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書之福孕綿綿》第52章 第52章
大太太顧氏提示早點往李宅去,杜家老太太一聽後,她說道:「時辰確實不早了,綿綿你和弘光就不進宅子。大傢夥這便是坐馬車往李宅去吧。」

老太太這話一出來,杜綿綿笑著應一話,她說道:「成,依祖母的意思,咱們是坐馬車去李宅。也免得去晚了落著主人家的熱情。」

「對,娘和綿綿說的都對,這時候往李宅趕去合適。出行的馬車我都安排好,這會兒不會擔擱事情。」大太太顧氏當著管家太太,這時候她表示全是妥當,一點也不會擔擱什麼。

杜宅這一回去李宅的人是分為男子一輛馬車,女眷一輛馬車。

杜綿綿瞧著這人數上女眷這一邊的人還挺多。特別是長輩們四人,再加上懷孕的大堂嫂全寶珠,還有二堂嫂佟氏,還有堂妹杜寧寧、杜婉婉都是會擠在一起。

於是杜綿綿就湊近到親娘崔氏的跟前,她小聲的提一話,她道:「娘,我這馬車裏挺寬敞的。我想與娘一路同行,咱們再是聊一聊家中的趣事,可成?」

杜綿綿一提議,三太太崔氏一口應下。

杜綿綿又是去跟祖母杜家老太太提著同樣的話,老太太也是答應下來。

兩位長輩答應下來,杜綿綿與丈夫朱弘光坐的馬車裏就是添兩人,便是杜家老太太和三太太崔氏。

杜宅這一邊是早有準備,這時候出行自然方便。

一行人的馬車就是往李宅駛去。馬車廂內,杜綿綿笑著對老太太、三太太崔氏說道:「祖母、娘,夫君如今管著書鋪的事情。這事兒還要謝謝家中支援一回。若非家中幫襯著,書鋪沒這般快的開起來。」

「綿綿說的是,都要謝謝長輩們的幫襯。」朱弘光在旁邊附合一句話。

這時候杜綿綿、朱弘光的態度很好。杜家老太太一瞧後,她笑道:「一家人就要相互照顧,自家人的事情都不伸手幫襯一把,那哪成。」

「弘光,你不必道謝。你這孩子是好的,有上進心又能辦妥事。綿綿和她腹中的孩子有你做一輩子的依仗,我這做祖母的心頭就是十分踏實。」杜家老太太的嘴裏自然是誇著朱弘光。

三太太崔氏一聽老太太的話,她是忙說道:「對,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弘光你是一個穩重又能辦事的好女婿。」

杜綿綿聽著祖母、親娘一起誇丈夫,她心頭的滋味還是挺歡喜的。

在馬車裏,杜綿綿又講著忠勇侯府內的一些趣事。聊著話時,這順嘴一提的,杜綿綿就是問到弟弟杜敦的親事。

「祖母、娘,敦弟今年考中童生,如今總算有一個功名在身。長輩們是打算等著再瞧一瞧三年後的院試,還是如今就要準備為敦弟相看親事?」杜綿綿自然是關心娘家的親弟弟。

今年秋,杜敦參加院試,惜敗。

杜敦沒考中秀才,這當然是讓杜家人有一點點的失落之感。不過好在杜敦還年青,機會還多的是。

只是這一個時代裡,所有人是成親都早。在人均壽數不高的封建時代,大齡未婚的壓力還真是頗大。當然科舉場上的學子又不同。主要還是科舉的魅力就在於一旦考中,就是一步一個大台階的攀上人生高峰。這等攀登還是跨階級的躍遷。

「老三媳婦,你和老三是什麼想法。」老太太把話頭擱到三太太崔氏的身上。

三太太崔氏一聽後,她回道:「老爺的意思是再緩緩。三年後再看一看情況。」

老太太想一想後,她說道:「長幼有序,敦哥兒的婚事緩一緩,寧寧、婉婉的婚事也要一樣的緩緩啊。」在老太太的眼裏,女兒家的婚事緩一緩就怕著擔擱青春年少的好時光。

「娘,可是二嫂嫂那邊急著給寧寧、婉婉尋著夫婿。」三太太崔氏一聽婆母的話,她以為是二太太那邊已經給侄女們尋著好親家。於是三太太崔氏有此一問。

「暫時還沒有。只是寧寧、婉婉的年歲擱這兒,怕是等不著三年後。就寧寧、婉婉二人而言,那時候年歲太大,也擔擱的太晚了。」老太太說的實在話。姑娘家在這一個時代裡真的擔擱到十七、十八再出嫁,就真成沒人要的老姑娘。

如果是在杜綿綿的前世呢,十八歲才剛成年。

可前世今生的兩個世道是不一樣。前世杜綿綿的那一個時代的人均壽命是七十七歲。而這一個時代的人均壽命才三十五歲左右。

杜綿綿的前世是生活在物質繁榮的時代。這一個時代的鄉下百姓,很多的是赤貧人家。他們是常年吃不飽的。能混著一個半飢半飽,在這一個時代的貧困百姓眼中就是一個太平盛世。

徭役、兵役,又或者天災與人禍,總是對於又貧又窮的大多數百姓人家而言,總會有各種的麻煩在等著,人均壽命哪能不短呢。

真正活得壽數長的全是富貴人家的老人。這等人家才是不缺衣,不缺食的富戶。

杜綿綿的娘家杜氏,擱著忠勇侯府的面前一比較,那自然是商賈人家不值一提。杜家人的穿戴與吃食,再一比下比較,擱著大多數的百姓人家眼中是變身成為大富戶。這一個時代裡的大多數百姓是整體生活的困苦,是真的跟泡在苦水裏一樣。

「那依著娘的意思,寧寧、婉婉的婚事還是提前到敦哥兒的前頭。」三太太崔氏試探的問一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