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奇的態度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王平船隊敲出來的鼓聲雖然很大,但是完全沒有士卒的吶喊聲,且面對校尉的小股船隊,不僅不敢突進,連弓箭也不放,夏侯淵已經可以判斷王平這支軍馬是故弄玄虛的疑軍了。

夏侯淵在這裏看王平表演了半天,估計李奇的大軍都已兵臨上雒了吧?所以,夏侯淵沒有等校尉回到據點報道,便獨自率領大隊人馬回上雒而去。

原本夏侯淵是擅長長途奔襲的,可是自從少了一隻眼睛之後,在夜裏奔襲也開始顯得力不從心了。

行了數裡地,夏侯淵忽然勒住韁繩,凝神聚氣。

這裏是一處窪地,雖然被打掃過的戰場在夜裏並不顯眼,但是夏侯淵久經沙場,感觀極其敏銳。

「這裏似乎經歷過一場惡鬥,丁斐為何不來回報?」

一種不詳的預感瞬間籠罩全身。

待夏侯淵回到上雒城下時,只見城下屍橫遍野,刀箭散落四處,看來李奇的攻城部隊已經來過了。

那麼,結果呢?

霧氣漸起,透著絲絲陰寒。

透過薄霧,夏侯淵依稀看到城樓上旗幟的顏色還是曹軍的。雖然看不清字,但旗號是「複姓」,除了本夏侯,李奇軍中有複姓嗎?

哦,有的。

諸葛。

不過諸葛亮被曹丕擋在郿塢以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兩三天內突破郿塢、長安,來到上雒這個鬼地方。

夏侯淵慢慢策馬靠近城下,讓親衛喊門。

親衛朝城樓上喊道:「開門,夏侯將軍回來了!」

城門緩緩從裏面打開,沉重的絞盤發出艱澀的吱吱聲,門前的斷龍鐵板正在被上抬起。

少時,厚重的大門從裏面正在被打開。

夏侯淵皺了皺眉頭,我說我是夏侯將軍,你們就信了?我平時是這麼教你們的嗎?

於是,

夏侯淵親自朝樓上喊話道:「丁斐將軍何在?」

城樓上的士兵回道:「丁斐將軍拚死守城,被敵人射中右胸,正在廳堂養傷。」

夏侯淵心裏「咯噔」了一下。

在回上雒的路上,夏侯淵率軍經過了丁斐中伏的那片窪地。

雖然戰場已經被打掃過了,但是夏侯淵依舊可以斷定那裏發生過一場惡戰。

但凡丁斐還有一口氣,肯定會派人或者親自給自己傳遞途中有埋伏的消息。

可是,從河畔至上雒城下,沿途一個傳令兵都沒有,夏侯淵早已認定丁裴已經戰死或者被俘。可現在守城士兵說丁斐沒死,還活著回來打了一場防禦戰,這事兒就足夠蹊蹺了。

夏侯淵暫不入城,喊道:「讓丁斐出來見我。」

城樓上的士卒道:「請夏侯將軍稍候。」

那士卒轉身退下,將情況報與李奇。看是不是找個拖辭,矇混過去。

李奇道:「算了,看來夏侯淵已經識破我們的計謀,直接上連弩招呼他吧。」

少時,城樓上不由分說的架起了數十架連弩,烏黑色的弩矢與黑夜渾然一體,只有「呼呼」的破空之聲提示著夏侯淵,這是一場弩雨。

夏侯淵早知事有蹊蹺,自然是有所防備的,城樓上情形不對時,他便做好了防禦的狀備。

饒是如此,那些沒有盾牌的士兵也被弩雨射得七零八落。

夏侯淵招呼軍馬後撤。

雖然上雒城門大開,但他卻不敢入城——很顯然城裏才是真正的伏擊圈。

就在曹軍混不成陣時,城內一彪軍馬殺將出來。

為首大將正是趙雲。

夏侯淵不敢戀戰,率軍朝北而逃。

從上雒到長安,有兩條路:北面是塚領山,南面是藍田穀,都有險要可守。

現在擺在李奇面前的還有一個問題:他從新野城塞起兵四萬,經穰縣、順陽、丹水、武關、商縣、上雒,一路上都有將領和士兵留守,以確保後路和糧路的暢通,再算上沿途戰鬥的損耗,現在只剩下不到兩萬的兵馬。就這些兵馬,不足以對長安造成威脅。

另一方面,曹操從濡須口撤兵,很有可能在許都、洛陽、弘農一帶部署兵力,對自己的後方造成威脅。

時間拖得越長,李奇的處境就越危險。

龐統道:「夏侯淵撤退的時候,走的是北面,極有可能藉助塚領山的地利優勢設置障礙,我們不如走西南方向的藍田穀。此外,如果能夠控制藍田穀周邊,同時也就控制了子午谷的北端入口。子午谷的道路雖然難行,但是只要沒有敵軍設伏,安全方面是不用擔心的。到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讓西城、上庸直接向藍田穀供糧,並將穰縣一線的兵力全部彙集到藍田穀來,形成優勢兵力。即便戰事不利,我們也可以直接從子午谷退兵漢中。」

李奇想了想,如果按照龐統的安排,曹操很輕易的就可以奪回穰縣、順陽等城池,到時候就把新野城塞的西北方向暴露在了曹操的面前(東北方向是劉備佔據的宛城)。

那麼新野城塞的守將陳應、馬良,是否足以應對曹操?

李奇道:「若如此,需派良將謀臣駐守新野城塞。」

龐統道:「謀有法正在襄陽,可將其調往新野城塞,至於武將方面,因為甘寧要守江陵,可從益州派人。」

李奇當即修書,令人往益州調李嚴、嚴顏往新野城塞。

那麼有李嚴、嚴顏、陳應、法正、馬良共同駐守新野城塞,可保無恙。

與此同時,宛城的劉備因為信不過孫權而派郝昭協助關羽守江夏,卻又要面臨曹操回師中原。

簡雍提議道:「前者我們為解李正泓之圍,攻取了析縣。不如將析縣的軍民盡皆遷至宛城。一方面可以增強宛城的防禦,另一方面,曹操見析縣空虛,必然從析縣抄李奇的後路,若李奇派軍抵擋,則可以有效的分攤我軍所面臨的壓力。」

劉備道:「當初郝昭攻取析縣斷李正泓的後路,我們仗義出手,不負同盟之誼。如今卻又將析縣送還給曹操,復使李奇後路堪憂,這是人乾的事兒?」

簡雍:「……」

你罵我不是人?

好吧,你是主公,你偉光正,可我隻想活下去。

簡雍繼續勸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曹操回師中原,我們面臨的壓力要大得多。就算我們不把析縣的軍民遷至宛城,憑析縣的兵力,又能防得住曹操嗎?」

劉備尋思簡雍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曹操真的要通過析縣去抄李奇的後路,自己在析縣的防禦無論如何是守不住的。同時,自己也不可能放棄宛城不要,去幫李奇守析縣。

如果析縣與宛城只能保一個,劉備肯定是保宛城。

劉備道:「可先修書給李奇,就說之前攻取析縣並不符合我們的戰略規劃,純粹是為了解除他的後顧之憂。現在曹操回師中原,備願將析縣送給他,請他自行安排守備力量。」

「咦?」簡雍愣了一下,劉備這樣的安排,跟自己剛才的建議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毛一樣的,可是劉備這樣的說法,那比自己偉光正得多了。

主公就是主公!

卻說曹操回到許都後,指派夏侯惇領兵三萬經潼關到長安,協助夏侯淵防守長安。

「長安有丕兒和司馬懿坐鎮,又有夏侯淵、夏侯惇、張郃、高覽為輔,應該無憂了。」曹操對麾下謀士程昱、陳群、劉曄、滿寵等說道。

陳群問道:「魏公是打算從析縣而下,斷李奇後路嗎?」

曹操反問道:「諸公以為如何?」

程昱道:「據探馬回報,李奇將穰縣至商縣一路的兵馬大部份收歸到了藍田穀,似乎不奪長安誓不罷休的樣子。不過縱觀李奇這些年的軍事行動,幾乎沒有乾過『背水一戰』的事情,所以昱猜測李奇此舉看上去是放棄了南陽郡西部的後路,實際上他早已另謀退路。」

劉曄道:「李奇佔據藍田穀,北扼子午道出口,應該是將子午道作為新的退路和糧路。我們如果從析縣而下,雖然可以奪回幾座縣城,但是對李奇並沒有造成威脅。倒是劉備在宛城安撫人心,招兵買馬,實乃大患。」

曹操點了點頭:「子揚所言甚是。今劉備佔據宛城,與許都已經近在咫尺,如果不將其剷除,後患無窮。」

陳群道:「前番我往江東說孫權,孫權表面上是答應了要攻打江夏,也的確在蔪春部署了兵馬,但從最近傳回來的消息看,他們似乎並沒有向江夏用兵的實際動作。」

程昱道:「估計孫權也是打算靜觀其變。如果我們向宛城用兵,劉備不能抵擋時,必然從江夏抽調兵馬,到時候再以利害說孫權,使其攻打江夏。若如此,則劉備一舉可滅。」

曹操仔細權衡了一下,李奇這邊,能保住長安就算是戰略勝利了。畢竟李奇有了新的退路,陳倉還有數萬精兵盤踞,想要剿滅李奇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倒是劉備作為李奇的羽翼,十分礙事。

前者要不是張飛出兵析縣,郝昭也未必不能重整旗鼓,從後方包抄李奇。

所以,李奇暫時滅不了,就先把他的羽翼滅掉也是可以的。

程昱道:「上一次我們在宛城與劉備作戰時,李奇曾從襄陽出兵助劉備。今李奇雖然遠在藍田穀,但在新野城塞仍然有重兵把守。需防他又讓新野的守軍前去幫助劉備。魏公可派一將先取析縣,震懾新野方面,然後可向宛城用兵。」

曹操從之,派驍騎將軍曹彰領兵一萬,先奪析縣,再沿順陽而下。

不打新野,但是要對新野造成威懾,使其不敢亂動。

此時,李奇已經在藍田穀安營紮寨,並肅清了周邊的曹軍勢力,包括營寨、哨崗什麼的一概清理掉。然後令廖化帶兵沿子午谷北上,順便捎一些糧草過來。

從藍田到長安,也就一百多裡路。

在清除周邊障礙,再等廖化部匯合後,李奇便要開始對長安的進行最終的攻伐了。

此時,李奇接到劉備的書信,得知了其贈送析縣的慷慨之舉。

李奇感嘆道:「劉備無力分兵據守,故而將析縣贈予我們,是想讓我們自己去守南陽郡的大後方。盟友到了這個份上,劉備也算是仁致義盡了。我們總不能想著他連自己的宛城都不守,卻來守析縣吧。」

龐統道:「只是我們現在來了個神龍擺尾,把大後方轉移到了東三郡,恐怕劉備的算盤又落空了。」

李奇問道:「噢?士元先生何處此言?」

龐統道:「曹操只派了夏侯惇前來增援長安,其用意是想穩住長安,然後拔掉劉備這顆眼中釘。如果我們去守析縣,勢必分攤曹軍對宛城的壓力,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出兵救援宛城。這才是劉備所想要的結果。可是,我們現在自己都放棄了南陽郡這個大後方,並不會分兵前往析縣,故而我說劉備的算盤落空了。」

李奇道:「如果是這樣,劉備只怕是又守不住宛城了吧。」

龐統道:「豈止是宛城不保,如果孫權趁機攻打江夏郡,劉備首尾不能相顧,整個勢力都將覆滅。」

李奇道:「士元先生覺得,孫權會這麼做嗎?」

龐統道:「不好說。曹操與孫權停戰的協議,就是讓孫權去攻打江夏郡。但是孫權在蔪春秣兵歷馬,卻遲遲未肯動手。一方面,他認為曹操依然是最強大的存在,不願打破這個平衡的局勢;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想等曹操先向宛城用兵,將劉備牽製住了,再行攻打江夏。」

李奇道:「那我修書一封給孫權,說之以利害,令其不要對江夏動手。士元覺得管用不?」

龐統道:「管不管用其實不重要。只要主公表明了這個態度,孫權若是置之不顧,那麼就為我們以後攻打江東準備了一個借口。同時,對劉備,我們也算是問心無愧了。」

如今長安城就在眼前,李奇不可能放棄長安去幫劉備守宛城,就像劉備不可能放棄宛城來幫李奇守析縣是一個道理。

在這種情況下,李奇還能修書警示孫權,他對劉備也的確算得上是問心無愧了。

主意即定,李奇親手執筆,給孫權這個大舅子寫信去了。

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這個態度。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最新章節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全文閱讀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txt下載地址:https://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45章李奇的態度)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