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老子不行兒子上
漢朝實行的是郡國製,直接由朝廷管轄的是郡,最高行政長官是郡守,也稱為太守。

分封的王所佔之地被稱為國,比如陳國、中山國等等。前期這些王還是挺有實權的,其政權與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禦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擁有一定的軍權、財權、治權等。西漢爆發七國之亂以後,諸侯王國支郡逐漸被削,諸侯王特權被奪,王國地位降格,與郡同為一級行政區劃。

從那以後,郡王逐漸淪為混吃等死的工具人,具體實權都在朝廷所任命的國相那裏。劉備就擔任過平原相一職,還有孔融孔北海。

所以,李奇封孫權為吳王,實際上也屬於這種性質。

不過李奇給孫權留了一個過渡期,即國相一職可以由孫權自己任命。不過這一任國相去世之後,就要朝廷來任命了;軍權方面,李奇也給了孫權一定的自主權,但是對軍隊數量有所限制,即吳郡、丹陽、會稽三郡的總兵力不得超過十萬。因此,朝廷的同僚親切的稱呼孫權為「孫十萬」。

其實孫權哪裏還能組織起十萬兵馬呀,所以李奇給的這個過渡條件其實很寬鬆了,基本沒有限制他的人事權和軍事權,只是讓他在名義上接受大唐的統治而已。如果操之過急,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可咱們的大唐吳王想的是什麼呀?

他想要的是跟李奇平起平坐,但李奇一立國,這便如夢幻泡影,隨風破滅。

不過孫權是一個懂得隱忍的人,不管是大魏吳王還是大唐吳王,只要江東三郡的治理權還在自己手上,那便還有勵精圖治的機會。興許李奇的兒子沒有自己的兒子厲害呢?

說到自己的長子孫登,孫權還是很驕傲的。雖然孫登年方十歲,但是謙恭好學,接人待物頗有分寸,孫權令江東老臣張昭親自教授其歷史知識,其前途可謂是無量的。

反觀李奇長年在外征戰,極少有時間陪伴長子李渭,而且李奇不夠知人善用,竟然讓半截身子入土的賈詡來教導李渭。那賈詡不過是邊垂郡縣的孝廉,既非名門世家之後,也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功績,倒是在李郭之亂時坑了漢帝一把,後來輾轉流離於西涼賊寇之間,隨張綉一起投降了曹操,又被李奇擒了過來。這樣的人,能教會孩子些什麼?

這麼一對比,孫權對孫登更是寄予了厚望。

老子不行兒子上,這似乎是華夏文明的育兒傳統。

所以,孫權終究沒有撕破臉皮去拒絕大唐吳王的綬印。

可是,曹丕就沒這麼淡定了。

我曹丕可是漢帝劉協禪位的正統,你李奇算是哪根蔥?竟也敢跟我平起平坐。

越想越氣,曹丕大手一揮,將案台掀翻在地。

與其說他憤怒,不如說他是在害怕。

現在大家從政治地位上來講是平等的,剿賊的口號已經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雖然李奇不再提什麼匡扶漢室,但他提的是為漢室報仇,同時李奇的立國又使得李軍……哦不,現在似乎應該改口稱為唐軍,使得唐軍將士軍心大振。

有謀臣建議:「李奇聽聞漢帝劉協已亡,故而立國稱尊。陛下不如將山陽公劉協送還許都,其必生亂。」

曹丕冷笑道:「荒唐!他李奇就把帝位還給劉協又如何?到時候天下都將對我曹魏群起而攻之,待事成之後,他再架空天子,讓他兒子篡位,豈不順理成章?」

以大漢天子之名征討天下,同時架空天子的權利,讓下一代篡位。這個操作姓曹的不要太熟悉。

當然,劉協也很熟悉。

所以即便李奇願意,劉協也不願意——做亡國之君已經很沒面子了,還要讓我做兩次亡國之君?

曹丕現在只能尋思如何在軍事上打敗李奇,不過看起來很難了。

如果曹操還在,尚有一線希望。

可是曹操這麼牛逼的人物,是如何一步一步丟失關中的呢?

曹丕時常在思考,認為曹操一開始就低估甚至說完全忽略了李奇這麼一個人。

曹操自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頭號敵人是袁紹,這沒有問題。袁紹不滅,曹操根本不敢南下。

可是滅了袁紹之後,曹操又將目標鎖定在尚不成氣候的劉備身上,而正是這個時候,李奇從西川發兵,開始偷襲荊南四郡,一步一步的壯大自己的勢力,更是趁著赤壁之戰後席捲荊州。這個時間節點選得非常好,甚至曹丕一度懷疑李奇料定了曹操會遭遇赤壁之敗。

還記得郭嘉臨終之時提醒曹操,一定要先滅李奇,曹操思慮之後也決定採納,不過劉表突然病逝,使得曹操改變了主意。因為曹操認為,不趁著劉表新亡拿下荊州,很有可能被劉備近水樓台先得月。劉備與李奇相比,曹操認為得到荊州之後的劉備會更加棘手,畢竟「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嘛。所以,曹操沒有聽取郭嘉的最後一次建議,使李奇坐大。

想到這裏,曹丕長嘆:「若奉孝在,朕何至於此。」

不過曹丕畢竟不是劉禪,國家危難,他能想到的絕非投降。

現在曹仁、張郃率軍在徐州擋住了孫權的進一步蠶食,所以官渡戰場將成為曹丕與李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曹丕決定再一次禦駕親征,他不認為自己很會打仗,但現在需要的是提升全軍將士的士氣。

公元219年春,北方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破土而出的淺草剛剛沒過馬蹄。

曹丕糾結河北所有能征善戰之將士,夏侯淵、曹真、郭淮等赫然在列,並擁兵十萬奔赴官渡。

李奇也接受了與曹魏在官渡的決戰,留諸葛亮監國,以龐統、法正為軍師,關羽為先鋒,率張飛、趙雲、龐德、甘寧等起七萬兵馬往官渡迎敵。

新一輪的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這將是決定大唐與大魏命運的一戰,李奇必須要參與進來。

任絮拉著一子一女,送別李奇,道:「希望這是夫君……陛下,最後一次出征。此戰之後,天下太平,人人安居樂業。」

李奇笑道:「皇后心繫蒼生,乃萬民之福。」

如果不出意外,李奇心中所勾勒的畫面,很快就要變成現實了。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更新速度最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