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三國之逐鹿天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封檄文,天下風起雲卷
這次開會,是羅猛出發前安排一下大致事務。

幕僚軍事方面,荀彧是走不開的。荀攸、陳群和戲志才遠在並州,徐庶更是在塞外,所以郭嘉與新加入的陳宮跟隨。武將方面,只有張飛和趙雲是有空的,加上典韋,一共三個武將跟著去。

不過,羅猛卻心中一動,下令道:「派人去平崗讓雲長趕回來,再去看看呂布在不在白檀。如果在也讓他趕回來,一同隨我等前往。」

關羽在負責平崗柳城等地的防務,而呂布則在白檀跟著徐庶報復。羅猛點這裏兩個人,純粹是惡趣味。同時,羅猛也好奇,董卓沒有了呂布,他是如何應對聯合義軍的。

雖然大家感到奇怪。不過,抽調這二人回來也沒有什麼不妥,所以沒有人反對。

最後,就是決定帶多少士兵前往,羅猛的本意是帶一千黑鱗軍去算了。不過,這個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對,最後決定帶三千黑鱗軍前往。三千黑鱗軍並不會刺激到董卓,不過,並州的二十萬大軍隨時做好準備。一旦有變,他們能夠隨時南下直撲洛陽。

幽州這邊做好了準備,擇日出發,天下大漢十三州因為曹操的檄文而風起雲邊。

收到曹操的檄文後,渤海太守袁紹第一個作出響應。之後,其他諸侯也陸續響應起兵。

第一路,渤海太守:袁紹。

第二路,南陽太守:袁術。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路,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路: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路,濟北相:鮑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路,驍騎校尉:曹操。

第十六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路,古城相:劉備。

第十八路,上當太守:張楊。

第十九路,濟南相:韓馥(歷史上為冀州牧)。

一共十九路諸侯相應曹操,各路兵力多則四五萬,少則一二萬,總兵力達到了恐怖的六七十萬。

十九路諸侯,浩浩蕩蕩殺往洛陽,在虎牢關前匯合。

虎牢關在羅猛撤走後,董卓重新掌握在手裏。討董聯軍到達虎牢關前匯合,關上將領星夜派人去洛陽告急。

「可恨。」董卓接到告急文書後,氣的連聲大罵,將首倡義軍討伐董卓的曹操祖宗十八代問候一遍。

董卓在羅猛退走之後,他就掌握朝廷大權。雖然恨羅猛恨得要死。每天看到劉協,都恨不得揍他一頓。但是,他害怕過分對待劉協,會再次引來羅猛。所以董卓欺負不了皇帝,自然就將怒氣發泄到其他人身上。

朝中百官,洛陽城內百姓就遭了殃,每天都有人成為董卓發泄怒火的犧牲品。正是因為這樣,無數人對董卓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加上董卓掌握朝廷大權,這種吃獨食的行為是最容易引發怨恨的。所以,在某些人暗中推動下,討董聯軍自然很快就成立了。

「聯軍裏面有沒有羅猛?」董卓陰著臉,問李儒。

他最怕的就是羅猛。如果羅猛也響應討董聯軍的話,他考慮是不是要逃跑。

「沒有。」董卓對羅猛恐懼到骨子裏,作為下屬,李儒自然也將羅猛作為心目中的頭號大敵。

聯軍的名單早有探子打探到,送到他手裏,裏面沒有羅猛的名字。

「那就好。」董卓聽到聯軍中沒有羅猛,心裏頓時就輕鬆起來了,怒道,「什麼聯軍,不堪一擊。」

「主公。」有名手下站出來了,對董卓說道。

他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威風凜凜。這個就是董卓手下頭號猛將,華雄。

華雄出列,對董卓說道:「某願提一支兵馬,斬各個諸侯首級,以平主公心中怒氣。」

董卓看到華雄如此知心,心裏大慰,連聲說道:「好,好,好。本相封你為驍騎將軍,領兵五萬,作為先鋒,以拒叛軍,本相隨後率領大軍就到。」

董卓覺得要親自領兵出征,好好教訓一下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聯軍諸侯。

「主公,必須要安定後方。」李儒這個時候出聲建議,對董卓說道,「洛陽城內有不少亂黨,其中有袁隗,現在朝中為司徒太傅。聽聞他侄子袁紹、袁術、袁遺在叛軍中,倘若裏應外合,後果不堪設想。」

「李傕,你領兵去將袁隗人頭摘來。」董卓點頭,同意李儒的話,讓李傕帶人去滅袁隗滿門。

可憐的袁隗,還想在洛陽當內應,自持天下名士,當朝司徒太傅,以為董卓不會對他動手,卻不料董卓這種人,根本不會在乎他的身份。

袁隗的一家滿門上百口人被李傕帶兵盡數殺盡,就連看門的狗也被殺了,讓士兵烤著來吃。

這情形,這畫面,真是淒慘無比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