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危城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益州李福在得到江陵方面的求援之後,已令孟達從巴西郡率兵三萬前往救援,同時還讓孟達攜十萬支新造的弩矢一同前往江陵。

孟達得此將令,心中長嘆:「終於想起我來了麽?」

自打投靠李奇以來,孟達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要說降將,益州現在這幫傢夥誰特麽不是降將?就連遠在巴郡的嚴顏老兒都被調往新野城塞效力了,自己依然被留在巴西一帶操練兵馬。如果不是這次孫權突然攻打江陵、公安,以至於無將可用,恐怕自己熬到死,也不會被抽調去前線。

作為一員將領,不能上前線,往小了說,是一種遺憾;往大了說,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對他的侮辱。

孟達屬於後者。

而且這次帶兵三萬赴江陵,並不是給了孟達三萬士兵的指揮權。

他隻負責運輸,到了江陵之後,除了自己的部曲,益州三萬士兵的指揮權還得交給甘寧統一指揮。

「我不帶兵,我隻做士兵的搬運工。」孟達暗底裡自嘲道。

一路上,孟達的心情都不甚愉快,他並沒有把這次救援江陵當成是自己展示能力的機會。

孟達的外甥鄧賢自然是了解孟達心中所想的,因為孟達不止一次在酒後報怨此事了。

鄧賢道:「聽說江東兵勢大,縱然甘寧死守公安,也未必抵擋得住啊。」

孟達道:「我知道,我也很著急,不過蜀道之難,天下人皆知,我們又不能插上翅膀飛過去。所以這飯啊,得一口一口的吃,這路啊,也得一步一步的走。」

鄧賢笑了笑,道:「如果公安一旦被攻破,江東兵迅疾就會威脅到江陵城。江陵城乃是李益州新的治所,其府邸、家眷皆在其中。」

孟達看了鄧賢一眼,道:「你小子到底想說什麼?」

鄧賢道:「錦上添花從來都不如雪中送碳。我們救援甘寧,使得甘寧成功打退江東兵,那功勞也是甘寧最大。如果公安失陷,威脅江陵城,而我們又復奪公安,解江陵之圍,豈不是蓋世之功?」

孟達道:「可是李福讓咱們限時抵達公安,如果逾期不至,其罪不小。」

鄧賢道:「可令一副將率騎兵先至,然後虛張聲勢,江東兵自然會抓緊時間攻打公安。」

孟達回頭喚來副將李輔,令其率一千騎兵加快行程趕往公安。

李輔懵了一逼,公安現在是幾萬人的團戰,我特麽一千騎兵無異於杯水車薪啊。

不過孟達是老大,將令還是要執行的。

李輔問:「此去公安,孟將軍有何囑咐?」

孟達道:「蜀道難行,怕趕不及救援,故而讓你先行率軍前往。同時,你可以虛張聲勢,以驚敵心。」

李輔得令,隻好率騎兵先行。

與此同時,賈詡在江陵城讓廖化負責徵兵,讓鄧艾負責練兵,並將剛剛過了及格線的新兵源源不斷的投入到公安戰場。

不過這些舉措才是真正的杯水車薪。

近聞甘寧副將蘇飛戰死,賈詡迅速讓鄧艾率領新練的兵丁投入甘寧麾下應戰,事態愈發緊急。

身為益州別駕的張松對賈詡道:「何不徵集世家私兵,救援公安?」

賈詡道:「現在這些世家能夠供給糧草就算忠心耿耿了,想讓他們出兵,怕是天方夜譚。」

張松道:「何不許諾他們,只要擊退江東兵,便可按貢獻的兵力為比例,獲得錢糧、官爵以及私兵擴充?」

世家有私兵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私兵的數量仍然會受到統治者的控制。

即便是在世家囂張跋扈的江東,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孫家與世家共治的局面,但是世家的私兵數量也受孫家的限制。不過立下了功勞的,可以擴充私兵數量的上限。比如在原本的歷史上,呂蒙成功偷襲荊州後,孫權直接賜予其屯田民三百戶。呂蒙死後,孫權又賜予守塚三百家。而且這些私兵還是可以世襲的。

擴充私兵數量的上限,對於世家來說還是挺有誘惑力的。

這就好比玩遊戲的時候,回血的葯是葯,而可以提高血量上限的則往往被稱之為「法寶」。

葯和法寶,那遠遠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

賈詡不是沒有想到讓世家貢獻力量。相反,若是世家能夠貢獻兵力去公安,那麼江陵也就不用這麼多郡兵來防止世家造反了。兩邊一合計,數千人馬還是抽得出來的。

只是賈詡覺得李奇集團對荊州世家的把控力度還不夠,至少比起李奇集團對益州世家的把控力度還差得較遠。這種時候,能夠在戰亂中平穩過渡,甚至讓世家出點錢糧就不錯了,如果逼迫世家出錢又出力,只怕效果會適得其反。

現在張松拋出來了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東西,足以說服荊州世家貢獻力量。只是這個承諾,並沒有李奇的授權,到時候李奇不認帳,出了事情誰負責?

張松道:「賈長史是不是在擔心主公最終不會同意讓世家擴充私兵的提議?」

賈詡道:「永年應該知道,世家的勢力越大,官方就越被動。江東孫家的現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我認為主公大概率是不會贊同這樣的做法。而且擴充的上限是多少?少了不足以說服世家,多了又恐後患無窮,這很難執行啊。」

言下之意,給世家擴充私兵就等於是飲鳩止渴,並不足以採納。

張松道:「松感主公厚恩,多年來無以為報。請賈長史允許我去說服世家,若能保江陵、公安無憂,松死而無憾。」

賈詡大驚,這世上竟有這種人?

他終於明白了張松的意思:由張松去給世家許諾,只是為了讓世家出兵保公安。事後張松並沒有打算要認這個帳,到時候李奇只需要以「僭越」的罪名殺了他,就能平息世家的怒火。

張松這人其實挺悲催的。

雖然他有過目不忘的才能,但是在漢代為官,講究一個儀錶。而張松天生缺陷,故而在益州一直都得不到劉璋的重用。

後來莫名其妙的,李奇入川,一副很看得起張松的樣子,讓張松大為感動。

在平定益州之後,李奇一直將張松留在核心的行政機構辦事,後來將治所遷往江陵,也讓張松跟著過來了,一直都處於核心高層。

張松跟龐統不一樣,張松不是帶兵打仗的材料,所以沒有跟隨李奇鞍前馬後,但是他在行政機構卻是如魚得水,將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只是礙於李奇自身的官位不高,所以張松的官位也不高,但是按照張松實際處理的事務,其實已經算是很受重用了。

故而,張松有一種誓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在秦漢時代,為知己者死,那不過是士人的家常便飯。

賈詡道:「事情還沒有到這一步吧,永年何至於此?」

張松道:「公安一戰,蘇飛戰死,士兵更是傷亡近半數。死了這麼多人,又何惜張松一條賤命?」

賈詡道:「此事且莫急,我前些天接到李福的信函,說已經派孟達從巴西率領三萬援軍救援公安,算算時間,應該快到了。」

張松想了想,道:「那就再等他三日,如果援兵趕得急就好,如果趕不急,松並去說服荊州的世家豪強。」

賈詡不置可否,他覺得孟達應該是趕得及的。

次日,一桿「孟」字旗號的軍隊遠遠的從江陵西門外的地平線升起。

塵沙起,旌旗揚。

賈詡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然而他很快就發現不對勁兒。

不是三萬人嗎?

這特麽才幾個人啊?

少時,賈詡、張松、廖化親自於城門口迎接「孟達」的援軍,卻只見到了副將李輔。

賈詡問:「孫德信中提及孟子慶率三萬援軍赴江陵,為何只有這麼點人?」

李輔道:「蜀道難行,孟將軍又有弩矢等輜重需要押解,故而行動遲緩。孟將軍唯恐趕不及救援,特派末將率騎兵先行到此。」

賈詡道:「李將軍與孟將軍在何處分別?」

李輔道:「某從魚腹開始率騎兵先行的。」

賈詡又問:「汝從魚腹到江陵,用了多長時間?」

李輔想了想,道:「差不多兩天吧。」

廖化大怒,正欲說話,卻被張松拉了一把,示意他不要聲張。

根據李福信中所言,孟達應該於五日前便從巴西動身,而他在兩日前才抵達魚腹。

換句話說,從巴西郡到魚腹縣,竟然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你特麽屬蝸牛的嗎?照這個速度下去,三萬大軍幾時才能抵達江陵?

廖化曾經與孟達同守大巴山脈的要塞,對於孟達還是比較了解的,這貨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就他這樣的做事風格,不被提拔難道不是很正常嗎?現在給你機會表現,你卻如此延誤戰機,恐怕他也算是混到頭了。

可是孟達混到頭了不要緊,延誤了戰機,那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張松讓廖化不要聲張,是不想破壞李輔的積極性,畢竟一千騎兵也是兵,先投入到公安戰場再說。

總體來說,賈詡等人是很失望的。

張松道:「孟達的援兵已經成了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不如就照我的計策行事吧。」

賈詡嘆了口氣,正要說話,忽然有人來報:「江陵城北門出現一隊人馬,據說是宜城馬家的馬順帶私兵前來救援公安。」

宜城馬家有馬氏五常,老四馬良馬季常和老五馬謖馬幼常都在李奇集團擔任官職,而馬順是馬氏五常的老大,馬伯常,並未出仕。

賈詡大喜,趕緊與張松等人前往北門迎接。

然後,賈詡等人又一次失望。

因為馬順帶來的人馬不足兩千人,同樣是杯水車薪。

不過這也算是意料之內的吧,畢竟宜城只是一個小地方,馬家能夠抽調出近兩千人馬,幾乎是全部兵力了。

按照常理來說,一個世家,圈養近兩千人馬已經超出了私兵的限制——他們又不是江東世家。

賈詡問馬順道:「汝何來兩千人馬?」

馬順笑道:「我們馬家哪有兩千人馬呀,其實很多還是宜城守兵假扮成的私兵。」

張松不解,問道:「守兵就守兵唄,為什麼要假扮成你們馬家的私兵?」

馬順道:「此乃法正軍師之計。」

張松:「???」

賈詡讚歎道:「此計甚妙啊!」

廖化:「???」

如果馬順不說這是法正之計,就連賈詡也沒看透為何要將宜城的守兵扮成馬家的私兵前來救援公安。

既然說了這是一條計策,賈詡很快就領悟到法正的意圖了。

說實話,法正這麼一搞,可比張松想出來的以身殉國的計策要高明得多了。

隨後,馬順帶領私兵大張旗鼓的入城。

馬順也是荊州世家,與江陵城中的這些世家自然是相熟的。

於是馬順走街穿巷,一旦有世家子弟問及馬順,何來這麼多的私兵,馬順就大勢宣揚:「為了完成這次救援公安城的任務,李益州特許我們馬家擴充私兵。」

江陵的世家滿座皆驚:還有這種操作?

於是有劉、賈等幾家世家代表前來署衙求見賈詡,紛紛表示願意擴充兵丁,助李益州守江陵、公安。

賈詡則是很為難的說道:「馬家是得到李益州的親自許諾才敢擴充私兵的,本官區區一個長史,哪有這樣的許可權啊。不過李益州既然開了先例,大家若能踴躍參與到公安的保衛戰來,我想李益州是不會虧待大家的。」

所以法正之計與張松之計的本質區別在於:張松是僭越,假借李奇的名義許諾世家擴充私兵,事後不能完成承諾,唯有用自己的鮮血來平息世家的憤怒;而法正的計謀是勾結馬家,讓馬家用擴充私兵的「事實」來引誘江陵的世家,但是並不給出承諾,自然就沒有兌現承諾的事情了。上當受騙,全憑大家自覺自願。

賈詡也沒有給世家承諾,只是說李奇開了擴充私兵的先例,就不排除還有這種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至少有一點,不會虧待大家這個肯定是真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