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87章 第 87 章
博英郡侯撤退,賴瑾將駐紮在虎城縣的軍隊,拉到柳縣。八萬人,每個城牆放兩萬,又分成三班倒,每天四個時辰輪換,保證每面城牆一直都能有六千人防守。如果對方來攻,休息的另外兩班人立即上城牆支援,不需要再從別的城牆調兵。

因為有新兵,每天的操練必不可少。

這些剛從陳郡各縣鄉招來的新兵,一個個瘦巴巴的沒什麼力氣,很難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軍中不缺糧,每天還能沾到油葷,增加肉食營養。

賴瑾讓他們敞開肚皮吃飽,除了早晚操練一個時辰外,另外每天還要加練兩個時辰的操練時間,以熟悉長矛的使用。

賴瑾挺不喜歡長矛的,攻擊方式是用戳的,雖然造價低,但攻擊方式過於單一。矛桿很長,揮舞起來掄不開,隻適合群體作戰,一旦落單,真就是……還不如長.槍好用。他最喜歡長刀,劈、砍、撩、捅,上路、下盤、斬脖子、砍肩膀,花樣極多。

武器好用,戰鬥力上來,還可以少養些兵。

比起養兵每年發的俸錢,打造鐵器的價格真可以忽略不計,反正他現在有鐵礦有煤炭,又抓了那麼多的戰俘,完全可以大力開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仗也是一樣。

賴瑾趁著暫時沒有戰事,親自去了趟黑石縣。

他有三千隨行衛隊,出行安全得到保障,遇到小規模的戰鬥也可以打一打。

他到黑石山以後,便下令隨行衛隊搜山,自己也跟著進了山。

山裏有小路,沿途還掉有煤渣,沿著山路往裏走出一段,翻過一片小山坳,便找到了煤礦。

露天開採,挖開了很大一片,但因為處於山窩中,從外面很難看出來。在距離煤礦不到半地裡處,搭建有一片窩棚,宛若一個小村子。

侍衛進入窩棚中,把住在裏面的人都趕了出來,總共有一二百戶人家。

天氣已經轉涼,這些人還是一身夏裝穿戴,腳上穿的是自己編的草鞋,因為常年挖炭又沒洗乾淨,黑得跟炭沒兩樣,瘦得能看到一根根肋骨。他們聚在一起瑟縮成團,彎著腰,低著頭,從神情到動作都流露出畏懼,宛若一群待宰的雞羊。

賴瑾抬眼看了圈,連個監工、工頭模樣的人都沒見著,扭頭對阿福說,「去問問這裏還有管事的嗎,或者看能不能找個能回話的來。」

阿福領命而去,不多時帶著一個四十來歲模樣的漢子來到賴瑾跟前。

他告訴賴瑾:「管事的跑了。他們發現管事的和看守路口的人都撤了後,下山看過,遇到路上過兵,又給嚇回來了。」

賴瑾看向阿福身後的漢子,問:「這是什麼人?」

阿福說:「也是挖煤的,膽子大一點,能說上兩句話。」

賴瑾問:「他們是怎麼挖煤運煤的?」

阿福答道:「這些人挖煤,挖好以後,背到下山的官道旁,再由馬車運走。他們裝煤、運煤都是在半夜,平時不讓下山。路口有人把守,發現他們下山就打死,懸屍示眾三天以後,把屍體扔到山裏喂野獸。這山裏有些狼、狐狸,以前還有過老虎,被鄉長帶著來人射殺帶走了。旁的就問不出什麼了。」

賴瑾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他考慮到近幾年內都是讓戰俘挖煤,以後則是雇礦工,這些人不適合再留下,下山的時候,便把這些人都一直帶下山。

山下有一個鄉,屋子大部分都空了,賴瑾讓他們先住進去,再看他們的糧食不夠吃頓飽飯的,派人回去給他們拉了幾擔糧食過來,各家分了分,先暫時遷置下來。

蕭灼華那邊正在進行鄉長、村長選拔考試,軍中有些傷兵也得退下來,正好可以安排來管村子。

他又到相隔三十裡地的鐵礦看過。

那是座大礦,很大一片山全都是紅褐色的礦,格外顯眼。

鐵礦開採難度比煤礦大,再加上還要煉鐵,人比煤礦多得多。全都餓成皮包骨,死了不少人,屍體直接扔到旁邊的一個窄口大坑裏。

礦奴們全是從其他地方抓來的,所有人身上佈滿皮鞭、棍子抽打出來的傷痕,死掉一批後,就再從別的地方去擄一批來。這些人都是附近郡縣的平民個戶,還有些過路的行商,因為隊伍小,叫山匪劫了財物後,低價賣給人販子運過來的。

賴瑾叫人給他們發了些路費,讓他們自行結伴回鄉,給遣散了。

他回去後,立即調了兩位千總,安排人他們到魏郡挑選沒有人贖的青壯戰俘,送去採礦、採煤和煉鐵。第一批送過去的就是那些家兵。

家兵的待遇比個戶們還是要好許多的,其中不乏對主人忠心者。如今他們的主家自身難保,自然是顧不上贖上他們的。即使贖,賴瑾也不樂意。好不容易把地方上的私人武裝給拆了,還給送回去不成。為了避免這些人跑回去,都送去採礦。

距離鐵礦不遠的地方,就是魏郡給朝廷煉鐵的作坊。

小作坊,只有百來個工匠,十口爐子,主要是煉成鐵錠送到朝廷,打造盔甲屬於精細活,那都是由京城專供皇家禦用的工匠在做。

有了鐵,賴瑾便讓他們開始鑄大盾車。..

對面有弩床,比手臂還粗的大□□一排排地射過來,穿再厚的甲衣都擋不住,只能用盾車擋。厚厚的大鐵盾,兩個壯漢都抬不起來,造盾車,讓人推著走,人躲在盾牌後面,前進。這是打攻城戰時用的。弩床也重,搬運慢,一般都是架在城牆上守城用的。偶爾攻城戰也會用到,但隻適合打慢慢推進作戰,需要在兵力足夠的情況下,有條不紊亂地進行。

賴瑾看過博英郡侯用人命填城牆的慘狀,不想用自己的兵卒去填。打造武器,在投入足夠人力的情況下,多花上幾個月時間就造出來的。養大一個兵卒,投入至少是十幾年,況且,人又不是兵器,是有感情有生命有家人的。

賴瑾答應過要賣給陳郡鐵器換糧食的,如今梧桐郡的鐵是送不過來了,好在自己產鐵,供應更方便了。要押送到邊郡修路開荒的戰俘已經挑出來了,回去運禦寒衣服的隊伍、車子都安排好了。空車回去多浪費,他把第一批煉出來的鐵錠派人運去陳郡鑄農具搞生產,還順便拉了批煤炭過去。

蕭灼華經過一個多月的人才選拔,將各縣的縣令、鄉長都挑出來了,村長也挑了一批。之後便是由她直接設了農部,安排去丈量各地的田地。

因為這些都是直接打下來的地方,土地都讓賴瑾收走了。以前個戶、隱戶們種的地,還是他們種,交的稅從原本的七成減至三成。如今還在打仗,論功行賞還早著呢,軍功田也沒發下去,還是賴瑾的田,這兩郡之地的稅自然也是交到郡裡。等將來發了軍功田以後,個戶們種的地就交到分得軍功田的人家手裏。第一批戰亡者的軍功田發下去了,那些都是窮苦人家出身,想自己種的,便由他們自己耕種,地裡的出產都是自己的。

賴瑾本來還操心地裡的事,等忙完鐵器作坊生產,一回頭就看到各地的鄉長、村長,已經帶著人在壘田梗,忙著安排耕作了。雖說樹葉都掉光了,眼看要入冬了,地都是空著的,但想要來年糧食產量好,得趁著過冬前往地裡漚肥。把草木灰肥或者糞肥得灑到地裡,把地養起來,等到開春,肥都浸到了土裏,把土地翻種之後,就可以種起來了。

博英郡侯跟忠敬伯從秋收過後,一直等到入冬都沒等到賴瑾出兵。天氣越來越冷,而將士們是夏天過來的,穿的還是單衣。

各郡縣隻給兵卒備武器、甲衣,至於打底的衣裳、冬衣,平日裏都是他們的家人備的。沒出征前離家近,或者是臨出征時家人送行,會把衣服鞋子給他們準備好,帶著路上穿。

這次博英郡侯他們調兵是一年裏最熱的時候時候,又是匆忙臨時徵招來的,兵卒子們穿著單衣就跟著走了。他們從賴瑾之前的勢頭,怎麼看都是打奇襲、速戰的作風,哪想到他能按兵不動,一直拖到快要入冬。

魏郡郡守想要臨時徵調冬衣,可眼下,整個魏郡一片大亂,能夠召聚大量人手趕製衣服的豪族都還在郡城裏押著等著人贖呢,其他郡縣的豪族則忙著籌金子去贖人。

金子,以前一萬錢能兌一兩,如今已經漲到三萬錢兌一兩,都還沒地兒兌。

魏郡郡守想到自己的家眷就在城中,無數次想攻過去,可深知眼下能不能守住都是問題,探報送來的消息更令他們不安。

兩萬人採鐵採煤,煉鐵冒出來的煙形成黑雲壓在那片山頭,很難讓他們不懷疑,賴瑾是在為來年全面猛攻做準備。

兩人一封封奏報送往朝廷,又派人到臨江郡、廣庭郡、平川郡、青陽郡、青山郡去徵調冬衣,終於趕在入冬前,給兵卒子們穿上了冬衣。

西邊沒有南邊暖和,每年總是要下幾場薄雪的。

冬天難過,要是行軍趕路,遇到一場大風雪,就有可能把人凍死在路上。打仗,雙手握緊矛桿,戰鬥時間又持續得久,等到下戰場的時候,雙手差不多就凍廢了。

雙方非常默契地休戰過冬。

各地豪族們陸陸續續拉著籌集來的金子,到魏郡贖人。當初賴瑾沿途買糧食花出去的金子,這一波全回來了,還有賺。

沐耀見天派人把贖人賺到的金子一車車地送往賴瑾所在的柳縣。

賴瑾天天數完金子,又派人給蕭灼華送去,讓她看看自己有多能掙,相信以後再也不用揪著頭髮盯著算盤帳簿愁發工資的事了。他突然有種賺到錢,上交給媳婦的快樂。

天空下著雪,賴瑗、賴琬兩姐妹,頂著大風雪,帶著好幾百騎兵來到柳縣,隨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數百匹戰馬,以及數千匹尋常馬匹。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