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103章 第 103 章
老賈並沒有在尚郡停留,而是馬不停蹄直奔東安關。

他抵達東安關時,已經是入冬時節。

賴瑭正在為錢糧發愁,問糧曹下一批糧食和將士們的俸餉什麼時候能到。

賴瑭在京城掌管北衛營大軍的時候,沒有戰事,不需要發戰功和傷亡撫恤。十萬北衛營大軍,由兩郡之地一起養清郡精銳吃的糧食、領的俸祿都是從清郡運來的。

一直以來,官府徵收的稅收糧食,扣除運去京城的,餘下的用來養郡兵、縣兵以及各個衙門。

各家的家兵,則由各家的產出養。

賴瑭承襲爵位、掌兵,但隻繼承到成國公府不到三成的產業,他手下有十幾萬大軍,包括清郡的四萬精銳,如今全都得靠他養。眼下正在守東安關,戰功、撫恤的開銷遠超平時養兵的支出,已經掏空了成國公府的存糧錢財。

他手裏的這點產業,根本養不起這麼多的兵,可眼下戰事吃緊,增兵都來不及,若是削兵減開銷,幾郡之地可怎麼守!

賴瑭正在為焦灼的戰事和吃緊的錢糧焦頭爛額,親兵來報:「鎮邊大將軍的貼身家僕老賈求見。」

賴瑭以為自己聽錯了,問:「誰?」小七身邊的老賈?

親兵又把剛才的話重複了遍。

賴瑭立即明白老賈是為什麼而來,他說道:「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老賈進入議事廳,抱拳行禮後說道:「小的奉將軍之命來送信。」

賴瑭示意老賈呈上來,待看過信,臉都綠了。他抬眼看向老賈,問:「他要撤人撤糧賣地?」

老賈垂頭不言。兄弟倆的事,他一個僕人可不敢多說半句。

賴瑭盯著信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問:「母親現在何處?」他那幼弟向來主意大,定下來的事,誰都改不了。清郡已經由小七承襲,想必母親也會聽他的。

清郡的錢糧可都在沐氏一族手裏,前線還有四萬清郡精銳,全都是用沐氏一族錢糧養大的,必然也是要跟著撤的。

老賈回道:「小的離開尚郡已有半月,不知。」你作為奉養嫡母的長子,你問我,你娘在哪?

賴瑭揮手示意老賈退下。

老賈默默地看了他一眼,連水都沒喝一口,就離開了賴瑭的大營。他在心裏暗暗感慨:西邊也在開戰,還是兩線開戰,大公子竟是連問都不問一句。

賴瑭又把信看了遍,想著這個時候,母親應該已經回了清郡。

眼下已經入冬,雙方都罷兵休戰,要等到開春暖和以後才有戰事,且東安關還有鎮東將軍和衛國公在,即便有戰事,他倆也能應對。

他將軍中之事安排好,又去跟鎮東將軍和衛國公打過招呼,便帶著護衛,一路快馬疾奔,匆匆趕往清郡。

東安關與清郡接壤,賴瑭快馬加鞭,幾天便到了。

他直奔清郡郡城的沐氏府邸,離府門還有大半條街,便見到諸多馬車停在外面,許多當地豪族進進出出,極是熱鬧,是母親在府裡才有的景象。

賴瑭略作思量,勒馬,調頭,打算先去郡守府找老二賴瑛打聽情況,卻是撲了個空,賴瑛去沐府見母親去了。

他再次去到沐府,到府門前呈上拜帖,求見母親。

門仆得知是成國公到了,趕緊派人去稟報,將賴瑭往裏迎。

賴瑭進去的時候,賴瑛正在苦勸沐真:「若是清郡撤了,恐前線戰事失利,到時不僅東邊四郡之地,整個大盛朝都將危矣。」

沐真慢悠悠地喝著熱茶,看到賴瑭進來,抬眼看看他,下巴朝旁邊的座位方向一點,道:「坐吧。」

賴瑭行了一禮後,坐下,問:「母親,此事斷無更改的可能了嗎?」

沐真說:「可以改。小七是想叫賴琦掌清郡,但賴琦不願意。我是打算將沐耀或沐羆調回來。東安關的四萬清郡精銳、今年清郡新訓練出來的新兵,都交給他們。以前沐耀和沐羆都在你手下做千總,彼此熟,一起抵禦東安關,可行。郡守之位,主簿沐襄、功曹沐良、郡監沐省,無論資歷才幹都可。賴琦要去邊郡,空出來的尚郡郡守之位,正好由賴瑛接任。」她抬眼看向賴瑭,又悠悠說道:「如此一來,你也不用再為錢糧發愁。」

賴瑛趕緊說道:「母親,錢糧只是一時短缺,有解決之策。」

沐真問:「怎麼解決?用清郡的糧食養尚郡的兵?」賴瑛這些年在清郡摳的那些錢財產業,可養不起好幾萬新兵。幾萬新兵,僅打造甲衣、兵械都是一大筆開銷,用的全是清郡府庫的錢。

賴瑛說道:「母親,您從小教導我們,一個府裡出來的兄弟,榮辱與共,理當互相幫扶。眼下守東安關,守的也是清郡之地。府裡是個什麼情形,您執掌府中多年……」他說罷,起身,跪在地上,把頭叩得砰砰作響。「求母親三思,待打退東陵齊國,兒子什麼都聽母親的。」

沐真扭頭看向坐在旁邊的賴瑭,問:「你的意思呢?」

賴瑭略微欠身,道:「兒子聽母親的。」

沐真看向賴瑭,說道:「沐氏一族撤了,地還在,種地的人也在,地裡的糧食產出,足夠供應大軍。今年賴瑛訓練了六萬新兵,四萬出自尚郡,叫那四萬人把東安關的清郡兒郎替換回來。另外兩萬沐郡新兵,則由他們自行決定去留。沐氏一族的地、產業,都賣給你,我給你打八折,知你現在拿不出錢,寫張欠條,待戰事結束,每年抽一成稅收,直至還清。」.

賴瑭默然不語。

沐真掃他一眼,繼續道:「若你不願,眼下東邊戰事又拖延日久,西邊戰事已有結果,又有賴瑗、賴琬、沐耀他們在那邊撐著,叫賴瑾回來一趟亦是可行的。」

賴瑛想到收到有關西邊的戰報,嚇得猛打一哆嗦,下意識瞥向自家大哥。

賴瑭說道:「小七志在草原,又有陛下詔令,恐是不妥。」

陛下詔令?沐真哼笑一聲,說:「那寫欠條吧。」

賴瑭點頭說道:「是。」

沐真喚道:「來人,備筆墨絹布。」

桂嬸去取來筆墨,瞧見正堂只有茶桌,沒有書桌,又讓人抬了套寫字的桌案椅子出來。

賴瑭落座,自己磨墨,提筆寫下欠條,檢查一遍後,蓋上了自己隨身攜帶的成國公印章,再雙手捧著呈到沐真面前。

沐真看過欠條,又看過印章,道:「落的是成國公印章,往後,這筆債我就找成國公府討了。」這是成國公府的債,而非賴瑭的。若成國公府在,就找成國公府的當家人還,若成國公府不在了,債沒還清,那自然是收回地抵債了。賴瑭若是不做成國公了,這債便不會再落到他頭上。

賴瑭點頭應下。

沐真收到欠條,說:「隨我去郡守府找戶曹,把賴瑾名下的產業過契到成國公府名下。」

賴瑭的臉刷地紅辣辣的,道:「母親不必如此。」

沐真道:「親兄弟亦得明算帳。你既寫了欠條,自是應當把他名下的產契轉到成國公府,應當付他多少錢、多少利,也得在過契交易文書上寫清楚。」

賴瑭應道:「是。」

賴瑛站在一旁,垂頭不語。他沒想到嫡母會如此乾脆利落地給出清郡之地,倒是他們兄弟行事有欠磊落。

賴瑾手裏的那份產契叫他帶走了,如今過契,只能去翻府官存檔。為防著火、遺失、篡改,府官的存檔有兩份,兩份存檔一起調出來,再加上沐真手裏有清單,一一核實。

賴瑛作為尉守,在這清郡之地,自是哪裏都去得的,且這事如此重大,得有見證。他和清郡沐氏旁枝幾位有名望的族老都到了,由負責過契的戶曹親自辦理。

他看著戶曹跟沐真清點賴瑾名下的產業,腦袋嗡嗡的,僅賴瑾在清郡的私產都足夠養活十萬大軍,還綽綽有餘。這麼大的產業,小七和嫡母竟然全部讓了出來。

清郡是大郡,三十多個縣,數百萬戶,小七手裏的地佔了一半。地裡的產出,七成歸種地的,剩下三成,兩成歸地主,一成交稅。小七的產業,僅僅是地裡的產出都已經是清郡一年的稅收,更別提鐵礦和鹽礦。清郡離海遠,鹽運來不劃算,吃的是礦鹽,是周遭數郡唯一有鹽的地兒。

沐真花了好幾天時間,才把過契的事情忙完。沐氏的祖宅沒賣,留下忠僕看守。祖墳在這邊,往後每年還得派人來清掃祭奠。

她接下來便是統計要跟去西邊的人家,統籌要帶走的錢糧。眼下西邊戰事平穩,沿途諸郡都可買糧,東邊戰事吃緊,打仗,斷然不能缺糧。她算好路上要帶走的糧食,多備了些損耗,餘下的都留下了。錢財布帛等財物則都帶上,窮家富路,路上錢少了可不成,去了西邊重新置業安家更是處處都是花錢的地兒。

清郡在前線的四萬精銳都撤回來了,他們連同家眷一起撤離,租地種的,把地退了。

家裏有地、有鋪子的都給那些留在清郡不願走的。這樣留下的地和產業有人接手耕作經營,不使其荒廢。

那些捨不得故土的,掏錢買下這些離開清郡的人家出售的土地產業。若是錢不夠,找親友借一借、湊一湊,若是兩家交情好,甚至是血親的,打個欠條或者是直接收下地也成。

願意跟著沐真走的,大部分都是軍戶和商戶,他們不怕擔風險,也願闖蕩。

農戶捨不得地,更不願去擔那未知的風險,再加上如今正是大肆低價買地的時候,樂得撿這便宜。

沐真的年齡大了,體力有些不濟,但好在族中的旁枝子侄們都長起來了,她只是居中調度拿主意,跑腿的事情都是他們在辦,一切忙而有序,到開春時,便已經張羅完了。

一起撤走的有七萬多戶。軍戶,因為連年征戰,都是人丁單薄,一家人頂天了,有些人口多的家庭,也都是近些年生下來的孩子。商戶、地主都是小有家資、家裏人口眾多,即便是遣散僕從,還有那種世代跟著主家,離了主家沒有活路的。如此一來,要走的,竟有萬之眾。

這麼多的人,只能分批撤離,且沿途郡縣也都得知會到。

衛國公見到四萬清郡精銳全撤了,換成新兵頂上,趕緊去打聽怎麼回事,之後匆匆趕到清郡找到沐真打聽什麼情況。一郡之地,傳了幾百年的祖業,能賣?弄死賴瑭才是正理兒。

這事到清郡稍微一打聽就知道了。沐真直說:「賴瑾在清郡的產業都賣給了賴瑭,叫我把族人遷去邊郡。」

衛國公整個人又一次呆住,腦子裏第一想法是,弄死賴瑭一支也不能捨棄祖業啊。

可賴瑾舍了!賴瑾讓了爵位,也讓了祖業,就為了不願兄弟相爭?

不過話說回來,賴瑾那是真有本事的,連草原都能佔穩,派人把戰馬拉到京城賣匹給太子。人家自己能掙大前程,不屑於跟兄弟爭。

瞧賴瑾打博英郡侯跟忠義伯跟打什麼似的,若是叫賴瑾來守東安關,戰事早完了吧。哪至於幾郡源源不斷地投進去。

他轉念一想,成國公二人把賴瑭當繼承人養了十幾年,有了嫡子後,都還留賴瑭,是個厚道的。瞧賴瑾所作所為,也是重情義有擔當有本事的。

衛國公對沐真說:「我那次子,你是見過的,一把子歲數了,還沒看過草原是什麼樣子。他的文韜武略雖不是很出眾,但讓他上陣殺敵,亦是一把好手。」去草原跟賴瑾謀前程,比耗在東安關強多了。

這一下輪到沐真呆住,愣愣地看著衛國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