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經無敵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殿試
李二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瞬間瞭然。

尤其是以魏徵為首的一幫臣子都對此表示認可,而剩下能來到甘露殿裏的大臣無一不是當初跟著李二一起打拚的大臣。

這些新興的貴族們對李二的舉措一向都馬首是瞻,畢竟他們的後人再不濟都能直接舉薦當官。

眼下能進來的這些人一個個都處於權力核心,就算沒有李二的照拂,他們的後人也能在他們的身影下很好的生活,因此李二的想法剛一說出,首先叫好的不是房玄齡等人,而是平時老被大家嘲笑沒文化只有力氣的尉遲敬德。

身材魁梧的尉遲敬德對李二的提議第一個舉雙手贊成,這讓人啊感到反常的舉動也可能和他年輕時期的經歷有關。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油砰,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更是幫助李二奪取帝位。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後期的發展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由於尉遲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每次見到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常常當面譏諷他們,議論其長短,有時甚至在宮廷之上厲言爭辯,於是和這些人的關係逐漸惡化。此後,尉遲敬德離開京城出任地方官。

而他也感受到自己沒文化帶來的短板,雖說自己此時再接著學習已經不現實,但他一直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

對於自己的兒子,尉遲敬德一直很是上心,京城內的大儒們不是沒有,但一個個都神龍見首不見尾,換個法子想讓自己兒子求學,但長安城內的世家們一個個都瞧不起他。

暗中說他是打鐵漢,他的兒子以後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繼承自家的衣缽,老老實實的出去打鐵,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面。

氣不過的尉遲敬德一怒之下揍了其中一家的老頭,但也因此被全長安的文學世家還有有點名氣的讀書人拉進了黑名單。

整個古代史可以說就是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歷史,其實世界各國也是如此,只不過士大夫換了個名字,或叫貴族,或叫政治門閥,而中國對這些象著著統治階級的政治門閥有一個統稱,那就是世家。

世家,顧名思義就是以血緣為紐帶、世代傳承的大家族。中國古世家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貫穿整個古代史。在中國浩瀚漫長的歷史中,世家大族的身影始終伴隨著朝代的興衰。

秦滅六國之後,化家為國,整個天下歸於統一的管理。地方自治權被收歸中央集權,那些曾經顯赫的諸侯世家頓時便消散。

門閥世家,其源起於漢,盛於晉,興於南北而至唐時不絕。門閥世家的勢力在隋唐期間達到了頂峰。其中的代表不得不提的是其中勢力最龐大的七宗五姓。

七宗五姓指的是從漢朝晚期到唐代中晚期之間傳承近千年的七個名門望族,也叫五姓七家,分別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七宗五姓與隋唐兩朝的政治發展密不可分。

隋朝滅亡的最大原因,也是因為隋朝首創了科舉製,使得寒門子弟有了入仕為官的途徑,打破了世家門閥對官場的壟斷,搶了他們的飯碗,自此把世家豪門得罪了個遍,才被群起而攻之。

而隋末十八路反王中,也是李淵識時務為俊傑,自詡自己出身於隴西李氏,才得到了各世家的支持最終坐上皇位。

七宗五姓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除了自己家族的子弟在朝為官之外,還有很多他們通過姻親、扶持等各種方式拉攏的門生故舊,其勢力龐大到駭人聽聞的地步,連皇室都對其十分忌憚,甚至李二曾今想嫁女兒過去給當時的七宗五姓之一的崔氏,別人都以唐宗室血統不純,沒瞧上,拒掉了這門親事。

就是因為這份影響力留存,尉遲敬德也開始著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畢竟兒子空有一身力氣卻沒有文化水平,就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頭疼的不行。

現在可是太平年代,根本不像亂世那樣靠著勇武和一身力氣就能建功立業的。

如今可是讀書人的天下,自己兒子十幾歲了還被沒一個正經念書的地方。

雖說李躍開了書院,也有幾個名滿天下的大儒被李躍請了過去教課,但李躍是什麼性格還有以前的情況他都是清楚的。

長安第一紈絝弄出來的東西能有多正經,他把自己兒子送了進去,但這也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總比讓尉遲寶林一個人在家裏自學要強。

如今好不容易出來一件事可以好好噁心一下這些世家,順便也能扶植更多有能力卻沒有背景的新人進入大唐的舞台,這對尉遲敬德來說是絕對的好事。

其實看到眾人一起支持的態度後,李二整個人也完全放鬆了下來。

其實他沒有說的是,李躍還給他又補充了一點。

那就是「殿試」,李二沒有說就是打算給所有人一個意外,這樣也能更好的篩選出漏網之魚。

李躍告訴李二殿試就定位科舉考試中的最後一級,由李二這個皇帝親自主持,並且進行出題,而題目目前只能由李二自己知道。

這樣一來,取士的最終決定權便轉移到了皇帝手中,新科進士都變成了「天子的門生」。這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官員尤其是一些世家利用科舉考試認門生,進而結黨營私的事情,從人性的角度來講,選賢用能必然青史留名,明君愛惜羽毛,昏君貪慕虛榮自己家的產業,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更需要什麼,一定程度還抑製了腐敗。

天子選擇了你,給了你機會,古代的忠君思想,那還不為人家賣命。

當然了殿試的出現也可以好好教訓一下那些世家大族,也好讓這些人明白,這天下究竟是誰說了算。

沒人知道李二打的算盤,如今開設殿試目前也只有李躍他還有太子李承乾清楚,開設此舉的意義不可謂不大,但李躍沒有專門上書給他,整個人的態度和意思就很明顯。

每每想到又能做出一件足以名垂青史的事情,李二的嘴角就忍不住的微微上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