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開局被李二模擬發現了》第二十六章 這逆子,當真是難以捉摸!
正在李世民不解時,身後的宦官拿來了兩封通道:「啟稟陛下!曹州急報!」

「拿進來!」李世民眉頭一挑,大概知道是誰寫的信。

「奴婢遵命。」宦官小心的將信件拿出。

果不其然,一封是薛大鼎寫的,另一封則是權萬紀寫的。

李世民先拆開薛大鼎寫的,稍稍一掃,面色凝重了起來。

上面著重寫了此次災情,再下方則寫了鄭德本貪汙的事,以及李祐做的好事。

曹州竟然匯聚了一萬的災民,而且收到鄭德本的宣傳,還有源源不斷的災民朝著曹州聚集。

災情居然這麼重!

最重要的是曹州常平倉沒有糧食,這才是最致命的。

一萬人,平均每天半斤糧,一天就是五千斤糧,今年七月到明年八月,足足十三個月,這麼長的時間災民都需要朝廷救濟。

十三個月,395天,一天耗費五千斤糧,這就需要1980000斤糧,也就是16458石。

這僅僅是曹州一個州,其他幾個州水系不夠發達甚至更嚴重!

最糟糕的是,現在還沒有下雨的跡象,也就是說乾旱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李世民深吸了口涼氣,至於下面誇獎李祐的話,權當沒看見,反正他是不會相信李祐會幹人事的。

他又翻開了權萬紀寫的信。

權萬紀雖然也稟告了災情,但卻遜色了不少,寫的更多的是批評和指責李祐。

什麼品行不端,性格暴虐,殺人如麻···

這把看的李世民肝火大旺,他搖了搖頭。

實在是太過誇張了,要不是暗衛早有稟告,自己還以為李祐是轉世的混世魔王呢!

兩封信一個默默的誇好,一個瘋狂說壞,這簡直是兩個極端。

倒也符合他們身份,權萬紀心胸狹隘,職責監督李祐。薛大鼎是李祐的家臣,為人忠心耿直。

眼下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得趕緊想辦法處理災情。

曹州沒有糧食,是從其他州調用,還是從戶部調用?

還有曹州刺史的任命,三萬貫錢的處理,鄭家人需要交代···一大堆的事情都需要處理。

話說另一邊。

鄭府。

鄭仁泰,鄭賢妃,鄭玄果,等十餘位鄭家人,聚集在一起。

為首的鄭仁泰,面色凝重,在屋內踱步,左右徘徊,思索著什麼,十分的焦急。

自從收到遠在曹州鄭德本的求救信鴿後。

鄭家人感覺事情大了,一州的刺史那基本是掌有實權的土皇帝,這居然被殺了。

鄭玄果面色焦急的問道:「爹倒是拿個主意,如今該怎麼辦哪?」

「拿主意,拿主意,怎麼拿主意?」

鄭仁泰眼睛一瞪,幾人紛紛不說話,好似鵪鶉般縮起了腦袋。

一旁的鄭賢妃,低聲說道。

「堂兄,雖說他們是旁系,但畢竟都是姓鄭,同氣連枝,這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如今他們受難,我們怎麼能坐視不理呢?」

他想了想嘆了口氣,解釋道:「不是我坐視不理,實在是!」

「哎~實在是以進了死局,若是我等搭救,恐怕自身也得陷進去。」

「啊!?」

「死局?此話怎講?」

「陰家不就那兩個人麽?」

鄭家人面面相覷,表示不解,陰家就那兩根獨苗,這怎麼就陷入了死局了?

鄭仁泰掃了幾人一眼,

解釋道。

「此次旱災甚重,滿朝文武,天下百姓,多少眼睛都盯著。」

「若是按以往,多半是房相或者魏相去賑災的,畢竟朝中也就那幾人名望高。」

「但不知道為何,陛下突發奇想,竟然讓齊王去賑災,為此還罷朝,甚至連夜請了房相等人喝酒。」

「雖說齊王身後只有陰妃和陰弘智,但他身為皇子,那就是李家人。」

「更何況還是陛下欽點的安撫使!可見陛下多麼重視此次賑災,因此齊王查刺史,那是天經地義,佔據大義。」

「這鄭德本也是沒腦子,人家身為皇子,雖說無需討好,但也不能怠慢!」

「他倒好,皇子下船居然不迎接!按照齊王那暴虐的性子,不殺他才怪!」

「若是這樣,那還好,可笑的是鄭德本,還自詡自己比災民尊貴,他尊貴能比過皇子尊貴?

「這口無遮攔,不僅失了民心,還得罪了皇子,得罪陛下,要知道陛下常說民貴君輕,這都不懂,這不是尋死麽?」

「而後齊王還抄家,結果查出了糧食被偷換,抄出了三萬貫銅錢。」

說到這,鄭仁泰感覺腦殼痛,感覺這就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聽說薛大鼎還送信給了文武百官,還在那惺惺作態,企圖博得同情···」

鄭仁泰感覺心都涼了,豬隊友那就算了,還有個神對手薛大鼎,這怎麼能贏?

「先是失了大義,而後又得罪了皇子,最後還失了民心,現在還被找出了證據!」

「試問這個死局,整個天下誰能解?他不死誰死??」

能深得李世民的信任,鄭家人自然不傻,這麼一分析,才發現這鄭德本簡直是蠢到家了。

鄭玄果面色難看到:「可若是不救,那外人如何看我們鄭家?」

「到那時,鄭家血脈雖然相同,但恐怕家家心生芥蒂,人心若是散了,整個鄭家便會分崩離析!」

「哎,這才是為父最擔心的!」

鄭仁泰感覺很不好,語出驚人道:「此等計劃周密嚴謹,絕不可能是八歲孩子做出來的,怕就怕那薛大鼎是陛下的人。」

聞言,鄭家人一驚,皆聯想到了李世民為了讓了李祐名正言順的賑災,甚至還請一群人喝酒的事情。

一時間,鄭家人個個臉上露出了凝重,閉口不談拯救,而是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危。

要知道,走狗死,狡兔烹,大多數開國皇帝在平定天下後,都會殺掉功臣。

這是因為大多數開國皇帝擔心而武將太過強勢,擔心有一天武將反叛,取代了自己的王朝。

鄭玄果皺了皺眉,感覺有點不對,開口道:「爹,孩兒覺得此事或許是湊巧!」

「哦?」鄭仁泰不解的看向他:「要說功勞,那長孫無忌當居第一,且家族勢力甚大,族人良莠不齊。」

「要說五姓排名,崔盧鄭王李,前面崔盧兩家還沒輪到,有怎麼輪的到我們呢?」

鄭仁泰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道:「話雖如此,可不得不防啊!」

「天亮了,你們派人去外面打探消息,看看文武百官如何,為父去探探陛下的意思!」

「是!」

鄭仁泰面色擔憂,滿懷心思的朝著禦書房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