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203章 第 203 章
京江口碼頭在縣城裏,對岸就是漓郡,除郡兵,還有兩萬大軍,隨時可以前來支援。從對面調兵過來,一天時間都不需要,大半天就到了。大軍乘船開到京江口下遊處,從側面繞襲攻城方。

正是因為想不到賴瑤會冒如此奇險來攻城,以至於船上根本沒什麼人。

給京城運輸物資的以船官為主,船上的兵卒、船工在停船靠岸後,早就到城裏的酒樓、妓館、賭坊裡吃喝玩樂去了,不少人頭天晚上喝大了,睡在妓館中,到現在還沒醒。

官造的運貨大船沒人開,佔去大半水道。中小型商船蜂擁往外撤,又因為水道窄,大家擠著往外出,反而給塞住了,以至於只有邊緣地帶的少數船隻來得及撤走。

下午,對岸的援軍就到了。他們看到岸上、船上的敵軍數量,根本沒敢靠過來,觀望了一會兒,便調頭撤了回去。

到傍晚的時候,京江縣城已經全部落入賴瑤之手。

衛國公檢查了船上的物資,激動得手腳發抖,派人去請賴瑤和方稷過來。

這些船主要以運輸鹽、稻穀、水產、絲綢布帛為主。這些都是要運往京城的,因為有屠嬌娘劫道,全都堵在這。可以說屠嬌娘忙活這半年,劫得的只是這裏冒險運出去的一點零頭,真正的大頭全在碼頭倉庫裡和船上,就等著京城來接應運走。

賴瑤當機立斷,讓方稷留下兩個月守城的糧食,其餘的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物資全部運往長郡,把長郡的郡兵、軍工部的工程兵都調來運輸物資。

方稷問:「那船呢?」

賴瑤道:「開去臨江郡。」

她安排人把城裏的船工、能掌舵的都找出來,從豪商中挑窮苦出身的船工,將他們的家眷扣下作為人質派人從陸路帶到臨江郡,許諾他們只要將船開到臨江郡,不僅能保他們全家團聚、給他們在臨江郡安家落戶,還會給一大筆錢財。

船上的貨物連夜卸空,船上只剩下路上吃用的清水、食物,輕裝上路。他們只需要趁夜開出京江口這一段平緩路段,就能擺脫對面的追擊。過了這一段,江面變窄,水流變急,行船都變得困難,船戰就更難了。

很快,大軍便把碼頭、城中全部清空,裝上投石機、壘起沙袋修築起防禦工事,以重兵鎮守。

衛國公見到他們抓俘虜、運物資那叫一個嫻熟,再看底下的兵卒們如今也過上了頓頓有肉、餐餐管飽的日子,心下感慨連連。

賴瑤是主將,大小的事情都是由她安排張羅,衛國公只需要做好份內的事情即可,也就是按照賴瑤的吩咐修築好防禦工事後,便就地駐紮、訓練,把兵養起來,再就是核對戰功。

賴瑤率領大軍拿的是攻城戰功,奪船、俘獲物資是衛國公派人拿下來的,戰功自然歸他。他底下的人拿了多少戰船,抓了多少俘虜,拿了多少敵方的大豪族、官員、將領都還是再算。俘獲的物資、俘虜都要上繳、報上去,但之後,會有相應的戰功和傷亡撫恤發下來。

這些事,衛國公交給自家老三就忙完了。

轉眼就到十月底,南下的大船到了,把對岸的江面都佔滿了,有許多都開到了河中心。

京江口的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

賴瑤和衛國公正在碼頭巡查防禦,以及查看對岸情況,忽然有兵卒來報:「報,軍情部將軍齊仲在城外求見。」

他倆當即去到城門口,便見齊仲帶著護衛拉著兩輛運輸物資的大車等在外面。

賴瑤迎出去,問:「齊將軍這是?」

齊仲指向蓋得嚴嚴實實的馬車,說:「大將軍令我日夜兼程趕送過來的。」他們這一路,每過一座驛站就換馬、換人,日夜不停地跑,可算是趕在南邊大軍攻城前把石油送到了。

賴瑤好奇,掀開蓋住馬車的油布,便見到是半人高的大木桶,桶上還有黑乎乎類似油膏卻散發著難聞氣息的東西。城門口人多眼雜,不便多問,先把齊仲引進城。她問道:「是什麼東西?」

齊仲道:「石油,它比火油耐燃,粘上後甩都甩不掉。」

第二天,南邊大軍開始攻城。

賴瑤把準備好的火油罐、裹上火油的石頭朝著靠近江岸的戰船投擲過去,引燃諸多戰船,燒得江面上濃煙滾滾,船上的許多兵卒被迫在大冷天跳水,後方的戰船看不清楚前方的戰況,再加上火勢洶洶,被迫後撤。

休整一天,他們繞至上遊登陸攻城。

京江縣的城牆早在賴瑤攻城時就毀得不成樣子。她只是為了給後面遷民拖延時間,並不是想要長期佔下此地,不可能花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城,收到消息,知道對方繞路,直接帶兵出城迎敵,雙方在江邊發生激烈的戰鬥。

賴瑤的大軍裝備精良,重盾兵開道,又是軍陣配合,安排在前面打進攻。

衛國公的軍隊,好多都是半大的娃娃軍,以及戰鬥力不算太強的郡兵,因此安排在後面。在聽到鼓令發起進攻後,帶著大軍往前沖,往前跑了好一會兒,才看到敵軍,他的長刀還沒砍多少人頭,敵軍就又潰逃撤了,他們逃回到船上,開船跑了。

賴瑤沒追,下令清理戰場,把這些人的甲衣兵械都扒了,再把屍體堆到岸邊點火燒了,之後回城。

衛國公從來沒有打過守得這麼輕鬆的戰鬥,遊刃有餘。

京江口,賴瑤他們不緊不慢地跟江上的大軍耗著。

另一邊,屠嬌娘不斷襲繞柴緒的大軍。

對方紮營後,她不動。對方趕路,她就出來騷擾後方。

步兵聽到騎兵奔跑過來的腳步聲,第一時間結陣,拿盾牌頂在外圍,再用鈎鐮槍架在盾牌上方,以及下方的縫隙裡,等著騎兵過來。

然而,這些騎兵很多時候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在離他們一箭之地來回跑馬,溜達個小半天就又跑了。

來來回回好幾次以後,趕路全耽擱了。

有兵卒懈怠,沒結陣,結果讓騎兵衝過來,直接給收割了人頭。他們的輜重帳篷也遭到了騎兵的偷襲。一群人騎著馬過來,隔著遠遠的,將點著火的箭射過來。

帳篷浸過桐油才能防水,易燃,一點就著。冬天,天氣乾燥,風又大,火借風勢,燒起來後很難撲滅。

柴緒大軍的損失不算太慘重,但騎兵給他們造成的麻煩讓人煩不勝煩,且大大地拖慢行軍速度,把他們全都絆在了路上。

七天能趕到的路程,他們生生地走了大半個月才到長嶺山。

京江口早就丟了,從南邊調來的支援大軍讓賴瑤打得上不了岸還損失慘重。對方有特別奇怪的火油,和大量的投石機,讓他們根本不敢從碼頭登陸。可從上遊路段登陸,枯水季節,河邊多淺灘,大船靠岸容易擱淺,只有一小段路能上岸。他們好不容易上了岸,比賴瑤的大軍多出十萬,正面硬攻,都沒打過。

不過,雖然打不過,但每次戰事不利,大軍就退回到船上跑了,賴瑤那群旱鴨子兵根本沒法追,傷亡並不算大,大部分的實力還是保存下來的。

柴緒打定主意要夾擊賴瑤,根本沒管長嶺關,直奔京江口。

屠嬌娘繼續襲擾。

柴緒頂著屠嬌娘的騷擾趕路,在趕到平野縣時,已經進入十一月。天寒地凍的,士兵們握武器的手都凍得通紅,許多人的手、臉都凍出了凍瘡。

騎兵穿上了毛皮襖,也是凍得臉、鼻子全都通紅,後來索性用圍脖把臉、脖子都捂了起來,只露出雙眼睛在外面。他們今年配了手套、護膝倒是挺能擋風的,還算頂得住嚴寒,但是也吹得夠嗆。

平野縣城早沒人了,城門都叫騎兵給扒了,天天有騎兵在這裏進進出出,豪商們進出的貨物經常遭劫,城縣周邊的莊子、鄉裡全都擄空了,嚇得縣城裏的人都快跑光了,連縣令都跑了。

出於謹慎,柴緒探過之後,確定裏面沒有伏兵,派大軍進城。

城外,還有不斷往平野關去的百姓。

腳程快的已經過了平野關,進入了長郡,如今還在路上走的都是落在最後面的實在走不動的老弱病幼,依依拉拉的拖著沉重蹣跚的步伐,頂著寒風艱難地往前挪。他們遇到前面有大軍經過,都麻木了。..

柴緒原本是想攔截一波遷徙隊伍的,可瞧著外面那些窮酸樣,生生地打消了這念頭。攔截下來怎麼辦?瞧那樣子就是截到了也沒錢,只有人。這些人拿來做什麼?殺了?看著他們餓死?壞名聲。收攏過來,還得花糧食養著。他要是有糧養這些人,何至於落得這般被動的局面。

他留大軍,準備斷賴瑤回去的後路,再帶上十萬人準備趕奔京江口,打圍擊。

清早,旁邊長嶺山上的平野關中突然出動大量騎兵,繞過縣城,直奔平原。

許琦、嵐柏帶著兩萬從草原調來的騎兵到了,出了平野關直接跟屠嬌娘的騎兵會合。

他們分出兩萬帶出來的戰馬,交給長郡的郡兵去接應後面掉隊的老百姓。

騎兵攻不了城,但柴緒的大軍想要出來沖騎兵軍陣,也必定讓他們好看。

最前面的騎兵們都是左手盾,右手長刀,隨著許琦和嵐拍的令下,他們的手裏的長刀拍擊著盾牌,發出沉悶的碰撞聲響大軍一聲發出喝聲:「威武,威武,威武!」低沉的聲音從每一人喉間溢出,匯聚在一起,形成轟鳴,再加上那黑壓壓的大軍帶來的壓迫感,直叫人膽寒。

柴緒沒敢追,也沒敢趁機攻平野關。

他要是攻平野關騎兵調頭回來攻他後方,能全軍覆沒。

南邊來的軍隊飄在江面上,連戰吃虧攻不下來,只能等柴緒的大軍到。結果柴緒的大軍沒到騎兵先到了。

長郡出來的兵全撤了,柴緒這才帶著大軍,進入已經變成空城的京江口,跟南邊來的大軍接上頭,匯聚成三十二萬大軍。原本有三之數的,但這些日子柴緒折損的一些人手,京江縣交戰時又折損了一些,就只剩下三十二萬了。

數量眾多,但士氣其極低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