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152章 第 152 章
沐瑾的時間緊,出了魏郡郡城後,帶上方稷,在近侍騎兵衛隊的保護下往回趕。

他聽說淮魏陳三郡的變化,早就想來親自瞧瞧,如今真是大開眼界。

路旁入眼望去全是看不到頭的莊稼地,就連山坡都開墾成一壠壠的,種上了蔬菜作物。稻田裏的水稻苗長得綠油油的,遠處還能看見有水車在吱嘎轉動,田間的水渠裡清澈的水潺潺流敞,水草叢中還有小魚群鑽來鑽去。

寬敞的道路,再加上邊郡從草原弄來了許多牲畜,使得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牛羊,路上更是牛車、馬車絡繹不絕,就連農人、平民出行也都坐上了牛車、馬車。鐵製的架子,罩上層做帳篷的防雨布,人坐在車裏不怕風吹日曬,馬匹小跑前行,人們在馬車裏安然而坐。

這景象入眼,看得方稷感慨連連。別說他手底下的見識過魏郡、淮郡模樣的官員、大管事,就是他自己看到如今的魏郡這繁花似錦的模樣,信了沐瑾所說的,他要的是豐衣足食國泰民安。

最令他動容的不是地裡的莊稼,路旁的果樹鮮花,而是道路兩側新建了許多磚瓦房,這些房子有房有院,門口大敞開,掛著醒目的招牌。有做吃食買賣的,有賣磚瓦的,甚至還寫著包送上門等字樣。十幾戶人家,聚在道路兩側,做著各式買賣,其中一戶寫的還是農家樂。

方稷停下來歇腳,給馬喂水的時候,瞧見旁邊的招牌有點奇怪,好奇地指向「富貴農家樂」字樣,問沐瑾:「那是什麼?」

沐瑾看了眼,說:「可能是我手底下哪個兵卒子退役後搞出來的吧。」把農家樂是什麼解釋給他聽。

方稷「噝」了聲,說:「這不就是平民莊園麽?」

沐瑾道:「差不多,不過又有些不一樣。這邊的人家少了點,最好能有個十幾戶聚一起做餐飲買賣,弄成美食村或美食街,人們出於好奇、從眾心理,便會聚過來。可別小瞧這買賣,做好了,足夠尋常小老百姓發家致富買馬配車修大宅子。」

他倆正說著話,前面村子裏的人也在探頭探腦地望向騎兵衛隊,似乎還在議論什麼。

緊跟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騎著馬過來了,穿的還是村長的官服。

村長的品級是九品,屬於官職中排最末的。

在沐瑾的治下,村長、鄉長,大多數都是由退伍的伍長、什長擔任。

他們不僅要管一個村的經濟民生,還要管治安,包括訓練村民作戰。男女老少都得參加作戰訓練,家家戶戶都配有長矛,許多人家還有長刀、腰刀等。

沐瑾會管制熱武器、化學品等,不打算把刀子弓箭等冷兵器納入管制範疇。一來,打著仗,到戰事吃緊的時候,治下的百姓拿起武器就能作戰殺敵。二來,老百姓想不受欺負,得手裏有點自保的武力。他手裏有軍隊,不怕老百姓富起來後跟他對著乾,真要有那種富起來就飄了想乾他的,打就是了。

騎兵護衛見到村長過來,按例上前攔住。

沐瑾喊了一嗓子:「讓他過來。」

村長只有一條腿,另一條腿的骨頭碎了,為了保命,截了。他拿起掛在馬鞍上的拐杖,快步來到沐瑾的身邊,激動地抱拳行禮,叫道:「將軍。」

沐瑾指向前面的農家樂,問:「你開的?」

村長應道:「回將軍,是我開的。我在這村子任職,包了村子裏的魚塘,租了塊地,開農家樂。」說罷,熱烈邀請他們前去。

沐瑾並不禁他們做買賣。

大家都想賺錢過好日子,明面上禁了,暗地裏也會有,不如都拉到明面上來統一管理。..

他採取的是異地為官政策,老百姓手裏有刀,官員背景離鄉的,想要欺壓百姓,得先問問當地百姓的刀答不答應。百姓太橫的話,朝廷有郡兵、縣兵,有律令,那也不是吃素的。雙方都有拳頭,遇到什麼事自然就能好好說話了。

沐瑾出來這一趟,本來就是想看看外面的情況,對此並不拒絕。

不過,安全還是要注意的。

賴福先帶著人過去排查了一圈,確定沒有危險,又安排好護衛防守,這才將沐瑾他們請過去。

至於吃食就更加小心,由副侍衛長賴喜在後廚盯著做的飯菜,連水都是他派侍衛去提的,水提上來後,先扔了條魚進去,那邊做著飯,這邊看著魚夠不夠鮮活。飯菜盯著做,出鍋之後,由侍衛端上桌。

沐瑾對安保還是很放心的,趁著做飯的功夫,在農家樂附近溜達,這地兒看起來就是個小農村,但收拾得很乾凈,且景色宜人。

農家樂旁邊就是蓄水的大池塘,裏面養有魚,還有鴨子和鵝,共有二三十隻,在水裏遊來遊去。房前屋後就是菜地,種的全是當季蔬菜,還有瓜果,菜地裡還有散養的走地雞在吃蟲子。

沒有殺蟲劑,莊稼、蔬菜、果子的蟲都多,雞散在地裡吃蟲,減少蟲害,養雞還能吃肉吃蛋。

沐瑾沒有推廣規模化的牲畜養殖。他曾經想搞來著,但沒有獸醫沒有葯,按照養殖場那種密集式養殖,一旦衛生不過關,或者管理不夠嚴格,很容易產生雞瘟之類的疾病,很容易就沒了。這種投入大、風險大,不劃算。

老百姓除了種糧食要交稅,種蔬菜、養雞鴨什麼的都不交稅的。他們有大量的空地可以用來散養家禽,小雞崽子可以自己養雞孵,雞能生蛋、吃蟲,養雞消耗的糧食,從它們下的蛋就能補回來,投入成本低,門坎也低,收益也算不錯。家家戶戶都這麼養,如果產量大了,還可以賣給軍隊做肉食供應。

以前老百姓隻吃米面豆子,缺營養不停地想吃東西,飯量特別大,還特意容易餓。現在有了蔬菜、禽蛋、雞鴨魚肉補充營養,有了葷腥,飯量就降下來了,再不是一頓飯要吃一大盆才能吃飽的時候,這也算是變相地減輕谷糧豆子類糧食的負擔。

老百姓在種地之餘,利用現成的便利搞點副業,也有利於民生經濟發展。

他們富了,他就穩了。

地裡的莊稼是他們種的,其中有七成是他們自己的,莊稼地裡撒歡的家禽是他們養的,住的房子是他們省吃儉用花力氣蓋起來的,要是哪天,有別的豪族打過來佔地,為了保護財產和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日子,絕對會回屋拿起長矛、長刀和盾牌衝出來拚命。

方稷不僅逛了圈農家樂,還到旁邊的村子裏逛了遍,瞠目結舌,問沐瑾:「你治下的……百姓這麼富的嗎?」難怪各郡豪族都要嚇死了。

家家有餘糧,家家有肉吃,還有武器,甚至還有左手執的單人盾和長的大長刀的成套武器擺在農戶家裏。這武器比其他地方豪族裝備家兵的還要精良。

莊稼漢養得特別壯,胳膊上、胸脯上能看到結實的肌肉,充滿力量感。要不是他們正在地裡拔草,穿著打扮在那裏,很容易讓人誤會是哪家的兵派出來了。

沐瑾說:「對啊。」他指著地裡遠處莊稼地裡幹活的人,道:「這才是正常人過的日子。」

方稷道:「我現在很想瞧瞧,豪族開作坊,又是什麼樣子了。」沐瑾把底下的百姓養得這麼肥,清郡、尚郡過來的豪族要是沒肉吃,早鬧騰開了。

沐瑾道:「等到淮郡你就能見到了。」他隨手拔起旁邊的麥穗查看,這比他上輩子見到的麥穗瘦弱很多,顆粒也不夠飽滿,苗的高度也矮了一大截。

方稷道:「瞧著是細耕出來的,這收成不錯。」

沐瑾道:「缺肥。」

方稷道:「想要不缺肥,得取河塘土上等肥地耕種,且那樣的地也只能耕作,肥力便跟不上了。」

沐瑾道:「可以建作坊,去研究作物生長需要哪些肥料,再從礦石、植物中提取精鍊,做成化肥,等到種莊稼的時候,跟糞肥一起混進去,到發芽、開花、結果最需要肥力的時候,再追肥,這樣的話,產量肯定能大漲一波,但研究這些需要時間。」

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要是不打仗,他能蹲在研究所裡把各項研究都鋪開,再利用身份便利,迅速把研究成果推廣出去,可現實就是各種事情層出不窮,根本忙不過來。

沐瑾掐著日子,趕在軍工部招商大會開啟的頭一天回到淮郡郡城。

方稷到淮郡郡城後,原本是要去見沐真。算起來,沐真是他嶽母,哪有到了嶽母地頭,不先去拜見的。賴瑭、賴瑛做出那些事情,沐真並沒有遷怒旁人,反而成全昭姨娘和賴瑤孝義。她在見到報喪的人服的是半孝,派人給賴瑤捎了封信,在信裡說,昭姨娘大義滅親,以身殉城,是忠義之士,服半孝是折辱了她,讓賴瑤以親女的身份服全孝為其操辦身後事。

妾室入不了賴氏祖墳。賴瑭和賴瑛的事,累得昭姨娘的屍身像孤魂野鬼般孤伶伶的葬在外面。有了沐真這信,賴瑤才將家中的靈堂升為全孝規格,又派人去運昭姨娘的棺槨,在梧桐郡挑了塊上等吉地,等將來棺槨遷到就可以入土為安,往後有賴瑤祭祀,不至於變成無主孤墳什麼時候叫人掘了刨了都不知道。

方稷原是要好好道謝的,豈料沐真不在府裡,在城外太廟工地,歸期未定。他瞧著天色已晚,不好這時候趕過去,便先去了貿易城。

他在淮郡有買賣,貿易城最大的茶行就是他的,另外還有幾家不太起眼的鹽鋪子,明面上是來自不同的豪商,實際上背後都是他。現在這幾郡之地,供鹽的實際上只有兩家,一家是沐瑾的三嫂嵐玉,走的是衛國公府的路子弄的鹽。

英國公想要坐穩位置,必然要拉攏衛國公,即使再不滿衛國公府給沐瑾送鹽,頂多縱容柴絢刁難,也不好太過分,畢竟還要靠衛國公抗東陵齊國,不管怎麼樣,多多少少總有些鹽運到淮郡。

方稷,郡侯府的實力,佔據一郡之地,兵強馬壯,又產茶又能弄來上等戰馬、千裡良駒,他繞著彎託人弄鹽,做的都是上等海鹽買賣。

柴絢不讓人往邊郡送海鹽,可只要海鹽運出來,不管是運去京城,還是在南邊,總有人為了茶馬貿易的巨大利潤給方稷送去。

除了英國公自家的那點地盤,各地對他聽調不聽宣,有好處的事情,聽一聽,幫忙辦一辦,沒利可圖,還要得罪方稷折了賺錢大買賣的事,沒誰樂意。英國公能給上等戰馬還是能給比市價便宜兩三成的上好皮料?沐瑾那廝再是兇悍,還有英國公在前面扛著。

英國公府跟蕭灼華結的可是血海深仇,前朝遺孤全都在沐瑾那裏。他的帝位想要坐穩,得看能不能打過沐瑾。沐瑾只有三郡之地,地盤小,人少,糧食產量有限,勢力再大,那也比不上匯聚天下之勢的英國公,但英國公也別想打死沐瑾,畢竟沐瑾已經在草原站穩根腳,再不濟還能往草原跑。只是一旦沐瑾戰敗,逃去了草原,這馬匹買賣就斷了。

各豪族們趁著現在還能買到馬,又有方稷這個中間商,大大方方地跟他做起了茶鹽馬匹貿易。方稷從沐瑾這裏買馬,倒手就是掙錢,又用掙來的錢買鹽運到沐瑾這裏,倒手又是掙一遍錢,再將賺到的錢用來買煤煉鐵,把自己養得肥肥的。

方稷去到貿易城,把底下的大管事、族人召聚過來,一群人個個抱著大撂紙質的東西,滿臉激動地看著他,一副有大事發生,有要事稟報的模樣。

各路管事把近來發生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細細稟報給方稷,又將手抄版律令交給方稷,招商章程、標書、投標書等都給了方稷。

有大管事告訴方稷,說:「我們思來想去,都覺得若是換個地兒,沐大將軍做的這些事,早亂起來了。淮郡內外到處沸沸揚揚的,可他居然挺穩,且軍中更是穩如磐石,那些被送去修街道的兵卒子,乾著苦力的活計,竟然半點怨言都沒有。後來我們打聽過,工程兵可以乾到歲,還能轉技術兵種,也能往上升。」他想了想,又總結句:「瞧著挺亂,可細看又挺穩,穩在哪也能看得見,可……變化委實太多、太大,叫人看得眼花繚亂。」

另一個管事則把招商、招標的事告訴方稷,道:「大將軍搞城建,他不修城牆,卻對下水道的要求格外嚴格,說是要考慮到未來防水澇、洪災。下水道是密封的,排水口全部裝鐵柵欄,要求那孔細到貓崽子都掉不進去,還規定偷井蓋按謀財害命論處,這是記載在刑律裡的。他這城建得都跟別的地兒不一樣,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要建成這般。」

方稷聽他們稟報完,並沒有說什麼,便讓他們各自忙碌去。他沒去翻放在旁邊的帳本,而是拿起招商章程、標書、招標書等先仔細看完,後來又拿出新抄的律令翻看,熬到深夜困到直打呵欠才睡下。

第二天,他剛吃完早飯,便有沐瑾的侍衛來請他去軍工部參加招商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