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家維修工》第二百八十一章 找死的戶部侍郎
大明皇家維修工第二百七十九章多收了三五鬥牟斌一下就跳起來:「靠!沒搞錯?怎麼還倒貼?」

吳山也嚷嚷起來:「怎麼農具也要算錢?」

祝山青嘿嘿冷笑:「怎?農具不要錢?颳風逮來的?哼!知不知道佃戶還得交地租?就這三萬多斤至少對半的租金,而且年年要交。農具的品質你也看見了,用個三五十年不帶壞的,你算算合算不?」

閔桂也顧不得雍容氣度,毫釐必爭:「那種子呢?」

陳老漢摸摸大黃狗的頭:「俺家狗都知道,好種子天上掉下來的?況且你這一季不會留種?以後還用再買?」

曾鑒無奈的張著雙手,上面的老繭一層又一層,喃喃的說道:「唉,難道白幹了?」

祝山青接著說道:「列位大人,你們可曾知道高利貸?如今你們欠皇莊三兩二錢銀子,一年三分利不高吧?老牟你再算算,下一季你們能賺多少?」

閔桂長嘆一聲:「不必算了!天下百姓多艱辛,老夫知道佃戶日子難過,沒想到如此難過。王爺已經提供最好的種子,最好的農具,尚且如此。平常百姓可怎麼活?」

祝山青點點頭,突然整肅衣衫,對著四人一躬:「大人悲天憫人,初心不失。王爺有令,若大人已然了解農民疾苦,便可入工廠體驗。」

四人一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陳老漢又咧開嘴,露出滿嘴大黃牙:「呵呵,恭喜各位大人了,老漢告罪!」

吳山一愣,隨即憤憤的責問:「既然知道是大人,安敢如此對待我等?」

陳老漢習慣性的摸摸狗頭:「俺家狗都知道,管不著俺的官,那就不是官!這裏是皇莊,你覺得老漢沒見過個官?」

閔桂抬起手,看著手上佈滿的傷痕和老繭,心中竟有種濃濃的眷戀之情。他嘆息一聲:「唉,昨天還恨不得肋生雙翅,今日卻,呵呵,曾大人,你意下如何?」

曾鑒張開嘴,啊了半天,才頹然說道:「想賦詩一首,滿腦子卻是稻穀,走,趕緊走!再待上一月,我張口只能說一句,俺家狗都知道!」

眾人大笑,跟隨祝山青離開皇莊,直奔金陵城。路上閔桂問道:「祝公公,能否見王爺一面?老夫有很多話想問王爺。」

祝山青在馬上一拱手:「閔大人,王爺說了,大人從工廠中回來,就是和大人把酒言歡之時。大人稍安勿躁,王爺還有句話,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有大人見識過了工廠,才會有正確的認識。王爺和大人才能推心置腹,秉燭夜話。」

閔桂點點頭,放下竹簾,鑽回車內。

半個時辰之後,馬車停下。祝山青帶著眾人走進一道高牆,裏面佔地極廣,趙士禎帶著一乾技術骨幹在高牆內迎接。

「歡迎各位,師父已經吩咐我給各位安排好了!對了,我叫趙士禎,是吳王的開山大弟子,以後稱呼我為廠長就好!請!」

閔桂等四人跟著趙士禎來到一座古怪的四層樓面前,趙士禎把他們帶進了一間房中,指著裏面的套件說道:「各位脫掉所有衣物,廠子裏給大家準備了新衣服。這邊進去就是浴室,沐浴更衣之後,咱們再說各位的工作。」

牟斌奇怪的問道:「這是為何?」

「哦,一來是為各位洗塵,二來各位身上小蟲子一定不少,咱工廠人多,一旦有疫病就麻煩了。」

閔桂點頭:「好!這辦法好,就是有點費錢。說到沐浴,老夫忽然身上奇癢無比,趙廠長,老夫先去了。」

「好說好說,老丈請!」

不同於寬大的衣衫,趙士禎送來的衣服很是奇怪。穿上之後,沒有意料之中的束縛,卻是渾身上下精幹的很。

「這王爺也太吝嗇了吧?」閔桂很不習慣這衣服,活動兩下,有點不滿。

「一會問問那個趙廠長。」

「哦,這衣服是王爺設計的。倒不是王爺吝嗇,而是保住各位的性命。」趙士禎聽到吳山的疑問之後,馬上解釋。

「誇大其詞了吧?這衣服?能保命?開玩笑吧?」

「呵呵,現在解釋大家沒有直觀的感受,走,到車間裡看看,我慢慢解釋。」

一乾人走進高大的廠房,趙士禎指著上面說道:「諸位,看這是鋼結構廠房,重量輕、建設快,缺點就是不能住人,冬冷夏熱,難受的很。這是磨床,看,若是寬大的袍袖,是不是很容易卷在砂輪之間?機器壞不了,人可受不了,一下胳膊就進去了。血肉之軀能扛得住鋼鐵?」

閔桂恍然:「原來如此!是老夫錯怪了王爺!」

「哈哈,錯怪就錯怪了,現在不是明白了?來,老丈,接著看,這是車床···」

小半個時辰之後,幾人回到四層樓中。閔桂迫不及待的問道:「趙廠長,打算讓我們幹什麼?」

「不急,幾位先培訓三天。」

曾鑒疑惑的問道:「何為培訓?為何培訓?」

趙士禎嘆息道:「工廠雖好,但危險性很大,一不小心就會出人命。為了各位的性命著想,相應的知識要學習。除此之外,操作機床也是件很難的事,需要一些相關知識的學習,諸位才能正常操作。」

一個月後,華侯偉在王府中大排宴席,身穿工服的閔桂等人都是笑語晏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閔桂借酒遮臉,舉起酒杯:「吳王殿下,這小半年下官真的是受益良多!多謝殿下不棄,下官自罰三杯!」

華侯偉爽朗的一笑,舉起手中的果汁:「閔大人,本王沒做什麼,若是有所領悟,那也是大人自身的功勞,小王可不敢冒領!」

閔桂飲盡杯中酒,搖頭說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王爺,你這話真是精闢!老夫宦海浮沉數十載,總說民間疾苦,自以為世間事都已瞭然於胸,沒想到卻是似是而非,和實際差得太遠,甚至可以說南轅北轍!一季旱稻三月半,其中的艱辛困苦實在不足為外人道。百姓苦啊!這還是江南,能種兩季三季,總能剩點湯湯水水,得以果腹。若是北面貧瘠之地,唉,真的是身無立錐之地,家無隔夜之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