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雍一小兵》第三百零三章 事情搞砸了
倭軍驟然遭到唐軍的攻擊,接戰的陣線頓時破碎不堪。唐軍陷陣猛士手中的長矛不斷刺出,在抽回的時候帶起一蓬蓬血霧。

陷陣猛士們手中的陣盾更厚實,手中的長矛矛桿和並州狼騎手中的馬槊槊桿是同款,所以足夠結實,使得倭軍的太刀根本削不斷。

陷陣猛士高呼著口號,不斷向前突進,如果盾牌破碎了,就雙手持矛,以更快的速度、更猛的力量刺出。

與此同時,正在後撤的第七師士卒紛紛停止了後撤的腳步,而是跟在陷陣旅的身後和兩翼,重新向倭軍發起了進攻。

「瘋了!瘋了!」

齋藤信房嘶吼著被馬回眾架著從倭軍的前陣退了下來,博陵渡外,那群唐軍的陷陣猛士,根本沒有一點珍惜自己性命的想法。

他們根本不在意傷亡,隻專註於瘋狂的向前突進!

博陵渡外,因為唐軍陷陣猛士的加入,戰鬥也變得更為的慘烈。

轉瞬之間,矛刃刺入血肉的噗噗聲,長戟和薙刀相互撞擊的碰撞聲,甲胄被刀劍劈砍的金鐵聲,兩軍將士臨死前的慘嚎聲,還有雙方將士的怒吼聲全部都交織在一起。

大量的倭軍士卒,大量的唐軍士卒,就像是路旁的野草一般,被鐮刀割下,一片接著一片倒伏在地。

齋藤信房雙目赤紅,他是美濃齋藤氏出身,自幼習武射箭,功夫了得,所以被藤原義房委以前陣先鋒。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怎麼能敗在這群中原人的手中,怎麼能輸給這些卑微如同螻蟻的農夫!

「滾!」

齋藤信房掙脫開身旁的親衛,拔出了腰間的太刀,他粗獷滿是鬍鬚的面孔因為憤怒都已經變得扭曲了。

他這個軍職,雖然是很大程度是因為家族的勢力,但他也不是一名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齋藤信房將手中的太刀高高舉起,怒聲咆哮道:「美濃齋藤家的子弟,怎麼可能會有懦夫!美濃的兒郎們,隨我殺敵!」

齋藤信房大喝一聲,舉步向前,身旁的馬回眾眼見勸阻不動,也只能跟著齋藤信房一併向前。

博陵渡內,兩軍剛接戰不久,戰局就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藤原義房也注意到了博陵渡局勢的變化,軍旗飛舞,大量的士卒在倭軍將校的帶領下走上了浮橋,甚至在這群人中,還有五百餘名全身披掛著重甲的倭軍精銳武士!.qqxsΠéw

褚路煦身著盆領玄甲,手持馬槊,牽引著座下的戰馬平治在恆水西岸博陵渡的原野上。五千餘名全副武裝的靜塞義從緊緊的跟隨在他的身後。

靜塞義從是王鐔新給義從起的名字,名字的來源是北宋初年一支戰鬥力極其強悍的宋朝騎兵部隊—靜塞軍。靜塞軍創建於宋太宗時期,曾在多次對遼戰鬥中擊敗契丹精銳騎兵部隊。

宋朝版圖中沒有涼州、幽州兩個盛產戰馬的地方,而且宋朝的馬政很坑,導致宋朝一直都缺少合格的戰馬,無法組建大規模騎兵軍團。

宋太宗北伐後得到各種各樣的馬4萬匹,因此他親自督建了北宋歷史上最強的一支騎兵部隊—靜塞軍。

靜塞軍滿員三千人,一人五馬,騎兵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在馬上拉開硬弓,剽悍異常。其座下戰馬都是清一色的良駒,從將士到戰馬全部披掛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鈎連長槍。

這支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在歷次對契丹作戰中,未嘗敗績,屢次正面打敗遼國最強的王牌軍隊鐵林軍。

在著名的唐河戰役中,靜塞軍騎兵作為宋軍的先鋒,作戰勇猛,首先攻入敵陣並衝垮遼軍陣型,使得遼軍大敗,宋軍追擊到曹河,斬首五千,獲馬萬匹。捷報送至開封,群臣互相慶祝,宋太宗下詔褒獎諸將,給予豐厚的賞賜。

後世將北宋的靜塞軍、遼國的鐵林軍、西夏的鐵鷂子、女真的鐵浮屠、蒙古重甲鐵騎是並稱於世的五大鐵騎。足可以證明靜塞軍的強大。

王鐔將靜塞之名賜給義從,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肅清邊塞,保中原平靜。而如今他們面對的倭軍,就是他們肅清的目標。

刺耳的長鳴聲在褚路煦的耳旁響起,他偏頭看向唐軍軍陣中王鐔所在的高坡。

他看到了一面藍旗正在搖動,那是王鐔和他之前說過的進攻信號。

「咻——」

短促的哨音在騎陣中響起,緊接著連綿不絕的騎號聲也在靜塞義從的騎陣中響起。

博陵渡外所有義從騎兵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褚路煦的將旗上。

「駕!」

褚路煦低喝一聲,雙腿踢動馬腹,戰馬驅動之間,逆風迎面襲擊來,寒冷的北風猶如刮骨的鋼刀一般。

朔風呼嘯,褚路煦聽到了從他身後騎陣之中,傳出的一陣嘩啦啦的亂響聲,他知道,那是騎陣中旌旗的被強風吹動的聲響。

逆風吹襲而來,也吹動了騎陣中義從騎兵們頂盔上的白色尾羽,吹起了他們身上的衣袍,袍角在風中飄揚,更為靜塞義從們添上了數分威武之氣。

褚路煦偏轉回頭,身側親兵戰馬上的鐵鈎上架著馬槊,手中握持著騎弓,緊隨在他的身後。

再後方,便是騎陣中那一排排攢動的馬頭,那一束束飄蕩的馬鬃,那一張張面帶著堅毅的靜塞義從。

褚路煦戎馬數年,見過雍軍的軍卒、見過冀軍的甲騎、見過草原和西域的鐵騎、也見過豫國的輕騎,卻從未見過有哪一隻軍隊,和現在跟在他身後這支靜塞義從相仿。

他在加入王鐔麾下的時候,王鐔手中的騎兵並不多,但王鐔非常重視騎兵。這都是因為草原、西域和高原的壓力,三個地方,三個國家,三種不同的騎兵,還實力非常強悍。

王鐔最為重視騎兵的作用,將頨渾軍的騎兵就分成了兩類,專門用來沖陣的甲騎,遊盪在外圍伺機而動、擔當斥候的輕騎。

王鐔麾下的騎兵不會被當成消耗品損失在戰場上,而且待遇豐厚,死了家人還能拿到撫恤,還會被軍隊供養。

這使得王鐔麾下的騎兵忠誠度極高,當王鐔命令他們全軍出擊,迎戰敵軍騎兵的時候,他們甚至都沒有退縮半分。他們用鮮血為王鐔取下了並州,用鮮血鋪就了唐國成立的道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