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七十二章 斬將奪帥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孟達的三萬援軍已經過了虎牙山,直抵枝江,距離江陵已經不遠了。

他就納了個悶兒,是江東兵太菜,還是荊州兵太厲害?

區區一個公安城,打了這麼久也還沒能拿得下來,江東兵真的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他倒是沒有想過,甘寧在公安城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擋住了江東兵的攻勢。

外甥鄧賢問孟達道:「現在弄得我們有點進退不得了,早知道公安城能夠抗這麼久,還不如加快速度趕去救援。」

孟達心情不好,瞪了鄧賢一眼,道:「如果現在趕去公安城,只怕會因為延誤了時日被問罪,不如直接投降孫權算了。」

鄧賢大喜:「可假意支援公安城,待入了公安城之後,趁甘寧不備,斬之。攜甘寧首級和公安城投靠孫權,舅舅你必獲重用啊。」

孟達點了點頭,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要怪,就怪李奇有眼無珠,不知道重用人才吧。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會背叛劉璋了。

孟達領軍隊即刻起程,現在他改變了計劃,要在公安城破之前趕到,為江東至尊立下斬將奪城的汗馬之功。

大軍剛渡過枝江,一彪人馬迎面而來。

雖然對方打著「李」字旗號,但孟達沒見過鄧艾,勒馬警惕道:「汝乃何人?」

鄧艾見了孟達,翻身下馬,右手握著劍柄,左手亮出甘寧的印綬,道:「牙……牙門將軍鄧艾。」

孟達皺了皺眉頭,問:「牙門將軍不是甘寧嗎?莫非甘將軍守城不利,被撤了下來?」

鄧艾道:「甘……甘將軍苦守公安,戰功卓著,已遷為威南將軍。」

孟達仔細看了印綬和任命書,沒發現有什麼破綻,便問道:「鄧將軍來此有何貴幹?」

鄧艾道:「汝行軍緩慢,特……特來督軍。」

孟達與鄧賢對視一眼,孟達再次走向鄧艾,道:「我與將軍乃是第一次見面,剛才那張任命書也還未看得清楚,請取來我再仔細看看。事關重大,還望將軍見諒。」

鄧艾握著劍柄的手掌微微緊了一下,左手仍是將任命書再次遞了過去。

孟達雙手接過任命書,抬起眉梢打量了一眼鄧艾,忽然說道:「任命書有詐,此乃江東姦細……」

話未說完,鄧艾已拔劍在手,將劍刃架在了孟達的脖子上,道:「就沒有一個認得印綬的將領嗎?」

鄧賢走了出來,拾起地上的印綬,道:「此乃偽造的印綬,你還敢劫持孟將軍,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鄧艾大驚,印綬怎麼可能是假的?不是甘寧派人送來的嗎?

他千算萬算,算掉了鄧賢是孟達的外甥,這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不過好在鄧艾的劍刃架在孟達的脖子上,只要他們敢亂動,孟達馬上就沒命了。

只是鄧艾萬萬沒有想到,孟達這個舅舅的性命,並不足以阻擋鄧賢的野心。

在原本的歷史上,孟達降蜀降魏再降蜀的時候,就是鄧賢把他賣給了司馬懿,這才導致司馬懿克日擒孟達,並間接導致了諸葛亮北伐計劃的破產。

鄧賢招呼身邊的軍士,道:「擒拿江東姦細,解救孟將軍。」

鄧艾將配劍緊緊的勒在孟達的脖子上,血印清晰可見:「我……我看你們誰敢!」

孟達也慌忙伸出手來阻止道:「都……都別動!」

鄧艾是真結巴,孟達現在卻是被嚇得結巴了起來。

鄧賢心中快速的盤算著:益州兵內亂,鄧艾殺我舅舅奪權,故而我殺鄧艾、甘寧,獻公安城投獻江東。這特麽有理有據有功有勞,

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比直接斬將獻城可光輝得多了。

故而鄧賢對身邊的將士說道:「今孟將軍被敵將所擒,軍中論官職,皆應聽我號令。」

有副將遲疑道:「可是孟將軍還在敵將的手呢?」

鄧賢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身為軍人,當馬革裹屍為國家立下不世之功,豈能因私廢公?」

鄧艾心說這下是完犢子了,沒想到自己的內部還有這種貨色。

原本他想的是,擒殺孟達後,其餘副將見了任命書和印綬理應聽從自己的軍令。可是沒想到冒出來一個鄧賢,一口咬定甘寧的印綬是假的,而且這鄧賢竟然是連自己親舅舅的性命也可以不顧的。

既然鄧賢發了話,其他級別更低的軍士也不敢不從。

他們不覺得這樣就一定是對的,但是軍中除了孟達,也就只有聽鄧賢的了。

原本倒是有一些軍士顧忌到孟達,不敢妄動,可是鄧賢的親信已經揮戟朝鄧艾殺了過去,他們也隻好意思意思,慢慢的朝前蠕動。

鄧艾為了脫身,一劍抹了孟達的脖子,隨後翻身上馬,提槍在手。

益州兵再無顧忌,呼呼啦啦的朝著鄧艾湧了過去。

眼見益州兵圍了上來,鄧艾左衝右突,不能脫身,山坳處又閃出一彪人馬。

為首大將提刀趕來,大呼住手。

鄧艾一看,喜道:「廖……廖將軍來也。」

廖化從西城隨李奇起兵,沒少活躍在益州的戰場上,後來又在大巴山練兵駐防,與益州將士多有交往,故而認得廖化的不在少數。

現在別管鄧艾的印綬是真是假,沒了孟達之後,廖化的咖位比鄧賢可要大得多了。

一些益州兵原本就是懵的,所以並不像衝殺敵軍時那樣對鄧艾下死手,更多的是想捉活的。而且三萬兵馬那麼多,排隊都排到山後面去了,估計後面的士兵還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廖化一聲呵斥,前隊圍追鄧艾的軍士便停了下來。

廖化道:「鄧將軍乃主公授權賈長史任命的牙門將軍,爾等安敢無理?」

說罷,廖化拾起地上的印綬,讓其他幾名副將,甚至千夫長和都伯過目,他們才知道剛才上了鄧賢的當。

早有人將鄧賢拿下,怒罵道:「賊子險些害得我們犯了大錯。」

還有人道:「我就覺得奇了怪了,都說救急如救火,我們這些天的行程卻被壓得這麼慢,原來是這兩人心懷不軌。」

廖化以尊卑之禮向鄧艾拜道:「鄧將軍,末將來遲了。請問鄧賢如何處置?」

益州兵見廖化對鄧艾行了上下級之禮,再沒有人懷疑鄧艾職位的虛假性了,紛紛單膝下跪請罪。

鄧艾知道自己是假的,廖化這麼做完全是為了打消全軍將士的疑惑,故而受不起也得硬受,並道:「鄧……鄧賢延誤行程,以……以下犯上,論罪當斬。」

鄧賢大呼饒命,道:「末將知罪,可這些都是孟達唆使的呀!」

鄧艾冷笑道:「為……為了擒我,不顧孟達的性命,也是孟達唆使的?」

鄧賢無言以對,早被軍中刀斧手按下。

手起刀落,一顆頭顱滋溜溜的滾到了孟達的屍體旁。

鄧艾當即下令,火速增援公安城!

在行軍的路上,鄧艾向廖化道謝:「今……今日多虧廖將軍解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廖化道:「鄧將軍客氣了。鄧將軍離席而去之後,廖某深感愧疚。論及主公常提到的『大局觀』,廖某差鄧將軍遠矣。」

次日,大軍渡了枝江,已過江陵,正朝公安而去。

前方探馬來報:「公安城失守,甘寧將軍正往江陵城中退去。」

「哎!」鄧艾怒將手中的馬鞭朝自己的大腿上打了一鞭,道:「哪怕孟達這廝稍稍快一點,公安城也不至於會丟失了。」

廖化道:「鄧將軍莫急,今援兵已至,再復奪公安城也並非難事。」

探馬繼續說道:「預計甘寧將軍半日後將抵達此處。」

廖化道:「江東兵剛剛拿下公安城,立足未穩。我等可急往公安,復奪城池。」

鄧艾道:「不可。江東兵所忌憚的唯甘寧將軍。今甘將軍兵敗撤退,江東兵必然追趕。我等可往前方尋找有利於伏擊的地點,先擊潰江東追兵。」

廖化疑惑道:「江東兵奪取公安後,不應該整頓城池,以為據點嗎?鄧將軍確保他們會追擊?如果他們沒有追擊,而是整頓城池,那我們就失去了收復公安的先機了呀。」

鄧艾道:「艾……艾以性命擔保,江東兵一定會追擊。」

廖化不便多說,雖然他的職位要高於鄧艾的真實職位,可現在鄧艾就算是個假的牙門將軍,廖化也得顧及到全軍人馬的感受。

要是益州兵突然發現鄧艾並不是真的牙門將軍,那還不亂套?

就算自己鎮得住幾位老將,也難免軍心動援啊。

廖化為大局作想,從了鄧艾之計,於沿途設伏。

午後,甘寧率殘部至此,竟然沒有發現路邊有伏兵。

這是鄧艾有意不驚動甘寧的。否則以甘寧的脾性,定然會不顧自身傷勢和勞累,留下來一起對付江東兵。

沒過多久,果有江東兵追了上來,為首大將乃是凌操之子凌統。

在這輪歷史進程中,因為甘寧沒有投到黃祖的麾下,所以凌操也撿回了一條命來。不過先如今年紀已大,勇武不如其子凌統,所以將一切有利於凌統建立功勛的機會都留給了他。

待江東兵至,鄧艾一聲令下,兩側萬弩齊發。

這批益州兵帶了十萬連弩上路,鄧艾將其分為五隊,第一隊射完之後自行裝填弩矢,第二隊接著射……待第四隊射完的時候,第一隊差不多已經裝填完畢。

所以弩矢如蝗,有遮天蔽日之勢。

那凌統還沒反應過來,已身中數十弩,滿身都插滿了弩矢,墜地後身體都被弩矢支撐著未與地面相接。

江東兵原本就被突如其來的連弩打亂了陣腳,如今又失了統帥,更是慌不擇路四處逃竄。

鄧艾、廖化各領一軍殺出,刀光劍影,喊聲四起,江東兵潰不成軍,幾乎被屠殺殆盡。

益州兵大獲全勝,並習慣性的撿回剛才射出去的弩矢。

廖化見益州兵雖然英勇,但連著趕了一天的路,又與江東兵大戰一場,便欲收兵回江陵,重新部署收復公安城的計劃。

鄧艾道:「魯肅既然派出了追兵追擊甘寧將軍的殘部,也是料定了我軍沒有多餘的兵力埋伏他。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殺向公安城,他一定想不到。」

廖化道:「鄧將軍所說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士卒疲憊,恐怕經不起連續的戰鬥。」

鄧艾回頭看了一眼益州兵,大多數士兵的表現的確如廖化所說。

鄧艾道:「我挑選一萬精壯之士前去攻打公安城。廖將軍可帶其餘兵馬攜糧草、弩矢先回江陵。」

廖化道:「雖然我們擊殺了凌統部,可是江東兵的根基沒有受損。我預計公安城的江東兵還有三萬之眾,鄧將軍隻帶一萬精兵,是不是勉強了一些?」

鄧艾道:「廖將軍大概是不知道如今的公安城已被打成了什麼樣子。」

廖化問道:「什麼樣子?」

鄧艾道:「已經完全沒有城防可言。雖然我軍寡而敵軍眾,但是我們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有十成勝算。」

廖化:「……」

主公親征,都沒有一次敢說自己有十成勝算,你個小結巴是不是飄了?

咦,等會兒。

自從伏擊了凌統之後,鄧艾好像不結巴了。

這就是自信的力量嗎?

廖化道:「這樣吧,為了穩妥起見。鄧將軍帶一萬精兵先去攻打公安,廖某率兩萬士兵在後接應。」

鄧艾道:「不可。這裏有諸多糧草輜重,還有十萬弩矢必須送到江陵城去。」

廖化道:「那好吧,鄧將軍多多保重。」

廖化原本是打算跟鄧艾一起去攻打公安城的,可是這群益州兵剛剛經歷了將領被斬的變故,實在不放心讓他們自己去江陵。

鄧艾與廖化作別,不過讓廖化部將所有旌旗都留了下來,然後自引一萬精兵往公安城進發。

其實早在荊州與江東交戰之前,鄧艾就對公安城的地形了如指掌,未至公安城,他便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公安城地處江漢平原,湖泊棋布,河流縱橫。

鄧艾令一千人多備船隻,沿江而下,船上插滿「鄧」、「廖」、「孟」等將旗,虛張聲勢。

然後又令一千人在用衣襟攜帶塵土,待至公安城時,揚起塵土以為疑兵。

剩下八千人,才是真正攻打公安城的主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