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趙子龍沖陣敗曹仁
李奇剛拿下江陵,還未及巡視安境,便有人報:「夏侯惇、曹仁領兵五萬前來犯境。」

原來夏侯惇、曹仁奉命來救江陵,至半路上聽說江陵城破,本欲引軍還襄陽。

時任奮威將軍,駐守在當陽的滿寵道:「李奇新入江陵,立足未穩,且剛剛經歷了攻堅戰,將士疲乏,多有傷者,何不趁機奪回江陵?」

夏侯惇與曹仁商議道:「伯寧(指滿寵)所言甚是,若能復奪江陵,則荊南四郡亦能取回。若讓李奇站穩了腳跟,恐怕就不會圖謀了。」

於是夏侯惇、曹仁與滿寵合兵五萬徑直取道江陵。

至麥城時,正遇曹洪敗逃而來。

聽聞江陵城破時,曹仁最擔心的就是曹洪、曹純兩位弟弟了。

今見曹洪,雖然傷勢不輕,但好歹逃了回來,便有法子醫治。曹仁便問道:「子廉可曾見過子和(指曹純)?」

曹洪道:「吾在江陵十餘日,未見子和。」

曹仁嘆道:「子和休矣。吾誓報此仇。」

曹洪道:「吾與兄一同為子和報仇。」

夏侯惇道:「子廉傷重,吾可令軍士護送回襄陽靜養。李奇也非一朝一日可圖,切勿心急。」

曹洪也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宜出征,隻好答應了。

不日,曹軍兵臨江陵城下。

李奇與法正、徐庶、趙雲等站在城樓上觀望。

只見曹仁麾下將士鳴鼓而進,布成一個陣勢。

李奇問徐庶道:「元直在新野輔佐劉備時,可曾與曹仁對陣過?」

他記得應該是對陣過的,那個時候徐庶還化名為單福,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用計襲了樊城。

誰知徐庶竟然搖頭道:「皇叔在新野時,曹操曾派徐晃、於禁來攻打過新野,卻反被吾襲了樊城。未曾派曹仁來過。對了,那個時候主公攻打漢中,鍾繇從長安出兵救張魯,曹仁被派去填補長安城的空白了,未曾與庶對敵。」

「哦。」李奇知道是自己改變了歷史的軌跡,看來曹仁未曾遭遇徐庶,還不知道自己的八門金鎖陣能破吧。

曹仁在城下喊道:「李奇匹夫,識得吾陣否?」

李奇令人在城牆上架設連弩,問曹仁道:「曹仁匹夫,識得吾弩否?」

曹仁嘲笑道:「李奇小兒,不敢破陣,真膽小也。」

徐庶道:「此『八門金鎖陣』也。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死;從杜門、死門而入則亡。曹仁的八門雖然布得整齊,不過中間通欠主持。如果從東南角上生門擊入,往正西景門而出,其陣必亂。」

李奇原本想的是,我居高臨下,強弩環伺,怕是癡獃了才會主動打開城門來破你的陣吧?

不過徐庶既然有破陣之法,則不妨派一將去把陣法給他破了。

一來可以打擊曹軍士氣。讓他們知道,什麼陣法在我軍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二來也給徐庶立一個高端謀士的標籤,使武將信服。否則他日派徐庶去輔佐武將守漢中,武將不服徐庶的計謀,也是一個問題。

李奇喚來趙雲,讓他依徐庶之計前往破陣。

趙雲領命,率三千兵馬出城破陣,徑投東南角的生門而入。

城樓上鼓角齊鳴,喊聲震天;城樓下將士用命,奮力殺敵。

曹仁見趙雲一下子就入了生門,心中暗道不好,縱馬上前與其交鋒。

戰不十合,曹仁詐敗而走,欲將趙雲引向死門。

趙雲哪裏會中這種奸計,根本就不理他好吧。

李奇在城樓上見趙雲衝殺敵陣,如入無人境,不多時便由西門殺轉東南角,曹仁的陣法大亂。

此時,李奇令黃忠、魏延各引一軍殺出,曹仁大敗而退。

蜀軍追殺數裡,遇夏侯惇前來接應曹仁,雙方這才罷兵還城。

李奇乃設下酒宴於城中為諸將慶功。

李奇道:「我從蜀中出兵以來,連克荊南四郡,今又得江陵,全仗諸公之力。」

眾皆道:「主公賢明,吾等敢不用心輔佐。」

魏延道:「今曹軍遠來疲憊,又敗了一陣,估計士氣已經頹廢不堪。不如趁今夜劫營,曹軍一舉可破。」

李奇道:「越是對我軍有利的情況下,越要小心防備。文長所言,夏侯、曹仁又豈能不知?況且我軍將士連日攻城辛勞,除了當值的守將,大家都早些歇息去吧。」

卻說夏侯惇與曹仁、滿寵商議道:「我軍遠來,又敗了一陣,吾料李奇必然會趁著我軍士氣低迷的時候劫營。」

滿寵道:「既如此,我們分兵三路在營寨外設伏,營寨內多留引火易燃之物。敵軍來時,先投火把燒之,趁其亂時,再引軍衝殺。」

夏侯惇、曹仁連贊好計,便各自準備埋伏。

然而,直到第二天天明,也未見蜀軍前來劫營。

夏侯惇納悶道:「這李奇會不會打仗啊,這麼好的機會都不來劫營。」

埋怨無益,隻好又各自打著呵欠回營,再將那些引火易燃之物清理出去。

到黃昏時分,夏侯惇又道:「昨夜李奇未來劫營,吾料他今夜必來。」

曹仁道:「那就再守他一晚。」

於是又在營帳裡備足引火易燃物品,再次尋寨外埋伏。結果李奇又沒來。

倒不是李奇料事如神,只是李奇覺得,我明明是守城方,我出城幹嘛?

現在西邊夷陵、秭歸一帶都在蜀軍手中;南方公安以下的荊南四郡也是道路暢通的,根本不存在補給問題,又何必要冒險出城呢?

雙方相耗,曹軍才是吃虧的一方好吧。

雙方相持十餘日未曾交戰,李奇這邊倒是休整得妥妥的了。

夏侯惇又心生一計,說不如取夷陵。

若得夷陵、秭歸一線,基本上就截斷了李奇回蜀的通道,料想李奇必然來救。

滿寵道:「若我軍攻佔夷陵,李奇隻扼住夷道要塞,不能還軍的就是我們了呀。」

正商議間,曹操從襄陽傳來指令,讓夏侯惇等人回襄陽。

曹操知道江陵不是那麼好打的,李奇有超過十萬兵馬,謀士武將雲集,豈是夏侯惇、曹仁能輕易攻破的?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襄陽,阻斷李奇北上的通道,曹操得回許都重整旗鼓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