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騎砍三國之禦寇》66、說英雄、誰是英雄
騎砍三國之禦寇正文卷69、公瑾以為然否只要有人,州牧所說的這些問題皆可迎刃而解。」

陸績道:

一旁的張昭沉吟片刻,撫須說道:

陸績側目問道:

張昭沉聲說道:

在張昭看來,因為農田遭害、溝渠受損,導致秋收耽誤,所以缺糧,然而沒有糧食,又召不來勞力,便無法改變眼下的處境,來年春耕便繼續會受到影響,進入一個雪上加霜的負面循環。

陸績一時語塞,一旁的郭嘉卻是不以為然,朗聲說道:

張昭聞言瞥了郭嘉一眼,大是不以為然。

什麼緊巴度過,還不是要先從徐州調運糧秣的意思麽,關鍵是在他看來缺糧的情況下再去徵召民力,太過冒險。一旦糧食緊缺,出現斷口,供應不上,必然導致民亂,正待出口辯駁,卻突然想起了近日在王政治下掀起的一股暗潮,心中一動,終於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話吞了回去,笑呵呵地道:

張昭想起來的所謂,並非別的,正是與王政所提議的有關。

步宛兒一介婢女能被王政選為正妻,更與呂布的女兒平起平坐,此事不僅大出呂布所料,張昭亦是萬分吃驚,他當時人在下邳,不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來壽春的這段時間內,卻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建議王政立步宛兒為妻一事,乃是郭嘉主動舉薦,更在其中出了大力!

很多人私下都認為,若是舉薦的人不是郭嘉,王政絕不可能行此荒唐之事,而由此也可看出,王政對郭嘉的信任之深,簡直就是言聽計從...

而等到步宛兒明年過門之時,郭嘉這個媒人...不,應該說是恩人的聲勢恐怕更會水漲船高!

作為支持呂綺玲這邊的張昭,私底下對郭嘉此舉自是大為不滿,然則形勢比人強,在如今的徐揚九郡,天大地大,王政最大。

王政把郭嘉視為肱骨,張昭自然也不願輕易與對方產生什麼矛盾與不和。

起碼明面是絕不願意的。

所以郭嘉一開腔,即使現在討論的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張昭嘿嘿一笑,主動退避三舍,吹捧了郭嘉兩句,便坐在一旁,不再說話。

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的王政暗自無語,張昭在他的麾下表現的向來

圓滑,完全不似歷史上仕孫權時的那般鐵骨錚錚,這讓王政頗為無奈,轉目另一邊的禰衡問道:

禰衡現在也將鋒芒盡皆收斂,一派雲淡風輕的模樣:

王政聞言劍眉一挑,

禰衡道:

禰衡是第一個加入王政麾下的謀臣,是當之無愧的從龍之臣,更早在琅琊時就參與過很多這種會議,對王政一貫以來的戰後建設之構想其實非常了解,在他看來,王政內心應該也更認同郭嘉的意見多一些,所謂長痛不如短痛。

果然,只見王政聽完之後連連點頭:

沒有糧食就不能徵召民力了?

在此世大部分諸侯看來,這根本不是問題,沒有糧食但我有刀兵啊...拿刀架在那些蟻民的脖子上,他們還敢不幹活麽?

但王政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這麼去做的。

鐵與血的征途一路走來,他自然已算不上什麼好人了,但王政終究沒有忘記自家兩世皆為草根出身,對於底層的百姓仍舊抱有一定的同理心。

這時,一旁的劉曄突然插口道:

劉曄道:

其實不僅是克複壽春的一路上天軍殺了不少豪強,後面征伐九江各處郡縣,望風而投的聰明人固然不少,卻也有不少人也不知是因為對袁術甚為忠心,還是對王政這個黃巾賊快太過鄙夷,死硬分子其實不少。

當然,最後一一都死在了分兵征伐的黃忠、魏延合喬綰的手裏,如果按照比例來算,死在大喬這個同為江東士族出身手裏的豪強反是最多的,九江能在短短數月內盡歸王政,說起來這幾個將領的心狠手辣也不無功勞,不過他們殺的豪紳士族未免太多,便在黃忠和魏延返回壽春的當日,還有本地官員為此上書彈劾,說這幾個將領太過濫殺,有損州牧仁厚之名。

王政當面自然是連連點頭,說這些人說的很對,更承諾會對這幾人大加訓斥,狠狠責罰,不過轉過身卻對黃忠和魏延溫言撫慰,就加明著說

之言了。

畢竟在他的心裏,其實是巴不得治下的這些士族豪族死光了才好,投靠過來的猶自如此,何況是那些頑固不化死硬分子?

王政不是不知道士族階級、文人儒士的重要性,但是中間派可以拉攏,拉攏不過來的呢?自然是非殺不可。

他本就新佔九江不久,戰亂才罷,為穩住局勢,對死了心和自家作對的,自然是要像秋風掃落葉般覺不容情,其中也有另一方面的考慮...

若說王政治下目前掌控最強的地盤,自然便是泰山、琅琊,彭城和北海了,這四個地盤的共同點,都是王政用武力硬推下來的,廬江托孫策的福,也不算太差。

相較而言,如東海、下邳、九江這些地方,佔領的過程中極為順利,一方面固然減少了耗費的時間、精力以及損失,但同時也讓境內的士族和豪紳依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從這一點考慮,黃忠等人幫忙先清理一部分士族勢力,自是他樂於見成的。

聽了劉曄的回答,王政雙眼一亮:

劉曄欣然說道:

劉曄是聰明人,在年內沒有戰事的情況下,王政依舊留下了大批徐州軍在壽春城池內外,他已猜到了王政的意圖,是有意對揚州軍再做一次改編,提出此計,正是為了順水推舟,既改編了軍隊,又解決了江東勞力不足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王政哈哈一笑:

說到這裏,王政轉望堂外,去看夜色漸深,幾顆寒星,遠遠地懸掛天邊,寒風吹過,時有雲層遮掩,星光時隱時現,彷彿搖搖欲墜。他不覺感從心來,輕輕嘆了口氣:

堂上眾人,面面相窺,皆是默默無言。

時間過的太快了,一天天的過去,不知覺間眼看就要到建安二年了。

孫策雖死,袁術雖敗,可王政心中最大的強敵劉曹二人卻還活得好好的呢,當然,還要加上一個如今正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袁紹!

這讓他頗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若不在短時間內撫平廬江和九江因連連兵亂所受的傷害,王政委實擔心讓人看出虛實,更會出現又一波的挑戰。

......

幾日後,難得的晴日高照,連風都變暖了起來,讓十月末的江東出現了難得的明媚。

從壽春的東門裏馳出一列騎兵前往碼頭,大約百人左右,上了一艘中型艑船,小半個時辰後便出了壽春轄區,順著寬闊的芍河水道向著南面駛去。

一個身材挺拔的青年昂立船頭,把掌擱在額前朝回望了望,喃喃地道:

這時,吩咐完身邊兵卒的魯肅也上了船頭,笑著介面道:

說著,對著青年灑然一笑:

青年正是從下邳被魯肅高舉友誼大旗強自拉來的周瑜,聽到這話,瞥了魯肅一眼,淡淡地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