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帝業江山紀》第四章 天家往事
柴文鄙視的看了楊武一眼,淡淡的道:「孤做大周皇帝的時候就潔身自好,若不是與當今天子同一時代這天下肯定會落在孤的手中。孤登基之時勵志做好皇帝,雖說最終沒能成就大業,如今做了大盛的王爺潔身自好的好習慣卻是保持的非常好,各個方面都是優秀,又怎麼做出天子不喜的事情來?本王今日提起此事不過是好心提醒你,畢竟你當年性子很跳脫。」

楊武也不傻,心如明鏡知道柴文說的是什麼意思。性子跳脫,其實是在說他當年喜歡胡作非為,根本沒有半點皇帝的樣子!雖然事實就是如此,但是楊武怎麼可能承認。他當即梗著脖子咆哮道:「孤當年怎麼是胡作非為呢?孤明明就是個今上一樣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身為皇帝若不能親身感受子民的生活怎能為子民謀福呢?整日裏待在宮中會變成聾子,瞎子!」

柴文無論做皇帝還是做王爺之時都相對守規矩,雖然偶爾也會微服私訪但也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如今聽楊武說自己做皇帝之時就是聾子和瞎子,哪裏能高興。當即嘴角抽動了兩下,咆哮道:「你這是在指桑罵槐嗎?說本王是聾子是瞎子?本王看你是蠢貨!」

兩人目光對視似有煞氣翻騰,彷彿下一秒就要打在一起。就在此時皇甫嵩快步走進,一臉笑容的對兩人抱了抱拳,恭敬的道:「哎呦,兩位千歲爺,千歲爺,讓二位久等了,就等了啊,來來來,飯菜已經準備妥當,已經好了。」說話間對兩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兩人此刻的神色已經恢復正常,就好似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般,朝著大帳內的飯桌走去。皇甫嵩在兩人身後,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心道:「老天爺,要血命啊這是,兩位王爺若是打起來,恐怕我這中軍大帳都要掀起來!還好咱膽子大,夠機靈,化險為夷了。」

禦船之上,劉承業將劉志武、孫國榮,蘇安,鐵傲,三人召到自己的禦書房內。他坐在龍椅上三人坐在其的下手。劉承業沒有說話,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然不敢開口。君前奏對有君前奏對的規矩,一般都是皇帝先開口,臣子再說自己想說的話,除非是事情特別緊急。

卻聽劉承業道:「霍曼一族覆滅之時時間問題,朕雖說不在宮中,但有些事情還是要早早的拿個章程出來,否則回了宮還是要耽擱時辰。稅改之法其實重在農稅,我大盛以農為本,沒有農民種糧食,各行各業很難興起。而且我大盛最多的還是靠土地為生的農民,只有農民人日子過的鬆快了,咱大盛帝國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盛世天下,朕再說一遍,朕的決心已定!」

孫國榮起身恭敬的道:「臣能感受到皇上的決心,也堅決支持皇上的一切決定。皇上放心,回到宮中大朝會之時皇上只要提出稅改之法,老臣必定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若是有人膽敢反對,老臣也會與對方唇槍舌劍一番,老臣會竭盡所能輔助皇上促成農稅的改革!」

劉承業聽了這話滿意的點了點頭,話鋒一轉道:「其實你也無需那麼擔憂,朝廷裡的大臣也不是沒腦子的。朕登基了那麼久只要是有利於百姓的事情沒有一件做不成的。他們若是夠聰明的話,大多少應該都是支持朕的改革的。朕的朝廷上隻留心存百姓的大臣,至於那些隻想自己的大臣,懶政,佔著地方不幹活的大臣,今後也都是朕要清楚的重點對象。清除所有的貪官汙吏並不是朕的最終目標,朕的最終目標是從上到下都是可以為百姓做事的官。」

「朕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是極其不易的。但是朕有的是功夫,朕打算用一生的時間做這件事。這件事如果在朕這裏做不成,朕的兒孫也會貫徹朕的意志繼續做,總有一天會實現的。」說到此處劉承業話鋒一轉道:「做官隻做清官不成,還要做一位有為的官員,否則嘿嘿……」

劉承業此話一出口孫國榮都不容的縮了縮脖子,心中感嘆,歷朝歷代恐怕也就只有皇上如此堅定的站在百姓一邊了吧,歷朝歷代也只有皇上對待官員的問題上是最為嚴格的。不過這是好事,官員是國家機器的根本,壞的機器自然是不能要的,但是生鏽不利索的機器留著也耽誤功夫。孫國榮想著,口中恭敬的道:「皇上聖訓,老臣謹記,不敢有絲毫的忘卻。」

劉承業點了點頭,將目光落在了劉志武的身上,接著道:「皇叔,官員這方面朕倒是不怎麼擔心,畢竟朝中的大臣們大多還是明白事理的。其實這其中還有一塊是關鍵,就是皇親國戚。其實咱們劉家有很多親戚朕都沒怎麼見過,咱們這一支是從太祖長房長孫傳下來的。但朕可是聽說太祖皇帝雖然只有祖皇后一人陪伴,但孩子就生了八個,七個都是皇子。」

大盛帝國太祖皇帝劉遠生七子一女,長子繼位是為帝,也就是後來的太宗皇帝。在太祖皇帝臨終之前,將其他六個皇子分封各地,為的就是讓他們拱衛江山社稷。但是太祖皇帝知道這樣做有利有弊,所謂的弊端就是藩王有擁兵自重威脅朝廷的可能。在所有藩王就藩之後,太祖皇帝曾問過太宗皇帝一個問題:「藩王自重,當何以為之?」意思就是倘若你的弟弟們中有人造反你打算如何處置作亂之人?太祖明顯就是在考慮今後的事情,而今後的事情不是他能做的,他這個做父皇的也不好下手。如果這件事情發生,處理這件事的人就是太宗。

太宗皇帝在聽了太祖皇帝的話之後沉思了片刻,微微一笑說出了兩個自己,削藩!處理這件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奪了藩王的兵權,隻給他們尊貴的地位和足夠的金銀。太祖皇帝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件事情就再也沒有提及過。之後,太祖駕崩太宗繼位,他的六個弟弟之中果然有兩人結盟反抗朝廷,分別為太祖皇四子,太祖皇六子。太宗皇帝禦駕親征親自平定叛亂,最終將他的四弟和六弟擊敗。當時在如何處置兩個反叛的王爺問題上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有相當一部分朝臣主張要殺掉兩位王爺,只有如此才能震懾其他各地的藩王。

還有一派認為雖然兩位王爺犯了大錯,但畢竟是太祖血脈,骨肉相殘對皇上的帝王形象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對兩位王爺應該做寬大處理。最終,太宗皇帝的決定是將兩人圈禁,圈禁地點就是他們在帝都中各自的王府,沒有聖旨不得隨意出府,違者,殺無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