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第37章 第 37 章
若說之前的的冷遇是大家放在心裡的態度,還不是拿到檯面上說的事。現在三房的月銀減少一半,其他幾房卻沒有變,便是明晃晃地告訴其他人,孟氏不待見三房。而孟氏的這一舉動,也連帶著改變府裡其他人對三房的態度。林氏聽說這個事時,只是眉頭擰了下,反而先安撫江雲康,「咱們本就不指望那點月銀過日子,三爺不用為此擔心。咱們現在應酬少,無非就是吃穿的用度,花不了多少錢。」「再說了,若說別的我可能沒有,錢這個東西,大嫂和母親的私房加起來,怕是也不如我多。」這話林氏誇張了一點,但她只是想寬慰江雲康,讓他別有太大的壓力。江雲康長嘆一聲,握住林氏的手,「等我考中廩生,讓娘子也能月月領官銀!咱們不稀罕他們給的那點月銀!」「對,不稀罕!」林氏暗自握拳,這種白眼實在遭受太多,讓人氣憤的同時,又有些麻木。不過月銀是一回事,之後等彩萍他們去領布匹和其他用品,都是缺斤少兩,沒有一次給好的。彩萍私下和林氏抱怨過許多次,林氏懶得上心,隻說她自己有錢,不給就不給,反正本就是拿來做個樣子。說到底,他們夫婦和侯府,早就離了心。倒是安和郡主來送過一次東西,江雲成私下也送過幾次。其他人便沒來過三房。林源氣得日日點燈熬夜苦讀,說一定要考個功名出來,好幫他姐姐撐腰,不然這口氣絕對咽不下去。這樣的日子過了五日,江雲康這日剛要去木府讀書,徐放身邊的東豐急忙忙地找來,說徐國公快要打死徐放了,讓他快過去看一眼。聽到這話,江雲康忙讓林源先去木府,自己跟著東豐去了徐國公府。在路上,江雲康問東豐怎麼回事。得知徐放半夜偷跑出去,還去爬張侍郎家的牆頭,說要和張姑娘說清楚。半夜跑人家裡去,還要闖人姑娘的院子,確實是小霸王才能做得出來的事。張侍郎是氣得頭頂生煙,徐放還沒見到張家姑娘,就和張侍郎說自己絕對不會娶他女兒。「聽張家的人說,張侍郎當場就揍了世子好幾棍,世子也不躲,全都接了下來。」東豐說得很急,「後來張家姑娘出來了,本意是想攔著張侍郎,但世子看到人姑娘後,又……又狠狠刪了自己嘴巴。被張家送回來後,到現在一句求饒的話也不肯說,誰也不知道怎麼了。」江雲康到徐國公府時,徐放被打得趴在祠堂裡,一晚上都沒喝一口水。徐國公氣到起不來床,長公主守著夫君,又擔心兒子,讓江雲康去問問徐放到底想幹什麼。江雲康讓人準備了溫水和白粥,他剛進徐家祠堂,就看到徐放慘兮兮地趴在地上,嘴唇乾裂到發白。「徐兄弟,來,我喂你喝點水先。」江雲康用湯匙喂徐放。徐放緩慢地睜開眼,看到有水後,也顧不上疼,搶過去就一飲而下,等喝完後,才哎喲喊疼。「雲康兄,我……我害了我自己啊!」徐放看到江雲康,才後悔得大哭。江雲康沒明白,「怎麼了?」「你還記不記得,那日我們在酒樓上,看到一個醉漢欺負了一位姑娘?」徐放問。江雲康說記得,「我當時還問你是不是喜歡人家姑娘呢,我的天……不會那麼巧吧?」「就是那麼巧!」徐放後悔得直拍地。「我被關了那麼久,我越想越氣,心想絕對不能認輸,才想著去張家說個清楚,可沒想到啊,我喜歡的人竟然就是我之前一直不想要的張家姑娘。」徐放咬牙懊惱,「我要早知道是一個人,還拒絕什麼,早就去提親好了。」江雲康失笑道,「你不是覺得張家姑娘迂腐又刻板嗎?」「可是……可是她漂亮啊。」徐放該死地垂下腦袋,額頭貼著地板,「而且她說話好柔啊,還勸張侍郎別打我,之前是我狹隘了。」「可是我現在這麼一鬧,張侍郎絕對不會把女兒嫁給我了,張姑娘心裡肯定也看不上我。嗚嗚,雲康兄,我是不是註定一輩子沒娘子了?」「不會,不至於。」江雲康聽明白了,徐放這是後悔給張家人留下壞印象,「世人嫁女,都希望女婿能有所成就,或者家中能衣食無憂。徐兄弟你既然真的喜歡張姑娘,倒不如豁出去拚一把前程,既然臉面已經丟了,就努力讓他們對你改觀唄。」「怎麼努力啊?」徐放不明白,「要我現在去讀書考功名,以我的腦子,少說也得二十年後才能中舉人吧,到時候張家姑娘都當祖母了!嗚嗚,我怎麼那麼蠢!」「不會的。」江雲康看徐放哭,倒是覺得徐放這會有點可愛。他和徐放說了好一會兒話,才去找長公主回話。等長公主聽完後,是又氣又笑,喘了好一會兒,才拍著桌子道,「他活該!」

雖然是自己的兒子,但長公主也是實打實地被氣笑了,「當初好說歹說,好不容易讓張侍郎的態度緩和一點了,結果呢?現在好了,弄得張家人那麼不愉快,誰還肯把女兒嫁給他?」江雲康也覺得徐放這次,多少有點自作孽。「可是殿下,世子既然真心喜歡,倒不如再努努力,說和說和?」江雲康建議道。長公主擺手說丟人,然後目光上下打量了會江雲康,「三郎啊,你作為徐放的好兄弟,也想看到他上進吧?」江雲康心裡咯噔一下,抬頭看長公主,裝傻問,「您需要我做什麼嗎?」「也不是什麼大事。」長公主端起茶盞,小口抿了下,晶亮的眼珠轉了轉,「張侍郎那個人,是連我父皇都能直言勸諫的人,就是我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也不會願意把女兒就這麼嫁過來。讓他心甘情願嫁女兒的前提,得是徐放自己能立起來。」「不是我要說自己兒子不好,就徐放弔兒郎當那個樣,我要是有女兒,也不願意嫁給他。咱們不如這樣……」江雲康從徐國公府出來時,不由感嘆,薑還是老的辣。皇上膝下的公主有好幾個,可長公主能一直聖眷優渥,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深吸了一口氣,為了徐放這個兄弟,他只能拚了。「書硯,我們去張侍郎府上。」江雲康上馬車時道。書硯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再次確認後,才架馬車去張府。張府昨晚被鬧了一場,這會張侍郎還躺下床上沒起來,江雲康到的時候,張侍郎並不願意見他。連著三盞茶之後,天都快黑了,張家還是沒人出來。「三爺,要不咱們改日再來吧。」書硯轉身看了一眼,都收到張家人好幾個白眼了。「不急,既然來了,就待著,大不了打地鋪睡一晚上。」人都來了,若是明日再來,張家人怕是不會讓他進府。之前徐放仗義幫他,現在徐放有了事,他怎麼也得儘力才是。至於能不能成,那就看天命了。書硯等得肚子「咕咕」叫,眼看著天就要黑了,才有人來傳話,讓他們去正院說話。張家不愧是清流讀書人家,陳設園林都十分的簡樸雅緻,江雲康一路到正院,也順帶記下了張家的景觀。到了正院,書硯在門口停下,只有江雲康自己進去。江雲康進屋時,快速瞟了一眼,屋裡只有張侍郎夫婦,沒看到有其他人。「小生見過張大人,張夫人。」江雲康目不斜視地行禮。張侍郎這會唇色還有些發白,面色不悅地看著江雲康道,「你來我家,到底想說什麼?」「回大人,我是想讓您能給徐世子一個機會。」江雲康道。「憑什麼?我不願意嫁女兒給他,難不成徐國公府還要拿權勢來壓我?」張侍郎說得激動,咳了好幾聲,引得邊上的張夫人直皺眉。「自然不是。」江雲康道,「婚姻嫁娶結的是兩姓之好,長公主殿下只是讓我來傳幾句話。」「徐世子過去確實荒誕,不值得人信賴。倒不如讓張大人和張姑娘用一年時間來考驗他,若是他在此期間能有所建樹,一年之後再重新考量他。」「當然,如果在此期間,張姑娘尋得其他良婿,那就是她和徐世子沒緣分。徐國公府絕對不會為難,只求張大人給個上進的機會。」「不知張姑娘有沒有說過,前些日子徐世子還救過張姑娘,也是那次的一面之緣,讓徐世子對張姑娘動心。」張侍郎不知道這個事,轉頭看他夫人,張夫人也是搖頭。「就算你說的是真的,我也不可能再給他機會。什麼一年兩年的,我都不要,我不信徐放能有出息,你也別說了,我家不留客。」張侍郎臭臉讓江雲康離開。江雲康見張侍郎態度堅決,隻好暫時告退,還是得徐放好了後,他自己來。但他剛說要告辭,屏風後突然發出一聲「等等」。江雲康回頭後,沒看到有人出來,只聽到一個柔柔的聲音。「有勞江公子走一趟。也麻煩江公子和徐世子說一聲,這一年,我等他,我也不會相看其他人家。只不過,我父親也說得對,他的過往很難讓人信任,他得拿出他的上進,讓我父親改觀。」「還有,這個事也請江公子不要聲張,姑娘家的名節要緊,不好多傳。」江雲康聽到這話,立馬說好,生怕張侍郎反悔,趕忙出去帶著書硯走了。張侍郎衝到屏風後,顫抖的手指著女兒,「你……你怎麼能答應呢?徐放是什麼人,你不知道嗎?」「回父親,女兒都知道。但他既然說要上進,那就看看他能多上進。如果他願意為了女兒而拚命努力,這樣的男人,豈不是難得?」張月英語速很慢,面上看著淡定,實際心裡已經緊張得不行。畢竟方才的那些話,確實太大膽了。

張侍郎盯著女兒說不出話來,倒是張夫人更懂女兒的心思,過來問道,「江三郎說徐世子幫過你,可是真的?」「回母親,是真的。」張月英點頭道。「哎,這也不知道是什麼緣分。」張夫人無奈嘆氣,卻又了解女兒的性格,女兒會這麼說,便是心裡也看上那徐放了,她隻好也勸道,「老爺,要不然咱們就看看吧,反正長公主說了,咱們另外尋找女婿也可以。看看也不吃虧。」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張侍郎也不能說不,畢竟是他女兒親口放出去的話,「你呀你,都怪我們以前太寵你了!」張家鬆了口,江雲康馬不停蹄地去徐國公府傳話。徐放聽到後,頓時不嘆氣了,高興得直誇江雲康。江雲康當了回傳話筒,回到承安侯府已經天色很晚。卻遇到了大哥的小廝。他跟著去了園子裡的涼亭,大哥已經在那裡等他。江雲帆這段日子,肉眼可見地變憔悴了。「三弟,你來了啊。」江雲帆坐下後,拍了拍身邊的位置,「你坐下,我們說會話。」江雲康坐下後,先開口問,「大哥是不是要說月銀的事?」江雲帆掏錢的手頓了下,但還是把錢掏了出來,「這個事,是母親做得不妥當。我已經和她說了,下個月會照常給你們發月銀。」江雲康看了眼大哥遞過來的錢,沒伸手去接。最後,江雲帆把錢放在江雲康的大腿上。「說句心裡話,三弟並不喜歡侯府吧?」江雲帆側身看著江雲康,他這些日子都在忙職務上的事,已經許久沒這麼和江雲康說過話了。見江雲康不說話,江雲帆心中也能瞭然,長長地嘆了一聲,「其實有時候,我也會想,為何父親不能聰明一點,母親的心胸為什麼不能大一點?」「明明我馬上就要被提拔,結果因為父親參與奪嫡被貶官,連帶著上司也對我不如從前。」「但是吧,子不語父母之過。父親和母親是有他們夫婦不足,可他們畢竟是我們的長輩。」江雲帆往後面的欄杆靠去,辛苦一整日,這會看著滿天的繁星,說出這些心裡話,肩上才感覺輕鬆一些,「今日我與三弟說這些,是想告訴你,我們改變不了出身,就努力改變命運吧。」「我知道三弟是個胸有丘壑的人,來日我們兄弟還要互相扶持呢。」聽到這裡,江雲康才拿住膝蓋上的錢。他和大哥彎唇笑了下,「大哥說得對,以後我們還要一路扶持。」有些話不能說得太直白,大家心裡明白就好,不然說出來,多少都會變味。江雲康拿著錢回去後,和林氏說了一聲,便累得躺下休息。又過了幾日,在江雲康覺得能無事到院試時,徐放再次跑了。徐國公和長公主本來是想在京城給徐放安排一個官職,但徐放不同意,還是那句話,他覺得靠關係丟人。簡單收拾了包袱,徐放帶著東豐投軍去了。他留下了三封信,爹娘和江雲康各一封,還一封送去給張月英。給江雲康的信上說,往後他的爹娘就是江雲康的爹娘,此去邊境,徐放就是沖著建功立業去的,他會拚了命地去掙功名。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還請江雲康多看顧他的爹娘。徐放還寫了,雖然世人都看不上武將,但他就想讓世人看看,他這個臭當兵的,是如何幫著那些人回歸故裡,打回北疆故土。江雲康看完徐放的信時,多少有些沒反應過來,但等情緒平靜後,又不覺得意外了。畢竟這是徐放,沒有他做不出來的事情。把徐放的信收好後,江雲康寫信給木疆,如今的木疆已經升了百戶,雖然邊疆很廣,但如果木疆能遇到徐放,希望他能照應下徐放。而徐國公夫婦則沒那麼快接受,兩個人是幾夜沒睡,在江雲康第三次上門後,長公主才擦著眼淚罵徐放是「沒良心的」。而徐國公也顧不上臉面,雖然讓別人知道兒子投軍很丟人,但還是去找軍中的熟人,想打聽徐放去了哪裡。但徐放這次是打定主意靠自己,便改了姓名,只是每個月給家裡寄來一封平安信。徐放此舉,也驚呆了張侍郎。張侍郎這種讀書人,最看不上那些武將,當即讓張夫人去給女兒相看夫婿。張月英卻攔著不讓,她看完徐放給寫的信後,倒是覺得,徐放那腔鮮衣怒馬的少年意氣,更讓她驚艷。接下來的兩個月,倒是沒其他大事。除了偶爾會遇到於景山和孫哲,聽幾句無關痛癢的話,江雲康順利地來到了八月,院試即將開始的時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