現在通行的有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註疏本),李鼎祚《周易集解》。」

這是《辭源》對《周易》一書做出的解釋,也可說是給《周易》這一概念下的定義。《辭源》給《周易》所下定義,即「《周易》也叫《易經》,我國古代有哲學思想的佔卜書,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其它那些內容是解釋《周易》一書的內容,包括如何用八種物象八卦式的推測自然和人事變化(即算卦的那回事);陰陽二氣發展出哲學上的本體論;易學發展上的流派與易學著作等。

我們且不論《辭源》解釋《周易》一書所涉及的相關的那些內容對與否(如把八卦卜筮混淆於《周易》)。單就《辭源》所下的定義:「《周易》也叫《易經》,我國古代有哲學思想的佔卜書。」這就使人們明白了《周易》一書的性質了,知道了《周易》原來是「我國古代有哲學思想的佔卜書。」若不懂《周易》是什麼的話,一查《辭源》就知道「《周易》是佔卜書」,現在也叫算卦的說法。完全可以把「哲學思想」省略掉不說。因為《辭源》下的定義落腳點是「佔卜」的,雖然帶有哲學思想,但歸根結底是用來佔卜的。目的是佔卜的,而不是哲學,哲學思想是為佔卜之用的。既然把《周易》定性為「佔卜」的,而在「佔卜」的前面,帶上修飾語「有哲學思想」的這幾個字,似有畫蛇添足之感,讓人感覺算卦也得有哲學思想麽?古人太高明了,用哲學思想指導算卦,並且是儒家的重要經典,看來儒家人物都是算卦高手了。若這樣推理,這《辭源》裏給《周易》所下的定義,似有不妥。哲學思想和巫術(佔卜是巫術分支)豈能融合在一起麽?這難道也是東方文化的特色麽?縱觀西方的哲學史,哲學是排擊巫術的,就連神學也是排擊巫術的。造成《辭源》的這種解釋,一是所見今本《周易》的卦爻結構形式以及受《繫辭傳》的影響;二是把《周易》一書與《易傳》混同一體,所下的定義。這就混淆了《周易》與《易傳》的概念,也就難分誰是有哲學思想,誰是佔卜之書了。故《辭源》給所謂的《周易》(包括了《易傳》)所下的定義就失去了意義。可是《辭源》是一部大型的權威辭書,可想其影響性。

還如任繼愈主編的《中國哲學史》(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第一冊,第一章裡說:「商代甲骨文也是用來佔卜的,但鑿龜,看它灼裂的『兆』,手續比較麻煩,《易經》佔卜方法比較簡易,因為是周人慣用的一種方法,故稱「周易」」。(《中國哲學史》第16頁)

顯然《中國哲學史》把《周易》當作佔卜書了。

我們且看另一位大學問家胡適對《周易》一書的說法,在他的被早年學界裏稱為「一本劃時代的著作」而享譽很高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一書中這樣說道:「至於《易經》更不能用作上古哲學史料。《易經》除去《十翼》,只剩得六十四個卦,六十四條卦辭,三百八十四條爻辭,乃是一部卜筮之書,全無哲學史料可說。故我以為我們現在做哲學史,隻可以老子,孔子說起。」(《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著團結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十頁)

胡適那本書的名稱雖是《中國哲學史大綱》,可只是半部中國哲學史內容。目錄上也寫著的是「卷上·古代哲學史」,內容是講先秦時期的哲學史。也正如他本人所言的那樣,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一書裡是從老子講起,《周易》在他眼裏自然不能做為上古的哲學史料來看待,自然不會從《周易》講起。因為他把《周易》定性為「一部卜筮之書」了。

郭沫若在他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裡說:「《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因為它自己是一些神秘的磚塊——八卦——所砌成,同時又加以後人的三聖四聖的幾尊偶像的塑造,於是這座殿堂一直到二十世紀的現代都還發著神性的幽光。

神秘作為神秘而盲目地贊仰或規避都是所以神秘其神秘。

神秘最怕太陽,神秘最怕覿面。

把金字塔打開,你可以看見那裏只是一些泰古時代的木乃伊的屍骸。」(《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頁)

看郭沫若發出詩性般語言的說法,多麼的詩意啊。郭沫若不但是甲骨文與歷史學家,還是文學家與詩人。

這論證《周易》也不忘體現詩人的浪漫。而正是「詩性思維」才把《周易》弄的神秘。你看到郭先生這用「詩」的語言說《周易》,能不把《周易》看的神秘麽?

郭又說:「《易經》是古代卜筮的底本,就跟我們現代的各種神祠佛寺的靈簽符咒一樣,它的作者不必是一個人,作的時期也不必是一個時代。」(《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頁)

而另一位史學家侯外廬則認為「《易經》是雜亂偽書,最好不用」。(《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49頁)這候外廬認為作為史料來看《易經》是雜亂的偽書,恐怕是隱含真對著郭沫若從《周易》中推導出古代社會情況的批判。但侯外廬先生卻把《易經》定性為「雜亂偽書」,雖然不涉及是卜筮之書否,但「雜亂偽書」的性質就把《周易》給拋棄掉了,還有什麼價值與意義呢?

金景芳教授既是歷史學家,又是「易學」專家。

金景芳與呂紹剛合著的《周易全解》一書「序」中說:「這本《周易全解》包括對《易經》和《易大傳》的全部解釋……

一、首先需要說的,本書的說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傳》所開闢的道路。這就是我們並不否認《周易》是卜筮之書。而著眼點卻不在卜筮,而在於它內部所蘊藏著的思想……。」(《周易全解》金景芳、呂紹剛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年第1版1991年第6次印刷)

金先生在他的《周易全解》「序」中對《周易》實際定性為卜筮之書,只是金先生在對認為是卜筮之書的《周易》,著眼點不在其卜筮之術上,而是著眼於卜筮裡蘊藏著的思想,這話說的讓人理解著就費勁。

我們再看金景芳的另有說法:「《周易》不能說不是卜筮之書。但是學《易》時也要看到,從最初的卜筮到後來《周易》成書,中間有一個發展過程。即從形式上看它仍舊是卜筮之書,而從實質上看已變成一部蘊藏著深邃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的理論著作。當然,《周易》的這個思想是通過蓍與卦來實現的,並且依然把蓍與卦看成是『神物』。然而這種神物之所以神,並不在於這個神物本身,而在於這個神物背後儲藏著關於天之道和民之故的知識。當應用時,也不是認為這個神物可以前知,而是認為它可以作為對人民進行統治的工具。這一點,傳統的以卜筮為職業的巫史是不了解的。一般人更不知道。應該說,真正了解《周易》的,只有下述兩種人。一是作《易》者,而孔子在《易傳》裏所稱道的『古之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一是學《易》者,即『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編』,著成《易傳》的孔子。

《周易》之所以不易為人理解,固然在於它還披著一層神秘的外衣,但是這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它的思想理論的高深。」(《周易二十講》廖名春選編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頁)

金景芳教授的這種說法,類似於《辭源》裏對《周易》的定義說法,「有哲學思想的佔卜書」。出現這種悖論,均是看到今本《周易》裏的「六·九」爻式的這一外在形式所造成,不能弄清《周易》文本的改造歷史。不能認清「六十四畫符號」與《周易》一書的關係。把「六十四畫符號」中派生出的八卦筮術,硬往《周易》一書頭上套。這是先秦巫史的作法,也是《繫辭傳》作者們以訛傳訛說法的影響。

《周易》的外衣不是《周易》作者披上去的,而是後來史巫披在《周易》身上的神秘外衣。金先生沒有看破,歷史上很多易學者跟著今本《周易》以訛傳訛。金景芳說的「《周易》不能說不是卜筮之書。」「即從形式上看它仍舊是卜筮之書,而從實質上看已變成一部蘊藏著深邃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的理論著作。當然《周易》的這個思想是通過蓍與卦來實現的」。

這種悖論是《繫辭傳》裏「《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卜筮者尚其佔」的變個說法而已。看似比《繫辭》「四焉」說有進步,實質沒有本質區別。

總之,金教授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既然認為是卜筮之書了,還有什麼形式與內容的區別呢?把《周易》說成內容是哲學而是通過佔筮的形式來實現的,更是一種有害的說法。《論語》也是哲學,為何不去通過佔筮形式來實現呢?金教授還認為《易傳》是孔子作的,並且認為《周易》不被人理解,主要是在於它的思想理論高深。可想金景芳在對《周易》的研究上,還有很遠的距離。

如金景芳的那種說法的,在金景芳之前的李鏡池先生就有過論述。李鏡池的《周易探源》一書「序」裡這樣說:「《周易》是我國最古的一部書,其所以難解,除了它的文字古簡以外,還由於它是一部佔筮書,其中隱藏著編著者的哲學思想,而編篡時所採用的材料(佔筮記錄)時代當更加古遠。」

「《周易》的內容性質,我認為《周易》原是一部佔筮書,為供佔筮參考而作,但它由許多佔筮辭經編著者的選擇,分析,改寫和組織,它就不單純是佔筮書,而是寓有作者的思想的佔巫書……所以《周易》是以歷史材料(舊筮辭)做根據表現作者哲學思想的一部佔筮書。」(《周易探源》中華書局李鏡池著1978年版第1頁第6頁)

而黃壽祺先生也同樣認為《周易》有佔筮的功用。

黃先生的《周易澤注》前言說:「冠居『群經』之首的《周易》,是我國古代現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學專著。這部奇書的思想光華,是通過神秘的『佔筮』外衣,煥發出恍惚窈冥的象徵色彩。它那蘊蓄豐富的變化哲理出現之際,人們對之既嚮往又『陌生』,乃至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翻開《周易》,首先看到的是八卦,六十四卦符號,以及與這些符號緊密關聯的卦辭,爻辭,這就是《周易》的「經」文。

《周易》的性質,歷來頗有爭論。主要的分歧是:或以為是筮書,或以為是哲學著作。這一問題牽涉到對《周易》經傳大義的認識,由此這裏亦分經傳兩部分試作探討。

顯然《周易》的卦形,卦爻辭創成之後,其最突出的效用是佔筮。……根據上文對六十四六十四卦哲學意義的簡單分析,我們認為《周易》的佔筮,僅僅是古人對六十四卦義理的方面運用,《周易》的象徵,是其書哲學內容的基本表現形式,而貫穿全書的反映事物對立、運動、變化規律的思想,則是六十四卦哲學的根本核心,因此《周易》的『經』部分,雖以佔筮為表,實以哲學為裡,應當視為一部獨具體系的哲學著作。」(《周易譯註》「前言」黃壽祺、張善文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再看黃壽祺的《周易譯註》對《乾》「用九(1),見群龍無首吉(2)」的註釋:「[註釋]:(1)用九,這是指明《周易》哲學以『變』為主的一方面特點。《易》筮過程中,凡筮得陽爻,其數或『七』,或『九』。『九』可變,『七』不變,故《周易》筮法原則是陽爻用『九』,不用『七』,意即佔其『變爻』,若筮得六爻均『九』時,即以『用九』辭為佔……。」

黃先生一面講《周易》筮法,一面又說《周易》哲學以「變」為主的一方面特點。這種悖論就是一面看到今本《周易》的「六·九」卦爻形式,一面又看到這卦爻結構形式裏面所謂佔辭所包含有的哲學思想,因無法將這種形式與內容的歷史成因揭示清楚,就來個亦筮亦理的闡述。在闡釋算卦書的筮法,又加雜著「哲學」的說法,也就出現了今天對今本《周易》的悖論說法。

高亨也是一位有名的學者,又是一位有名的易學家。其《周易古經今注》寫於1940年,重訂於1963年,分「通說」和「註釋」。「註釋」部分又經過1981年重修,到1982年中華書局出版。

《周易古經今注》「舊序」裡說:「《周易》古經是因古人迷信而產生的一部筮書,筮就是算卦。古代算卦,一般是巫史的職務,巫史們在給人算卦的時候。根據某卦爻的象數來斷定吉凶,當然有些與事實偶然巧合的地方,這就是他們的經驗。他們把一些經驗記在某卦某爻的下面,逐漸積累,成為零星的片段了筮書,到了西周初年才有人加以補充編訂。《周易》古經至此才告完成。」(《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中華書局高亨著1984年版)

這說明高亨先生把《周易》定性為筮卜之書了。但高亨又不像黃壽祺等說的那樣《周易》卜筮是表,而哲學是裡。而高亨並沒有認為《周易》有哲學的思想,可高先生既然認為古人迷信而產生的一部筮書,筮就是算卦,即《周易》是筮卜書,又何必那麼興趣的去研究,還註釋那些認為的「筮卜辭」又有何目的呢?難道是發揚算卦之術嗎?但有一點表現了高亨的現代人的思想意識,認為是古人迷信產生的算卦書。這說法若能分清用於八卦算卦上,無疑是正確的,但把《周易》說成是算卦書則是錯誤的。

高亨同李鏡池那樣是堅定認為《周易》是卜筮之書。《周易古經今注》「舊序」裡又說:「講《周易》固然不能抹煞象數,然而總是講不圓滿,反而使人迷亂。」既然認為《周易》離不開象數,就別怕講不圓滿,本身把《周易》說成有象數就是以訛傳訛。

高亨在《周易筮法新考》裏說:「《周易》筮法,最初可能僅用六十四卦以筮。當斯時僅有六十四佔。其後並用三百八十四爻以筮。當斯時則有四百四十八佔。又後增入《乾》之『用九』,《坤》之『用六』。當斯時則有四百五十佔;東周時代之《周易》即四百五十佔筮書也。」

高亨的這種說法同是張冠李戴,應改為《八卦筮術新考證》,這種說法也許能成立。高亨把史巫給《周易》一書閹割成佔筮辭來用,高先生也跟著以訛傳訛的論述。高亨把《周易》分解,六十四卦佔,加三百八十四爻佔,再加上「用九」、「用六」,共計四百五十佔。這是高亨筮法的新考說。既然認為《周易》是卜筮,就應學胡適先生那種精神,就不涉及《周易》,其講先秦哲學從認為的「老子」哲學講起。講一部被認為是筮書的《周易》,有什麼意義呢?除非認為筮卜能卜問人的吉凶前程,才去研究與考證的。而高亨先生既認為《周易》是佔筮的,又從筮法上去考證,不知做這種學問有何意義。因為高亨不同於現代的算卦「大師」們編寫的算卦書,是講如何算卦的,是有明確的目的。而高亨寫《周易古經今注》的目的是何呢?只因高先生也不是從批判筮卜的角度去考辨筮卜,既然目的不是批判那些迷信虛妄的八卦佔筮之說,即不從批判的目的出發,何必考證那些筮法與象數呢?讓人費解。難道研究歷史上的算卦也是一門學問麽?

曾是北大哲學系教授,東方易學研究會會長的朱伯昆,主編的《易學基礎教程》一書裡的緒論開篇是這樣說的:「《周易》原本是西周時期形成的佔筮典籍,即算卦用書,但在後來流傳的過程中人們對它的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又說:「《易傳》解經的特點是,將西周作為佔筮用的典籍哲理化,使其成為講義理的典籍,為《周易》奠定了理論基礎。」

又說:「《易經》作為西周時期算命的書,由六十四個卦象和解釋卦象的卦爻辭組成,其解釋卦象的文字即經文十分古奧,後人往往不易理解。卦象如何組成的?某卦象下如何系之某卦爻辭?也難以理解。如何依《易經》算命?為什麼《易經》一書能算命?也需要加以解釋。這樣,自然形成了解釋《易經》的各種著作,先秦時期形成的《易傳》即十翼,即是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而寫作的。」(《易學基礎教程》朱伯崑主編九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我們看到《易學基礎教程》一書的緒論裡出現的這些說法,是否是類似古代一則寓言裏那個叫賣「矛」與「盾」的說法呢?既然已說「《易傳》解經的特點是,「將西周作為佔筮用的典籍哲理化,使其成為講義理的典籍,為《周易》奠定了理論基礎。」可又說什麼《易傳》即十翼,是回答「如何依《易經》算命?為什麼《易經》一書能算命?」這《易傳》豈不還是解釋本為佔筮的《周易》如何佔筮的嗎?豈不與已說的「將西周作為佔筮用的典籍哲理化」是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嗎?但無論其說法如何的矛盾,而《易學基礎教程》一書給《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並且《易學基礎教程》所謂的《易經》是不包括《易傳》內容。所說的《易經》應是《周易》一書了。

劉大鈞現中國《周易》學會會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主編等職與銜的知名易學專家。出版有《周易概論》、《周易講座》、《納甲筮法》、《周易古經白話解》等《周易》與《易傳》及「八卦算命」的研究書籍。

其《周易概論》一書的後記中說:「《周易》作為古代筮書,雖未擺脫神學體系,但其內容都有著豐富的辯證法觀點和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這本冊子,後為教學而寫,是針對初學者讀漢、宋《易》注,往往被其中象數術語所阻,這一實際困難而發的。而象數學又是前人治《易》的重要內容,故本書對漢、宋易學中的象數之說,如易象、卦變,蓍法、佔法、卦氣、爻辰、納甲、互體、「圖」、「書」、先天八卦方位等,進行了粗淺的探討和簡要的介紹。」(《周易概論》齊魯書社1980年版劉大鈞著)

聽明白了吧,這是劉大鈞1984年寫的後記裡說的。首先劉大鈞把《周易》一書定性為「古代的筮書」,其次又認為這部筮書「內容卻有著豐富的辯證法觀點和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這聽起來很是耳熟,這與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現的那場《周易》論辯爭鳴中的一些學者的說法相似,即認為《周易》是筮書,又認為有哲學思想。不過劉大均只是變成了「豐富的辯證法觀點和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說法。但劉並沒有展開講「豐富的辯證法和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內容。而正如他自己在「後記」裡說的「故本書對漢、宋易學中的象數之說,如易象、卦變、蓍法、佔法、卦氣、爻辰、納甲、互體、「圖」、「書」,先天八卦方位等」諸說。

這劉大均雖用的書名稱是《周易概論》,但內容卻講是漢、宋象數易學說及算卦的內容。這是否是指鹿為馬呢?他講的那些東西是《周易》裏的東西嗎?應改稱為「易學」概論才恰當,嚴格的講應是「八卦筮術概論」才對。

這本《周易概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到2000年後又出版了增補本。內容增加進去了帛《易》內容及《周易》六十四卦原文全譯。自然劉大均的《周易》全譯是把《周易》的文辭當佔辭作了譯文。

而劉大均的《納甲筮法》一書,主要是講述「納甲」筮法的佔筮原理與方法。說白了,就是如何算卦的那套東西。這種東西早在漢京房「發明」以後,歷代都有增加改進與不斷的「完善」,到清朝早被說的「透爛」了。劉大鈞不過在前人說透與爛的東西上,又說了一遍,豈能掛著劉大鈞「著」的字眼呢?只能稱「編」還恰當。

在《納甲筮法》的前言裏這樣說道:「作為我們民族智慧結晶的《周易》,最好地表達了這點。它正是通過『觀天文、察時變』的手段,將無數信號濃縮轉化為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的八卦符號。並以這些符號為中介,引發出勃勃生機的大易文化之流,而其中的術數之學,正是人們試圖通過各種外顯的八卦符號與內隱的五行生剋機理,以便尋找出能夠確切再現人類活動能力的動態公式,並依據這些公式,推斷未來活動場面的吉凶。」

這種說法是意在美化宣揚封建帝王時代算命術,是為巫術招魂。這種動聽的語言,更能迷惑人心,混淆是非。即把「八卦符號與內隱的五行生剋機理」說成是《周易》一書的內容,實是張冠李戴,這是沒有弄明白《周易》與「八卦納甲佔筮」這兩者的不同概念與歷史成因。可以說劉會長已然是一位人雲亦雲及胡說八道者。說他胡說八道,就在於他在《納甲筮法》(算命術)中那些說法。

劉大鈞《納甲筮法》「前言」裡又說:「不難看出,從春秋筮法到『納甲』筮法,從蓍草演算到金錢演算,正是八卦象數符號所表達的對象,提供了它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力量……《周易》筮法正是中國古代先賢在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諸多揭示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在中國,古代人的認識完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周易》筮法的完善過程。」(《納甲筮法》劉大鈞著齊魯書社1995年版)

這話說的太動聽了,把佔筮的筮術(即迷信的算卦),美化成中國古代人認識世界的完善過程,真是羞辱了先秦那麼多百家爭鳴的學術理論家了,他們要在算卦(筮法)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原來中國古代人認識世界的完善過程是通過算卦、批命這一巫術方式。這豈不是對古代「先賢」哲人的玷汙,也是又一次對《周易》哲學的玷汙。並且劉會長忘記了帛書《要》文裡偉大孔子所發出的理性聲音麽?「德行亡者,神靈之趨;智謀遠者,卜筮之繁」。「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稀。」

且不說劉大鈞把「八卦納甲筮術」以訛傳訛說成是《周易》,不論如何美化「八卦筮法」,那不過還是封建帝王時代裡的巫術,即迷信的算命術而已。即使招魂出來,已然引領不了世界的文化朝流,更無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與解放人們的思想。

劉大鈞所講的《納甲筮法》與《周易》一書有關嗎?實則與《周易》沒有任何關係。八卦納甲筮術是西漢京房創的以八卦分宮,納入天乾地支,又通過五行生剋六親來附會人事的吉凶。而《周易》早在西漢幾百年前已產生了,《周易》與八卦納甲筮術是完全不同兩回事。可劉教授把《周易》與「八卦納甲筮術」本為兩個不同的概念給混淆為一體。他所講的「納甲筮法」是現在俗稱的「八卦算命」的東西,不能看作是《周易》裏的東西。所以劉博導講的那一套,只能對現在街頭巷尾算卦先生包裝成「預測」大師們的學習算卦批命有幫助,即為迷信招魂外,有什麼意義呢?

當今那些知名學家書裡看到把《周易》說成是「本為卜筮之書」。一些人雖然一面說《周易》雖是佔筮之書,又一面說《周易》內容有其哲學思想。這已然是受《繫辭傳》對《周易》亦筮亦理說法的影響,更是被今本《周易》格式所迷惑。

當然了,當今最不可理喻那些算卦為生的跑江湖者,卻把歷史上的八卦納甲卜筮書,換個《周易與預測》的名稱出版流行,這是個極錯又極壞的行為,更加混淆了《周易》與八卦納甲算命的兩者概念。

自己國度裡產生的一部書籍從古到今是眾說紛芸,連此書的性質都弄不懂,在世界的文明史裡,可以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而這部書在中國的帝王時代裡,其主流並非把《周易》定性為卜筮書,有義理說、也有象數說,但始終是做為帝國政治文化的諸經之首而尊奉著。而到了現代反而把一部《周易》定性是卜筮之書,把中國的傳統五經之首上的經典文化變成了一部筮書,統領指導了二千多年,這豈不是一種文化上的奇怪現象。這是當今主流話語權者認為《周易》是卜筮之書,實乃是一則千古「冤案」。

自家裏的事就弄不明白,不知翻譯到國外要變成個什麼樣子面目。難怪就連西方近代的大學家黑格爾在講述東方的哲學時,所講到的《易經》(《周易》加《易傳》)也就出現的是錯誤說法。導致黑格爾不能正確理解《易經》,不是黑格爾的錯,而在於中國人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周易》的原因。

黑格爾在講哲學史時講到東方哲學,隻講了印度和中國的哲學。在講到中國哲學時隻簡單的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講孔子是種道德哲學。第二是講《易經》,另外是講道家的老子,卻把道教給混為一談了。(《哲學史講演錄》商務印書館)

黑格爾講《易經》時,同樣把《周易》與《易傳》混同一起論之。現代以前的中國學者是一樣的《周易》與《易傳》不分。正是由於中國自己這樣認為才介紹到國外也就那樣認為了。黑格爾也不例外的(不過黑格爾的時代是來中國的傳教士首先把《易經》的思想帶到西方的)是注重從八卦符號抽象(取象)與卜筮上輕視了一通。因為中國人二千多年來就沒能從《周易》一書的文辭上給予過正確的認識,並沒認識到《周易》是一部系統化的哲學之書。而是從《周易》的外表六十四畫符號上曲解《周易》,把後學說裡的八卦取象、佔筮問卜、陰陽五行,本不是《周易》一書裡的內容,而註釋《周易》,說成是《周易》裏的東西。自家本來對《周易》一書的認識就是一種誤解。難怪西方的大哲學家黑格爾不能不誤解。

反而黑格爾從畫符號,陰陽與四象,八卦取象,五行卜筮之用等這些內容進行的說法和給予的批判,在筆者看來說的是很正確,並沒有歪曲的意思,把一套抽象的符號和筮卜之用的說法,以及粹片型的不成理論的「陰陽」、「八卦」、「五行」哲學思想在黑格爾眼裏能認為是哲學嗎?

可就連這些東西本不是《周易》裏的東西,那一套六十四畫符號也非是《周易》創立的。把卜筮、陰陽、五行、太極、八卦這些「易學」上的東西,套在《周易》頭上,中國人這樣認為,若翻譯到外國,難怪不這樣認為。若把套在《周易》一書上「象數」、「陰陽」、「四象」、「太極」、「八卦」、「五行」、「筮法」之說去掉,認真研究《周易》六十四篇文章,那麼《周易》一書六十四篇文章內容的哲學性就昭然顯現出來了。西方學者也就不再以訛傳訛而輕視《周易》一書了。

我們的現代已不是科舉時代,又不是注經與讀經時代。早在清朝未期已廢除了科舉製,開辦新式學堂。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時代一去不返了。可幾千年的天命思想與佔筮迷信不是一下子就排除掉的,不能不說是歷久彌堅。這有其自身的原因,一沒有歐州一神教下的政教合一歷史,一神教下是排擊巫術的;二是中國帝製是瀰漫著巫術(算卦、風水、八字及各種數術均是巫術的分支)之風。進入新中國穩定社會後,各種封建迷信卻是逐步消失。特別是文※大※命時期,文※單就反封建迷信,除汙納垢之功績不可否認,人們一度精神換然一新。雖然改革初封建迷信一度沉渣泛起。但雖著改革開放,又一次西學大進,人們科學思想增強,並逐步排擊了封建迷信。

可當今雖著考古學的發展,及西方科技的引進,而易學上的發展似乎更加的混亂,從考古上的一知半解和斷章取義,而神說《周易》那套卦符號早在九千年有之,還有錯誤把早期流傳的屬《周易》所用那套符號,而說成數字卦,並通過考古上出現在五千年鹿角裝飾刻畫紋,而說成數字卦等妄說。還更有種種神秘化那套八卦符號,什麼生物基因密碼,科學易等。隨著科學進步與發展,歷史遺留下的封建迷信在消退,可新的神化《周易》卻在增長。

總之,今天「易學」對《周易》的解釋是混亂的;不但對《周易》的內容解釋混亂,而且對《周易》的性質、稱謂、產生解釋也是混亂的。特別是今天的「易學」,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這是易學的悲哀,更應易學界去反思。

近年來,在國內出現的「周易熱」中是魚龍混雜,那種打著《周易》或《易經》的旗號而行八卦納甲算命騙取錢財的行當又沉渣泛起。一些教授、學者還撰寫了一大批算命的書籍,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大批的算命從業者,打著《周易》或《易經》『預測學』的旗號下,兜售神秘主義,宿命論,並成為街頭算命先生和各種江湖術士的精神支柱,這與現代社會進步是格格不入,同時阻礙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民族的振興、國家的發展,所需要的是理性與科學,而不是愚昧與迷信。

總之,現在那些眾多的「易學」書籍既有算卦格式的今本《周易》為註釋對象,更有從六十四卦及八卦符號上去玩神奇說法。但這均不是原創《周易》的本義。

《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學,《周易》的本義,在於哲學思想,而根本不是什麼算命之書。應繼承和弘揚孔子理性的《周易》學術傳統,而抵製各種愚昧迷信行為,並以科學精神、科學方法,來研究和繼承原創《周易》這一珍貴的哲學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也為其民族文化自信,應讓更多的世人能夠真正的認識《周易》,認識我們最早的古代裡也有理性的思想書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