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第47章 第 47 章
大房正屋,江雲帆一下值就奔了來。安和郡主睡了一下午,人還昏昏沉沉,嘴唇蒼白得讓江雲帆害怕。聽完秋菊說的後,江雲帆心裏咯噔一下,沉沉地往下墜。他坐在床沿,接過秋菊遞來的湯藥,吹了吹,再餵給安和郡主,「方才秋菊和我說了,往後你就好好修養,家裏的事不用操心,身子最要緊。」「對不住了大爺,本來我還想著……咳咳,還想著出月子能幫母親管家,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好。」安和打小好強,雖然生了兒子,但心裏還是在意比三房的安兒遲一個半月。而且管家的事,她之前生兩個女兒時都沒落下過,現在要她靜養,心裏多少放不下。「說什麼傻話。」江雲帆眉頭直擰,「母親知道你身子不好,不會怪你的。而且還有兩個弟妹在,年底四弟妹也要進門,她們都能幫著母親管家,你就別操心了。」從成親起,他們夫婦便相敬如賓,從沒有過紅臉。就算江雲帆知道安和會有些小心思,但人無完人,於他而言,安和已經很不錯。安和此時卻倍感無力,心裏忍不住去想很多事,可她卻沒有精神去支撐。不過想到這次是兒子,心裏又多少感到安慰。「大爺給孩子取個小名吧。」安和郡主又咳了兩聲,「因為提前半個月生,孩子的哭聲和貓兒一樣,比起安兒差了好多。」江雲帆還沒來得及看孩子,思考片刻,便道,「就叫順順吧,希望他能順利一生,沒有大波大浪。」安和郡主點頭說好,江雲帆看她累了,便叮囑她好好休息,再退出去看孩子。順順確實有些瘦小,安和郡主懷他的時候,便經常沒胃口,還提早半個月出生。江雲帆看著搖籃中的兒子,眉心的皺紋更深了,把奶娘叫來反覆叮囑,「哥兒夜裏哭了餓了,你們勤快一些,把哥兒帶好,少不了你們的賞賜。」奶娘們都是安和郡主親自挑選的,安和郡主眼光不會差,兩個人都連連點頭說絕不怠慢。江雲帆交代一番後,再去正院。承安侯聽說安和郡主生了孫子,高興得晚膳喝了一杯酒,這會已經睡下。江雲帆只見到母親孟氏。「我知道你要說什麼。」孟氏先開口道,「安和嫁到我們家多年,也辛苦她許多年。我自個挑的長媳,自然滿意。」「你放心吧,我不會讓安和再操心管家的事。」「母親辦事,兒子自然放心。」江雲帆恭敬道,「我擔憂的是安和,她性子要強,若是她忍不住操心時,還請母親幫忙一二。」夫妻數年,江雲帆很了解安和郡主。孟氏看了眼兒子,點頭說好,隨後又嘆了一句,「也不知道四郎的媳婦是個什麼樣的人,希望是個能幹事的,不然我可有操不完的心。」江雲帆猶豫片刻,建議道,「其實三弟妹也不錯,雖說性子綿軟一點,但幫著管理庫房那些,應該問題不大。」「林氏?還是算了吧。」孟氏就是自己累死,也不會讓林氏幫忙,「就算向氏笨了一點,我也不會找林氏。本來就多人說侯府的閑話,若是再讓林氏幫著管家,外邊的人指不定要怎麼笑我們。」她擺擺手,示意江雲帆別再說了,「管家的事你無需多管,安和那裏我也會多加照顧,你就好好當差,如今我們全家就靠你撐著。」偌大的承安侯府,全都在指望江雲帆能有出息。從正院離開時,江雲帆長長地吐了一口氣,他雖然往日都端著大哥的風範,可心裏也會有疲憊的時候。現如今,就希望下邊的幾個弟弟,能快點立起來。時間過得飛快,一場初雪帶來了冬日的涼風,雖沒有堆砌起來,卻讓京城一夜入冬。順順的滿月酒,孟氏要大辦,承安侯也表示同意,用順順的喜事來沖沖侯府這段日子的霉運。經過一個月的精細養育,順順雖然還是不如安兒白胖,卻也不似出生時的瘦小。聽到孟氏要給順順辦酒時,江雲康剛從木府回來。入冬後的天兒越發冷了,江雲康進屋後,先蹲在炭火爐邊上烤手,一邊道,「母親要給順順辦酒,那是她的事,咱們到時候出面吃頓酒就好。」林氏也是這樣覺得,過去一個月,孟氏明顯地疲憊不少,她還怕孟氏會讓她幫著管家,還好孟氏撐著一口氣沒找她。她抱著安兒有些累,兩個半月的小孩兒,胳膊長得和水蘿蔔一樣壯實,林氏發現兒子比平常孩子都要大一點後,才開始讓人別再多餵雞湯那些。「不過我瞧大嫂的氣色還是不太好,也不知道辦酒那日能不能撐住。」林氏隨口說了一句,想到最近開的鋪子,面上的笑意多了幾分,「方才我看帳本,因為我提前讓人囤了一批毛皮,今年的冬日又來得早,賣得很不錯。」林氏出了月子後,就讓人把鋪子開起來,如今她大哥和父親都來京城,開業前幫她把過關,聽父親說沒問題後,才安心把鋪子開起來。本來往年到冬日,或多或少都會有賞賜送來侯府,但今年什麼都沒有。

大房有安和郡主的嫁妝撐著,二房和其他幾房卻都緊巴巴的。前兩日六弟江雲成過來時,林氏看他穿的還是布鞋,忙讓人給他帶了兩張皮子回去。如今承安侯府裡,日子還不錯的,只有大房、三房和正院。向氏前些日子為了多要一些炭火,去找了孟氏好幾次。幸好林氏自個手中有錢,不需要去求人。「我算了算,光是最近半個月,綢緞莊的盈利就有一百多兩銀子。」說到掙錢,林氏繼承了林家的傳統,兩眼不由自主地冒光。尋常的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可能都不到十兩銀子,林氏半個月掙一百多兩,實在富裕。不過這其中,也有不少原因是有林海他們的指點,不然林氏自己,還沒那麼大的本事。江雲康有個有錢的娘子,光是這一點,他就覺得很好。日子好壞是自己過,實在才是最重要。他不是古人的迂腐思想,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娘子可真厲害。」江雲康手暖了後,再過去抱安兒,小孩兒撲騰兩下,很快就乖乖不動,由著江雲康抱。林氏的手空閑出來,又繼續算帳,「酒樓前期還不能盈利,不過目前的口碑不錯,再過段時間,冬日裏吃酒的人更多,等過年時,便能把本錢掙回來。」「我還準備了一些厚皮子,都是最好的,你明日帶去給木須先生,他們年紀大了,肯定怕冷。宜蘭那兒我也送了一些去。咱們手裏有錢,但也不好聲張,被人知道了,得說我們不管兄弟姐妹。」林氏心思細膩,加上林家搬遷到京城後,她那個精明的大嫂拉著她說了好多道理,她便也跟著學了起來。這日子越過,她也越發明白,要想過得好,便要自個兒有本事,不然就得被人拿捏。承安侯府那麼一大家子,有對三房好的,也有對三房壞的,林氏不可能所有人都幫扶,只能幫那些對她好的。故而除了趙姨娘和六弟江雲成,其他人還不知道她有開鋪子。江雲康抱著安兒聽林氏算帳,嘴角一直帶著笑意。不過江雲康和林氏原以為順順的滿月酒用不到他們幫忙,可第二日,孟氏就把他們叫過去,說最近侯府的銀錢周轉不開,知道林氏手裏有錢,想先和林氏借點錢,等開了禮再還給林氏。當初安兒滿月時,孟氏說不用辦酒,怕影響侯府。現在順順辦滿月酒,卻要來借錢。林氏袖中的五指漸漸攥緊,她移開目光,不敢直視孟氏,「侯府有需要,我自然願意幫忙。不過我手裏的銀錢,都是娘家陪嫁來的,每用一分,都需要記帳的。」這話的潛台詞就是,借錢可以,但是借了之後,林氏會記入帳冊。若是孟氏之後要賴帳,林氏也可以拿著帳本秋後算帳。孟氏語噎看著林氏,她原以為是江雲康會開口打官腔,沒想到是林氏。許久沒打量林氏,現在再看坐得筆挺的林氏,突然有種陌生的感覺。「你的嫁妝,侯府自然不會貪你。」孟氏板著臉,有點不悅道,「你要記帳也好,還是要借條也行,我待會就可以寫給你。」安和郡主的娘家是名門望族,到時候宴請的賓客大多有頭有臉,孟氏不想給承安侯府丟人,這才要找三房借錢。不然普通的滿月酒,還不至於沒錢辦。江雲康笑著接話,「母親言重了,咱們都是一家人,哪裏用得到借條。不過順順的滿月酒,這個事還是要讓大哥大嫂知道,萬一他們有更好的打算,您說是不?」要是寫借條,別人就會說江雲康夫婦吝嗇,反而指點他們。所以借條不能要,但得讓大哥大嫂知道,以他們的性子,絕不會賴帳。孟氏的面色不太好看,又無話反駁江雲康,隻好點頭說是。到了滿月酒那日,江雲康沒想到,承安侯還給徐國公府送了請帖。但徐國公沒來,而是派了徐宜蘭過來。林氏看到徐宜蘭上門時,頗為訝異,忙過去招待她。得知是承安侯送的請帖,林氏不好意思地和徐宜蘭道歉,「真是對不住,這個事我和三郎並不知道。」徐宜蘭笑得大方,「嫂嫂不用那麼在意,我父親也說你們肯定不知道,所以隻讓我過來。正好我許久沒見安兒,你快帶我去見見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又胖了。」若是徐國公過來,便是給整個承安侯府撐面子,徐國公和長公主顯然不願遂了承安侯的心願。但如果一個人都不來,又會拂了江雲康的面子。厚顏無恥這個詞用在承安侯身上,倒是十分貼切。林氏帶著徐宜蘭去看安兒,江雲康則是被一群差不多年紀的讀書人給圍住,他的小三元到底沒白考,雖說承安侯不待見他,但聞名而來的人也有。都是讀書人,在一起說的便是讀書上的事。有同樣明年鄉試的,共同話題就更多了。只是聊了一會,江雲康就看到江雲傑和孫哲一起走來,兩個人有說有笑,關係很親密的樣子。這兩人怎麼會玩到一塊去?還有孫哲,這個時候還上門,難道不怕承安侯派人把他趕出去嗎?承安侯會落馬,就是和孫哲父親賽馬,才摔傷。如果江雲康沒記錯,孟氏就沒給孫家二房送請帖。「江兄。」孫哲對人群中的江雲康招手,走近後,才笑眯了眼道,「許久不久,三郎越發精神了,我瞧你這氣色真好,不愧是中了小三元的人。就是我一直等你探討學問,你怎麼都不找我,可是如今發達了,不願意搭理我這種普通秀才?」

孫哲最後一句話用的是玩笑語氣,卻一臉委屈,他本就生得比較瘦小,眼巴巴看著別人的時候,很容易讓人站他這邊。江雲康卻很淡定,「孫公子誤會了,我實在是沒空啊。木須先生要求高,每日下學回府,還要去探望父親。你也知道,我父親是和孫二爺賽馬才出的事,說來也巧,這些日子,我們也在等你們上門探望呢。」頓住往孫哲身後看了一眼,江雲康咦了一聲,「孫公子,你父親沒一塊來嗎?」孫二爺自然沒有來,上一回賽馬,孫二爺就是故意激的承安侯。後來出了事,他夫人有上門探望過,但承安侯這人小氣得很,更別說他出了那麼大的事,直接讓人趕出去。今日這種場合,孫二爺更不會上門自討沒趣。而賽馬之前,孫二爺就和承安侯府不對付。原因也很簡單,承安侯府和孫家大房是姻親,孫家大房和二房又關係緊張,便一直來往不多。許多人都不知道承安侯為什麼受傷,現在聽到江雲康說的,一個個看孫哲的眼神都帶了打量。孫哲這人,向來說話都帶了茶味,但他以前還從沒輸過,直到遇見江雲康,次次都沒能討到好處。現在看江雲康笑眯眯地望著自己,孫哲勉強露出一個笑容,「我父親最近身體不適,所以沒有出門。」「原來是這樣啊。」江雲康疑惑道,「可我昨日下學還看到了孫二爺,算了,你說不適就不適吧。」看孫哲面色僵住,江雲康見好就收,轉身和其他人,「大傢夥也別在這裏站著,我們去前邊看看,今日好像請了東風巷的戲班子來。」孫哲看到江雲康就這麼走了,面頰滾燙,頓時覺得自個不該來。江雲傑冷冷地哼聲道,「我這個三哥,以前是我看錯了,分明就是個鄰牙利齒的。」「他現在得了木須先生的青睞,倒是風光無限。」孫哲收回視線,看江雲傑一臉厭惡,心思轉了轉,問,「雲傑最近可是都在兩家族學讀書?」江雲傑點頭說是。「那你豈不是要被比下去?」孫哲一臉擔憂地看著江雲傑,「如今三郎可是跟著木須先生讀書,那可是遠近聞名的名師。江家族學雖好,但你馬上就要鄉試,到底不一樣。」江雲傑也想去拜名師,可他沒人脈,也沒錢,根本就沒機會去拜師。他眉頭緊皺道,「三哥有三哥的機緣,我羨慕不來。」「你也可以去找你的機緣啊。」孫哲突然湊近一點,壓著嗓子道,「我聽說於家小公子正在在伴讀,四郎何不去試試,若是能得了他的眼緣,便能一起跟著北齋先生讀書,指不定就能壓過三郎呢。」「北齋先生?就是那個赫赫有名的北齋先生?」江雲傑微微愣住,遲疑道,「那可是和木須先生不相上下的名師,我如何能得他和於小公子的青睞?」「這我可以幫你嘛,我和於小公子有過幾面之緣,還能說上一些話,若是你願意,我可以幫你引薦。」孫哲道,「北齋和木須師出同門,當年恩科的時候,北齋還壓了木須兩名。這些年木須桃李滿天下,北齋的學生隻多不少。」左右探頭望了一眼,孫哲繼續道,「你想想,如果鄉試被你三哥壓著,你們都是庶子,往後別人更不知道你是誰,全去奉承三郎了。就剛剛的場面,有幾個人和你我說話?」沒有,一個都沒有。江雲傑心裏的火氣蹭蹭往上竄,卻還是有些擔憂,「如果於小公子不願意要我呢,那該怎麼辦?」「不要你再說不要你的事,不去試試,怎麼知道要不要你呢?」孫哲沖江雲傑挑下眉,繼續慫恿道。江雲傑點點頭,覺得有道理,反正試試也不虧,若是能得到於小公子的青睞,往後不僅有北齋先生的指點,還能有於家當靠山。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大哥不讓他們參與奪嫡黨派的紛爭,若是他當了於小公子的伴讀,豈不是成了太子一黨?可鄉試被三哥壓了,更讓人難受!左思右想後,江雲傑還是決定去試試,反正還不一定能成。不過他也有個疑問,「北齋先生那麼好,孫兄為何自己不去當於小公子的伴讀?」孫哲搖頭嘆氣,目露無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嫡母和哥哥,若是他們知道我跟北齋讀書,他們還能讓我讀嗎?」「也是。」江雲傑點點頭,表示理解孫哲的不容易,「孫兄太不容易了。」在江雲傑和孫哲說話時,江雲康則是帶人去前院聽戲。這場滿月酒,大房才是主角。大嫂出身宗室,雖說因為承安侯府落敗,來的賓客只有預期的一半,但好些賓客非富即貴,他們都圍著大房夫婦說話,並不會來搭理江雲康這種庶出的。江雲康路過時看了一眼,大嫂的氣色全靠妝容撐著,實際眼裏都是疲憊。孟氏想著辦酒給大房撐場面,殊不知這樣的場面只會讓大嫂心力交瘁。看到林家大哥帶著大嫂朱氏來,江雲康趕忙迎了過去。「嶽父嶽母呢,怎麼不見他們?」江雲康問。林海微微往前站了一點,小聲道,「他們在生氣呢。」承安侯夫婦給大房孫子大操大辦,卻不給安兒辦酒,陸氏夫婦不願意過來,隻讓林海夫婦過來。江雲康立馬明白,但不等他說不好意思,林海又笑著道,「你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父親母親不是生你的氣,他們都理解你。他們說,等你明年鄉試過了,他們出錢幫安兒辦周歲,怎麼熱鬧怎麼來。」江雲康抿唇笑道,「還是嶽父嶽母對我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