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司馬懿的算盤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搜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淮泗系與江東系之間的鬥爭由來已久,關於江東係為什麼看不慣李奇的原因,孫權沒有想明白,但是有一個人卻從中發現了端倪。

這個人就是剛剛投靠李奇的賈詡。

賈詡自投靠李奇之後,因為年近七旬,又因為這場戰事主要針對曹操,故而賈詡採取了迴避的姿態,留守大本營江陵城,未曾隨軍出征。

在日常調研中,賈詡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現在,長案上堆滿了民曹送來的竹簡,賈詡正在逐一翻閱。

當他放下手中竹簡時,口中喃喃說道:「我好像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費詩問道:「若按照文和的推測,此事關係重大,要及時書信告知主公嗎?」

賈詡道:「公舉(指費詩)也知道關係重大,涉及荊州諸多世家豪強,恐怕還得等主公回來之後再行處理。在此之前,我們要加強對這些世家豪強的監控,以免生出亂子。」

費詩道:「文和所言極是。可令董恢、龐林等加強荊州各郡的巡察。不過在主公回來之前,我們最好先想出應對的法子。」

賈詡道:「嗯,公舉放心,我已經想好了。」

費詩:「……」

賈詡隻負責想辦法,這種得罪人的事情還得讓李奇自己去辦。

反正據可靠消息,孫權現在採納的是淮泗系的建議,接納劉備的江夏郡南部且不對劉備用兵。所以荊州方面的事情,賈詡認為也不是很急切。況且孫權現在覬覦荊州的可能性不大,僅憑荊州這幫世家豪強,在經歷了李奇與曹操的輪翻打擊之後,已經翻不起什麼浪花了。

長安城外,李奇大營。

雅丹率領三萬羌騎前來支援。

李奇親自出營迎接,握著雅丹的手道:「雅丹丞相別來無恙,勞你親自帶兵,真是辛苦你了。」

雅丹道:「沒辦法呀,要與孔明先生聯手營造一個假象,非我親自出馬不可。」

李奇笑道:「沒想到雅丹丞相還是影帝呢。」

雅丹好奇道:「何為影帝?對了,孔明先生說,我這趟新版過來襄助李益州,按照合約條款,是要加錢的。」

李奇:「別說這個了,孔明先生可有書函到此?」

雅丹掏出書函,並口述道:「這次孔明先生說了,讓我率三萬羌騎過來支持李益州,讓李益州的兵力更充沛一點。我們這邊負責拿下霸陵,孔明先生那邊派遣魏延將軍拿下長陵,將曹丕等人圍死在長安城。」

李奇默默的算了一下,長安城裏主要人物包括曹丕、司馬懿、夏侯惇、夏侯淵、張郃、高覽、張既、鍾繇等人。這幫人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若是真能把他們都困死在長安,那無疑是從曹操的身上割下來十斤生肉。

反過來想,曹操是絕對不會看著這幫人被困死在長安的,哪怕他放棄剿滅劉備的大好機會,也會親率大軍來援。

「合約條款上,是寫了要加錢的吧?」雅丹又問道。

「你放心,虧待不了你。」李奇也不知道諸葛亮跟雅丹說了些什麼,當初簽合同的時候好像沒提到這種特殊情況吧。

雅丹正欲再問錢的事情,孟獲一把將其拽了過來:「跟兄弟提錢,是你們羌人的風格嗎?」

雅丹道:「我們羌人對契約一向都很尊重。」

此時李奇已經看完了諸葛亮的親筆信函,在信函的末尾,的確提到了「錢」的事情。

李奇告訴雅丹道:「雅丹丞相這次前來相助,是奉了羌王之命,還是念及私交呢?」

雅丹道:「都有,

主要還是私交。」

李奇道:「這就對了。如果我們按契約辦事,給再多錢,也要送到羌王那裏,最終有多少落到你的手上,我可就不好說了,得看羌王的心情。如果論私交,雅丹丞相仗義相助,我李奇自然會對雅丹丞相有所表示的。」

雅丹的腦袋瓜子一轉,也是哈,拿提成哪有拿回扣爽。

現在,李奇陣營裡增加了三萬羌騎,但不是說羌騎就一定要以騎兵的姿態出現,拉下馬來一樣可以當步兵和攻城兵用。

啥?

培養一個騎兵不容易,拉去攻城死掉了可惜?

那是羌王的事,關我李奇什麼事。

李奇先讓雅丹丞相率領羌騎在大營附近紮寨,然後抽調一萬羌兵給趙雲,趙雲再帶領五千本部人馬,合計一萬五千人攻打霸陵。

趙雲已經攻打過一次霸陵了,那次隻率了三千人馬。

夏侯惇奪回霸陵之後也沒有駐守在那裏,而是率主力進駐長安,所以霸陵相對還是比較空虛的。

趙雲浩浩蕩蕩的隊伍很快就吸引了曹軍探子的眼球。

探子飛快將此消息回報到長安。

曹丕知道,趙雲上一次攻打霸陵的目的,是阻撓夏侯惇回到長安,同時李奇猛攻長安,使得自己不得不從郿塢趕來救援。也就是說,上次攻打霸陵是在配合諸葛亮在陳倉要塞的策略。

這一次,趙雲直接率軍一萬五,那就是打算要在霸陵長駐了,其目的很有可能是為了阻斷司州方面的援軍和糧路。

不過長安附近的交通四通八達,僅僅佔領了霸陵,還不足以阻斷司州方面的援軍和糧路,除非李奇再拿下長陵,才能對長安形成合圍之勢。

現在去救霸陵已經來不及了,但長陵不得不救,否則長安就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島。

曹丕正要令張郃率軍增援長陵,忽又有探子來報,說馬超、馬岱正率軍兩萬朝長陵而去。

得,這下兩邊同時進行。一邊是趙雲,一邊是馬超,沒一個好惹的。

最重要的是,人家先一步出發,已然失去了先機。

曹丕默默的看著司馬懿。

因為就在前一天,司馬懿已經建議分兵駐守霸陵、上陵等城池,但是被夏侯淵等人否決了。

夏侯淵否決司馬懿的建議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李奇、諸葛亮部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經多於長安守軍,而他們的目的也是長安城,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還往外面分兵,是有違兵法的。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分之。」

意思是說,當我眾敵寡的時候,可以採用包圍或強攻的方式,但是當雙方兵力勢均力敵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讓敵人的兵力分散,然後找機會各個擊破。如果按照司馬懿的策略,那倒好了,明明兵力沒有人家多,還要先自己分散自己的兵力,這不是找死嗎?

結果夏侯淵按兵不動,固守城池的後果,就是各個出口被李奇逐一掐斷。

如果當初能夠按照司馬懿的建議去做,除了能夠至少保住一條通道,還能夠佔領至少兩座城池的糧倉。

現在好了,所有人都龜縮在長安城裏,又被斷絕了糧路,如果不是當初曹丕從郿塢過來增援長安的時候,從郿塢搬走了大量的糧草,僅憑一座長安城是支撐不了幾天的。

所以龐統就曾經對孟獲說過,兵者,詭道也。最重要的在於「變化」。照搬兵書誰不會?可是歷代能稱得上會打仗的,還真不多。

夏侯淵道:「某願親提一師,奪回霸陵,打開長安與中原的通道。」

曹丕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長安被圍,如果遵照常理,首要任務便是重新打開一條通道。

這一點,夏侯淵想到了,李奇和他們謀士們會想不到?

說不定李奇早就在途中設下伏兵,等著曹軍落網呢。

「且容再議。」曹丕拿不定注意,打算細細斟酌之後,再做決定。

曹丕正在房間裡疑慮之時,一向保守的司馬懿卻跑來說,他贊同夏侯淵的提議。

司馬懿私謂曹丕道:「我們困守長安,魏公必然派兵來救,可是這樣一來,等於是放了劉備一條生路。公子你想,曹操想要拔掉劉備這顆眼中釘有多少年了?如果因為援救我們而放過了剿滅劉備的大好機會,這個責任豈不是要讓公子來承擔?」

曹丕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在長安方面戰事不利,從而失去了曹操的青睞,聽司馬懿這麼一說,更是誠惶誠恐。

司馬懿接著說道:「趙雲在霸陵駐軍一萬五,夏侯淵想要攻下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大公子可激之,使其全力以赴。」

曹丕點了點頭,他不想讓曹操為了救長安而分心,更不想把自己困死在長安,所以夏侯淵一定要拿下霸陵。

再次議事之時,曹丕道:「唯今之計,只有夏侯將軍的提議最為貼切。不過趙雲英勇無敵,我看夏侯將軍需要多帶人馬才行,否則恐非趙雲敵手。」

夏侯淵一聽就怒了:「公子這是何意?攻打區區一個霸陵,某只需一萬兵馬足矣。」

司馬懿訕笑著關心道:「將軍這事可不能兒戲,趙雲是守城方,尚有一萬五左右的兵力,將軍隻帶一萬是不是太冒險了?」

夏侯淵就看不慣司馬懿這副假笑的臉,都特麽什麼時候了,你這肯定是在嘲笑勞資吧?

夏侯淵厲聲回復司馬懿道:「軍中無戲言,某願立下軍令狀。」

夏侯惇想勸來著,可是夏侯淵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了,因為幾番失策,被司馬懿這個小小的主薄『關懷』,還讓不讓人活了?

夏侯淵不由分說的立了軍令狀,執意隻帶一萬人馬前去攻打霸陵。

他要藉著這一仗,為長安打開一條通道;

他要藉著這一仗,重振自己的軍威;

他要藉著這一仗,給司馬懿好看。

可惜,司馬懿並不看好他的這一仗。

趙雲有一萬五千軍士守城,只要李奇稍微派一點羌騎去突襲夏侯淵的後方,他豈有不敗之理?

按照司馬懿的預計,夏侯淵這次恐怕是有去無回了。就算僥倖回來,又如何面對剛剛立下的軍令狀?就算眾官告免,憑著夏侯淵剛毅的性格,又如何過得了自己這一關?

沒錯,司馬懿就是要夏侯淵去送死。

因為在司馬懿看來,李奇採取四面圍城的策略,很顯然是不打算強攻的,其目的就是要將曹丕困死在長安。所以,絕對不會容忍夏侯淵打開通往司州一帶的通道。

夏侯淵帶一萬人馬前去送死,至少有幾個好處:

一是讓長安的糧食能夠支持得更久;

二是用夏侯淵之死,或者兵馬的折損,促使曹操趕來救援;

三是長安一旦不能保,可以把所有的失策都推到夏侯淵的身上,盡量為曹丕洗白。

至於第四點,司馬懿已經看出夏侯淵對自己的不滿了。

以夏侯淵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以及夏侯淵在軍中的資歷,十個司馬懿都扳不倒一個夏侯淵。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借李奇之手幹掉夏侯淵。

希望李奇能夠爭口氣。

同樣的,如果夏侯淵能夠死在李奇的手上,可以激化曹操與李奇之間的矛盾——當初那「五胡亂司馬」的夢境,他現在還記得呢。

至於劉備死不死,跟他司馬懿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聽說夏侯淵率軍前往霸陵,李奇有點鬱悶。

按照原來的設想,曹丕應該在李奇、諸葛亮出兵之前就往霸陵、上陵增派兵馬的。

最不濟,在打探到自己出兵的第一時間,他就應該要援派兵馬了。

可這霸陵、上陵都已經打下來了,李奇也以為曹丕打定主意要在長安作困獸鬥了,剛剛把沿途的伏兵撤回來,夏侯淵卻出兵了。

龐統有些惋惜的說道:「看來曹丕手下有非凡之謀士,準確的預料到了我們設伏和撤伏的時間點。」

李奇點了點頭:「司馬懿這傢夥的確不能小覷。」

從武關趕來支援李奇的黃忠說道:「子龍在霸陵有一萬五千兵馬,夏侯淵只有一萬兵馬,我們怕什麼?不行我再帶一萬羌騎,與子龍裏外夾擊,定斬夏侯淵之首。」

李奇道:「先別急,傳令子龍堅守不出,待夏侯淵耗盡糧草、士氣,打算撤兵之時,漢升再在途中對其進行伏擊。在此期間,一定要保持沿途的消息暢通,也要盯緊長安方面的動向。」

因為司馬懿的謀算,李奇顯得格外小心謹慎。

不過這一仗,除非曹操放棄劉備,親率大軍前來救援,其實勝算還是很大的。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最新章節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全文閱讀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txt下載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1章司馬懿的算盤)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