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金手指試用員》第八百九十三章:萬界外賣app(一十三)
第893章萬界外賣app(13)

徹底相信了丁雲所言的周景王,很快便興奮的回去擬定詔書了,最終他的詔書是跟被丁雲放回去的,楚王嫡長子以及一眾貴族嫡長子一起離開洛陽的。

當詔書被送到各諸侯王手裏時。

楚國遭遇也已然傳遍天下。

楚王和楚國國都的大貴族們,用鐵一般的事實向全天下的人證明了,先前種種傳言不虛以及周王室軍隊的強大。

更向大家展示了一種新打法,那就是不攻城略地,直接把敵國老巢端了。

這誰扛得住啊?

別說各個國家的諸侯王懵的不得了了,那些以禮樂崩壞為由行走天下,尋求晉陞機會和宣揚學說的人也都懵了。

他們當中大多數人的學術根基就是在於周王室衰弱,禮樂崩壞,現在周王室突然來了場詐屍一般的崛起復甦,搞得他們都有些不知道是該繼續宣揚禮樂崩壞,幫助其他諸侯國對付如今崛起的周王室,還是去幫周王室恢復禮樂了。

實在是太讓人矛盾了。

但不管怎麼說,周王室突然變強大了這一點,還是迅速深入人心,大量商人重新匯聚於洛陽,很多學派,不管是支持周王室復興的學派,還是不支持周王室復興的學派,都有派人過來學習。

各大諸侯國也沒少派人交洽。

就是譬如說他們國君年紀大了,或者病了,能不能派個公子過來朝貢,本身國君很年輕的,則是派人來問能不能派個兄弟過來,他們都不太敢親自來。

生怕周王室藉著強大回頭翻臉。

想要一網打盡啥的。

不過既然是為了立威,丁雲顯然不可能妥協,所以對於他們提的要求那是全部統一拒絕了,並再次下了詔書,嚴令要求諸侯必須親自來,如果不能親自來,身體不行,就傳位給自己的長子。

絕對不允許只派公子過來朝見。

……

齊國國都,臨淄,稷下學宮。

自周景王詔書下達那日起,稷下學宮內部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討論度,各大學派,乃至於學派內部的弟子,都在爭論此事的影響以及周王室緣何強大。

最近稷下學宮這邊,更是因為齊王也有些糾結猶豫,不知如何應對詔書的原因,開始了一場所有學派的大辯論。

議題在於齊王要不要應詔。

以及周王室復興之由。

各大學派爭的那叫一個激烈啊。

有的學派認為,各大諸侯能夠成為諸侯的根源,就是在於接受了周天子的冊封,這是各大諸侯的法理根基所在。

所以接受詔書,前往洛陽朝貢。

本就合情合理,何須討論?

有的學派認為這世上就沒有萬世不移的道理,當年周天子雖然冊封了很多諸侯,但是周天子冊封的那些土地,根本就不在周天子的實際統治範圍之內。

各大諸侯國能有如今的疆域,靠的完全是各大諸侯幾代,甚至於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拓,與周天子並沒有十分直接的關係,如今周景王的所作所為分明就是挾恩以報,以及挾武力而威逼諸侯。

而且周天子早在三家分晉,承認瓜分晉國的那三個國家的合法性之後,就違背了當初諾言,自己破壞了自己當初定下的禮法制度,屬於自作孽不可活。

所以絕對不應該受威脅去朝貢。

還有的學派則是認為,如果周天子繼續以實力威懾天下,製止各大諸侯間互相征伐,也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這麼一來,可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了。

當然了,更多的學派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承認,最好還是選擇朝貢,畢竟萬一真的被如同楚國那般俘虜的話,不說會不會有生命危險以及巨額贖人費,光是被俘虜過一回,他們在國內的威嚴就得喪失大半。

到時候如何服眾嘛!

這是稷下學宮的第一個議題,雖然爭論頗多,但最終還是討論出了結果。

第二個議題,周天子復興之由。

那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因為各大學派別說說服對方了,就連說服自己內部都很困難,有人說是因為仁義,有人說是因為天命,有人說是因為重視工匠技藝,也有人說是巫蠱。

甚至還有人說是因為富裕。

但不管哪種說法,眾人都覺得太過於片面,難以服眾,而且不管哪一種說法,恐怕都難以徹底說清楚,周國那些士兵為何那麼厲害,為何能力大無窮。

乃至於刀槍不入啥的。

最後的最後,反倒只有本來就說不清楚,也難以明確證明的天命之說,祖宗庇佑以及巫蠱之說,佔據討論上風。

而其中最惹人注目,也最讓大家覺得可信度比較高的兩個大膽猜測,分別是希雲夫人,和周穆王與西王母一說。

有關於希雲夫人的猜測是在於,大家懷疑周景王的母親希雲夫人,傳承了宋國源自於殷商的上古巫術,興許能夠召喚巫鬼進入那些士兵體內,從而使得那些士兵擁有堪比於鬼神一般的能力。

畢竟殷商就一直挺重視鬼神的。

宋國也是如此,重巫重祭。

如果說希雲夫人在宋國亡國之後不惜動用禁術,甚至於出賣自己靈魂給巫鬼啥的換取力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關於周穆王與西王母的猜測主要是在於,懷疑周穆王死後確實去了西王母之國,並且與西王母在一起了,周景王興許是通過太廟,乃至於九鼎之類的不知名手段聯繫上了周穆王,從周穆王那邊借了西王母之國的士兵過來幫忙。

說不定洛陽城裏新出現的各種新工藝,新技巧,也是來源於西王母之國。

這猜測連玻璃來源都說清楚了。

不得不說,稷下學宮這些個文化人的腦洞是真大,既敢想,又敢說,最關鍵的是這些個猜測,也是真有人信啊。

隨著稷下學宮討論結束,他們的這些個猜想迅速傳遍了整個齊國,並且通過齊國的渠道傳遍了天下,給周王室一脈再次加了一重頗具神話色彩的傳說。

某些貴族甚至還真信了這些。

然後直接放棄了繼續探究根源。

另外就是,更多的諸侯開始逐漸考慮放棄掙扎,先完成這一次朝貢再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