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第84章 第 84 章
江芸要再嫁,顧家那邊很就聽到風聲。劉氏在外邊說了不少江芸的壞話,不過因為顧赫之之前太荒唐,反而被勸不要再造謠,不然顧家名聲更差了。不過劉氏怎麼說,話也傳不到江芸耳裡。這一次,是她自己相看滿意的人,成親前更期待一些。到了成親那日,木府的喜字貼完,等木疆接了新娘子過來,兩人拜堂結束,這門親事也就算成了。喝酒時,江雲康還調侃木疆,往後得喊木疆當姐夫了。木疆的婚宴後,便是徐放的成親日。徐國公府的宴席,比之木府,闊氣了很多。江雲康帶著林氏一塊去的婚宴,遇到了不少朝中大臣。大家一開始問他身份,得知是承安侯府庶子,態度肉眼可見地冷下來。等再聽到江雲康是這屆會員,臉上的笑容這才多一點。人之表面,便是如此。不過江雲康遇到了徐敬文,兩人剛見面,徐敬文就誇江雲康的文章好,還說到了最後的殿試,讓他要萬般仔細。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徐敬文對他態度格外好,但兩個人往來很淺。一頓酒席吃完,江雲康被灌得大醉,夜裡還是書硯和其他小廝背著回去。林氏也喝了些酒,兩個人躺下後,很快便呼呼大睡。次日醒來時,江雲康腦門彷彿要炸開一樣,用了熱茶,才稍微好一點。「不行了,往後再不能這樣喝。」他扶著額頭,坐在軟榻上看林氏梳頭。「昨兒也是沒辦法,你得幫徐世子擋酒。」林氏梳完頭,轉身看江雲康時,目光有些遲疑,好似有什麼話要說,不過還是沒開口。「也是,我不幫他擋酒,就昨日那些混小子在,他可不能入洞房。」江雲康低聲笑了下,剛說完,奶娘就帶著安兒兩個進來。這兩日江雲康和林氏大多都在徐國公府,安兒兩日沒怎麼看到林氏,一早就鬧著要過來。「娘親,抱抱!」安兒自個會走,就是很慢,還得奶娘牽著一隻手,蹣跚地朝林氏走過去,倒是沒多看江雲康。順順則是乖乖地由奶娘抱著,但黑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看著被林氏抱住的安兒。江雲康伸手,「順順來,叔叔抱你。」抱住順順後,江雲康拿塊積木給順順玩,看順順安靜得像兔子,再去看一直說話的安兒,不由感嘆道,「他們兩兄弟,還真是不一樣。一個話多得不行,一個卻安靜得很。等他們長大後,也不知道會不會一直這樣。」「說起這個,我還真有些擔心。」林氏皺眉道,「想讓安兒靜一會,我費勁力氣都不行。要順順多動動,也是一樣難。兩個小孩能中和一下,那該多好。」林氏發愁地看了眼懷裡的安兒,因為是剛睡醒的緣故,所以才比較安靜。「小孩都有自己的性格,娘子不用著急。」江雲康看順順打哈切,又哄著順順睡覺,但小孩兒就是不睡,聽到外面在擺飯,才抱著順順出去。接連參加了兩場婚宴,江雲康得去木府閉關讀書了。雖然最近有很多結交的帖子,但江雲康還是給推了。木須說這會大家做個點頭之交就好,往後一塊共事,到時候再看人深交。在承安侯府待了一日,江雲康才重新回到木府。他剛到木府,就看到二姐在幫木疆收拾東西,「這是要走了?」江芸點頭說是,「突然來了消息,又要打戰了,將軍讓大家快些收拾,正午前到東城門外集合。」江雲康眉頭緊皺,這才新婚沒幾日,木疆就要去戰場,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他去找了木疆,看成氏拉著木疆說話,先開口喊了句「師母」。「三郎來了啊。」成氏立馬對江雲康招手,「你來得正好,快點多和木疆說點話,我去幫芸兒收拾東西。」「三郎。」木疆看著江雲康,嘴唇動了動,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江雲康已經明白他的意思。「姐夫就放心去吧,木府這裡有我呢。」江雲康道。「嗯啊,有你這話,我放心多了。」木疆笑道,「伯父伯母年紀大了,芸兒又不是個潑辣的,我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回來。希望下次再見,你我都是身有重擔的時候。」二人目光對上,眼裡都是對未來的期待。木疆要走,徐放自然也要。徐放比木疆成親時間還短幾日,這就要走,心裡很捨不得,但想到敵方可能要打過來,又只能馬不停蹄地出發。簡單收拾後,木疆便要出發了,江雲康送他到門口。「三郎,你金榜題名一定要給我寫信,我會在邊疆幫你慶賀的。」木疆說完,抱了下江雲康,再依依不捨地去看江芸。等看不到木疆的身影后,江雲康幾人才轉身進府。這幾日,木須要帶江雲康三人衝刺,便讓林源在家待著,先別過來。江雲康剛回竹屋坐下,鍾慶便到了。

林海和林全福一樣,是個做生意的好手,能把生意做好的,自然是個會看臉色的。從林家孫兒去跟鍾慶讀書後,林海就隔三差五地讓兒子帶東西去。隻說是兒子要長身體,可小孩兒哪裡要吃那麼多補藥,還是送給鍾慶吃的。不得不說,在好一點的條件下生活,鍾慶的氣色好了許多,至少面色不會太蒼白。木須讓鍾慶坐他前面,「老夫沒有入朝為官,讀書的事我可以,但最後的殿試,考的不僅僅是學問。就讓鍾慶和你們講講他為官的事吧。」文渝期待地看著鍾慶,他最佩服的就是鍾慶,因為他們出身都一般,但鍾慶可以從寒門子弟,但後來官居宰相,這一段心裡路程,他很樂意聽鍾慶分享。張博宇也是滿臉期待,兩手放在桌上,握在一起,緊張地看著鍾慶。鍾慶輕咳兩聲,淺笑地看著江雲康三個,「大家不用太緊張,隨意坐就好。我這人雖然登過高處,卻也掉了下來,其中也有許多不可取的地方。」鍾慶在讀書上很有天賦,一路的科舉考試也很順利。順利中了狀元,又順利進入翰林院。最開始的鐘慶,年輕,又有抱負,帶著滿腔熱血進入官場。原以為只要自己剛正廉潔,一心為國為民,就能發光發熱。可皇上看中了他的才能,卻又一而再地打壓他的理想。他想屯兵屯糧,加強練兵,北上收服中原內陸的山河。但皇上隻想守著這一半的江山,只要還能坐在皇位上,皇上就不在乎剩下的國土有多少。「年輕時的我,因為冒失和大膽,被皇上貶了又提。」說到這個,鍾慶現在倒是口吻平淡,「現在看來,根基不穩前,做什麼都太過任性。而且得上下一心,才能把抱負做到極致。」憋了一肚子的怨言,到了辭官後,鍾慶才慢慢回味過來。什麼於家的陷害,都比不上皇上的想法來得重要。若皇上是個有主張的,於家又豈會不附和。說來說去,還是皇上……不行。以前為官時,皇命就是天命,鍾慶隻氣憤那些支持防守的朝臣。後來再看,那些人大部分只是順應皇命罷了。這份不滿,還是要辭官前才爆發出來。既然是如此的一個天子,他又為何要拚命地想收復山河,到了最後還累了一身病。不過心裡的這種不滿,鍾慶這會不好說。看著年輕一代的面孔,鍾慶的眼裡多了些期待,「話扯遠了,還是說回殿試。」「殿試在保和殿中進行,由當年的貢士參考。由高祖皇帝開始,殿試考試就不再淘汰學生,只有少部分情況才會發生淘汰的事。所以對於這場考試,努力的就是一個名次問題。」「從一甲到三甲,每一個名次階段,都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些事,大傢夥都知道過。但現在聽起來,還是很能振奮人心,畢竟殿試一過,大家便要開始選官,是從好的開始,還是從壞的開始,都可能決定了他們以後得命運。鍾慶停下休息一會,再繼續道,「當今聖上這些年,出的題,大多是農耕治國方面。不講外貿,也不講武將屯兵,而是以農耕水運為主。」「民以食為天,為了穩定朝局,確實要治理好農耕和水運。這裡面,又涉及到漕運、鏢局、農器等。」張博宇出身官宦人家,江雲康也是侯府出身,文渝以為他們都不懂農耕的事,故而才講得比較細緻。但實際上,江雲康是帶了現代思想的人,他又是長在孤兒院裡,不僅有生物和歷史知識,孤兒院附近就是一片大棚和農田。對於農耕的事,江雲康還是很了解。倒是張博宇,確實不太懂田間的事。而文渝出身農家,雖然後來跟著邱傑去了江陵書院讀書,但從記事起就跟著家裡耕作。往後每年回家,也常會幫忙。他倒是很懂這個時代的農耕。幾個人在竹屋裡談論國.情和治國,廚房裡江芸則是幫著成氏燒火。「之前我還以為你乾不來這些事。」成氏中午打算烙餅,正在揉麵糰。江芸坐在灶膛前,捲起一半的衣袖,溫柔地笑著道,「以前確實不會做,後來到了莊子裡,看書做綉活也會累,便跟著廚娘學了不少做菜的本事。」「會做點也好。」本來木府也有廚娘,只是成氏喜歡自個下廚,不是身體不好,她都會親自做點吃的,「不過你也不用跟著我做,年輕姑娘偶爾做做是打發時間,但是做多了,便一身油煙味。」成氏現在多了一個能說話的人,心裡還是蠻高興的。而且江芸性子柔,對誰都是和顏悅色,成氏年紀大了愛嘮叨,江芸也不會嫌煩。成氏揉好麵糰,便打發江芸出去,「你去找人擺碗筷,等弄好好,再去竹屋喊他們準備用飯。他們幾個年輕的身體好,但鍾慶可不行,那就是個風大點就能吹散的架子。」江芸笑著出了廚房,帶著丫鬟擺好碗筷後,再往竹屋去。木府只有小三進,比不得大戶人家的大宅院,三兩步路的功夫,江芸就到了竹屋。但她沒有進去,而是站在台階下,讓丫鬟上去說話。鍾慶說了好一會兒的話,剛好在喝茶休息,聽到木府要開飯,便放下了茶盞。之後一直到月底,鍾慶每日都過來坐上半日。他的身子骨實在不行,也只能講半日。不過就這半日的功夫,也讓江雲康三人受益匪淺。轉眼間,便到了清明梅雨季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