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第七百零一章 三女醋意連連,始作俑者浮現
金牛道的天塹、屏障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魏延為帥據守;

米倉道大巴山支脈,延綿數百裡,途徑十餘個縣城,由張飛據守,法正為軍師...

荔枝道為險道,派趙雲為帥。

夷陵方向則是關羽與馬良駐守.....堅壁清野!

在此基礎上,他諸葛亮則與劉備坐鎮梓潼,確保任何一路都可以及時支援。

這是諸葛亮守巴蜀的大抵思路,藉著三條險道與夷陵一座雄關.....魏軍縱百萬之眾,可要打下來...也沒有那麼容易。

而據守的總總細節,調度的方略,支援的路線.....

以及這些地方哪裏設下陷關,哪裏設下埋伏,哪裏阻隔山道.....

諸葛亮事無巨細都要親自去考察、部署。

為了把每一處據守的細節摸清楚,摸透徹..他不知道忙碌了多少個春秋,熬過多少次夜?

再加上平素裡治理巴蜀。

可以說......這個年紀的諸葛亮已經是殫精竭慮,不為別的.....大魏與曹羽給他的壓力太大了。

可.....

原本以為萬無一失的防禦,突然......被提出質疑......質疑的人還是他的主公劉備,以及.....平素裡對他恭敬謙卑的李嚴。

「李尚書這是何意啊?」諸葛亮不解的望向李嚴。「

「下官不是質疑諸葛軍師......」李嚴款款張口,「實在是我巴蜀守不起.....「

五年停戰,誠然給巴蜀帶來了一線和平,卻無疑使得巴蜀與曹魏的差距更大了,雙方往來通商.....據曹魏的商賈講述,如今整個曹魏的兵馬都裝備上那玄甲,刀槍不入,都配備上那玄甲武器,削鐵如泥、斬石斷筋..

「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打斷道:「才應該據守為主啊!「

與「出師表」時「一心主攻」的諸葛亮截然不同,如今的諸葛亮像是鐵了心以「守」為主,

甘心做這縮頭烏龜......

這無關所謂的「先主」所託,「先主「遺志,乃是敵我雙方實力的巨大差距。

若是差距不大......或者趁著敵軍內亂,諸葛亮自信或還能匹敵一、二,可現在的形勢......

差距簡直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這道鴻溝,根本不是計略能夠彌補的。

「呵呵......」

聽到諸葛亮據守為主的話,李嚴笑了,笑的無比諷刺,「如今敵、我的裝備已經如此差距,可五年後呢?曹魏的郡主是曹羽啊,他是當世醫仙,是有一雙巧手,他腦子裏藏著數不清的製造圖譜,鬼知道再拖幾手,那曹羽又能研發出多少奇巧?會不會有一天,他們從天而降......如昔日裏主公以熱氣球俘獲劉璋時的情形-般?我巴蜀難道就這麼束手待斃麽?」

「諸葛丞相啊,我們的對手是曹羽......這麼多年,凡是在他面前採取守勢的,有好結果麽?呂布採取守勢?下邳城的大門門就不開了麽?山越採取守勢,可攔得住那烽火連城了麽?幾十萬人,一夕間就都被燒亡殆.....江東採取守勢,最後還不是賠了公主又折兵?前車之鑒,陳宮不聰明麽?周瑜不聰明麽?可他們的守勢,都沒能擋住曹羽的攻勢?諸葛丞相難道要步他們的後塵麽?」

言之鑿鑿.....據理力爭!

李嚴的話讓諸葛亮愕然,他先是感覺一陣頭暈目眩,他的餘光瞟向高台上的劉備,就這麼一瞟,他卻宛若經歷了更大的愕然。

因為......諸葛亮發現,李嚴說話時.......

主公劉備是投去讚許的目光,還有那意味深長般暢意的笑容與頷首,這些都讓諸葛亮感受到如芒在背長長的呼出口氣,諸葛亮想繼續反駁,可他發現......這都是徒然。

因為......

或許在主公心頭,他五年前埋下的便是反攻曹魏的種子,這一戰.......戰也要戰,不戰也要戰!

果然......

劉備張口:「丞相這段時間操勞於國事,托著病體上朝,委實太過勞頓,五年協定之後反攻曹魏的行動,便由尚書令、中護軍李嚴將軍全權統籌。至於路線,朕打算親自率軍從金牛道出漢中,在漢中與曹羽決戰......」

「陛下..「」儘管托著虛弱的身軀,可諸葛亮還要勸.....

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主公劉備將好不容易謀下來的基業拱手讓出。

講到這兒,劉備意味深長的望向諸葛亮,「丞相忘了,可朕沒有忘記,當初朕與丞相隆中對時,丞相曾部署出一份三分天下的宏偉藍圖,丞相提及,待得朕奪下巴蜀,可親自領一支兵馬出蜀道奪漢中破長安,彼時.....再遣一上將軍從荊州北上,只需一場大捷,整個曹魏將土崩瓦解.....丞相昔日能提出那些宏偉豪言,怎麼如今......反倒是膽小、謹慎了、不敢放手一搏了?」

講到這兒......

劉備緩緩走下龍階,他走到諸葛亮的面前,「昔日曹操與袁紹對決於官渡,曹操的話是這麼講的,若是比兵馬之多少?那他曹操一輩子也比不上袁紹,可是比智謀與膽識,三個袁本初綁在一起也比不上曹操..今日,朕同樣也有如此感悟,若是比兵馬、戰力,我巴蜀一-隅就是百年也不可能比肩中原大地,比肩曹魏十二州之地,朕唯獨慶幸的是,在這樣的局勢下,朕還擁有著莫大的勇氣,敢去與那曹子宇拚上一拚,搏上一搏!

「丞相啊,你病了.....病了就該好生安養,朕還是願意看到那個豪言壯語,南陽臥龍崗中卻能揮斥方道,縱論天下的丞相!「

「陛.....陛.....「諸葛亮張口,可劇烈的眩暈感襲來。

伴隨著「咚」「咚」的聲響,諸葛亮整個人跌倒在地。

「太醫,快傳太醫!」李嚴第一個招呼道。

劉備也湊近去扶諸葛亮,待得太醫將他接走,劉備卻話鋒一轉:「李尚書,北伐一事......還要你費心勞神了!「

「五年前,朕繼位時就揚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朕給他曹魏五年,五年後朕勢必北出討伐,詔命已經下達,此事不但三軍皆知,也早已傳言海內.....朕不想自食其言!」

「唔.....唔......」李嚴拱手。

儘管東州派是最後投靠劉備的,可李嚴比諸葛亮更懂劉備。

劉備一生被曹羽追趕的惶惶如喪家之犬,他太渴望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不止是擅長被動挨打,他也擅長主動出擊,哪怕是窮其一生......他劉備也要戰勝曹羽一次。

便是劉備的執念!

有那麼一瞬間,李嚴的嘴角微微的咧開,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只不過.......

這笑意一瞬即逝,李嚴又變成了那個謙卑恭敬、誠惶誠恐的中護軍!

......

......

丞相府內外,太醫進進出出。

無數婢女慌亂的提著水盆往其內走去,諸葛亮額頭上的濕帕是用過一塊兒又一塊兒。

哪怕是這樣,還是用了幾個時辰,諸葛亮的精神才有些好轉。

趙雲守在他的身邊。

醒來的諸葛

亮第一時間握住趙雲的手,「子龍,子龍......」

「丞相......」

諸葛亮語氣虛弱。「主戰主和...如今朝堂上已經形成了兩派,李嚴勸陛下北伐,陛下又執意北伐,可身為丞相,百官之首,我還是要勸哪!「

諸葛亮握住趙雲的手又更添了幾分力氣,「你替我告訴主公,臣不是勸陛下不伐魏,而是暫緩,一則蜀漢大敵是曹魏不假,五年停戰協定已過也不假,正因如此,曹魏勢必會派遣重兵把守蜀道.......昔日高祖出蜀道尚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了一個出奇不意,而主公公然伐魏...這有別於高祖的出其不意!正面較量......不利於我軍!」

「其二,世人隻知,昔日曹羽奪下漢中後,曾提及『既得隴?復望蜀乎?「卻不知道,那時的曹羽仰望著劍閣長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若是曹魏南下伐蜀,那蜀道難...便是對曹魏,若是巴蜀北上伐魏,那蜀道難便是對巴蜀...便是為此,先進攻的一方,必須走蜀道的一方,未戰已經先失地利......此乃不治之舉!」

「其三,主公執念於昔日的隆重對,而隆中對時,我的謀算乃是天下三分,主公佔據荊州後,那時方才進可攻退可守......如今,不止是荊州歸屬曹魏,就連江東也已經臣服..即便是關將軍神武從夷陵出征連戰連捷,攻下荊州,可那時的戰線就拉的太長,補給也十分艱難,如今我軍的兵力、補給、輜重,不足以支持遠途行軍!何況還有江東的威脅......兩面受敵,究是關將軍怕也難做到獨木難支。

「其四從川蜀北伐曹魏,即便主公奪下漢中,那之後.....攻伐長安,東進洛陽.......那需要出祁山,過隴西,此間迢迢兩千裡,隴西之地更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不利於我巴蜀步兵...糧草運輸極容易被西涼軍截斷...若糧草斷絕,那北伐軍就變成了孤軍.....孤軍深入乃是大忌!」

半日的休息,讓諸葛亮的思慮變得無比清晰......

可一連串的吟出這麼多話,他尤自有些疲憊.....

太累了。

不僅身子累,更多的是心累!

而說完這些,諸葛亮又一次握緊了趙雲的手,「子龍.....我說的這些你都記下了?「

「記....記下了.....「趙雲頷首......

「那你即刻去告訴主公,讓他暫緩伐曹魏........讓他再給.....咳咳...再給我一些時間。」「諸葛亮的話愈發的語重心長。

別說,這一次諸葛亮的分析條理清晰.....

每一條都有理有據,十分有說服力。

「丞相放心......」趙雲拱手帶著諸葛亮的期望,大踏步走出了此間。

周圍有文吏詢問諸葛亮,「為何丞相獨讓子龍將軍去稟報主公呢?

「因為......」諸葛亮的語氣虛弱,「子龍是陛下所有武將中最特殊的那個,也是最冷靜的那個...翼德、雲長、文長他們憋了五年之久,如今已是立功心切,他們忘記了曹子宇的厲害,可唯獨子龍在曹羽身邊待過,他更清楚曹羽的可怕!這個級別的對手,容不得我們犯錯分毫!」

言及此處.......

諸葛亮目光幽幽的望向門外,望向那趙雲背影消失的地方。

如今的他只能期盼.......

趙子龍能力挽狂瀾,讓主公收回成命!

那邊廂......

出了丞相府,趙雲的副將將白馬牽來,連忙問道:「將軍要去陛下那邊麽?「

唔.....

趙雲有

些意外,眼神中也帶著些許疑惑。

副將連忙道:「諸葛丞相是文官之首,子龍將軍是除了陛下兩位結義兄弟外的武官之首,丞相勸不動陛下,自然需要子龍將軍去勸.......「

趙雲頷首,他點了點頭,翻身上馬,卻是調轉馬.......往皇宮相反的方向行去。

「將軍....你......」

「不去皇宮!」趙雲的話斬釘截鐵.......

「那.......「

「去尚書令李嚴的府邸.....」趙雲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精芒.......

他不打算把諸葛亮的話帶給劉備......

他甚至打算把諸葛亮的這一番話術告訴李嚴。

究是諸葛亮都沒有想到,一向冷靜、謹慎的趙雲趙子龍,竟是主「攻」的一派!

.......

.......

巴蜀之地,成都,皇宮。

「與曹羽決戰,朕不怕,可北伐最大的難題,卻是糧食與軍械!」劉備感慨道:「當年曹操用軍屯解決了糧食問題,曹羽更進一步,推行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更是在漢中戰地屯糧.....如今的漢中已經是曹魏的一處大糧倉!「

劉備獨自留下李嚴.......商議北伐事宜。

如今的他對於「北伐「格外的執念.....

「陛下......臣與國丈吳懿,右將軍黃權商議了許久,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各郡縣能夠實施四六分稅,三丁抽一,那麼在今秋之後可以多徵收壹佰伍拾萬石,能解決大軍北伐半年的糧食!「

聽到這兒,劉備豁然起身,一臉的欣喜狀。

「此話當真?」

「當真!」

「好啊,有你們這些話,朕的心裏就踏實了。「

「但是......陛下......」李嚴話鋒一轉,面露擔憂之色,「丞相好像一直不贊成四六徵稅、三丁抽一呀,因為這樣一來,就會讓川蜀百姓負擔過重,好不容易讓朝廷擁有的人望,很有可能因為這四六徵稅、三丁抽一而......「

不等李嚴把話講完......

劉備一擺手,「朕尤記得曾經官渡之戰前,陳琳那一封犀利的《討賊檄文》,其中的第一句是這麼講的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如今不正是非常之時麽?可以採取些非常手段.....」

「那丞相那邊......」

李嚴試著繼續問道,儼然這話另有所指。

劉備會意,「丞相這不是病了麽?徵稅、田畝之事就一併交給你吧!讓他好生休養!」

......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