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主原神]有沒有可能我只是個寫小說的》第15章 第 15 章
黑板是前段時間做的,在木板上反覆刷上桐油直至晾乾,裝在可移動旋轉的底座上,跟你在現代用的沒什麼區別,粉筆也是隨意買了些石灰石粉碎後壓製的。

你今天穿了一件鵝黃的日常款旗袍,鍾離先生送的耳環被你加上細鏈掛在胸前,頭髮用一隻開著花的海棠花枝挽起,露出白皙的後頸與淺淺一點耳垂。

整個人可謂是稱得上一句「人比花嬌」。

但你一旦開口,原本慵懶隨和的氣質立即破碎,變得幹練而強勢。

「我們首先拿報紙舉例。」你舉起一張標準的空白報紙,大小接近A3,示意圍觀眾人將目光集中:「誰能告訴我,通常這樣的一張報紙上可以印多少個字,每個字成本又是多少。」

「標準報紙一面印8千到1萬,一張就是1萬6到2萬左右,這是不配圖的情況下。」回答問題的是李小月,她雖然心思單純,但基本功很是紮實。「5百份起印10摩拉每字,2千份以上8摩拉每字,5千份是7摩拉,1萬份以上就是5摩拉每字。」

「那麼,依舊拿快言報舉例,它一份報紙,售價為50摩拉每份。我們要賣1萬份以上才能回本,到這裡只是印刷成本,並沒有算是人工,紙張墨水,和額外配圖的費用。」

你依此在黑板上寫下這些數字:「如果算上後面這些成本,快言報往往每期要賣到5萬份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你們覺得,快言報是靠什麼賺錢的?《仙途》?」你眼神嚴厲地掃過他們,老編輯臉上透露著些許猜測,但新人完全是一頭霧水,於是你自顧自地說出了答案:「《仙途》並不能直接賺錢,它最大的提升在於銷量,而憑藉這個龐大的銷量,有商人願意重金在快言報上求夠一個廣告位。」

「而廣告收入,才是快言報最大的資金來源。」

這個道理很好懂,原理也非常透徹,在現代的互聯網之初,常常有人憑藉優秀作品開啟個人網站,但難道能說他們是靠著作品賺錢嗎?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提升網站瀏覽量後可以引來廣告商入駐,憑藉彈窗廣告賺錢。

過了十幾年,這個行為依舊被執行,難以變現的個人自媒體走的也多半是提升自身流量——引來商務合作,或是乾脆進行帳號售賣。

劉老闆雖然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知道怎樣能掙到錢,一開始《仙途》隻正常地佔據了一張報紙的版面,但很快就有印刷廠隻多印帶有《仙途》內容的那張報紙,私下售賣,導致那段時間的快言報銷量大減。

劉老闆和那家印刷廠是多年交情,在快言報周銷量4千的時候,印刷廠還願意給他6摩拉每字的印刷價,才讓快言報得以苟延殘喘。他們隨便抓了個臨時工抵罪,劉老闆沒辦法翻臉。

這種事情其實印刷廠私下裡屢見不鮮,只不過一般出售的都是瑕疵品,並不影響銷量,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那一次實在鬧得大,你那時還沒和劉老闆完全形同陌路,親自上場改動了報紙版塊,把《仙途》的連載均勻地分佈在報紙的同一位置上,這次風波也就煙消雲散。

但這件事似乎也給了劉老闆不小的啟發,他日後接廣告時,常常把廣告內容直接塞到《仙途》的連載版面中,搞得讀者來信都對此怨聲載道。

憑藉廣告掙錢。這句話就像一身驚雷,砸進了人群中,雖然有不少人從事過編輯工作,但他們除了本職外,對報社的運營狀況並不關心,也不了解。

只要本職工作沒有出錯,工資又按時發,他們就不會對資金來歷有任何問題。

不少人其實對此有所猜測,只是缺乏關鍵信息,於是始終如同霧裡看花,現在這個原理講出來,大家紛紛醍醐灌頂。

「原來是這樣嗎?怪不得從前報社裡那位一天到晚不幹活,只是和商人們喝茶飲酒的閑人那麼受老闆重用。」

「報社賺錢這麼簡單的嗎?」

「簡單?你以為2千銷量報紙上的廣告和快言報上的廣告,商人們出的都是同一個價位?」

你聽著這些竊竊私語,只是微笑,並不為所動,員工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漸漸安靜下來了。

你繼續說:「現在事情變得很清晰了,快言報上的《仙途》之所以『賺錢"是因為它是銷量的跳板,它的價值體現在這裡。但是一旦出版成書,人們購買它則是因為它本身,這個時候,作為書籍的《仙途》則沒有了任何額外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書籍出版業一直不太吃香的緣故,沒有附加價值的書籍每次出版都是憑藉自身魅力的一次賭博,還都是□□。」

「至此,我們也能明白,為什麼出版業對出版書籍的要求往往慎重而保守了,直到現在,他們行業的常態依舊是——靠著少部分的常青暢銷書來賺錢,養活大部分的一般書籍,乃至賠錢書籍。」

李小月的表情一下子變得非常糾結而哀怨,你點了她:「別一直咬嘴唇了,有什麼要說的。」

「主編,我不明白。」她看起來很是不服氣:「你說書籍是靠著自身魅力來賺錢,那不正好是《仙途》的特長嗎?大家就是因為它好看才買它的啊!每期10萬的銷量在哪擺著呢。」

你壓下手示意她坐下:「恐怕馮書商的想法和小月編輯如出一轍,這個問題也很好解答,還是成本問題。」

「一份快言報的售價是多少,而一本書籍的售價又是多少?」

「50摩拉是哪怕小孩子也能掏出來的錢,大部分人買它時也不會猶豫,用50摩拉就能看2萬字的《仙途》,看完的報紙還能糊窗戶納鞋底,這很劃算。」

「但一本書的售價是多少?一本裡又能有多少字數呢?」

李小月道:「常見的是10—15萬字一本,大概定價是1500摩拉,特別罕見或者暢銷的版本是3000摩拉——《仙途》應該會出厚一點,20萬字一本或25萬字一本都有可能,售價3000或4500摩拉左右。」

你看著她微笑:「其實你已經觸摸到了問題的核心——仙途為什麼要出厚一點?」

李小月的臉色蒼白起來,正值春日,她鼻尖沁出了汗珠,連嘴唇也哆嗦起來:「因為它字數很多。」

你欣慰地拍拍手:「問題就出在這裡,《仙途》到現在有8百萬字,馮書商打算一次性出到最新內容,我們假設他選擇了25萬字一本,每本定價3000摩拉,那一套也該有24本,全套購入或許可以打八折,5萬7的價格,大家還會不假思索地掏錢嗎?」

大多數人都沉默了,你依舊沒有停止,而是在黑板上畫出了兩個規整的圓。

「我們之前針對《仙途》的讀者群體,和在《仙途》沒出現之前的同類型報紙連載的受眾進行了統計。」

「《仙途》銷量是10萬,可是80%的受眾都是日收入在5百—2千摩拉這個水平的。」

「旁邊這份銷量1萬,但65%的讀者日收入是1千5—5千摩拉,23%讀者日收入5千—5萬摩拉,剩下的12%日收入都在5萬摩拉以上。」

黑板上兩個圓形被線條劃分了不同的區域,代表《仙途》的圓形絕大部分都被同一種色調佔據,旁邊的圓形則是參差不齊。

將斷裂的粉筆隨手一丟,你拍拍手上的粉塵:「現在,告訴我,《仙途》的主要讀者會去購買實體書嗎?」

小月編輯的臉色顯得十分灰敗:「可是,《仙途》真的寫得很好。」

「所以它會賣出暢銷書應有的銷量,但並不能回本,這兩點不衝突。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仙途》的出版權現在在馮書商手中,等他這批書賣出去,但無法收回成本,我們就能低價把出版權拿回來,這時候的市場已經飽和了,其他出版社也不會和我們搶。」

「都散了吧,所有人根據「成本」寫一篇千字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後天我會收來檢查的。」

霎時,所有人都露出了痛苦神情。

你莞爾:「報紙準備工作可以暫緩,我看這幾天工作效率不太行,下午和明天放假一天半,都回去整理整理心情。工資照發。」

大家歡呼起來,有人迫不及待地就要收拾東西。

你喊住李小月,讓她去辦公室。

她今年已經24了,人也長得很高,似乎家境不差,是老來女,很得父母兄姐寵愛,所以識文斷字還能吟詩作對,你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把她招在身邊,但似乎也是太過寵愛,在人情世故這方面簡直一竅不通。

明明《仙途》是你的書,她卻真心實意地表現得比你還急切。

剛剛落座,她就躊躇著開口:「真的要放假嗎?工作都還沒做完,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得,幸虧把她喊進來,這孩子要是把這話放在外面說,指不定又要得罪多少人。

「沒關係,享受生活才能寫出好文章。反正現在還是在籌備階段,慎重一點也好。工作進度到哪了,相關稿件拿來讓我看看,還有準備文書。」

李小月不僅拿來文件,還堅定地表示要留下陪你加班。你不得不把她打發走了。

大家都放假回家,就你一個人與眾不同,獨自留下來陪老闆加班,多少長點心眼吧!

你其實很享受獨自工作的氣氛,但稿件反應出來的問題不容樂觀,大部分人都意識不到受眾和選題之間的關係。

果然還是要親自盯著大體框架才行嗎?

明天去找白朮吧,也許能開一個新的版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