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騎砍三國之禦寇》一百六十八、故布疑陣
,騎砍三國之禦寇

心中雖已有了判斷,王政思忖再三,還是沒選擇將這一層的憂慮當眾講出。

他可以肯定孫策在今日便開始輪換部曲,保存實力,但還不確定對方留下了多少生力軍。

而這件事情其實不適合讓周暉等人知曉。

因為這支生力軍既可以是圍點打援,同樣也可以在攻守雙方廝殺到關鍵時刻,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若是這些人知道孫策未盡全力之下尚且攻勢這般猛烈,豈不是更加憂慮,恐懼,甚至生出異心?

風卷雨水,灑入室內,冷風冰涼吹動剛剛點上的蠟燭,拉長了一眾的影子,也讓王政看到了在陰影中若隱若現的那一張張臉。

每張臉上都帶著凝重、焦慮,讓這落雨的傍晚愈發變得陰暗起來。

不能說啊...

暗嘆一聲,王政擠出笑容,反而一臉自信的附和起周暉來:

「不錯,這場暴雨已下了多日,便是城內都有不少地方積水甚深,一腳踩下去能沒住小腿,遑論城外?」

「這等情況下孫賊士卒再是勇悍也肯定無法堅持多久,吳勝乃是本將麾下虎將,少則時日,多則半月,必可擊敗黃蓋,打開通路,馳援舒縣,若無意外,秋收之前,戰事定可結束。」

「有州牧這話,吾等就放心了。」

「是極是極。」

眼見眾人精神多少振奮了些,王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眼見堂外天已薄暮,便問周暉道:

「周縣君,今夜該誰輪值守城?」

周暉道:「應輪到魏延都尉了。」

作為城內如今武勇僅次王政的第二人,又是周暉的嫡系大將,魏延這段時間頗得重用,也算十分辛苦,不過有道是寶劍鋒從磨礪出,這等激烈的廝殺之下讓他成長很快,短短數日已是指揮的有模有樣。

id=wzsy>

王政本就清楚此人未來的成就,可謂智勇雙全,聽到是他負責守衛,登時放下來心來,頷首笑道:「有文長守城,本將今夜倒是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一旁眾人也紛紛識趣地笑了起來,笑聲稍微驅散了堂內的沉重。

然而未等笑聲落地,堂外忽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王政等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抬頭顧盼過去,卻見一個哨騎滿臉交集的小跑進來,來不及行禮便嚷道:「縣君,不好了,方才有面城牆突然塌陷了!」

......

踏著厚雨與暮色,王政與諸人行出府外,自攻城以來,寬敞的街道上早已看不見行人,倒是可以肆意馳馬直奔前線,眼見城頭還在遠處,殺喊聲已再次響徹在了舒縣的上空。

一邊趕路,周暉一邊問起了具體的情況:「是哪段城牆塌陷的,孫賊這次派了多少人馬?」

「稟縣君,是南城牆偏西邊的一截,說來也怪,這段地方之前並未遭受到多少石頭的轟擊,更未曾塌陷過,也不知怎地突然出了這等事情。」那哨騎回道:「不過縣君放心,這事發生的雖然突然,兄弟們反應也快,突襲進來的孫策並不算多,大約百數十人,小人趕來報訊前,周都尉已經親臨前線,開始組織人手,準備打一個反擊,重再把他們趕出去。「

周暉知道這哨騎說的周都尉正是他同族的一個兄弟,名叫周據,也算精明能幹,不由略放了心,一旁的魏延也道:

「如此看來,此事不僅出乎咱們意料,敵軍也措手不及,可能的確就是意外,或是因為城牆年久失修,又碰上這幾日的連綿暴雨,那麼塌陷的地方面積想來不大,少主無需太過憂慮。」

對於守軍來說,最害怕的自然便是城牆塌陷,不過塌陷的地段如果不太寬闊的話,倒還勉強能做到應付自如。

待眾人趕到城邊,果然見情況如那哨騎所言,城牆崩塌的範圍並不是很寬,約有十來步長,兩邊與地上全是殘磚斷壁,甚至在雨中都能看見沒有徹底消散的塵煙。

煙霧雨水中,真有許多的人影廝殺鏖戰,那個叫周據的都尉正督戰其後,所站的位置距離缺口約有二三十丈,另有四五隊士卒已然集合完畢,同樣默默地侯在他的身邊,隨時準備聽令上陣。

王政和周暉等人眼見局勢似乎沒有惡化的跡象,便勒馬停在了遠處,只是觀看,畢竟在城牆崩塌,敵軍湧入的情況下,他們這些首腦人物若是還主動往前線湊的話,反而有添亂的可能。

周暉打量了好一會兒,皺眉問道:「周據怎地回事,為何沒拉上木女牆?」

所謂女牆,是指在城牆壁上再設的又一道薄型擋牆,它是用於城內防護和禦敵屏障,是古代城牆必備的傳統防禦建築。

因為相比高大厚實的城牆矮小薄弱許多,因此叫做女牆,建在城頂內沿的女牆稱為宇牆,建在城頂外沿的女牆則稱垛牆,而木女牆,顧名思義,則是用木頭製造的牆壁,一般都會下有滑輪方便推動,之前幾次城牆塌陷的時候,一般便是由天誅營和守軍中的精銳擋住敵人繼續湧入的勢頭,同時推來木女牆作為阻擋。

魏延道:「少主請看那邊。」

眾人順著他的指尖扭頭望去,便是另一邊有數十兵卒正推著一座木牆緩緩朝缺口移動,這個相比之前的幾個木女牆高大很多,甚至都快和內城強一般高度了,所以即便是數十人連拉帶拽也推的十分緩慢。

這時最先突入城中的百十孫策兵,在數倍於己的守軍圍殲下,也快死傷殆盡,隨後眾人便見那周據一搖令旗,身後數十精卒當即出列,反而跑到城牆外面,給身後袍澤安置木女牆的時間。

從哨騎通傳至今其實不過一兩盞茶的時間,但是攻守兩方如今都已反應過來,守軍固然是立刻做出了舉措,那孫策軍這邊呢...

今夜督戰孫策軍攻打缺口處的,正是孫策麾下的驍將,未來東吳十二虎臣凌統的父親凌操,深夜裏城牆突然塌陷乃是天賜良機,他豈肯錯過,更不甘坐視守軍將其堵上。

今夜督戰孫策軍攻打缺口處的,正是孫策麾下的驍將,未來東吳十二虎臣凌統的父親凌操,深夜裏城牆突然塌陷乃是天賜良機,他豈肯錯過,更不甘坐視守軍將其堵上。

尤其是方才冷眼旁觀,木牆固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將缺口逐漸填補起來,但凌操心中卻無沮喪,反而興奮起來了。

因為他發現了一件事情。

今夜的這一處塌陷,終於沒有看到那群恐怖的徐州軍...或者說是王政的親兵!

那群勇悍的精銳不可能會是尋常的士卒,而這幾日下來的觀察他們也估摸出了,這支精銳的數目上不過四五百人,想來想去最大可能是王政的親兵方才有此戰力。

雖然即便是作為主將的親兵...這群人的表現也太誇張了些。

也正是因此,即便孫策如何迫切的想要攻下舒城,卻始終沒如攻皖城劉勛時那般親自率眾衝鋒,甚至還拒絕了凌操和韓當等人數次的先登請戰。

無他,太冒險了。

這群悍不畏死又戰力出眾的精卒,已足夠對他們的生命產生威脅,尤其是攻堅先登本非野戰,失去了騎馬的機動性下,一旦被這群人拖住,弓失便足夠致命!

但這一次那群人不在,凌操再次蠢蠢欲動起來了。

也對啊,王政的親兵再是勇悍,畢竟人數不多,又是血肉之軀,這三天來到處補缺口已很是誇張了,難道還能晝夜不休不成?

那豈不是真成怪物了?

凌操終於下定了決心,一咬牙,猛地一聲狂吼,便直接衝殺上去。

他當日在開陽能和於禁酣戰數百回合,自是勇武不凡,尋常兵卒豈能擋其一擊,便見手起刀過,人頭滾落,片刻功夫便將城外十餘名守軍死士斬殺。

眼見凌操大展神威,其部下偏裨,親兵以及其餘士卒士氣大震,無不鼓勇進前,大呼奮擊,轉眼間便如風捲殘雲般,將留在女牆外的守軍死士殺戮一空。

眼見木女牆填充了缺口,凌操回首大呼:「給老子砸!」

將令一下,剛調過來的幾台投石機立刻投擲巨石,不過這木牆不但比一般女牆高,厚度似也加強了不少,投石機的威力固然是大,可本就不高的準頭在黑夜中愈發不堪,便是偶有三兩石頭正中部位,除了發出幾聲轟隆巨響,並沒起到作用。

眼見如此,焦躁的凌操當即搶過一個親兵的盾牌,支在頭上,擋住兩邊城頭往下射來的箭失,闊步走上前去,直接便砍了上去。

他的力氣端得不小,每一刀下去不僅入木三分,更能震得木牆簌簌作響,搖晃不停。

然而終究也不過搖晃罷了,投石機都敲不開的硬茬,莫說是他,便是王政也未必能輕易搞定。

此時城頭上箭失如雨,噗噗地釘在盾牌上,片刻間就把盾牌射得好似個刺蝟一般,有一支流失穿過縫隙中了凌操的肩膀,他卻面不改色,抽出旁邊親兵的短刀,自斫之,血流半身,兀自不肯退卻,只是揚眉瞋目,高聲怒喝:「我軍攻城已多日,雖有多次崩塌城牆,卻皆被黃巾賊寇擋住,吾等堂堂男兒竟數次露怯於賊子眼前,此奇恥大辱也!」

凌操越說聲音愈發洪亮,伸手向後一指道:「可看見了麽,將軍的帥旗在向咱們發令,敵我兩軍,千萬軍馬,如今悉數望著咱們,你們說,咱們是進是退?退則不如賊寇,成則英雄丈夫!」

這幾句話下來,一旁將卒人人熱血沸騰,紛紛吼道:「有進無退!」

「好!」凌操舉刀向天:「那咱們就捨身向前,有進無退!」

「傳令,立刻調來撞車!」

暮色深沉,風雨撲迷人眼,凌操身先士卒,失石如蝗卻是半步不退,孫策兵們人人奮不顧身,一座座的撞車,接連相繼,不絕於耳的轟隆聲中,木牆終於承受不住連續的重擊,出現了裂紋。

此時王政等人已登上了城頭,發現這個情況後,周暉立刻便想要調來死士,打算緣牆而下把這幾台撞車毀壞。

只是卻終究晚了一步!

又一聲轟隆如雷的巨晌聲中,木牆徹底破開了。

凌操欣喜若狂,撿起長刀,呼喚部屬,數百人前後相繼,摩肩接踵,紛紛翻越跳過顧不上拉走的撞車,擁擠著往重新打開的缺口奔去。

缺口不寬,沖在最前邊的,因為同時奔過去的人太多,就好像束在了一起似的,刀槍不能並舉。

只是終於踏入城內,凌操喜色反而一滯,卻見數十步外,一個面若重棗的武將面帶冷笑地看著他,正是魏延。

卻是不知什麼時候,他已接替了周據的位置,更安排人在缺口不遠處搭了一個雨棚,同時堆積了大垛柴草、油脂,眼見敵軍入城,立刻便下令縱火引燃。

火光大作之時,更帶著煙氣滾滾,隨風瀰漫,孫策兵措不及防,眼不能睜。大批的弓手和器械隱在煙霧之後,失彈齊發。只聽得慘叫不絕,衝鋒最前的孫策軍士卒還沒看清城內什麼模樣,便盡數帶著慘叫永遠地倒在地上。

凌操揮刀擋住了弓失,卻揮不散那些濃煙,視野一片模湖之下,隻得一臉悻悻地引軍又退出了城外。

「校尉,敵人在城內已做好了埋伏,又縱火放煙,咱們根本什麼都看不見,這樣子朝城裏沖,和送死沒什麼區別。」

身邊一個都伯道:「要不派人去讓跟少將軍說說,把丹陽營調來如何?」

王政穿越所帶來的影響,一方面讓曹操、劉備、袁術等人的勢力遠不如同時期的歷史,可另一方面,卻讓孫策的勢力相較同期歷史膨脹許多。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歷史上的孫策佔得江東後大行霸道,對本地勢力選擇了強行鎮壓,而此世的孫策卻選擇了與江東士族們合作甚至聯姻,也因此在丹陽郡第一士族顧氏的支持與牽頭上,自立不久的孫策便得到了近萬丹陽兵加入麾下。

而作為漢末三大精兵之一的丹陽兵戰力果是出眾,水路上對徐州軍的兩次伏擊,以及合肥城外的一次激戰,都對王政和麾下的天軍造成了不少的麻煩。

如今舒縣城下亦有兩千丹陽卒,人人身披鐵甲,被孫策作為最大的底牌之一始終按住不露,正是為了留待關鍵時刻。

而在那都伯看來,此時正是適合這支重甲步卒出馬的關鍵時刻,只是凌操卻不甘心在此時把先登之功轉給別人!

要知古往今來,先登乃百戰首功!

「臨門一腳調那群土民來,想要惹其他兄弟們笑話麽?」

在凌操的眼裏,那群山野土民可不是他的袍澤,他極目朝煙霧中望,好一會兒突然眼前一亮,長刀向前,一字一頓道:

「傳我將令,蒙住口鼻再沖一波,這次先行奪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