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二十八章 李正泓策反張松
其實劉璋派張松前來,是令程畿堅守不出,靜候援軍的。張松主動爭取到這個任務,卻也有別的想法,那就是見見這個所謂的西城太守,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竟敢來犯益州。

故而閬中城破,程畿被押,他仍是要進城來會一會李奇。

反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用二千年後的眼光重新審視張松這個人,李奇大概是覺得這人因為長得醜,所以讀書多。

因為長得醜,所以內心難免自卑;

因為讀書多,所以強烈的想要展示自己的才華,甚至不惜揭人短來顯示自己的獨到之處。

既自卑,又自大,是典型的矛盾結合體。

這種人你若忽視他,他就恨你沒有識人之明。比如劉璋、曹操;

你若重視他,他就會感動得以身相許……哦不,以命相報。比如劉備。

從穿越者的角度,李奇比李福更全面的了解張松這個人。

故而,李奇令打開城門,親自列隊迎接張松。

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的張松一見這架式,當場就懵了:世上竟有人如此看重我張永年的?

李奇拱手作揖:「久聞別駕大名,不知張別駕遠道而來,有何指教?」

張松一臉傲氣:「特來做說客。」

李奇笑道:「說客好啊,來來來,進屋說。」

張松:「???」

不會是府中埋伏有刀斧手吧?張松暗自思討。

李奇將張松接入府中,分賓主依次而坐,設宴款待。

李奇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來,請張別駕試言之。」

張松道:「益州險塞,沃野千裡,民殷國富,甲兵十萬。公取閬中,只是在龐羲北伐時,趁虛而入,並非有足夠的實力與劉益州相抗衡。今北有龐羲回師,南有吳懿救援,公不如早棄閬中,回西城罷了。」

這是想要憑三寸不爛之舌,退我兩萬雄師嗎?

李奇笑道:「益州固然兵多將廣,敢問糧草還能支用多久啊?」

張松亦笑道:「公乃欺我川中無人乎?當初公效仿管仲之計,早已被識破。今各州各郡糧食都充裕得很。」

李奇道:「未必吧?我入川以來,見農田盡皆荒廢,而梓潼、巴西一帶的存糧大多都已送至閬中。若劉璋糧盡之日,張別駕可徑來閬中,我這裏永遠都有你的一碗飯吃。」

張松:「啊這……」

他不僅是驚訝於李奇對雙方形勢的了解,更沒想到李奇對自己還有偏愛之心。

不過李奇這號人,張松的確沒怎麼聽說過。

如果對方是曹操或者孫權,張松指不定就投靠他了,可是李奇籍籍無名,張松也怕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啊。

張松強裝鎮定,道:「雖然今年的糧食產量的確不如往年,但是成都、江州一帶的糧倉卻有滿滿的存貨。況且龐羲、吳懿兩路大軍到時,攻下閬中也不需要太久。」

李奇道:「益州接年發生叛亂,百姓流離所失,怕是地主家也沒什麼餘糧了。我這次興兵至此,既報父仇,也安百姓,若事不成,有死而已。」

張松懵了一逼:「敢問令尊是?」

李奇道:「臨邛李權。」

張松恍然大悟:「原來是李伯豫後人。呃我聽說李伯豫之子名喚李福啊。」

旁邊的李福接話道:「我便是李福,李奇乃家兄。」

張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李伯豫有兩個兒子啊?我怎麼沒聽說過呢?」

李福白了張松一眼,

道:「家父有幾個兒子,我李福有沒有兄長,莫非還不如張別駕清楚嗎?」

張松點頭道:「那倒是。」

張松走時,李奇送出城郭十裡之外,並以錢帛乾糧相贈:「今日承蒙別駕好言相勸,但是人各有志,不知何時再得聽教?些許薄禮,不成敬意,望別駕萬勿推卻。」

在李奇看來,張松很像一個投機份子。但是李奇麾下賢良之才太少了,所以像張松這種對益州大局有著重要作用的人,李奇一定要想辦法拉攏。

張松受禮,思緒萬千。

臨近成都時,張松索性取道新都縣,找到法正,俱言李奇之事。

法正思慮之後,對張松說道:「我就奇怪,為何王氏、任氏、賈氏這幾家都表現出對李奇的青睞,原來是李伯豫之後。永年啊,此人如此年紀,卻有這樣的魄力,我等不要小覷了。」

張松道:「若此人在黃巾之亂時便已成年,今日的成就恐怕不會小。只可惜天下的局勢逐漸明朗,他即便取得益州,也難成大事啊。」

法正笑著搖了搖頭,說:「永年是瞧不起益州這塊寶地嗎?我觀李奇,並非劉璋這等無能之輩,若能拿下益州,漢中張魯也不足為道哉。到那個時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永年怎麼能說難成大事呢?」

張松道:「孝直言之有理。我等且看他如何破掉龐羲、吳懿兩路軍馬,再作別論。」

在很多人看來,區區一個閬中城,想要抵擋兩路大軍的夾攻並不容易。

所以,諸葛亮率軍進駐巴中後,派人送信給李奇,希望李奇能調撥一些兵馬過來,使其在巴中抵擋住龐羲的回馬槍,則李奇無後顧之憂矣。同時兩地還能形成犄角之勢,遙相呼應。

李奇聽從了諸葛亮的意見,派趙雲率軍一萬,到巴中與諸葛亮匯合。

從西城起兵之時,李奇帶了兩萬兵馬,一路趁虛攻入閬中,並無大的消耗。之後又收巴西降兵和世家豪強的私兵,足足三萬有餘。

趙雲分兵一萬至巴中後,閬中尚有甲兵兩萬餘,且糧草充足,足以抵擋吳懿的軍隊。

吳懿的兵馬本是來救閬中的,可走到半路上聽說閬中已經失陷,便令人回報劉璋,再衡量是進是退。

信使往返通報,耽誤了些許日子,吳懿這才抵達閬中城外五十裡下寨。

甘寧道:「敵軍遠來疲憊,請撥三千人馬與我夜襲敵營。」

李奇搖了搖頭。

雖然在另外一段時空裏,甘寧百騎劫魏營揚名於世,可除了他自身勇猛外,也有騎兵的優勢,這兒可沒什麼騎兵給他。

再說了,都知道敵軍遠來疲憊,莫非敵軍就不知道麽?哪能次次都沒有防備呢?

若是不慎折了甘寧這員大將,李奇哭都沒地方哭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