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矛呢?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搜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我們可能救不了一個人,但絕不能主動去害一個人。」

劉登說完這句話不久,不遠處,就是他剛剛離開的地方,無數火把從天而降,擲入朱然的軍營中。

從自己的本職醫術方面,劉登沒有直接給魯肅下毒,這便算是沒有違背醫者仁心的書面意思了。

至於兩軍交戰,也不是劉登能夠主導或影響的。

天降火雨,朱然營帳四下皆被引燃,江東兵慌不迭地四處逃竄,剛至營門,卻有荊州兵殺到,連弩如雨,火把如矩,紛紛叫喊著:「活捉魯肅!生擒朱然!」

營帳中的魯肅聽到外面喧嘩,經詢問得知荊州兵驟然來襲,忙在侍者的攙扶下起身察看。

雖然他不知道劉登的來歷,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如果不是為了給自己治病,朱然斷不會在此地下寨。

所以,劉登的出現是偶然還是早有預謀暫且不論,自己的確是連累到全軍將士了。

魯肅乃敦厚之人,哪裏接受得了因一人而廢全軍的事實,又聽到營帳外的叫囂,當即口吐鮮血,倒地昏迷。

朱然一邊派人抵擋荊州兵的攻擊,一邊與嚮導官參詳地圖。

這一片山形對於朱然來說還比較陌生,雖然對於整體行軍路線他瞭然於胸,卻沒有想過在此地遇敵後該如何進退——畢竟這也是臨時紮營地,又是半夜遇襲。

江東兵在結陣防禦之後,荊州兵的弓弩卻停了下來。

鄧艾手上只有七千兵馬,還派了數百人於山崖上放火,所以並沒有打算直接殺入營帳與朱然硬拚,只是守住門口,不讓他們出營而已。

此時火勢蔓延,煙塵滾滾,縱然鄧艾不殺進去,江東兵在營帳裡獃著也十分難受。可是他們想要衝殺出營,等待他們的只有足以穿甲的連弩。

說到這個甲胄,雖然漢代的冶鐵技術得到較大發展,但是受經濟和生產力的限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穿著盔甲上戰場的。

一般的普通士兵,基本也就是皮甲,好一點的諸如都伯一類的可以用到銅甲甚至鐵甲,製成書劄式的樣式,故稱之為「劄甲」。

雖說劄甲的身甲部分使用較大的長方形甲片,袖甲使用較小的甲片,從下到上層層反疊,以便臂部活動,但是總體活動性又比魚鱗甲要差得多。

而連弩之勢,雖然射不穿鐵甲,但卻可以射穿甲片的縫接處,直抵肉身。

至於皮甲,擋一擋箭矢的末勢還行,面對射程能達到一百二十米的連弩還是算了吧。

崖上的荊州兵還在朝下方扔著火把,朱然的營帳有越來越多的地方起火,再這麼下去,不被燒死也得被濃煙熏死。

朱然擬定好撤退路線,令人將魯肅抬上車攆,自己則身披丹陽精鐵打造的魚鱗甲,綽槍在手,大喊道:「江東兒郎們,不想在這兒等死的,就隨我殺出去。」

說罷,一馬當先,躍入陣前。

有數名副將試圖攔住朱然,道:「朱將軍無需以身犯險。」

說著,一個個也騎馬上陣,趕在朱然的前面,衝出營帳。朱然身為大將,哪裏肯落後於他人,自然也緊隨其後。

江東士兵們見主將副將都沖了出去,士氣大振,紛紛持戟上前。

鄧艾一聲令下,弩雨再起。

當先的幾名副將紛紛掄矛隔擋,以盾護身,無奈連弩太過密集,總有防禦不到的地方,隻衝出數丈之遠,便身中數弩。有的弩矢穿甲而過,刺入肉身,有的弩矢射中戰馬,使得騎將陣腳大亂。

但是只要人未死,

馬未倒,他們依然不松韁繩,奮力向前,為身後的兒郎們衝出一條血路。

少時,左臂還帶著一支弩矢的朱然已殺入荊州兵的陣營,鄧艾見狀,縱馬迎敵。

荊州兵從兩翼包抄上前,一部份兵士將朱然等幾位騎將團團圍住,另一部份豎起長戟,抵住正在往外衝殺的江東兵。

卻說那朱然在武力上原本也不輸鄧艾,只是左臂帶傷,掄起槍杆子來總是難以得力,力量與準頭都遠不如前,不到十合,便被鄧艾逼得節節敗退。

但是朱然又退無可退。

後面的江東兵已經擁上來了,他們的身後是一片火海,退回去必死,反而奮勇向前,憑著人多還能謀得一線生機。

由於地勢不太開闊,夜間黑燈瞎火,難辨方向所以只有兩軍相接的地方有激烈交戰,其餘後方的軍士,更多的只是搖著火把吶喊,以壯聲勢。可這麼一來,江東兵就失去了人數上的優勢,地利優勢卻反被荊州兵佔盡了。

朱然被後方擁上來的江東兵再次推到了前面去,硬著頭皮與鄧艾交手,身中數槍而落馬,然後才被有心的江東兵抬到後方去了。

鄧艾傳令,讓後軍多舉火把,虛張聲勢,讓江東兵看不透荊州兵究竟有多少人,這樣才能有效擊跨江東兵的抵抗意志。

此時的江東兵已經失去了主帥的指揮,自然亂得一匹,身後是火海,身前又是望不到頭的火把,心態逐漸開始崩了。剛才想要背火一戰的決心,也正在開始瓦解。

鄧艾看準機會,讓後方的荊州兵齊聲喊道:「放下武器,投降免死!獻朱然、魯肅者,賞金封官。」

一時間喊聲震天,在山谷中回蕩。

獻朱然、魯肅,江東士兵還是不至於,也不敢。但是放下武器,投降免死的人還是不少。一旦有人投降,江東兵的士氣就再一次潰敗,顯得更加不堪一擊了。

朱然在近身侍衛的保護下趁亂、趁黑逃走,至於魯肅的車攆,目標太大,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倖免的。

鄧艾以七千荊州兵降兩萬江東兵,威勢大振……

李奇最終還是做出了對彭羕的處理決定:調任益州郡守記室。

理由是,不能勝任當前州府書佐職位,故量才為用,調任郡守記室。

作為一名書佐,沒指望你對益州進行多大的建設,可是使壞就不行了。

尤其像彭羕這樣的職業噴子,能夠憑藉豐富的鍵盤經驗帶偏一波吃瓜群眾的心態。

有句話說得好:村口的狗叫了,其他狗也跟著叫,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叫,卻鬧翻了整個村莊。

現在彭羕叫了,也的確引起了身邊一部份人的附和,再這麼發展下去,必然動搖益州屬官甚至是百姓的心態,不得不處置。

益州郡的太守李恢原本有一定的自治權,像記室這種小官職,他自己就能安排了。所以李奇現在強塞一個彭羕給他,李恢一開始還弄不太明白。

莫不是主公不信任我在益州郡的行為,故而派人監視?

後來得知彭羕被貶的原因之後,李恢似乎開始明白了,笑著對爨習道:「主公是要名聲的,不能讓別人說他不能容物。作為主公的下屬,這個鍋就由我來背吧。」

半年之後,彭羕因為上班的時候左腳先進門被太守李恢下獄。

此來後話。

卻說鄧艾大破朱然之後,令人將魯肅送回江陵,看能不能以魯肅為要挾,逼迫孫權退兵。

李奇親率眾官至江邊迎接魯肅。

雖然大家各為其主,相互征討,但魯肅的為人和戰略眼光,李奇還是很欣賞的,故而得到鄧艾塘報之後,早早的便立於江邊,還喚了江陵城中著名的郎中隨時準備為魯肅把脈行醫。

李奇就連見面時的台詞都想好了。

什麼好久不見;

什麼不談公事,只是寒暄。

結果當荊州兵押解魯肅至江岸時,魯肅已經病重去世。

雖然沒有這場敗仗,魯肅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也難逃此劫,但他終究是死在了討伐荊州的戰場上。

兩相對比,不知道魯肅應該慶幸還是應該遺憾。

慶幸自己身為江東大都督,也不失馬革裹屍了;

遺憾自己沒有替吳侯建功立業,拿下荊南,達成《榻上策》的第二步:「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

孫權背刺,那麼他就是敵人。

敵人的得力幹將去世,站在李奇的角度應該開心。

李奇在得知魯肅病重,徐盛代都督一職之後,的確開心了幾天。

徐盛此人打局部戰爭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遠遠達不到周瑜、魯肅的高度。李奇最怕的是因為呂蒙早亡,孫權在無人可用的時候,提前覺醒了陸遜。

雖然江陵文有龐統、賈詡等謀士,武有關羽、趙雲、黃忠等猛將,可是大部分兵力都留在關中平定各方余殘勢力以及防備曹操上,以現在荊南的兵力硬扛陸遜,有勝算,但勝算多大還不太好說。

所以魯肅病重,徐盛上位,李奇還是悄悄的鬆了一口氣。

只是現在魯肅突然就這麼走了,據說還是在過江的途中走的,又難免讓李奇感到有些唏噓。

因為李奇有兩個身份,一是荊、益、涼、司(半個)四州之主;二是穿越者。

作為一個穿越者,對於這個時代的人物在經歷了近兩千年的發酵後,難免有一些主觀上的情感。

他曾經欣賞季漢集團的執著信念,佩服曹魏集團的威武霸氣,唯獨對東吳集團沒有太大的感觸,但是對東吳集團下面的個別臣屬例外,魯肅就是其中之一。

李奇從周倉的手上接過一碗濁酒,灑地以祭魯肅。

周倉接回空碗,問李奇道:「挖個坑埋了不?」

這特麽說得太直白了。

李奇道:「子敬乃臨淮郡東城人士,所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可惜這片土地還在曹操的治下,暫時是沒辦法回歸故土了。可子敬在江東效力多年,江東也算是他的第二故鄉,還是送還給孫權吧。」

賈詡道:「主公仁義,不過可以拿此事考驗一下孫權。」

李奇奇怪的問道:「怎麼考驗?」

賈詡道:「主公可修書一封給孫權,若要領回魯子敬的遺體,需全軍退出荊南之地。若孫權應允,我們則能不費一兵一卒退江東之兵;若孫權不答應,則寒江東士族之心。且看他如何取捨。」

李奇點了點頭。

雖說兩軍交戰,埋骨他鄉的大有人在。

可魯肅在江東是什麼身份啊?大都督,二朝元老,江東政權奠基者之一。

如果連魯肅都被這麼扔在敵軍的地方不管不顧,其他文臣武將還有什麼盼頭?

反過來講,如果孫權為了魯肅的遺體而忍辱休戰,說不定還能收穫一波來自親密部屬的好評——跟著吳侯,就算打了敗仗,也不至於曝屍荒野。後顧無憂矣。

當然了,孫權究竟會怎麼決策,這個李奇猜不到,也管不了。

這是孫權將要面對的難題,跟我李正泓沒有半毛錢關係。

此時的荊南戰場上,徐盛五千人馬跟潘睿一萬人馬對對碰之後,也沒什麼必勝之心,又聞朱然已經撤離孱陵,「鄧艾」(實為廖化)襲取孱陵,徐盛恐自己後路被斷,便也撤去。潘睿趁機掩殺,竟然追著徐盛殺了十餘裡地。至作唐一帶時,徐盛方才徹底擺脫荊州兵的追殺。

整軍休息時,徐盛覺得哪裏沒對。

咦,我矛呢?

將軍沒有百戰死,卻把手上的矛弄丟了,這跟丟人也沒什麼差別了。-

徐盛繞著軍營轉了一圈,看似隨便的從一堆兵器架上抽了一桿稱手的長矛出來,掂了掂,還行,就它了。

大軍起行時,某士兵:「咦,我矛呢?」

後來,丁奉擺脫樊胄,前至作唐與徐盛相會時,才拿出一桿長矛來:「徐都督,這是你的矛不?」

徐盛看了看手中的普通長矛,又看了看丁奉手中那桿有精細雕紋,尾桿鑲有鐵鐏的長矛:「……」

嗯,當時我貌似是為了彎弓搭箭射潘睿,才不小心把矛弄丟的。

先說好,這可不算是丟盔棄甲啊。

否則本代理都督的顏面何存。

其實丁奉倒也沒想那麼多,只是很痛心疾首的告訴徐盛:「江北那邊傳來消息,魯都督在被押往江陵的途中病逝。」

徐盛無聲的從丁奉的手中接過自己的長矛,狠狠的扎向地面。

繼「把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打出了懸念」之後,現在又「把一場有懸念的戰爭打得沒有懸念了」。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最新章節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全文閱讀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txt下載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81章我矛呢?)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