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爹,我們一起造反吧!》第七十三章我有一策
已是深秋。

太陽高懸,陣陣秋風讓李翰緊了緊身上的衣服。

孔啟明站在鐵鍋前,手拿著一根句巨大的木仗不斷在鍋中攪拌。

即便是深秋,他的臉上也滿是汗珠,身上的官服半敞。

心中對李翰已是恨急了。

堂堂戶部尚書,居然在這裏熬鹽。

傳出去在這朝堂之上還有何立足之地。

鐵鍋中鹽水咕嚕嚕冒泡,水中的離子開始結晶。

白色鹽鹽粒逐漸開始顯露。

孔啟明的一顆心也沉到了谷底。

真的把鹽製出來了?

就憑那幾塊木頭就能去掉滷水的毒素?

時間流逝,白色的結晶體也越來越多。

在場的打大臣也全都露出驚訝之色。

精鹽不是沒有見過,但大多數人家根本就吃不起。

一斤雪白的精鹽至少要五百文,就算是富豪之家也只有幾位主人可以享用。

就是因為製作方法繁雜,工藝繁瑣,導致普通百姓根本就享用不起。

而現在,僅僅幾個木桶,幾塊麻布,一些爛木炭就能夠得到精鹽。

如此做法,一旦推廣出去再加以賦稅,大唐府庫充盈不再是假話!

「真的成了?」尉遲恭向前兩步,推開孔啟明伸手進鍋掰下一塊填進嘴裏。

鹹!

極致的鹹,尉遲恭面部抽搐,可還是硬生生把鹽咽了下去。

臉上神色扭曲,一刻鐘之後才緩了過來。

便是大笑:「哈哈哈,此法果真可以,縣男奇思妙想本將佩服!」

一旁的孔啟明臉色慘白,顫抖著胳膊把手伸進了鍋裡。

拿出鹽粒塞進最嘴中。

一剎那,他差點哭出來,一方面是鹹的另外一方面則是怕的。

一抬眼,就發現李翰正斜著眼睛瞅著自己,心中更為難堪,

雙手抱拳:「縣男果然大才,適才是本官有眼無珠,還望海涵。」

「至於賭注.....在下,在下自然不會反悔!」

眾目睽睽之下,孔啟明再無反悔的可能。

親手摘下官帽,解開身上的官服,露出貼身的白衣。

他的臉上滿是不甘,可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停。

李世民背負雙手,冷眼看著這一切。

製鹽之法李翰早就跟他提過,只是並沒有放在心上。

今日一觀,果然極妙。

大唐鹽礦不少,按照此等方法必然能夠解決邊關將士缺鹽之苦。

「有此方法,我大唐邊軍再無缺鹽之苦,本將軍在此謝過李縣男。」

程咬金走過來雙手抱拳,眼神中滿是驚喜。

有了鹽,邊軍就會更有幹勁,在輔以馬蹄鐵,則唐軍必定所向披靡!

「大軍為國征戰,我大唐男兒連死傷都能拋在腦後,區區製鹽之法何足道哉。」

「好小子!」

程咬金眼中精光一閃,心中暗暗懊悔當初出征怎麼就讓尉遲老黑給搶了去。

要是自己去的話,說不定還能多親近親近。

說話間,孔啟明身上的衣物已經全都脫了下來。

只剩下一身白衣,立在顯得殿之前。

「陛下,臣有眼無珠,自當守諾。」他跪在李世民面前的,雙掌接地額頭貼於掌背:

「臣,請辭!」

諸位大臣臉色皆是一變,孔啟明雖說不是什麼大才,但在這個位子上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差錯。

僅僅因為一次賭約,就讓十幾年苦心經營化作烏有實在是讓人唏噓。

眾人有想為他求情,但李世民的冷漠讓他們不敢開口。

目光皆看向李翰。

在場的只有這位新晉的縣男,又貢獻出製鹽之法的少年才能出手。

可剛剛孔啟明對他沒有一絲好臉色,讓他出言,可能嗎?

這時,李世民也把目光轉向李翰。

在場的人都在等待著他的決定。

不僅是李世民,還有那些知道李翰底細的秦王府舊臣。

沉默了幾刻李翰才慎重開口:「孔尚書,不,啟明兄。」

話音剛落,孔啟明的臉色瞬間暗淡了下來,看樣子李翰並沒有打算放過他。

「你我二人之間的賭約皆是為了大唐,但事已至此即便是我毀約對你來說也是一種羞辱。」

「所以,我鬥膽請你去莊子上,成為學堂的老師。」

本來心如死灰的孔啟明一怔,迷茫的抬起頭看著李翰。

學堂?

當老師?

李世民狠狠瞪了李翰一眼。

兔崽子牆角挖到老子這裏來了。

察覺到孔啟明心中的疑惑,李翰接著說道:「在下不才,莊子上收留了不少孤兒,大多無父無母。」

「在下不忍讓他們繼續流浪,索性就建了座學堂,給那些孤兒們用作教學。」

「只是學堂好建,但老師難尋。」

「如果啟明兄同意,那就跟我走一遭。」

說罷,他靜靜的看著孔啟明。

一位戶部尚書,做教書先生肯定是綽綽有餘的。

重要的還是看他自己同意不同意。

孔啟明神色不斷變換,最後依舊是搖了搖頭。

「多謝縣男抬愛,只是為官多年頗為勞累,隻想休息。」

果然。

李翰心中沒有任何意外,他如此說也只是為了給對方一個台階。

既然不答應那也不必強求。

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那便罷了。」

「散了吧。」

李世民一揮袖子,直接讓諸位大臣離開。

「李縣男,隨朕來。」

剛準備離開的李翰被叫住,只能跟著李世民走進了書房。

同行的還有長孫無忌等人。

「說說接下來你想怎麼做。」

剛走進書房,還沒來得及坐下,李世民就開口說道。

在場的都是極為熟悉的人,他也就不再藏著掖著。

「我有一策,還請各位叔公給點意見,」

「一、在大唐各州府設立鹽鐵官,由他們統一管理鹽鐵的經營。」

「二、精鹽由三省統一調配,並向府衙收取薄稅。」

「三、每三年,鹽鐵官便輪換一次,防止這些傢夥們中飽私囊,荼毒鄉裡。」

杜如晦聽得連連點頭,長孫無忌眼有異色,房玄齡一時間更是想到了多個補充的條件。

等到李翰不再說話,房玄齡轉頭看向他問道:「那公子如何杜絕私鹽買賣?」

「既要州府統一分配,那必然會導致分配不均。」

「分配不均便會心生嫌隙,何況公子的製鹽之法如此便捷。」

「恐怕私鹽難絕。」

「如此一來,何談充盈府庫?」

李世民聽得連連點頭,長孫無忌也認同房玄齡的看法。

私鹽不絕,官鹽又有何用?

嘖,不愧是智囊!

李翰心中感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