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羌騎,南無當
諸葛亮先是親赴南中,召集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的世家豪強代表議事。

首先,諸葛亮作為官方代表表達了組織上對世家們的關愛,親切的尋問他們是否還有需要幫助的地方。

未等世家代表們說出需要幫助的地方,諸葛亮便接著說道:「南中蠻夷的這次叛亂,對大家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對於這種事情,我們官方將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現在,亮有一計,可以讓南中一帶永保安寧。」

能夠讓自己生活的環境得到安寧,這是世家們最大的需求,所以剛才偶有一些小需求現在也不值一提了,紛紛詢問諸葛亮的辦法。

諸葛亮道:「既然這些蠻夷剛勇好鬥,亮便將他們徵調為一支特殊的軍隊,將其抽離南中。」

世家們紛紛表示贊成,只要將朵思大王一乾人等抽離南中,無疑是對南中蠻夷勢力的釜底抽薪,使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再無反叛的能量。

這樣一來,南中三郡自然安寧,大家的生意也就好做了。

「不過……」諸葛亮話鋒一轉,看似很為難的說道:「我們官方畢竟是正規組織,總不能將強行徵調,還是要按照正規的徵兵程序來走,這就涉及到一大筆經費的問題了。不過連年戰爭,官方開銷非常大,一時半會兒也難以調撥足夠的資金……」

世家們一下子就沉默了。

因為諸葛亮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說官方沒錢,就是想讓我們出錢唄。

諸葛亮接著說道:「眾所周知,官們為了促進益州的經濟發展,修橋鋪路,加固城防,到處都需要花錢,這一切,還不是為了大家能夠安居樂業。我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不止沒有讓大家額外出錢,還減少了商業稅來促進商業的流通,在這一點上,大家也是拿到了切身好處的。」

世家們不語。

早稻、普洱茶、交州水果代理等商貿流通確實讓世家賺了不少油水,可這不正是大家擁護李奇的原因麽?不說要另外再出錢啊。

此時,作為南中世家代表的孟節站了出來:「孔明先生不必說了,徵調蠻夷的錢,由我們來出。」

其他世家:「???」

益州郡世家李恢、爨習也站出來表態:「這錢,我們出。」

其他世家:「……」

他們哪裏知道,諸葛亮早就跟孟節、李恢在背後達成了一致。

首先,徵調過來的南蠻軍,考慮到其習俗與情感,諸葛亮打算由孟獲來統領,所以孟節有不支持的道理嗎?

其次,諸葛亮曾經多次跟李奇提到,將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中,南蠻比較集中的一些地方改製為建寧郡,便於當地郡守或庲降都督統一管理。李奇知道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表示同意,所以這新規劃出來的區域,庲降都督一職,非李恢莫數。所以李恢有不支持的道理嗎?

現在孟氏、祝融氏、李氏、爨氏這幾個南中大家世族都公開表態出錢支持諸葛亮的提議,其他世家感到無所適從,也只有跟著同意了。

所以,諸葛亮一箭雙鵰,一個銅板都不出,既平定了南中叛亂,又白得了一萬蠻兵。比李奇徵調羌騎為雇傭兵還牛逼。

現在,諸葛亮修書給李奇,一是彙報這件事情;二是讓孟獲回益州去,以蠻軍首領的身份整頓軍隊。

李奇看完諸葛亮的書信,自然是很欣慰的:無當飛軍提前建成了呀!

不過在原本的歷史上,

無當飛軍的第一任首領是王平,可是現在的王平還稍稍顯得年輕了一點。

孟獲雖然在南蠻中具有特殊的號召力,也積累一些對外作戰的經驗,但畢竟在治軍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李奇尋思是不是給這支軍隊派一名「政委」或者高級指揮官?

孟獲最服氣的人就是趙雲——被打服的。

正好,如果將來要攻打長安,駐守新野城塞的趙雲肯定要在南陽郡一帶擾亂曹軍部署的。

李奇便讓孟獲即日去益州,將南蠻兵帶出來,歸孟獲節製,而孟獲聽從趙雲號令。

李奇對孟獲道:「南蠻兵不好聽,我們改一個名字。我希望你們所當無前,是為飛軍,就叫『無當飛軍』,如何?」

孟獲道:「請主公放心,我一定帶他們飛!」

孟獲、祝融、兀突骨、忙牙長等一併回益州,接收了一萬名無當飛軍。

至成都後,諸葛亮對孟獲說道:「我給這支南蠻部隊取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孟獲道:「啊?可是主公已經取好名字了呀。」

諸葛亮愕然問道:「主公取的什麼名字?」

孟獲道:「無當飛軍!」

諸葛亮:「……」

為什麼本亮總覺得自己活在主公的影子裏?

與此同時,西北無垠的荒野裡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

這是一筆無本的生意,只要把羌族騎兵派出去給李奇助陣,就可以獲得一大筆金錢的支持。這些金錢可以在益州和涼州通用,購買糧食、絹布等等。

從徹裡吉的那四萬羌騎來看,陣亡率不到千分之二點五,所以這個代價是微乎其微的。

燒當、先零等部落得知之後好生羨慕,紛紛表示願意參與這筆生意。

當他們派出的使者找到徹裡吉托關係的時候,雅丹與秦宓高興得一匹。

李奇一開始極少派羌騎上陣,就是打算先讓羌族部落白賺這一波,然後勾引其他羌族部落前來上當。

不到千分之二點五的傷亡,是以前靠搶劫為生都做不到的低損失,但是羌族部落所獲得的收益,卻遠比搶劫漢人的豐厚得多。

在這個事實基礎上,秦宓又教雅丹在各個羌族部落大力宣傳,就說李益州用兵如神,傷亡率極低,但給出的報酬極高。

所以燒當、先零等部落心動了,希望也能將自己的羌騎派出去賺外快。

這種事情,李奇自然是一一笑納了。

徹裡吉也樂見其成。

因為其他部落將主力騎兵派出去賺外快,自己可能受到的威脅就小了呀。

於是,李奇又從其他羌族部落零零散散的獲得了兩萬騎兵。

李奇返還一萬騎兵給徹裡吉,合計糾集了五萬羌騎。

這些羌騎暫時駐紮在天水、安定一帶,協助官方屯田,若有戰事,則可迅速調往陳倉要塞。

不久之後,周瑜終究是沒有逃脫宿命,病逝於柴桑。

江東大慟,孫權親往柴桑料理周瑜後事。

李奇也派賈詡為使,前往柴桑弔孝,同時讓孫權做好抵抗曹操的準備。

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聽說周瑜死後,便有攻打江東的打算,只是西涼馬超突然發難,攻打長安,才使曹操改變了既定的計劃,轉而將矛頭指向涼州。

現在馬超已經歸順到李奇的麾下,而李奇也不是曹操一時半會兒就能啃得動的,所以,他趁著周瑜新亡的時機,攻打江東也並不是不可能。

孫權謝過賈詡的好意,問道:「如果曹賊果真來攻江東,李益州願意相救否?」

賈詡道:「我家主公說了,如果曹賊來打江東,他不方便將軍隊帶入江東境內作戰,故而會在西線陳倉要塞向曹操發難,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孫權道:「若如是,請文和代為謝過李益州。」

賈詡道:「大家為姻親,理應互相幫助。對了,我家主公寫了一篇祭文,以此悼念周公瑾。」

孫權道:「李益州有心了。」

賈詡走向祭台,先向旁邊的小喬行禮致意,其餘魯肅、張昭、顧雍、步騭、程普、丁奉、周泰等文士武將各站一列。

少時,賈詡來到祭台下翻開帛書,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這篇祭文,初看時便被李奇的文采所驚艷。

賈詡調整了一下情緒,念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江東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張昭、虞翻等文士皆在心中暗嘆:好文,好文。

祭文抒發了作者對周公瑾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特別是對他火燒赤壁擊退八十三萬曹軍的功績表達了肯定。末尾一句「一尊還酹江月」,感情沉鬱,使得全文餘音裊裊。

卻說遠在鄴城的曹操原本正考慮是不是先把劉備這根刺被拔了,忽聞江東都督周瑜病故。

荀攸道:「劉備雖然算得上是梟雄,但他四周皆是強敵環伺,很難發展得開來。不如趁著周瑜新亡,趁勢取江東。」

曹操看了看旁邊的荀彧,卻見荀彧默不作聲。

自曹操稱公已來,其心思已經很明顯了,荀彧現在隻感嘆自己上錯了賊船,卻也輕易下不來。故而他現在已經很少發表意見了。

程昱道:「魏公若得江東,再揮師西進,劉備一鼓可滅。不過昱猜測劉備可能會在江東不行的時候,出兵瓜分江東領土。」

「嗯。」曹操點了點頭,劉備現在啃不動江東,故而不敢向江東用兵。可是自己將江東打殘之後,劉備肯定會來分一杯羹的,這的確有點討厭啊。

荀攸道:「劉備若要前來分一杯羹,其實是好事。李奇娶孫權之妹為妻,雙方乃姻親。若劉備來分江東,也是與李奇破裂。到時候敵方陣營聯盟既破,魏公便可逐一擊之。」

程昱還補充道:「交州士燮一向忠於朝廷,前者無非是因為被李奇壓在南方而不得不向李奇示好,如果我軍盡得揚州,則交州可以直接接收。」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總而言之一句話:打江東的好處大大的有!

司馬懿道:「就怕我們攻打江東時,李奇會從西線出兵,攻打郿塢、長安一線。」

自打上次做了那個夢,現在司馬懿整個心思都在李奇身上了。劉備、孫權什麼的留給別人去討論就行,反正我就死盯李奇。

曹操道:「仲達言之有理,長安不可不防。」

可是在駐守長安的人選上,卻令曹操犯了難。

夏侯淵、夏侯惇、曹仁都已經證明過不是李奇、諸葛亮的對手了,上次也是自己親率二十萬大軍才鎮住長安的。這次要取江東,必然是重兵壓境,速戰速決,留給長安的人選不多了呀。

正思量時,階下一人出列,道:「孩兒願往長安防禦。」

曹操視之,乃親兒子曹丕也。

沒有人認為曹丕是李奇的對手,包括曹丕自己。

但是曹丕只是想借一個名義出來,實則他會帶司馬懿一同前去。

一方面,司馬懿一直在隱忍,才能表現不明顯。就當前的環境來說,恐怕難以服眾;

另一方面,曹操久聞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不敢輕易付之兵權。所以這隊不能由司馬懿來帶,但是他可以作為曹丕的謀臣,隨軍出征。

曹操問曹丕道:「若李奇果真來犯長安,汝有何破敵之策?」

曹丕道:「孩兒認為,借長安、郿塢的防禦工事,以守為主。靜待父親大人攻破江東之後,李奇必然退軍,否則他沒辦法分兵駐守陳倉、新野、江陵、荊南等多個突破點。」

曹操尋思這不是沒有道理,李奇能夠集中優勢兵力攻打長安,完全是因為他後方的劉備、孫權背刺機率很小。可如果自己取劉備、江東而代之,那麼李奇後方多個可突破的口子就暴露在自己的面前了。

看來曹丕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嘛!

當然,事情絕對不會這麼簡單的就結束了。

曹操又問:「若李奇在攻打長安的同時,讓新野、襄陽的守軍北上,以攻宛城,汝又當如何拒之?」

曹丕道:「懇請父親留曹仁、滿寵堅守宛城。」

曹操道:「既如此,我派司馬懿、徐晃、張合、高覽等將隨汝駐守長安。」

曹丕領命。

退出議事廳後,司馬懿入見曹丕,道:「這次抵抗李奇,是五官中郎將展現能力的大好時機,一定要好好表現。」

曹丕看著司馬懿,道:「你說,父親知不知道剛才我所說的那些話,都是你教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