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空間:農女種田從逃荒開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你是不是也想嫁人了
這話題提了起來,好幾個人就開始動腦筋思考了。

「冬天冷,咱村裏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睡在一張大通鋪上,她若是租房子,許多人家還是能騰出一兩間房來的。」

有人當即警告:「我告訴你,你家可別打這種注意,租一個冬天能賺幾個銅板啊?若是那蘇大姑娘當真得罪了權貴,人家找上門來,你家都得跟著遭殃呢!」

「是啊!我看最近好幾撥人去過蘇家,咱們不妨一萬,得防萬一。」

有想要把房子租出去的人頓時被嚇得打消了那個念頭,他們不求大富大貴,但起碼要保住小命。

大家往回走,由於都是年輕人,說著說著又扯到娶媳婦一事上。

「水根哥早些年就想娶媳婦了,一直湊不齊彩禮,這會一下得了十兩銀子,應該就能把媳婦娶回家了吧?」

有人嘲弄道:「他湊不齊彩禮還不是怪他三天兩頭的就把他爹的銀子偷了,拿著去萬花樓玩。」

這話立即引得眾人發笑:「哈哈哈……」

「水根哥雖然還沒成親,女人的滋味倒是嘗了不少,聽說那地方的女人都很會哦!」

「那你們說他會娶誰家的姑娘?」

眾人幫楊水根想了想,最後得出結論,這周圍幾個村子的人家都基本上知道楊水根好吃懶做的德性,本地人大概是不願意將自家姑娘嫁給他的。

他想要娶媳婦,就得去那些逃荒的人家想辦法,逃荒來的人家現在日子過得正艱難,為了拿彩禮來解決當下的危機,肯定就把姑娘嫁了。

果不其然,楊水根拿著銀子回去找他爹,他爹與他商量了一陣子,就去找媒人到漁灣村那邊提親了。

按楊水根的說法,誰家的姑娘都可以,只要能娶到媳婦就行。

與此同時,王濤的父親王正平在得知王濤得了十兩銀子的賞銀後,也是在想給王濤娶媳婦的事。

在王正平看來,自家兒子憨厚老實,娶媳婦也不能找心眼重、會耍滑頭的,最好是找那種實誠的姑娘。

他在幫漁灣村的村民建房子時,特意關注過這事,楊四妹那會經常給幹活的村民做飯,且從來沒喊過累,他看楊四妹就很不錯。

為了避免被人捷足先登,他不請媒人,乾脆拿著禮品,直接上門。

什麼三媒六聘,莊稼人娶媳婦都是為了過日子,省去那些禮節,還能節省不少的銀子,如果楊四妹家也是如他這般想法,那他兩家倒是觀念相同,好相處。

楊水根的父親楊貴去請媒人耽誤了時間,等媒人踏入楊四妹家時,王正平都已經在跟楊四妹的父親楊元明有說有笑地談論兒女的婚事了。

媒人在楊大娘的口中聽說了這事,汗顏地趕緊去別家。

別說,楊家人口眾多,在這冬天,還真是非常難熬。

王正平不是吝嗇之人,將一錠十兩的銀子交到楊元明的手上,還聲明不要回禮,可把楊元明感動得眼眶都紅了起來。

此前奉天府分發糧食之時,他與三個兒子在外面沒趕上,因而家裏就隻人的口糧人的口糧給九個人吃,即便再省,開年後他家也是要面臨缺糧的困難。

可以說,王正平送來的這十兩銀子無疑是雪中送炭。

姑娘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嫁給這種人家,他們也放心。

二人一拍即合,就這樣把兩個從未見過面的年輕人的婚事給定了下來。

七天后,二人成婚,禮節很簡單,就只需要王家用一頂轎子把楊家的姑娘抬回去就是了。

窮人沒那麼多的講究,在能節省銀子的地方,他們都不會浪費。

這廂,媒人去了蘇老婆子家,說到提親一事,蘇老婆子還沒開口,蘇曉花就一口回絕了。

蘇曉花近來發現炕洞裏的銀子不見了,正與她娘慪氣,哪裏願意將自己換成彩禮來讓家人過得舒服。

前段時間,她娘去城裏買來布和棉花做棉衣,她就懷疑那布和棉花是怎麼來的,直到發現炕洞裏的銀子不翼而飛了,她才醒悟是母親偷拿了自己的銀子。

三天了,她一直在跟她娘吵。

她問那些銀子買了布和棉花,還剩下多少,可她娘回答:她壓根就沒見過什麼銀子。

母女倆僵持著,誰也不讓誰。

媒婆看這家不行,出門後走到不遠處的孫李氏家,又厚著臉進去。

作為媒婆,漁灣村每家每戶有幾個適婚男女,她早都摸透了。

孫李氏家沒有乾重力活的男丁,日子過得比別家還清貧,特別是冬天最需要的柴禾,她家都沒有多少備著。

聽媒婆給自家姑娘提親,一問是與楊萬友裡正家沾親帶故的楊貴的兒子楊水根,她也不去打聽那楊水根是否靠譜,在八兩銀子的誘惑下,便一口答應了。

按她想的,把姑娘嫁出去,自家省了口糧不說,還能獲得半個兒子,往後要幹什麼重活,就能喊女婿過來幫忙了。

說定了後,她收了八兩銀子的彩禮,便與媒婆商定七天后把姑娘嫁過去。

顯然,七天后是一個不錯的吉日,而莊稼人都時新娶媳婦過年,這就使得兩家的婚期都沒有拖到年後去。

媒婆一走,孫紅杏便氣得找孫李氏質問道:「娘,你就這麼巴不得把我嫁出去嗎?」

孫李氏白眼一番,「你都十七八歲了,不趕緊嫁人,難不成要在老娘的身邊吃一輩子嗎?」

孫紅杏氣得咬牙,「可是,那楊水根是何人,咱都不了解,你就把婚事定下來,是不是太著急了?」

「老娘不著急,怕你嫁不出去。別忘了,你是許過人家的,名聲壞了,不抓緊機會嫁過去,以後要想嫁人就難了。」

孫紅杏哭喪著臉道:「你都說了,我是許過人家的,那若是人家找上門來呢?」

孫李氏不以為然道:「逃荒的路上死了多少人,你不是不知道吧?那家人還有沒有命活都難說。」

「可我……我不想嫁。」孫紅杏急得都要哭了。

孫李氏白她一眼,「自古婚姻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不想嫁,那也由不得你。」

大秀帶著兒子跟一個隱形人似的在炕上縫補衣服,聽孫李氏擲地有聲地說話,她禁不住瞥了孫李氏一眼。

但這一眼立馬致使孫李氏怒罵起來:「看什麼看,你是不是也想嫁人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