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關、張的選擇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這是兩位夫人第一次進軍營,也是第一次被人押著進軍營。

鄧艾終究沒有將兩位夫人用繩索捆起來,但是前後左右都有士兵盯著。

這等神奇的事情,惹來軍營裡不少士兵側目觀看。

孫尚香氣得腦充血,發誓一定要給鄧艾好看,嘴裏嘀咕道:「我倒要看看甘寧、賈詡能把我怎麼樣!」

任絮倒是顯得安份得多,雖然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甘寧跟隨李奇多年,李奇將江陵重鎮委託於他,她相信李奇不會看走眼。

與此同時,大帳之內。

甘寧有些拿捏不定,問賈詡道:「這樣做會不會太過了?如果他日主公南歸,怪罪下來如何處之?」

賈詡笑道:「興霸跟隨主公多年,難道還不如我這個新來的老頭子了解主公?你就放心吧,到時候跟主公將實情相告,他不止不會怪罪你,還會嘉獎你的。」

說話間,孫尚香和任絮已經進入了大帳。

孫尚香質問甘寧道:「汝欲造反嗎?」

任絮碰了一下孫尚香,道:「先看看甘將軍有什麼話說,再行質問不遲。」

甘寧笑道:「還是任夫人通情搭理。」

孫尚香:「你……」

甘寧道:「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三在州牧府外發現一群衣著怪異的武士,疑為曹軍姦細,便令人將其拿下審問。沒想到那些傢夥竟然說是吳侯麾下的侍衛……」

孫尚香打斷甘寧的話,道:「沒錯,他們就是我兄長麾下的侍衛。」

甘寧笑道:「孫夫人不要著急,且聽我把話說完。他們聲稱自己不是普通的武士,他們在吳侯的麾下呆了七年。」

孫尚香:「???」

甘寧接著說道:「既然是審問,當然不能聽對方說什麼就信什麼。他們既是吳侯麾下的侍衛,總得拿出可信的說法來吧?於是,在張三的拷問下,有人經不住用刑,招了。」

孫尚香秀眉微蹙,問:「他們招什麼了?」

甘寧道:「吳國太病重是假,孫權在豫章郡集結兵力,想要攻我荊南四郡才是真的。」

孫尚香難以置信,總覺得哪裏沒對。

按常理來講,這種事情只要賈華知道就行了,普通的侍衛只是跟隨和保護的作用,哪裏會知道這麼多內情?

不知道內情的,你再怎麼用刑也套不出話來呀。

但是她見甘寧言之灼灼,不禁疑惑道:「不會吧?我尚在江陵,我兄長怎麼敢發兵荊州?」

任絮低聲道:「妹妹這還不明白嗎?賈華就是想把你接回江東去的呀。」

孫尚香:「……」

甘寧道:「我們也知道孫夫人不會輕易的相信吳侯竟然不顧兄妹之情,意圖染指荊州,故而押了一名江東的武士過來,你聽他自己說吧。」

甘寧將手一揮,從大帳後面被推出來一名武士。

那武士已是渾身鮮血,頭髮蓬亂,整個人在荊州兵的監督下顫顫巍巍,嘴唇直抖。

孫尚香見其衣著打扮,果然是孫權麾下的近侍,便問道:「國太果真病重乎?」

武士道:「我們在江東呆了七年……啊不,事實是,國太身體安康,勿需夫人擔憂。」

孫尚香一手撩開腥紅色的披風,一腳將那武士踹翻在地:「爾等竟敢訛傳國太的安危,真是好大的膽子!」

賈詡道:「孫夫人息怒,人家武士也是受上面的指派行事。既然真相已經揭曉,若孫夫人仍是不相信吳侯會拿自己母親的健康為借口,可自回江東了解實情。只是有鑒於此,我等承蒙主公委以重任,

實在是不敢放任夫人和兩位小主人離開江陵,還望孫夫人理解。」

甘寧有些詫異的看了賈詡一眼,但是沒有出聲。

孫尚香道:「兩位職責所在,我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任夫人和兩位小主人便留在江陵吧,我自回江東探望母親,若母親果真身體安康,我自會回到江陵,向兩位請罪賠禮。」

賈詡笑著點了點頭:「孫夫人請便。至於此間五十名江東武士,便等孫夫人從江東回來之後,再作處置。」

孫尚香朝賈詡、甘寧拱手道:「就這麼決定。」

賈詡令鄧艾安排船隻,送孫夫人上船。

待孫尚香及奴婢上船離岸之後,鄧艾回稟賈詡。賈詡當即令刀斧手將那五十名江東武士斬首。

甘寧大驚,問:「文和不是說等孫夫人回來再處理麽?」

賈詡笑道:「孫夫人怕是回不來了,何苦留著這幫人浪費我們的糧食呢?」

甘寧道:「剛才聽孫夫人言語之中,似乎也相信了那名『江東武士』的話,而且文和兄明知是計,為何還要主動提出讓孫夫人自己回去了解真相呢?」

賈詡笑而不答。

原來這五十名江東武士無一出賣孫權,或者說,他們壓根也就不知道國太病重不病重的事兒。

只是賈詡通過局勢的分析,又有斥侯查到蔣濟在前幾天去了一趟江東。

賈詡尋思,蔣濟剛離開江東,江東便派賈華到江陵來取孫夫人,還意圖帶走任夫人和兩名小主人,這尼麻不要太明顯了好吧。

所以,那五十名江東武士什麼也沒招,只是賈詡找了一名會說江東口音的荊州兵,令其換上江東武士的衣服,然後抹上雞血,喬裝打扮一番,然後用來矇騙孫尚香。

其目的,主要是讓任夫人和兩位小主人能夠心甘情願的留下來,而不至於用強。

至於孫尚香,原本也差不多相信了甘寧的話,賈詡似乎卻是有意要她離去。

因為江東與荊州的戰事很有可能一觸就發,這種時候把孫尚香留在江陵,一來信不過,二來可能禍生肘腋,三來會使李奇顧忌孫尚香的顏面,在征討江東時放不開手腳。

所以,賈詡索性讓孫權把孫尚香騙回去,消除荊州方面的後顧之憂。

但是這種事情可以悄悄做,而不能明言。

故而即便是甘寧,賈詡也不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給他。

到時候李奇問起孫尚香來,那也是孫權把孫尚香騙回去的,跟賈詡沒有半毛錢關係。

現在孫尚香離開了江陵,孫權有可能從豫章郡向荊南四郡用兵,也可能從江夏沿江而上,直接攻打江陵、公安一帶。除了要佈置防務,還有一件事情賈詡迫切需要解決,但這超出了賈詡的職權範圍。

關於孫權手下的淮泗系和江東系之間的分歧,賈詡早已看出了一些端倪。

一些江東系的世家為了在政壇上壓製淮泗系,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在孫、李兩家的蜜月期時,時常與荊州世家聯姻。

所以,在淮泗系希望孫權能夠向合淝發展,企圖拉攏更多的淮泗力量時,江東系卻希望孫權能夠向荊州發展,因為在荊州,他們早已拉攏了一大批荊州世家豪強。

當賈詡發現這個端倪後,便已經有了應對的策略。只是這個策略超出了自己的職權範圍,所以他打算等李奇從長安回來之後,再稟報李奇,由李奇定奪。

可是現在江東與荊州之間的戰事隨時都有可能爆發,那些與江東有聯姻關係的荊州世家恐怕已經在蠢蠢欲動了,而李奇卻還在長安附近與曹操僵持,這讓賈詡突然感到有些被動。

賈詡下令嚴查各路關口,一旦有異常的貨物流通或者人員流動,即刻上報。

與此同時,賈詡不得不修書一封,將荊州的現狀和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案告訴李奇,希望李奇能夠迅速作出反應。

卻說李嚴接到李奇的軍令,令其從新野城塞率一隊兵馬攻掠南陽郡,以此驚擾曹操的大後方。

李嚴問法正道:「以孝直之見,我們先打哪裏比較好?」

法正道:「集中優勢兵力攻打育陽,然後向宛城進兵。」

李嚴道:「宛城有曹仁重兵把守,恐怕不容易攻打吧?」

法正道:「正因為宛城有曹仁重兵把守,我們才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攻打宛城。否則攻打其他城池,只會給曹仁偷襲新野城塞製造機會。況且我們在前方攻下一個城池,曹仁就在後面收回一個城池,達不到驚擾曹操的戰略目的,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動。」

李嚴點了點頭:「此行還賴孝直出謀劃策,為主公排憂解難。」

法正拱手道:「正方言重了,吾等自當同心協力,為主公效命。」

李嚴令嚴顏留守新野城塞,自與法正、陳應等整頓軍馬,克日出發。

在大軍將行之際,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縱馬來到陣前,道:「大軍攻打宛城,某願同往。」

此時的張飛已經知道了劉備陣亡的消息。

之前大家騙他,說劉備去贖關羽了,但這贖人總得有個時間吧,也就只能瞞得了一時,沒人打算要瞞他一世。

得知真相後的張飛,第一時間就嚷著要去報仇,哪怕手下已經沒有士兵,單槍匹馬也要闖他一闖。

孫乾勸道:「李益州與曹操正在長安附近鏖戰,早晚有用得著將軍的時候,何必逞匹夫之勇,白白送了性命呢?翼德若死,請問是皇叔開心,還是曹賊開心?」

張飛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問孫乾:「我們這是投入李正泓的麾下了麽?」

孫乾道:「吾等暫時沒有棲身之地,是李益州通知新野方面暫時收納了我們。至於將來何去何從,還憑翼德作主。」

張飛道:「那麼,等見了二哥之後,再作商議吧。」

孫乾道:「聽說李益州用夏侯惇換回了關將軍,只是目前兩軍正在交戰,關將軍身負重傷,不宜長途跋涉。」

言下之意,關、張二將的命都是李奇救回來的,而且咱們現在啥也沒有。在如今三分天下的格局下想要自立,恐怕已經不太現實了。如果一定要投靠一方勢力,你總不能放著救命恩人不投,去投害死劉備的曹操或者攻佔江夏的孫權吧?

張飛表示,將來的事情,還是得跟關羽商議之後再作決定,但是他不會強行主導孫乾、簡雍等人的想法。

如今李嚴受命攻打曹仁,張飛認為這是一個報仇的好機會,故而來到軍前報道,希望能與李嚴同行。

這事兒讓李嚴有些為難,因為張飛的目的是報仇,且行事衝動,只怕他不受軍令管轄,生出事端。

法正笑道:「張將軍乃是主公的朋友,又是新野城塞的貴客,哪有讓貴客出去打仗的道理?這要是說出去,李益州恐遭天下人指責。再說了,張將軍也不是我軍中的將領,軍中統禦指揮的許可權可不能太兒戲,可若不給張將軍配置兵馬,我們總不能讓張將軍單槍匹馬去出戰吧?」

李嚴道:「是啊,還請翼德在城中稍歇,他日與關將軍商量好去留之後,再作打算。孝直,我們走吧。」

法正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對李嚴說道:「我們這次定要將宛城連根拔起,生擒曹仁,再與主公合圍,一舉殲滅曹操……」

張飛聽得心裏跟貓爪撓似的,心說你們要是把這事辦成了,我還報什麼仇啊?

「慢!」張飛大吼一聲,再次騎馬來到李嚴、法正的跟前,隨後翻身下馬,叩首道:「某願投入李益州麾下,誓死效忠。」

李嚴與法正對視一眼,問張飛道:「翼德可曾考慮清楚了?關將軍那邊怎麼說?」

張飛道:「他日若見了二哥,飛自然會跟他說明情況,讓他一起來投。」

李嚴又道:「既然翼德願入我麾下,得聽從軍令行事,不可僭越,不可自作主張,否則定依軍法從事。」

張飛道:「這是自然,俺老張也不是第一天出來打仗了。」

李嚴這才應允,讓張飛加入軍隊,隨軍出征。

後方的孫乾、簡雍默默的鬆了一口氣。

現如今,無兵無糧,想要奪一座城池安身根本不現實,就算奪下來了,四圍都是強敵,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都不太可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要麼集體抹脖子向劉皇叔盡忠,要麼投靠李奇是唯一的選擇。

孫乾、簡雍倒是深刻明白這件事情的利弊,就怕關羽、張飛會意氣用事。所以,李嚴、法正也是藉著出兵宛城的機會,「逼迫」張飛就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