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吉時已到》239 招認
太子妃聞言怔怔地看向她:「吉娘子此言何意……」

衡玉:「巷中那些被焚的屍身難辨面目,當真一定就是太子殿下及殿下身邊的侍從嗎?」

「可……」太子妃身形緊繃,隻覺得說不通:「若不是殿下,那動手之人何故如此?做出這樣一齣戲的目的又是什麼?」

衡玉道:「大約是想讓百官世人相信,死的正是太子殿下,攪亂朝局與人心——」

太子妃看著面前的少女:「衡娘子的意思,我未能聽得明白……」

「當下太子妃所面對的,是一位不同於常人的對手。此人行事,有時不宜以常理揣測。」衡玉道:「您大可這般想,若對方當真想取太子殿下性命,為何要大費周章放火焚屍毀去面容?若是有意威懾,乾脆梟首,豈不更能衝擊人心?」

少女言辭直白:「所以,當日被焚者,極有可能只是替身。太子殿下,或還在人世。」

當日她也被那般情形嚇得失了神,之後是蕭牧那細微的反應,提醒到了她。

「果真嗎……」太子妃不敢輕易相信,下意識地就要坐起身來:「我要去驗看那屍身真偽……我與殿下夫妻多年,是不是他,我定辨得出來的!」

「不可。」衡玉將人攔下:「此前蕭夫人之事,已可見東宮之中必有那人內應,您此時突然去驗屍,定會打草驚蛇。」

「蕭夫人之事……」太子妃意外地看著她:「衡娘子是說,害蕭夫人性命之人,與此番策劃刺殺殿下者,是同一人?」

衡玉輕點頭:「當下看來,這兩件事的目的是一致的。」

太子妃聽得背後發寒:「沒錯,說到底都是沖著將朝堂的水攪渾來的……」

而眼下,她最關心之處在於:「既然殿下極有可能還活著,那是否該立即召集百官,儘快尋回殿下?」

「當下或不是好時機。」衡玉將自己的看法言明:「對方縱一時傷及太子殿下性命,可若朝廷大肆尋人,兇手為抹去罪證痕跡,卻未必不會生出殺心來……」

又道:「況且,百官之中……也並非皆是可信之人。」

太子妃聞言,眼神漸漸冷靜了下來:「是,此事不宜大張旗鼓……否則怕是要適得其反。我稍後便讓人暗中送信給父親……讓他們暗查殿下的下落!」

衡玉點頭。

縱只是利益榮辱使然,金家的立場,也是不會生變的。

「還有一事……」太子妃握住了衡玉一隻手,道:「若來日果真生變,必是要依仗蕭節使與盧龍軍的……」

她看著衡玉,無比鄭重地道:「『殿下出事』之際,幸得蕭節使及時趕到,才能生擒活口,有勞衡娘子代我向蕭節使轉達謝意……若殿下能平安歸來,東宮上下必當銘記蕭節使此番相護之大義——」

此時說出這句話,她心中是忐忑的。

時逢亂局,手握重兵之人可以做出的選擇實在太多了,對方為何又一定會選擇庇護東宮?

而面前那少女朝她微微笑了笑,道:「太子妃無需允諾任何。」

衡玉的語氣從容而篤定:「我相信,無論是何局面,他定都會傾力而為。」

縱然不為與太子殿下舊日情誼——

他也會為穩天下大局而傾盡全力。

正如他此前所言,他所效忠的、昔日時家所效忠的,從來都不是那座龍椅,和龍椅上的某個人——而是這江山黎民之太平安穩。

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允諾,他只需也只會遵循本心。

……

終日昏暗的大理寺刑房內,回蕩著已近無力的痛苦呻吟聲。

受刑整整三日三夜的兩名刺客,被綁縛在刑架之上,皆是滿身血汙,難辨面容。

「說,到底是受了何人指使刺殺太子殿下!」

可一下下被鑿入身體、刺穿肩骨的長釘在眼前閃著寒光,其中一人終於發出了低低的聲音:「我說……我說了,給我個痛快……」

行刑的獄卒捏緊了他的下頜,迫使他抬起頭來:「快說!」

大理寺卿聞聲立時走了過去。

坐在一旁小幾後,身著烏袍的青年,也抬眼看去。

「是……是湘王……是湘王指使的我們……」那刺客氣息不勻地道。

大理寺卿神色大變——湘王?!

「湘王殿下為此籌謀已久,一直在時刻緊盯太子動向,當日,在太子回宮的路上,設下埋伏的不止那一處……」那刺客聲音微弱吃力:「我等只是奉命行事,所知只有這些了……還請給個痛快……」

大理寺卿眼神震動,下意識地迴轉過頭,看向那青年。

蕭牧緩緩站起身來:「撐了三日,果然隻為這兩句話,看來王鳴不曾撒謊。」

那刺客聞聲眼皮略抬了抬,看向那青年,只見那道身影轉身走了出去。

大理寺卿猶豫片刻,交待獄卒:「先依照規矩……讓他們在證詞之上畫押!稍後本官即入宮呈明此事!」

「是!」

大理寺卿轉身出了刑房,追上了那道墨色身影。

「蕭節使請留步——」

蕭牧駐足,看向那走上前抬手施禮之人。

「三名活口中,那另一名喚作王鳴的刺客,是蕭節使親自單獨審問過的……不知蕭節使可審了其它線索?」大理寺卿詢問道。

「他稱,背後之人交待過他們,一旦被生擒,便將罪名推到湘王身上。」

大理寺卿神色微變:「那……真正的主使究竟是何人?」

「他亦不知。」蕭牧道:「他們只是再尋常不過的死士而已,甚至沒有機會知道真正的主人是誰。」

大理寺卿皺眉思索片刻,道:「可……未必不是那王鳴料到同伴會供出湘王,便特意提早說出此等話,謊稱背後另有主使,混淆視聽,以此替湘王開脫……」

他能做到大理寺卿這個位置,審過的大案不計其數,遇事難免多想一層。

「確有此可能。」蕭牧道:「但王鳴情況特殊……所言可信十之七八。」

「可那名刺客已經指認了湘王……」大理寺卿神色為難:「此等大事,下官瞞不得。」

他乃薑正輔門生,平日遇事尚有人可請示,但如今老師病重無法理事,朝堂局面牽一髮而動全身……

「當下局面如此,朱廷尉只需如實稟呈,無需思量其它。」蕭牧看向前方夜色:「且將那指認湘王之人與王鳴的供詞,同時呈入朝中便是。」

大理寺卿思索著點頭,拱手道:「多謝蕭節使提醒。」

此等關頭,他已不宜摻雜半點私人想法,顧忌的越多,越容易出錯。

……

次日,朝堂之上遂掀起了軒然大波。

「竟是湘王所為?!」

「那幾名刺客說辭不一……」

「須知無空穴來風之事……且大行皇帝駕崩,儲君被刺身亡……試問何人最有望順理成章登上帝位?湘王之嫌疑動機,已無需贅述!」

一片爭論聲中,一道虛弱的女聲傳入了殿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