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180章 第 180 章
在座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在當年沐瑾去邊郡路過的時候就見識過他有多坑,如今跟他同一個陣營,看著他帶著大家去坑英國公,心情竟是出奇地美妙,很是喜聞樂見。

承安伯楚尚當即樂了,問:「大將軍意欲何為?」

威遠侯亦是精神大振。他當初可是被沐瑾坑得最慘的,如今這種慘落在別人頭上,恨不得立即看到英國公比他更慘的樣子。

沐瑾說:「京城千裡平原,一馬平川的,現成的跑馬地。」

眾人立即想到了騎兵,且這話是對他們說的,必然跟他們有關係。他們頓時明白沐瑾的用意,目光灼灼地看著他,想確定是不是真如自己猜測那般。大家都想建騎兵,可是戰馬太貴了,買不起那麼多。沐瑾不一樣,他的戰馬都是搶來的,又有草原放牧,養馬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沐瑾取出自己帶來的地圖,掛在架子上,比劃道:「長嶺關守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步兵為主,駐紮在長嶺山上,在所有能夠通行的地方都設下關卡、哨點,以防止敵人翻山過來。另一部分,則跟草原騎兵一樣,閑來無事就撒出去到京城千裡平原打遊擊。草原人是遊動的,找起來麻煩,京城千裡之地的縣城、鄉堡、皇莊,可是定在那裏不動的。當然,要是英國公肯花錢買平安,只要錢到位,我們也是可以接受的。」

能接受花錢買平安?方稷問道:「不打京城嗎?」

沐瑾道:「現在打起來損耗太大了。長嶺關的兵武器、裝備全都得換,作戰方式也得調整,怎麼都要訓練一兩年才行。」

「從臨江郡一路過來,到處都在缺官,淮郡的官員選拔跟不上,打下來的地方沒有人治理可不行。你們的家人親友,不拘男女,只要覺得自己有才華有本事,往淮郡去考官、參軍,考上後,在淮郡熟悉兩三年政務,到那時候我們再往外擴張,派官的人選也有了。」

他繼續說道:「若是後方不穩,擴張得越快倒得越快,因此,軍隊軍備、官員培養、道路修建、民生經濟,得四管齊下。你們要做的就是卡在長嶺山防線,不讓英國公過來,然後找英國公發財。」

高嶺郡守地盤小,窮怕了,想到京城的千裡平原之地就饞得流口水,道:「京城千裡平原,土地肥沃,小河流眾多,水源充沛,又沒有南邊時常遭水澇的災患,產糧極好,若是打下來……」想到都激動。

沐瑾道:「出了長郡關,一直到京城,再到北邊,千裡之地,一百多個縣,無一險關可守。這一百多個縣城,打下來怎麼守?若是攻京城,以我們現在這實力,打下來會損失慘重,將來萬一英國公從南邊過來,或者是東陵那邊再次失守需要派兵,我們卻把兵都耗在了攻打京城上,拿什麼來抗?有句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

賴瑤問道:「長嶺山防線打算安排多少騎兵,多少步兵?」

沐瑾道:「三萬步兵打防守,兩萬騎兵打進攻。殿下身邊的軍中第一猛將屠嬌娘打過草原人,熟知遊擊戰的打法,由她過來擔任騎兵營將軍。女兵營有一萬騎兵,另一萬騎兵招男兵。男女騎兵營皆是一萬人,設一個騎兵都尉,兩個領騎的騎兵營將,十個騎兵千總,下面依次是佰長、什長、伍長。」

「三萬步兵,因為是駐紮在山上,便不再配備戰馬,但是佰長級別以上的,依然要配騎兵護衛,以保護出行安全。步兵營的數量比中軍大營少,但是兵種編制是一樣的,投石機營、前鋒盾兵營、輜重營都得有。這類特殊兵種營,哪怕人數不足一萬,其掌軍者也按營將算。三萬步兵之上,設步兵都尉。兩萬騎兵、三萬步兵,歸長嶺山大將軍管轄。」

大帳中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跳如鼓。沐瑾這一出收編調整,得出多少高位軍職?長嶺關大將軍之位不用想,已經定下是賴瑤的,就憑她能穩穩扛住博英郡侯全力猛攻,又是沐瑾親姐,也沒誰有那實力、底氣跟他搶。就算是他們當中最強的承安伯,估計也只能爭一個都尉位置。

如今有兩個都尉空缺,一個是騎兵都尉,打的是進攻戰,能易出戰功。一個是步兵都尉,掌兵三萬,等到兵出長嶺的時候,立功的機會也不會少。再之下便是營將之位,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更別提千總之位了。如此一來,他們被收編,卻並沒有被削權,反而手握精兵,能搏更大的前程。

沐瑾問:「諸位對此有意見嗎?」

這誰能有意見?眾人紛紛表示,沒有,全聽大將軍的。

沐瑾道:「如今冬天不打仗,大家先訓練起來。軍規軍紀先熟悉,女兵營騎兵都在這裏,可以讓她們帶著戰馬到各營教騎馬作戰,等明年草原的戰馬送到,就可以直接給新選拔的騎兵裝備上,然後找英國公發財去。」

「營將、都尉的位置就這麼多,你們,同樣公平競爭。筆試,考軍規軍紀,演武考帶兵作戰的本事,拳腳本事也得比一比,練兵的本事也得比比。公開比試,成績也公開,誰行誰上!這次你們抵禦英國公的戰功、歸順的功績,該封爵的封爵,該把花費補上的補上,絕不叫你們吃虧。」

眾人聞言,俱都心服口服,齊齊朝著沐瑾行禮,表示接受大將軍安排。

沐瑾跟他們談妥,便讓方易把帶來的軍規軍紀、律令都發給他們,讓他們背熟記牢,這些都是筆試要考的。

律令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律令,一部分是對律令的解讀釋義。有時候一句話這樣理解也可,那樣理解也行,容易讓人歪曲解讀鑽空子謀私,有釋義在,更容易理解,也能最大化地填補這方面的漏洞。律令有其威嚴在,不能每一條都寫案例、釋義,長篇大論下來比城牆磚還厚,沒眼看。

在座的人都聽說過,淮郡的發財路子都在律令中,特意讓商隊從淮郡帶了律令翻看過。

他們能這麼死心踏地和跟著沐瑾,一方面是沐瑾又坑又能打,又正好有方稷和承安伯這麼個路子讓他們順勢降過去,另一方面就是這律令。

律令裡記載的新東西多,又已經在淮郡幾地順利實施下去,把各地治理得欣欣向榮,令他們也極為意動。

放眼天下,實力最強的有四家,英國公府、沐瑾、衛國公府、東陵齊國。那三家的情況,大家都熟。唯獨沐瑾,蹦躂得歡,崛起得快,花樣百出,最具潛力。

不說旁的,就沐瑾這年齡,熬都能熬死那幾個。東陵齊國皇帝算是幾人中較年輕的,今年也有三十六了,而沐瑾才十八!

目前東陵齊國皇帝正跟衛國公耗著,而衛國公早早地把嫡次子送來了沐瑾這邊。

衛國公次子在草原,雖然到現在還是個千總,但他跟許琦的夫人嵐玉合股搗騰鹽馬買賣,已然掙下不菲家業。據說衛國公府能拿回東安關,跟衛國公次子這邊有極大的關係,內裡到底如何,外人不得而已,但僅僅是看到的來講,衛國公府的兩千騎兵,那馬可都是草原送過去的。他們奪回東安關,所用的投石機跟沐瑾大軍的像極了,只是射程、裝石彈要差上一些,零部件容易壞。

眾人接過沐瑾給的軍紀和律令、釋義,告辭離去,回到各郡駐軍的大營,把消息傳遞下去。

沐瑾等他們都走後,把昭武堂的教材、太學的教材,及自己練兵、跟底下的將領做培訓時的手稿抄錄件都給了份給賴瑤。

這幾郡之地離京城近,再加上豪族們相互聯姻,關係複雜,沐瑾要用、要培養他們,但不能把老底都掀給他們,一些機密的軍事教材、資料,只能交給確實可信的人。賴瑤要掌管這麼大一支軍隊,軍事才能還得再提升些。

他對賴瑤說:「你先看教材和資料,等看完後,有疑問的地方再來找我,我再跟你講講。」

賴瑤應下:「好。」

沐瑾對方稷說:「姐夫,咱們出去走走?」

方稷笑著應道:「好。」

沐瑾領著方稷出了帳篷,沿著軍營往外去,待出了承安伯大營,走在軍營之間的田間小道上,他才說道:「這幾郡之地能收得這麼順利,多虧了有你,要不然,他們很可能腦子一熱就跟著博英郡侯來打我了,長嶺關可就歸了英國公。」

方稷笑道:「興許是七弟有天助,讓我恰好卡在這麼個位置上,再則便是承安伯與你有舊,威遠侯讓你早折騰得沒了脾氣,實在不願再跟你對上,剩下和高嶺郡和鄭郡都是又小又窮,折騰不起浪。」

沐瑾也笑了笑,說:「自家兄弟姐妹,就不跟你客套了。姐夫,我瞧著你管後勤,頗有一手。」

方稷笑出了聲,說:「做了這麼多年的買賣,若是連這點都弄不明白,早虧完了。」

沐瑾說:「打仗,最重要的是補給線。我們的戰線拉得長,補給必須得跟上,不能總靠著就地征糧。之前是被逼得沒辦法,只能邊打邊搶,這順利打下來了,倒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若是一直如此,遲早翻車。一旦戰事僵持,補給跟不上,大軍可得餓死凍死。你是沒見著廣庭郡的慘樣,徵招的新兵凍得直哆嗦,聽著有糧有秋衣跟著就跑了。博英郡侯世子手握十幾萬大軍和大量糧食,卻讓戰局逼得自盡。」

方稷明白了,道:「七弟是想讓我負責調糧?」

沐瑾道:「打仗在前線,殿下在後方,她們負責生產、調集糧食。可是糧線太長,如果沒有可靠的人盯著,很難確保運輸不出問題。你是我姐夫,有你負責這一塊,你回去催糧食軍需,沒誰敢唬弄你。四姐在前線打仗,你穩後方,她放心,我也放心。」

這種掌著大軍命脈的事情,沐瑾只能用自家人。

三哥許琦,打仗猛歸猛,但缺心眼,有點憨,派他來盯糧食,怕他叫人坑死。

六姐許琬性子衝動,打仗還行,派她來運糧的話,會跟三哥一樣愁人。

這活只有四姐和四姐夫合適,要不然就是沐堅。可沐堅是兵部尚書,出來押送糧食,不合適,而且得把他留在蕭灼華身邊鎮住清郡、尚郡的豪族,一些蕭灼華難辦的事,沐堅去辦正合適。

他手底下的那些將領,打仗還行,調糧、催糧比起方稷還是差了一大截,就算是沐耀,就連沐氏一族中還有人對他不服氣,想跟他對著乾呢。

方稷當了這麼多年梧桐郡郡守,無論是才幹、服眾,還是地位上,都相當穩的。

方稷應道:「成!」他的話音一頓,道:「我膝下只有方皓一個獨子,如今我跟瑤瑤都在外面奔波,恐看顧不到他。梧桐郡是方氏世居之地,嶽父在這裏沒有根基,由他暫時看著皓兒還行,若時間久了,我擔心連嶽父都有危險。」

沐瑾想到賴瑤生孩子時的情形,頗為認同地點點頭。要是遇到聰明人總還能用利益捆綁談妥,可方稷二叔那一家,腦子跟有坑似的,都不知道他們哪天腦子一抽,又能幹出什麼損人不利己的蠢事來。

說把他們剁了吧?沒鬧出什麼大事來,畢竟是方稷的親二叔,不至於真把人剁了。可不防著吧,等出了事,哭都晚了。

孩子倒是好辦,送到他阿娘那去,有阿娘和蕭灼華看著,保管安全。可阿爹怎麼辦?之前看著好幾個孩子死在跟前,一個都沒護住,好不容易有方皓這麼個名正言順的親外孫在跟前,又給帶走了,別又給病倒了。沐瑾不樂意讓阿爹去淮郡給阿娘添堵,而且他離開淮郡時那麼沒臉,未必願意回去。

沐瑾索性把問題拋回給方稷:「姐夫認為呢?」

方稷道:「我在淮郡有座宅子,可以安置皓兒和嶽父。」他知道沐瑾跟嶽父不對付,心中有芥蒂,但性命攸關,還在放在淮郡安心。

沐瑾道:「阿爹那邊你去跟他說,宅子,我讓蕭灼華安排。吵架歸吵架,不見歸不見,總不能辛苦養大幾個孩子跟養叉燒一樣吧。」

方稷道:「如此甚好。方皓去到淮郡,求學也方便,見的世面也不一樣,且有多方看顧,不至於讓人害了或學歪了。我那幾個堂侄……」他搖搖頭,不再多說。

沐瑾道:「行,那就這麼定了。我回去便給蕭灼華寫信,安排上。」

方稷抱拳道謝。

一堆事情要安排,沐瑾每天寫調令、寫信都寫到手軟。

長嶺山防線的操練倒是好說,從女兵營、中軍大營派將領過去當教官就行了。這麼多人的軍備全得換,哪來?讓蕭灼華安排人生產,然後運過來。

這幾個郡收上來,官員得趕緊派過來。

地盤打下來,路趕緊修上,路好走了,運輸能省好多人力、物力、財力。那麼多的俘虜,別留著乾吃飯。

長嶺山防線的大軍也讓沐瑾折騰得團團轉,大冬天的還要訓練。要是訓練跟不上,等到開春選拔的時候,要是不合格,直接就得回家郡的兵全在這兒,隻人,其餘的通通得回去,每月兩千錢的待遇,誰捨得啊!更別提萬一立下戰功晉陞了呢?

大冬天的,想歇?歇了就得回家種地去!

長嶺山防線的大軍頂著寒風訓練得熱火朝天,訓練結束後,還得抓緊時間學字、背軍規、背律令應付筆試,一個個忙著上進的氣象看得承安伯、威遠侯他們都直感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