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183章 第 183 章
楚尚出了帳篷,落後賴瑤兩步距離,道:「我們的兵力只有對方的一半,若是隻守倒是無妨,打進攻……一旦等到六十萬大軍湊齊,那是四倍於我們的兵力。」

他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就沒遇到過沐瑾這樣的打法。要不是因為沐瑾從無敗績,擅用奇兵,他都想說,別胡鬧了。

賴瑤道:「一直以來,小七打的都是以少勝多。他養精兵,本就是以少敵眾的打法。」

楚尚還是有些擔心,道:「英國公府的實力,遠不是博英郡侯可比的。博英郡侯只有一郡之地,打的是結盟戰。因利益結盟,一旦無利可圖的時候,立即就得崩。英國公府則是數十萬大軍掌於柴緒之手,上下一氣。英國公敢稱帝,自是有稱帝的底氣。」

兩人正說著話,屠嬌娘從旁邊走過。

楚尚趕緊叫住她:「屠將軍。」

屠嬌娘擔任女兵營都尉兼騎兵營將軍,將軍的級別更高,自然是喚作將軍。

屠嬌娘聞聲,來到二人跟前,抱拳向兩人見過禮。

楚尚問道:「此戰你可把握取勝?」

屠嬌娘詫異道:「取勝?為何要取勝?」

楚尚驚呼道:「不取勝?那打什麼?」取敗嗎?

賴瑤也驚訝地看著屠嬌娘,道:「還請屠將軍明言。」

屠嬌娘心說:「怪不得西邊諸郡這麼容易打下來,這腦子可真夠迂的。」她說道:「大將軍已然明言,此戰重在求財,步兵拖住對方主力、守住防線,騎兵出去掠財。」

賴瑤道:「去我帳中細說。」對屠嬌娘做了個「請」的手勢。

屠嬌娘的神情略有些複雜地看了兩人一眼,跟著賴瑤去到她的軍帳。她對賴瑤說:「借地圖一用。」

賴瑤把地圖展開。

軍機之事,如果是旁人問起,屠嬌娘絕不會說,但她當著騎兵將軍,率領的那一萬騎兵都屬於賴瑤管,頂頭上司問起作戰安排,屠嬌娘自然得告之。楚尚擔任步兵將軍,與她平級,還要負責接應,也得讓其知曉。

屠嬌娘說:「大將軍已經說得非常明白,窮,缺錢。我們已經定下取周圍幾縣做策應,並沒有說要取京城,而是以戚榮都尉固守防線,其目的跟建邊山防線打草原部落一樣,隻為求財。」

她指向地圖,道:「翻過長嶺山,正東方向是京城平原,唯一的道路讓柴緒堵嚴實。都尉戚榮要防守長嶺山,以防對方過境。大將軍說過,打仗,切忌在本土作戰,一旦在本土開戰,將會田地荒廢,商鋪關閉,百業凋敝,民不聊生,毛錢都沒有了。」她的手指劃過長嶺山:「這道防線,便是保障戰爭不能在我們本土作戰的。」

賴瑤和楚尚順著屠嬌娘的比劃,看完地圖又看向她:這一看就是沐瑾帶出來的,語氣動作都一樣,同時也說明,屠嬌娘跟沐瑾是同樣的思路,這讓他倆安心許多。

屠嬌娘指向長嶺山西北方向,道:「往西北方向去,山尾與西蠻山相連。西蠻山為西邊諸郡的北邊屏障,南起長郡,西至魏郡,山中有多毒瘴氣,全是莽莽原始森林和蠻人部落。」

她的手指落向靠近長嶺山與西蠻山交界處,說:「北嶺縣有一條灣水河,夾在西蠻山和長嶺山的中間門。如今是枯水季節,河床乾涸,可以過騎兵。沿著灣水河能到西蠻山蠻夷部落的山腳,翻過蠻夷部落,就是雲水縣。」到了雲水縣,就是平原之地,屬京城千裡平原一百一十八縣之地。

楚尚道:「蠻夷部落可不好打交道。他們的領地意識極強,又擅長使毒,還會驅使山裏的野獸,一旦進入他們的地盤,必起戰事。」這跟英國公打著仗,又跟蠻夷部落打起來。

屠嬌娘說:「用鹽、糧食向他們買路。」

楚尚略作思量,覺得用鹽買路確實可行。山民缺鹽,北嶺縣那邊的獵戶經常拿鹽跟他們換野獸毛皮、草藥。他說道:「雲水縣離柴緒現在的位置之地,跟銅縣隻隔了兩縣。」

銅縣有銅礦,因此得名,朝廷鑄錢的地方。銅縣離京城,只有三百裡地。搶鑄錢作坊、銅都夠肥一波了,甚至可以抄柴緒的後路。

屠嬌娘說:「這是往北上去,還有一條路,南下!」她指向長嶺山的南端,道:「我們從長嶺山的南端翻過去就是平野縣。從平野縣往東、往北都是京城的平原,往南是南下的官道。長嶺山腳下有十幾個鄉,離縣城是七十裡地。只要不入縣城,騎兵撒歡跑,步兵累死也追不上。」

賴瑤和楚尚都沉默了。

好一會兒過後,楚尚才嘆道:「難怪要打造鈎鐮槍。」屠嬌娘這是要把騎兵全部帶走。他們得用步兵去扛柴緒的騎兵。

賴瑤盯著地圖,沉吟道:「也就是說,這是兵分三路?」

屠嬌娘指向上路雲水縣和下路的平野縣,道:「柴緒如果要堵騎兵就必須分兵,你們便可率步兵從長嶺縣官道出兵攻打他們。若柴緒不分兵,全力猛攻長嶺縣,自有騎兵從這兩處過去打他後方。」到長嶺山的小路多,但是能過騎兵的只有這兩條,其餘的都是又險又陡,沒法走。

楚尚聽完屠嬌娘說的,心裏有底了,很是感慨地重重嘆了口氣,覺得自己的打法還是太保守了,哪像這些年輕人,跟撒歡似的。

屠嬌娘從賴瑤的大營離開,便把男女騎兵營的千總級別以上的將領都召到帳下,讓他們立即做好出征準備。

她在草原的時候,騎兵出去,至少也得跑上十天半月才回來。每名騎兵配一個巴掌大的行軍煮鍋,帶上糧食、肉干、菜乾、過濾水的竹筒。糧食用防水麻布裝好,馱在馬背後面,另外每人還配備了一件塗了桐洞的防水披風,以及一條禦寒的薄被。如果遇到颳風下雨,便是裹著薄被、穿著披風保暖。

行軍帳篷太沉,帶著跑不快,是拖累,根本不會帶。

屠嬌娘在大軍準備出征物質的時候,又派出軍中的斥侯去探路,北上和南下的兩條路都要詳細探查清楚,再視情況決定走哪一條。

要走哪一條,出發的時候定下來,什麼時候回來、回來走哪一條,都得視情況而定。

草原大軍以步兵坑過騎兵,所以,大將軍說的,騎兵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是奔襲戰、機動戰,打陣地戰、拿騎兵沖陣,其實挺虧的,馬這東西再能撞,人騎在馬上再猛,那也是血肉之軀,有的是法子給弄下來。騎兵仗著奔跑速度快,打的是出其不意。

有多出其不意?挑一堆備選的地兒,看情況、看心情、看對方實力,再看要到哪兒。

騎兵隊伍在準備物資的時候,方稷也在忙著鑄鈎鐮槍。長郡就有鑄造兵械的作坊,是楚尚的,方稷直接徵用了。

之前卸甲歸田了好幾萬兵,他們的武器甲衣都留下來了。長矛拿去融了,再添了批鐵錠,煤炭煉鐵澆鑄兵器批量生產,生產速度還是很快的,幾天就造好了。

因為趕得急,方稷和楚尚的作坊都沒有煉製精鐵的技術,只能造成普通鐵製的,配件,臨時用來對付騎兵的。

方稷把鈎鐮槍造好運到大營交差時,才發現騎兵營空了,只剩下帳篷和少數看守大營的,騎兵和戰馬全沒了。

他去沐瑾和賴瑤的大營都撲了個空,才知道他倆都上山了。

方稷想了想,也出了長嶺縣,往山上去。

因為打仗,山上的路都重新修過。以前的官道早讓楚尚在兩三年前就修成了城關,過往商隊途經這裏都得交關稅,不然不給放行,還會把貨扣下。現在打仗,商隊是不通了,長嶺關駐紮的全是軍隊,山上到處都是投石機、床弩。

之前抵禦英國公府進攻的時候,各郡的投石機、床弩就都運了來,沐瑾的大軍來了後,又添了六百台投石機,如今全架在了山上,山上、山下,觸眼所及之處,到處都是兵和帳篷、柵欄,險坡還設置有大量的落石滾木。

方稷瞧見山上的陣仗,對於防守還是很有信心的,就是沐瑾想打進攻,他就沒底了。

他在山上轉了大半天,到下午的時候,才在山上的一處防守點找到沐瑾。

這地兒離獅子嶺不遠,地勢又險又陡,石頭光滑還有青苔,很難攀爬,一腳踩滑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而下面就是官道,屬於扔落石滾木傷敵的絕佳地點。

這會兒大量的石頭堆積在一起,只要拿大鎚子把前面的橫木敲掉,大量的石頭落下去,保證能把底下的通通砸倒。

想要攻長嶺關,得先過長嶺山。

沐瑾正站在山巔拿起地圖,望向遠方。遠方嘛,一邊是山,一邊是大平原,一望無垠,什麼都看不清楚,縣城和對方大營的影子都看不見。

柴緒又不傻。他有騎兵,擅打突襲,駐紮的地方,必然是騎兵和步兵一口氣跑不到的地方。

交戰地點跟駐紮地點,至少得有三十裡地的安全距離。寧肯每次攻城前先趕三十裡路,也好過睡到半夜,對方拔腿就跑到了,過來夜襲營寨了。

沿著山腳往前走十幾裡地,就是開闊的平原地形。

平原地形能跑馬,同樣,兵也擺得開。這種地形是最能發揮人數優勢的,要包抄要圍毆,一窩蜂地往外湧都行。

歷朝歷代的皇帝喜歡把京城定在這一片也不是沒道理。有糧有錢有人好擺開陣勢,打仗確實有現成的便利。它還正好卡在正中間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無論往哪邊去,都得過京城平原。

沐瑾看了一圈,要打進攻就得硬碰硬,自己人數少,吃虧。守在這兒不攻吧,又太虧。要說遠程打擊吧,投石機已經是最好用的了。冷兵器作戰,裝備提升,也就到這限度了。

齊仲匆匆趕來,抱拳行了一禮,叫道:「大將軍。」將一份圖紙遞給沐瑾,道:「您看看。」

沐瑾問:「什麼?」

齊仲道:「剛從柴緒大營遞出來的,說是用來對付騎兵的罩網。」

沐瑾心道:「罩網?」他展開圖紙,只見上面畫著步兵立著矛桿,桿上掛著網,網上捆有鋒利的鈎子,乍然看起來像打網球的網,但要更高。

齊仲道:「這網是細麻編成,粗細跟綠豆差不多,但也不是人力能一下子扯斷的。網支起來後有柔韌性,刀子在空中砍在網上,沒有受力點,緊劃過差不多,連劃好幾刀都不見得能破開網子。」

沐瑾問:「這網是拿來對付騎兵的?」把騎兵像撈魚一樣撈?還真是南邊過來的,漁業發達哈,連漁網都用上了。

齊仲道:「防止騎兵沖陣用的。」

沐瑾心道:「我沖陣都是拿盾兵和投石機,誰拿騎兵啊。」他騎兵折損最慘的那次打的陣地戰和巷戰,傷亡慘重得心都碎了。步兵被罩住也挺慘的。他當即把圖紙交給齊仲,說:「給各營各送一份,叫大家堤防上。」

齊仲應道:「是。」

沐瑾對方稷說:「姐夫,多備點火油、火把。麻繩嘛,得用火燒。」

方稷應下,當即派人去準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