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家維修工》第九十四章 論功
弘治一怔,接著嘿嘿冷笑:「小子,剛剛還不想當,現在怎麼又急不可耐了?」

華侯偉賭氣的看著弘治:「爹,既然決定了,那就不要反悔。條條大路通京城,不管哪條路,選擇了就一直走下去,終究會到達終點的!」

「嗯!言不由衷。不怪你,再怎麼說你還是個孩子!煒兒,不要自視太高,在爹心裏,你還差得遠!唉,實在時日無多,爹也只能拔苗助長飲鴆止渴。好了,到此為止,你做好準備就行,太子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更換的。明日起,你跟著厚照上朝聽政!」

弘治走後許久,華侯偉還沒有從沮喪中走出來。作為一個穿越者,從來都是覺著自己就是上帝,每一次出手,都是降維打擊,總有種勝之不武的錯覺。今天弘治給他好好上了一課,不能小看任何人,就算是超越時代,也很有可能陰溝裏翻船!越想就越膽寒,弘治是親爹,不會害自己。那要是敵人呢?自己要還是這樣眼高於頂,恐怕真的活不過三天,成為穿越者之恥!

第二天清晨,華侯偉被星馳叫醒,頂著星辰和殘月,華侯偉打著哈欠來到奉天殿。今天是小朝會,除了閣老之外,六部尚書和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全都在場。朱厚照看見華侯偉,興奮的朝他直招手。

「嗯,坐在厚照下首。」弘治溫和的吩咐,然後轉頭看著群臣。

「陛下,瓊州叛亂,匪首符南蛇率眾攻陷州治。」兵部尚書馬文升一張嘴,就是大事件。

弘治眉頭一皺:「因何叛亂?」

「知府張桓橫徵暴斂,貪腐,貪腐數十萬兩白銀!」

弘治眼神一凝,不可置信的看著馬文升:「多少?馬卿家,朕聽錯了吧?數十萬兩?」

馬文升嘆息一聲:「張桓辜負聖恩,死不足惜!唉,士林之恥。」

弘治轉頭看向吏部尚書倪嶽:「倪嶽,上次京察,張桓可是上等?」

倪嶽看一眼左都察禦史王天波,才回答道:「是,陛下所說不差,確是上等。」

弘治眼睛微眯,一道寒光掃在王天波身上:「哦,原來是上等!朕就不明白了,京察上等的官員,居然是巨貪?還能激起民變?果然是朕無德啊!」

這話就極重了!皇帝都無德,滿朝文武算什麼?負責京察的都察院那又是什麼?

劉健狠狠瞪了王天波一眼,躬身向弘治謝罪:「陛下,臣等有罪!」

首輔帶頭,群臣都躬身謝罪:「臣等有罪!」

弘治眼中精光一閃,心中氣憤難平。每當有巨貪出現,就是這招對付自己,弄得自己想嚴辦都不能!法不責眾!怎麼辦?這等人決不能輕饒,可也不能折損自己的仁君名聲。看看四周,微微一笑:「太子,你怎麼看?」

朱厚照朗聲說道:「父皇,依我看,張桓誅三族,錦衣衛調查京察評定的情況,揪出始作俑者嚴辦!派出大軍剿滅叛逆,兒臣不才,願領軍出征!」

弘治皺起眉頭,這可不行!厚照還是年輕啊。底下的群臣心中腹誹,太子看來不是個好伺候的!

弘治心中失望,臉上卻是毫無表情:「嗯,厚煒,厚煒!」

「啊!爹!我在呢!」華侯偉神遊萬裡,冷不丁聽弘治叫自己,有點慌神。

弘治一瞪眼,還是耐著性子說道:「此事你怎麼看?」

「哦,大臣們都說有罪,我看沒那麼多罪名。又不是他們讓張桓貪腐激起民變。不過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我看大臣們每人上個奏摺,深刻剖析張桓貪腐的原因,提出治理貪腐的具體措施,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共同對貪腐現象出重拳。爹,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麼多睿智的大臣,一定會想出辦法的!」

弘治微微點頭,群臣也是看著華侯偉的眼光柔和,只是謝遷心中訝然,殿下什麼時候如此腹黑?看似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實則每個大臣都有一份罪己狀留在皇帝那裏,什麼時候皇上想收拾誰,就能收拾誰,長此以往,誰還能製得住朝綱獨斷的皇上?可貪腐終究是朝政上的巨瘤,不去除不行,殿下此舉難說有心還是無意啊。

「嗯,那張桓如何處置?」弘治心中滿意,他瞬間就明白了華侯偉建議的要害,扶持華侯偉之心更加堅定。

「先不要殺,輪流在各個州府示眾,當眾宣講如何貪腐,如何悔恨。等平叛之後,在瓊州開公審大會,當眾處以極刑,安撫民心。家眷,家眷流放瓊州,其餘不予株連。」

我靠!殺人誅心,殿下好狠的手段!謝遷瞬間汗毛直立背心發涼。弘治皺眉:「為何要宣講?」

「警示同僚,陰謀手段大白天下,為後人戒。」

劉健拱手:「殿下,為何要開公審大會?豈不是斯文掃地?」

華侯偉呵呵一笑還禮:「劉大人,士林中已無張桓,何來斯文掃地?平叛之後,民心不穩,解鈴還須繫鈴人,就用張桓這顆人頭平定人心,也算為其贖罪。」

兵部左侍郎劉大夏拱手:「殿下,不管如何,張桓總是讀書人,這般羞辱,總是不好吧?」

華侯偉還沒從昨日的打擊中完全恢復,沒有當初的鋒芒,只是淡然一笑:「這位大人,尊姓大名?」

「不敢,某兵部左侍郎劉大夏。」

「哦,劉大人。剛剛我說了,張桓已經不算讀書人。讀書人是謹遵聖人之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大明脊樑。若是劉大人還覺著不妥,我看士林當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可以聯合各家學派,出一個檄文,昭告天下,如張桓此等無恥小人,永不為士林接納。嗯,還可以趁機號召天下讀書人,積極參與地方政務,指摘錯漏,這樣朝廷還能多出來無數的監察禦史。」

李東陽眼睛一亮,大為讚賞:「好!殿下說得好!讀書人就該以天下人為己任。陛下,這是善政,可讓那些心懷不軌的貪官多幾分忌憚,百姓也不再申告無門!好!」

劉大夏瞠目結舌,道理完全說得通,可怎麼心裏一直覺著哪裏不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