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都雪中埋枯骨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新()」查找最新章節!

周瑜看出眾將心思,道:「諸位無憂,若李奇與關羽封鎖三道城門,隻留一道城門,則是想要擒拿吾等。他現在留了三道城門,是有意要放我們走。」

眾將問道:「都督何以知曉李奇的意圖?」

周瑜道:「畢竟,益州大軍在荊州與曹操對峙,李奇也不想長時間在這兒跟我們死瞌。」

周泰道:「那我們就偏在這兒跟他死瞌,看他奈我們如何。」

這傢夥天天在城樓上看著李奇與關羽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和士兵卻往稀粥裡不斷的盛水,以求果腹,著實可恨。

周瑜嘆道:「城中糧草殆盡,不是我們想死磕,就能有資格跟人家死磕的。」

於是,周瑜整頓軍馬,從南門而退。

剛出城門時,一支弓箭從陰暗處射向周瑜,正中其下懷。

眾將或追擊射箭者,或詢問周瑜傷勢,俱無所獲。

周瑜拿起箭矢,方知箭矢沒有箭頭,只是插了一封信函。

周瑜急拆信函來看,見其上寫著:「奇素仰公瑾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不想今日背盟助賊,實在令人失望。吾知江東決策在於吳侯,望公瑾善言相勸,勿使曹賊坐大。即便不為吳侯,也想想尊夫人之處境,君不見張濟、秦宜?之事乎?」

周瑜看完信函,用火燒之,乃下令還軍廬江。

江東兵既退,關羽感李奇之恩,邀他至江夏城中共聚。

李奇道:「今當陽戰事未休,實不敢久留。他日曹賊退還北方,皇叔、翼德回到江夏之日,再行拜謁。」

關羽送李奇西行三十裡方還。

時建安十四年冬,氣候苦寒,漢中險山峻嶺皆飄灑著鵝毛大雪。

誠所謂「皎潔隨處滿,流亂逐風回」。

郭淮、孫禮帶領殘軍穿梭於山澗,希望能夠取道武都郡,往北而行,

繞過諸葛亮大軍的圍追堵截。

武都郡多羌氐人,少漢人。

當年李奇攻打張魯時,遣趙雲繞道武都,從後方攻取陽安關。

漢中平定之後,李奇暫時沒有空閑打理武都郡,便將武都郡的漢人悉數遷往漢中,使其在漢中平原屯田。故而武都郡基本上是一個被暫時遺棄了的地區。

郭淮、孫禮部經由武都時,天氣逐漸轉冷,直至大雪紛飛,士卒饑寒體乏,又屢屢被羌、氐部落襲擊騷擾,死者過半。

郭淮令人拔下死者的衣服禦寒,並將死者就地掩埋。

到了夜晚,氣溫驟降,郭淮又令人生火取暖。

至半夜時,忽聞有士卒嚎啕大哭,郭淮便出帳安撫。

那士卒道:「吾兄傍晚時傷重不治,他們竟然……竟然挖出吾兄屍體,燒著吃了。」

郭淮聞言大驚。

雖然郭淮絕非聖母婊,也知道當一個人餓到極限時什麼事都有可能做得出來。但是咱們可以吃敵人,絕不能吃自己人啊,否則軍中人人自危,必生嘩變。

故而,郭淮速將掘屍者擒拿斬殺,並告之眾人道:「我們是兄弟,是戰友,是那個可以在戰場上替你分擔敵軍壓力的人,你們怎麼忍心下得去口?雖然前路艱險,但我郭淮保證帶你們活著離開這裏,回到長安。如果你們不相信郭某的,隨時可以離開,但是留在這裏的,必須相互扶持,走出這險惡的環境。若再有人心生歹意,休怪我刀下無情。」

至天明時,郭淮召集部屬,臉上充滿著自信與喜悅,他告訴眾人道:「我今天早晨收到消息,西涼侯韓遂已從隴西郡派出援軍前來接應咱們。只是他們攜帶了很多食物和衣服,在山路上行進緩慢,所以,大家想要早一點見到援軍,可要加快步伐了。」

眾將士聽了之後,精神為之一振,陰霾盡去。

孫禮苦笑著低聲問郭淮:「你騙他們的吧?」

郭淮道:「如果騙他們,能夠讓他們活下去,為什麼不騙呢?」

與郭淮部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當陽城外的李奇大營。

眾人聽聞江東兵退,喜迎李奇凱旋,點起篝火,殺豬宰羊以示慶賀。

消息傳至當陽城中,許褚請軍出戰,曹操道:「此乃李奇誘敵之計也,不可輕動。」

其實現在曹操也不好受的,雖然他破了李奇四路軍馬:殺馬騰、敗劉備、策反孫權、逼退諸葛亮,但是李奇也破了他兩路軍馬:敗夏侯,退周瑜。

現在唯一還活躍在戰場上的就是李奇親率的江陵部和曹操親率的襄陽部。

勝敗只在一念之間,故而不得不謹慎行事。

李奇大營中,法正送來諸葛亮的書函。

諸葛亮自責出兵無功,西城得而復失,沒有完成此番戰略目的,請李奇對自己貶官治罪。又言馬超來投,此人英勇無敵,有大將之材,但是其心桀驁,其性魯莽,不可獨當一面。

李奇對此一一作了回復,讓諸葛亮對馬超量才而用,又言放棄西城,回援漢中乃上上策,就算換了自己也會這麼做。所以請諸葛亮不要有心理壓力,凡事可遵從自己的意願而行。

諸葛亮得書大為感動,誓要為李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卻說周瑜回到江東,向孫權彙報江夏戰況。

孫權憂心忡忡的說道:「今江夏未得,又與李奇結怨,他日曹操退兵北方之後,李奇必來攻伐,如之奈何?」

周瑜道:「愚有上、中、下三策,望吳侯定奪。」

孫權喜道:「公瑾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周瑜道:「一是重新與李奇修好,趁曹操長安兵敗,主力大軍又俱在荊州時,攻打合淝。不過我方未必能盡獲李奇的信任,故為下策;二是趁著李奇與曹操相持於當陽,我們即刻從豫章郡出兵,攻打長沙、桂陽等郡。不過從李奇分兵救江夏來說,他同樣有餘力分兵來救長沙和桂陽,而且戰事一開,再無挽回的餘地了。故而此乃中策。」

孫權身體前傾,急問:「上策又是如何?」

周瑜道:「派人遷交州刺史,吸納士燮的力量。此計既不與李奇正面為敵,又能在他的益州大後方埋下一根隱刺,是為上策。」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32章武都雪中埋枯骨)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