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把馬超忽悠瘸了
黃射沉默了,這事兒得好好掂量掂量。

劉琦或許命不久矣,若劉備取了江東的地盤,也沒道理長居江夏。如果自己能夠成為江夏太守,那基本上就是江夏的一把手了。

到時候北面向曹操臣服,南面藉助劉備和李奇的勢力抵禦孫權,豈不美哉?

可是,劉備會輕易的放棄江夏麽?

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沒想明白,黃射依然不敢輕易答應劉備的要求。

劉備知道黃射在想什麼,無非就是擔心會因為各種原因死在戰場上了而已。

劉備寬慰道:「汝曾助劉勛攻打徐盛,又隨父在江夏抵禦江東多年,想必對江東將士的習慣深有了解,又熟悉蔪春、廬江一帶的地形。吾欲拜汝為參軍,替吾謀劃,倒也用不著親上戰場。若得賊寇馮則,當由汝親自處置。」

馮則,就是孫權麾下追殺黃祖的將領。

故而黃射一聽到「馮則」這個名字,恨得牙齒癢癢,遂許諾隨劉備出兵江東。

卻說士燮接到李奇的書信,大意是說:孫權敢來佔你老人家的便宜,我李奇絕對不會放過他的。現在我與劉備打算攻其蔪春、豫章兩地,士公何不攻其廬陵,共分江東之地?

士燮將書信示與眾人,道:「李奇約我攻打江東之地,諸位以為如何?」

士徽道:「這是一個好機會啊,父親可立即作書回復。」

士燮道:「哎,我們剛剛拿下佔城,復設象林縣,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妄動乾戈恐百姓不得安寧啊。」

士徽心裏極度不爽,心說你倒是老了想安穩了,有沒有想過子孫後輩的福利啊?

現在這麼好的機會進攻江東,如果放棄的話,以後就再也沒有擴展的機會了。畢竟,你與李奇、劉備聯手攻打江東都不敢,莫非以後還敢單獨攻打李奇嗎?

士徽道:「李奇在信中寫得很明確,他出兵江東是為了替我們出氣。如果我們反而沒有任何反應,豈不是讓李奇寒心?如果他日孫權真的派兵來打我們,父親還能指望李奇會出兵相救嗎?」

劉巴道:「會。」

士徽:「……」

劉巴解釋道:「李奇這次攻打江東,是想給孫權背盟一個教訓,也是給孫權想要接管交州一個敲打。交州位於益州之南,是埋伏在益州背部的一根隱刺,這是孫權想要佔領交州的根本原因。同時,李奇也一定不會讓交州被孫權所佔。」

聽完劉巴的分析,士燮點頭道:「劉子初所言極是,吾等坐山觀虎鬥便是。對了,從佔城所獲的早稻是否都已種下,人家益州那邊都開始收糧食了……」

士徽:「……」

事後,士徽找到劉巴,埋怨劉巴使交州集團錯失了一次對外擴張的良機。

劉巴辯解道:「吾只是表明李奇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會保交州不失,吾什麼時候反對出兵江東了?只是話還沒說完,你父親就把話題轉移到早稻上面去了。」

士徽道:「原來是在下錯怪了子初先生,那麼請子初先生勸勸父親,你說這多好的一次機會呀!」

劉巴嘆道:「主公乃仁義之主,凡事都考慮著百姓的感受。上次出兵佔城,也是迫於李奇想要借道交州的壓力。我看這次難啊。」

與此同時,漢中。

諸葛亮收到了來自李奇的信函。

這封信函是在麥城破曹之後,李奇令人送給諸葛亮的。

曹操既破,夏侯淵又重傷,估計漢中一帶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什麼重大戰事。故而李奇令諸葛亮回到益州,主持屯田、商業、學堂等方面的行政工作,

仍令魏延為漢中太守,徐庶為軍師。

現在諸葛亮在糾結一件事情:就是自己一旦離開漢中,魏延能不能製得住馬超。

馬超不但是作戰勇猛,心氣還有點高。

如果作為先鋒大將,馬超的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將領,可是他一旦鬧起事來,恐怕也難壓得住。

另一方面,魏延忠勇可嘉,但是處事不夠圓滑,容易得罪人。

思慮再三,諸葛亮決定在自己離開漢中之前,先把馬超調開。

一日,諸葛亮喚馬超道:「孟起初入益州,尚未與主公謀面。考慮到令尊與主公協力同盟,本應委以重任,但這又超出了亮的職權範圍。故而,吾令孟起攜本部人馬赴江陵,一來與主公會面;二來讓主公給孟起安排官職;三來主公早晚攻打孫權,孟起可助主公一臂之力,事成之後,主公方能以軍功對孟起進行封賞,這樣才能服眾。」

馬超道:「孔明先生所言,吾自當遵從。無奈部將龐德近日身體欠佳,不知能否晚些時間再走。」

諸葛亮心中暗自嗟嘆:看到沒,這就開始討價還價了,完全沒拿自己當下屬。

用主公的話來說,魏延壓得住個毛線溝。

不過諸葛亮一轉念,龐德病了嗎?

這可是好事啊,如此正好可以把龐德和馬超分開,削弱馬超的羽翼。

諸葛亮正色道:「昔日五路大軍討曹之時,孫權是第一個背盟的。今曹軍已退,主公必然會起兵問罪於孫權,時間緊迫,豈能耽擱?至於龐令明身體欠佳,便留他在漢中休養,以免長途跋涉加重了病情。」

既然諸葛亮下了死命令,馬超也不敢不從。不過看得出來,馬超的內心還是有所猶豫的。

諸葛亮道:「孟起啊,有一句話,亮不知當講不當講。」

馬超拱手道:「孔明先生之教誨,超願洗耳恭聽。」

諸葛亮搖著羽扇,無比痛心的說道:「令尊身亡,上自主公,下自亮等,無不悲憤萬千。此仇,我們早晚要報。然韓遂敢於在涼州起兵響應曹操,也是看準了『孫權背盟,曹操必不會失敗』這一契機。所以孫權才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若主公起兵伐吳,亦是為孟起報仇矣。難道孟起不思為父報仇?」

馬超頓首道:「超未能理解到韓遂反叛的根本性原因,全靠孔明先生提點。超即日便與休、岱二弟趕往江陵,襄助主公伐吳。」正在跳轉到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137章把馬超忽悠瘸了綠色閱讀-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小說閱讀網...,如果沒有自動跳轉請點擊[跳轉]

有時候沒有自動跳轉是因為小說站對應的章節還沒有生成,或者那個網站很慢,不是調整功能失效奧。請耐心點,^_^。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