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第六百二十七章 立謀慮中變,傷一敵可連其百
——逃離江東。

——各大家族的壓力。

驟然被楊修戳中心事,周瑜雙手微微顫抖,厲聲道:「一派胡言。」

「哈哈…」楊修卻在笑,「江東太複雜了,有孫家,有各大家族,也有你們淮泗派,而你們淮泗派卻也並不團結,一分為二!淮泗派流寓到此的魯肅、諸葛瑾是一派,征伐為主的你周都督又是一派…這般複雜的局勢,周都督已經意識到危機了吧?」

周瑜的眼眸緊緊的凝起。

「你到底想說什麼?」

「咳咳…」楊修咳出一聲,繼續開口:「周都督家門,祖祖輩輩出的都是狠人哪,周家祖輩周榮,那是周都督的曾祖爺爺吧?他可是筆鋒鋒利,一次次的上書彈劾權傾朝野的竇家,乃至於竇家威脅你祖爺爺,說是京都遍是竇家的刺客,你曾祖爺爺卻說,『吾,江淮孤身子,承蒙先帝大恩,做過兩城的主宰,這是我的榮幸,就算現在被害了,吾為正義,身亦無悔!』」

「咳咳…」講完這個,楊修咳出一聲,繼續道:「周都督的曾祖爺爺如此,周都督的祖爺爺也不簡單,他本是外戚梁家的小弟,他與曹騰擁立靈帝立下大功,他為人剛正,掌權後第一件事兒,便是上書彈劾奸佞之人,整個大漢從將軍、牧守之下,五十餘人或死或免官。」

「還有周都督的族兄周暉,洛陽令免官後回到江淮,帶著一乾賓客便可稱雄江淮之間,出入常帶一百多輛車馬,後董卓入京,周都督的這位堂兄就帶著一百多輛馬車趕至京都接父親回江淮,董卓聞言震怒,以為是挑釁,派大軍截殺了你堂兄的車馬!反抗董卓第一人,實乃你堂兄是也!」

一連三個周家的族人,三個故事…

楊修娓娓道出,言辭篤定,直是讓周瑜的面頰變得愈發的不可思議。

這傢夥,竟對自己了如指掌。

「你從哪知道這些的。」

「自然是恩師講述給我的。」楊修笑道:「周都督想做什麼,能瞞得過江東小兒,又能瞞得過恩師麽?」

「周家家風如此,周家人一個比一個剛,豈會甘心臥居於此江東危險之地!隨時擔心步了那江東小霸王孫伯符的後塵,江東家族的能量,周都督比我更清楚吧?」

根據《三國志·周瑜傳》的記載,周瑜在南郡打曹仁的時候,他作為統帥,親自跨馬帶頭沖陣,這個在士族子弟中,是極其少見的。

士族出統帥,

不出猛將,統帥輕易不會上陣殺敵!

可周瑜是個例外…

而這在周家,不過是平平無奇,周家人的傳承便是如此。

周瑜的性格,雖然不像是《演義》中提到的「小肚雞腸」…但剛猛、果敢、愛上頭的習性倒是一個不少。

「咕咚…」

周瑜下意識的咽了一口口水,整個人的面色緊凝了起來。

好一句「自是恩師講述給我的!」

楊修的話就是陸羽隔空帶給他周瑜的話呀!

儘管眼前站著的不是陸羽,可周瑜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體會到了陸子宇帶來的壓迫感…好強的壓迫感。

這便是「攻心」麽?

「呵呵…」

想明白這點,周瑜笑了,他坐在了一張胡凳上,示意楊修也坐下…

方才繼續道:「你師傅的確利害,可本都督要逃離江東的方法有很多,贏下這一場赤壁之戰也未嘗不可,你以此勸降本都督,未免把本都督瞧的太小了吧?」

「周都督能逃到哪呢?」楊修眼眸望向窗外,「是荊州麽?不,荊州距離江東太近了,擺脫不了孫家的控制,那麼…是西川麽?西川倒是夠遠,益州傳聞是要出天子的,還傳聞吳懿的妹妹是要做皇后的…周都督也想娶吳懿的妹妹做皇后麽?」

言外之意…

周瑜有稱帝之心!

呼…

這下,周瑜感受到的是新一輪的、莫大的壓迫感,

「這也是陸子宇告訴你的?」

「周都督,你能想到的,恩師也會想到,周都督該不會天真的以為,恩師會給你機會,放任你去益州吧?」

楊修的話更像是一根根毒刺,不斷的扎在周瑜的心頭。

周瑜怒了…被一次次的戳中了心事,這讓他渾身都在顫抖。

「哼…」他冷哼一聲,「來人。」

幾名江東甲士步入大帳。

「將這個細作關押起來,嚴加看管…」

周瑜命令道。

方才那文吏也在,他補充著問道:「周都督,還用刑麽?」

「哼!」周瑜再度冷哼,「再用刑就打死了,死人的嘴巴裡還能問出來什麼?」

兵士將楊修拖了出去。

周瑜慢慢坐下,四處無人,他「唉」的一聲嘆出口氣,繼而眯著眼,隔著門子望向天空,眺望蒼穹。

口中則是喃喃。

「攻敵攻心,陸子宇…你這攻心之法委實厲害呀!」

心念於此…

周瑜長袖一揮,「來人。」

「周都督,何事?」

「孔明睡了麽?」

「沒有,在帳中讀書。」

「前面領路!」

細雨綿綿,龐統在曹操的書房內緩緩展開一捲圖畫——是他繪製的,無數戰船鐵索連橫的圖譜。

曹操不置一言,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這些連接船舶的鐵索。

口中輕吟。「鐵索連橫,只怕火攻,可如今江面上吹的是北風,若是江東小兒用火攻的話,燒的將是他們自己的船舶。」

龐統點頭,「我也是如此想的,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曹操摩挲著這「鐵索連橫」的圖卷,眼珠子微微的眯起,「士元,你獻出這鐵索連橫,可告知過南狩侯?」

這個問題一處,龐統壓低的聲音。

用極輕極細的話說道:「這鐵索連橫,便是南狩侯要我獻計於魏王的!」

唔…

曹操的眼珠子一定,「那便如此,明日起,大魏水軍鐵索連橫!」

烏林港,新建的一處工房之內。

如今的大魏兵甲,特別是龍驍營,駐紮之處必須修建一座工坊,這是用於飛球兵以及工房中的匠人休息、做工時的場所。

此刻,一副巨大的設計圖鋪滿整個桌案。

陸羽、諸葛均、劉曄均圍在桌案旁。

「這種新型鐵索,能做出來麽?」

陸羽詢問道…

諸葛均抬眼望向劉曄,劉曄遲疑了片刻,方才張口:「或許可以,只需在鐵索中加入些許機關,一旦觸動機關,鐵索的連接處即刻斷開,原本連成一個整體的鐵索,也會分散成無數截,只是…」

劉曄像是有什麼話欲言又止。

諸葛均補充道:「只是,難度有一些…需要的時間很長。」

「多久?」

「至少三個月!」諸葛均說了一個相對保守的時間。

陸羽卻是搖頭,「三個月太久了,至多一個月!」

「這…」

「如果匠人不夠,可以從荊州從水陸運來,如果需要鑌鐵、鋼材,讓鍛造坊解決…總之,必須一個月完成,一個月後,大魏的兵馬必須要踏足江東!」

劉曄與諸葛均還是有些為難…

可…

既然陸羽都這麼說了,他們就必須得全力以赴。

如果說「鐵索連橫」只有三星難度,那麼…鐵索隨時可以連橫,隨時可以斷開,這難度可就高了去了。

吩咐完這些後…

陸羽帶著典韋走出了工房,面對著迎面的江浪,感受著夜裏的江風,陸羽口中不自禁的喃喃: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

原本這詩是該鎖二喬的,可現在的情況是,二喬不光已經被鎖住了,且被鎖死了。

這就很尷尬了。

這詩得該…

「典都統。」

「末將在。」

「把這一句傳出去…」

「哪一句?」典韋撓撓頭,方才陸羽吟出的詩詞,他沒特別留意。

陸羽卻是沉吟了一下,旋即張口:「腰姬生為女兒身,舞劍善射男兒心,赤壁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劍仙!」

這…

典韋一句都聽不懂。

他哪裏知道,弓腰姬者孫尚香,人稱孫小妹…自小習劍,自稱「劍仙子」,又所謂「進妹固好。」

江東赤壁按兵不動,陸羽得逼孫家一把。

以此倒逼周瑜一把。

洛陽城,綿延的隊伍向鄴城進發。

似乎是一個半月後,銅雀台就要修築完畢,滿朝文武,連同天子都受邀赴鄴城,一睹銅雀台的風姿。

這也是曹操想儘快結束赤壁之戰的一個原因。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在一個半月之後,於銅雀台上告訴天下人,南狩侯的秘密,羽兒的身世!

只是…

誰又能知道,赤壁之戰要持續多久呢?

馬騰也策馬帶著一小隊西涼兵跟在隊伍的最後,馬雲祿也騎著馬。

只是,她的臉色並不好看,嘟著嘴。

「冰井台、金虎台、銅雀台…不過是三處高台,有什麼好看的?」

「還不如讓我去赤壁…我還能幫著未來的夫君殺敵建功呢!」

馬雲祿根本就閑不住。

一刻不能騎著戰馬馳騁疆場,她就覺得寂寞難耐…無聊啊!

「你夫君貴為南狩侯,還缺你這點兒功勞麽?」

馬騰回了一句:「再說了,咱們雍涼人擅長馬術,在平原上馳騁那自是一往無前,可若是水戰,那非咱們

之長,你過去又能綁上什麼忙?」

「添個猴,還添三分力呢。」馬雲祿不服氣,嘟著嘴:「反正去鄴城最是無趣了…不如去赤壁。」

「哈哈…」馬騰笑了,「昔日為父與魏王酒醉,他親口告訴我,將在銅雀台竣工之日,親自於台上宣佈一件大事兒,這是整個大魏,不…是整個天下都翹首以盼的大事兒!」

「能有什麼大事兒?」馬雲祿眨巴著大眼睛。

「自是立世子的大事兒!」馬騰眼眸微眯。「大魏一統天下,那是早晚的事兒,誰若是成為了大魏世子,那無疑…便是未來天下的主宰!」

這事兒,馬騰有些關注,但…對於馬雲祿來說,她才不在乎呢!

反正立的世子就不可能是自己的夫君!

去見證這個有什麼意思?還不如…去前線戰場上肆意馳騁呢?

「好了,加快步伐,快點兒跟上前面的馬隊!」

馬騰吆喝一聲…一乾西涼騎隊,加快的馬蹄與步伐。

馬雲祿心裏無奈,「唉」的一聲嘆出口氣,無奈的跟了上去。

那邊廂…

蔡昭姬本也受邀去見證這銅雀台的修繕,只是…她不得以只能以修繕《續·漢書》需要去許都城為由,推脫了。

倒是劉雪,專程帶著大喬、小喬、貂蟬、靈雎一併去湊個熱鬧。

又或者是,是主動離開…將這碩大的南狩侯府給騰空,為昭姬姐爭取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時間,夏侯涓與蔡昭姬趕赴許都城,如此…倒是讓蔡昭姬的事兒更不容易暴露。

不過…

一支來自雍涼的商旅,卻於此時進入了許都城。

「師傅,不是要在銅雀台修築完畢之時動手麽?」

說話的是一名小販。

而他面前一身商賈模樣,眉宇間卻充斥著英氣的則是王越。

「銅雀台是要動手,只是…仲達的計劃更完善,銅雀台之亂不過是引子,真正動手的地方是在許都城!」

「許都城?」小販還是有些不懂。

王越卻是輕笑道:「銅雀台修繕完畢,勢必守備森嚴,這是我們此前沒有預料到的,反倒是如今的許都城格外的空虛,在銅雀台動手不如在許都城動手!」

「可馬騰已經去了鄴城?許都城如何動手呢?」小販連連反問。

「這才是仲達的高明之處。」王越眼眸眯起,「想辦法騙馬騰回來,可比潛入銅雀台內,在戒備森嚴的防護下殺了他,輕鬆許多!」

言及此處…

王越輕觸了下馬車內的劍柄。

終於…這把先帝賜下的中興劍就要出鞘!

晨曦微明,赤壁營盤。

諸葛亮與周瑜站在江邊。

「孔明,如今曹軍瘟疫難題已解,料來決戰之日不會太久,水戰交鋒,當以何兵器為先呢?」

周瑜當先開口。

「大江之上,自是以弓箭為先!」諸葛亮回答道。

「孔明與我想到一處去了,只是…如今我江東營盤缺乏箭矢,敢煩勞孔明…替我督造十萬支箭,以為決戰使用,孔明以為如何?」

周瑜的眼眸中閃過一抹別樣的情緒。

似乎這話意味深長,又別有洞天。

諸葛亮沒有即刻回復,而是仰起頭,面朝天穹…像是在觀看天文氣象!

「孔明在看什麼?」

周瑜好奇的問。

諸葛亮侃侃脫口:「欲取十萬支箭,需問過天穹,需知曉天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