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道長途》第419章 陣圖
萬道長途正文卷第四百二十四章日月行路的萬全之策李啟沒管那些,他還在考慮自己的第四層打算,關於日月行路的……

還是和以往一樣沉悶著,面對同學。

李啟等人不管年齡,基本上還算是學生。

學生吃飯聚餐,那自然是去學校食堂了。

主要是,長安雖然燈紅酒綠之所也不在少數,但說實話……能比得上太學食堂,還真沒幾家。

太學食堂的廚子可是烹海鍋,這位是四品法寶。

也只有太學這種高等學府食堂才有資格讓四品來做夥食了。

外邊也不是沒有更厲害的廚師,但就這幾位小蝦米,哪怕他們身份不俗,也是吃不起那種等級的大廚的宴席的。

這麼一來二去,最後的結果就很簡單了。

還是在食堂吃吧,便宜,還好吃,量還足。

在食堂的那座洞天之中,今天李啟等人多打了一些獵物,然後送到了烹海鍋那邊。

經過了烹調,擺了一大桌子菜,來自太學的同學圍成一圈,大家歡慶課業的結束,只要再修滿其他的課程,就可以從太學畢業了。

畢業之後,那就是用這學到的一身本事去奔前程了,到時候大家就不是同學,而是競爭對手了。

尤其是李啟,對此看的特別清楚。

在座的人,未來估計都是敵人,畢竟人道和巫道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這是並非是什麼私人仇恨,而是道途的不兼容。

天大的仇,也抵不過一句。

飯桌上,李烈騎端著酒杯,對著眾人說道:

學生們說著自己日後的打算,而李啟在旁邊悶頭吃菜。

話題插不進去,再說,這菜味道確實不錯,與其強行插話,不如多吃點好的。

李啟正在吃一鍋河鮮煲,是將魚、蚌、烏菱、蕉、薯、芋、菽、苴、麻、薑等物放在一起煲成一鍋,加豆鼓,甜酒,秋油一小杯。

味道沉浸濃鬱,魚肉蚌肉不見鋒棱,上口而精肉俱化,自有一股精氣在其中,讓人心曠神怡,同時還能穩固修為,提升肉身強度。

古語:食不厭精燴不厭細,是有道理在其中的,吃的東西可是切實能提升修為的,武道更是如此,據說很多武道修行者都是美食家。

關於這點,李啟看書的時候還看過一則逸聞。

說出這句話的那位儒家聖人,實際上就是因為他暗中修行了武道,所以才能夠得出這個結論來。

不少傳聞都說他其實是個高品武者,可惜傳聞再多也是無用,畢竟沒人見過,也不知道傳聞到底是怎麼來的。

李烈騎看向李啟。

李啟一愣,馬上端起旁邊的飲品噸噸噸。

尷尬的時候就喝水,這是經驗之談。

不過這一口水喝下去,李啟差點嗆出來。

好烈的酒!誰放在這兒的?!

看見李啟的表情,卻見李烈騎笑道:「瓊州多猿,射之輒騰躍樹杪,常人難敵,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雜

百花所造,一石穴輒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絕難得,也只有在這種地方才能拿到這麼多了,李兄一口灌進去半斤,真是海量。」

李啟馬上舉杯說道。

沒辦法,總不能說拿錯了。

同學們也好奇起來。

大家都聽說過這位平時裡低調至極的同學,只是說過話的沒幾個。

關於他的傳說可是一堆堆的。

入學的時候便被祭酒親自教學,當眾駁斥教師,而且說的頭頭是道。

開始上學之後,第一堂課就是甲上,之後的考試更是次次甲上,堪稱一代考霸,沒有一次考試通不過的。

之後的巫器蠶事件更是傳的比較遠,畢竟太學學子一般都有些閑工夫和閑錢,其實他們才是去上苑最多的人群。

在座的人,除了李烈騎,基本上都用過和見過李啟的產品,並且體會過這種產品建立起來的幻陣。

在長安有了產業,這收益可是相當高的,可以說李啟的身家,比在場所有人加起來還多。

當然,這是不考慮背景的情況下,否則李烈騎的那匹坐騎就很值錢了。

李啟笑道。

有人愕然。

李啟反問。

這話說得,倒是提醒了不少人。

是的,天下是不允許有的,甚至連五品以上的動手規模都有限制。

所以,不管域外打成什麼樣子,天下這片地方都是始終的樂土,是諸天萬界的中心,是傳說中的。

這種情況下,確實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大家打架都會自覺地跑去域外。

而且域外打起來也更舒暢,畢竟沒有天道壓製,才能發揮真正的力量。

有人自嘲道。

眾人哈哈大笑,然後又各自飲酒,吃飯。

李啟也沒什麼壓力,他也繼續吃自己的。

這場聚會本身就沒什麼目的,其實就是課程結束之後,大家湊在一起吃頓飯而已。

雖然聚會的發起者,疫君,他看起來有話要說,但還是主動等人家開口吧。

沒必要繼續追問什麼。

大家吃吃喝喝,不一會就有人酒量不勝,主動告辭,還有些晚上還有功課,也提前離開。

學生之間的聚會,也不大可能放肆到天明,在食堂裡也沒什麼歌舞音樂,或者侍女侍奉,所以吃完飯就該走了。

這麼走了一圈人,不大一會,就只剩下疫君,李啟,李烈騎三人了。

李啟有些昏沉。

那猿酒的勁兒確實大,而且直接作用於人身小天地,所以李啟已經醉酒了。

眼見只剩三人了,李啟打量著疫君,不知道他辦這個宴會的目的是什麼。

他看起來非常的清醒,因為酒對他來說沒有用,如果他的一個神魂酒醉了,他會直接碎掉那個神魂,然後讓另一個人接替。

也就是自殺,換個新的,沒有醉的自己上來。

而且,因為酒一直在人身小天地之中,不消化完畢根本不會消失,所以新的神魂也會很快的在身體影響下變的醉醺醺的。

所以,就再碎一遍,重複這個操作。

反正碎成基礎的氣之後,重新再生成神魂就是了,基本沒什麼損耗。

這個操作,想想就哈人,但疫君卻習以為常,根本不在乎。

對他而言,是集體記憶,而不是所謂的神魂或者人格,神魂和人格都只不過是類似於新陳代謝的細胞而已,是可以隨便更換的。

面對李啟的注視,疫君終於開口了:

李啟馬上抱拳恭賀,酒也醒了一些。

疫君拱手說道。

李啟笑道。

疫君認真的說道。

這話李啟怎麼聽怎麼感覺不對勁,他擺手說道:

疫君卻說道:

李啟一聽,頓時嚴肅起來。

唐國兵部……

也是,疫君沒有背景,他本來就是域外的土著,然後被唐國人意外發現,之後發掘出來,送到了太學進修。

也就是說,對疫君而言,他的天然陣營就是人道,就是唐國。

而最適合疫君能力的地方,是哪兒?

毫無疑問。

是軍隊。

只需要他一人,就能輕輕鬆鬆的將一整個世界全部感染,這比摧毀更加可怕,兵不血刃的就能佔據諸多世界。

顯然,修為突破到了六品,他的學習也就結束了,可以去兵部效力了。

想想就可怕,當疫君大開殺戒的時候,那會是什麼模樣?畢竟這可是一己之力把一個世界從不入品推到七品的生物。

平時的疫君溫文爾雅,和善易處,對誰都是一副溫柔的模樣,而這樣的人,即將加入域外的無盡戰爭之中……

唉,李啟嘆了口氣。

李啟又問道。

承諾之後退避三舍,不與自己為敵,那疫君應該已經認清楚兩邊的關係了吧。

如果雙方都有幸,不在幼年時期夭折,一路成長起來,那麼日後的敵對便是不可避免的。

卻見疫君坦誠的說道。

李啟心中微動,卻不知道該做什麼回應。

但疫君自己往下說道:

語罷,他伸手,遞給李啟一塊玉簡,其中書氣盎然,顯然記錄了不少的信息。

書氣能夠記載信息,那麼書氣越濃厚,信息就越多,太學的圖書館就是典型,裏面的書氣濃鬱到進去吸一口都能在大腦裡產生知識的幻象。

李啟有些驚訝,但沒有當面打開讀。

李啟嘆氣,拱手說道:

是的,利用跟腳。

疫君將這個法門給了李啟,再加上李啟之前為他定製群體演演算法,李啟對疫君的跟腳可以說是完全掌握了,日後如果非要動手的話,李啟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出手,只要針對一下這些情況,就能輕鬆的擊敗疫君。

疫君的特質很強,但弱點也太明顯了,個體的疫君,那些病毒,實在是太弱小,必須集合起來才能發揮威能。

看著眼前謙謙君子一樣的疫君,雖然本體並不怎麼好看,雙方還是立下了君子之約。

而一旁的李烈騎則靜靜看著。

李啟也沒有理她,因為他知道李烈騎來這裏是做什麼。

立下協定,疫君對旁邊的李烈騎點了點頭:

李啟說道。

疫君點頭,然後和李烈騎離開。

這就是李烈騎來的原因。

監視。

李烈騎,一開始就是唐國兵部的人,她可是專門來學兵法的。

這……讓李啟更加堅定了去東海的決心。

這也是他考慮的第四層。

唐國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人道絕不讓步,人道從不妥協,人道要你死,那你就一定得死。

人道不妥協,那妥協的只有李啟。

所以,只有把東海拉進來,做出一副要掀翻屋頂,砸碎窗戶的姿態來,李啟這邊才能有的餘地。

才能在關鍵時刻,讓出一條活路來。

如果一開始就準備放棄大道契機,拱手送人,只求活命,李啟覺得,那樣反而活不下來。

所以,力求保住大道契機,到時候再退一步,以此換取唐國的承諾,便能保住羅浮山眾人的命。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而且,還不一定給唐國呢,屆時他會想辦法讓退的這一步,是朝巫神山退的,便能達到巫神山拿到日月行路,與此同時羅浮山眾人全身而退的結果。

到了那個時候,還可以強迫巫神山出手,只要巫神山願意出手,羅浮山交出大道契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李啟會在那時候以的身份努力促成此事。

反正在李啟看來,大道契機是必然保不住的,羅浮山背後沒有一品撐腰,在成道之前就事情敗露,就已經輸了,剩下的只是保命而已。

這是李啟想出來的萬全之策,他絞盡腦汁的結果。

既能保證巫神山的利益,又能保住羅浮山眾人的命,不至於在交出大道契機的瞬間就被滅殺。

否則的話,羅浮山對巫神山交出大道契機的那一剎,羅浮山眾人就得死,因為巫神山已經失去了庇護他們的理由,沒有巫神山的庇護,一行人,最高的也不過四品,如何抵得過人皇劍的鋒芒?

所以必須有一個第三者,把這個僵硬的局面打破,以此來得到唐國的承諾。

就是計劃的前期,可能需要讓老師抗一下壓力。

嗯……還是那句話,算是繼承了師

門的優良傳統吧,估摸著這種事兒,老師估計沒少乾。

如果事成,事後對老師的回報,應該也很豐厚,不至於虧了。

日月真鉛鼎,畢竟是二品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