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空間:農女種田從逃荒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場6
不管蘇曉彤想不想,盞茶之後,她都和徐文箏出了徐府的大門,連同徐偉也跟著。

兩人平時都被保護在家裏,這會有蘇曉彤陪同,徐夫人倒是不好阻攔了。

街上,躲在家裏捨不得出城就想把命留在故土的一些城民均出來朝城牆外張望。

他們不能上城牆,但站在城中,也能看到城外漫天的火光。

聽聞城外在燒戎羌鬼子的屍體,眾人瞻望著那「風景」,無不心中快意——該死的戎羌鬼子,終於讓他們嘗到厲害了。

街道上的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議論,興奮得不能自己。

他們同時還慶幸,幸好人老了,跑不動了,呆在城裏,要不然他們也見證不到今天戎羌鬼子被打敗的歷史偉績啊!

此前,徐將軍已經放話讓城中百姓趕緊離開晉州城,預防戎羌鬼子破城後,使城中百姓受到無妄之災。

然而,才幾個時辰的時間,晉州城的守城將士便反敗為勝,不僅保住了晉州城,還令人意想不到地殺了幾萬戎羌鬼子。

短時間內奪幾萬戎羌鬼子的性命,縱觀鳳璃國建國幾百年來的戰績,也沒有過這樣的事。

眾人找相熟的將士問及原因,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安寧縣主助戰,教導大家手榴彈的用法,並英勇殺敵,這才使得此戰反敗為勝。

眾人驚了,安寧縣主……女子上戰場?女子也能上戰場嗎?

不管怎樣,此戰確實是在安寧縣主的相助下反敗為勝的,是以,大家疑惑了一陣,便都接受了。

接受了的眾人緊接著就開始誇讚、感激與膜拜。

安寧縣主真乃戰神是也!

談論到最後,今日協助作戰功勞最大的蘇曉彤就成為他們口中的戰神了。

戰神之名一出,再沒有人在乎她是否是女子。

正當眾人議論得熱火朝天之時,蘇曉彤和徐氏兄妹二人已經上了城牆,居高臨下地觀看遠處的火堆。

空氣中都是燒焦的味道,相當熏人。

蘇曉彤取了口罩戴上,徐文箏也是用手帕蒙住口鼻。

大火燒得旺,暗黑的天際都映紅了半邊。

城牆上,守城的士兵凝望著火堆,一個個面露笑容。

一場勝利,讓憋屈了一年的他們終於體會到了勝利的喜悅。

戰場上的事,每個人都在傳頌,待蘇曉彤次日在徐府的廂房內醒來,就成為眾人頌揚的戰神安寧縣主了。

徐文箏一大早就來找她,興奮得不行。

她崇拜英雄,崇拜戰神,並因自己與戰神相識而驕傲,那情緒高亢得蘇曉彤都大跌眼鏡。

「我是戰神?」蘇曉彤睜著一雙迷茫的眼睛。

她知道自己一旦上戰場就不會差,卻沒想到這戰神之名來得這麼快。

徐文箏點頭如搗蒜,「是啊是啊!戰神呢!」

蘇曉彤愕然一陣,便接受了,「戰神就戰神吧!」

國人需要英雄,需要正義的標桿,她雖然不能做到最好,但也能盡自己最大的力弘揚正義,倡導了。

這個時代,女子依附男人而活,實在是沒有尊嚴。

過了一夜,城外的大火還在燃燒,縱使空氣中滿是焦味,大家也不嫌棄。

與此同時,撤退的戎羌士兵也在遠遠地觀看。

不同的是鳳璃國士兵開心得手舞足蹈之時,他們則憤怒得七竅生煙。

目睹自己的將士慘死,還無法把他們的屍體帶回去入土為安,想著就火燒火燎的,恨不能替他們報仇雪恨。

他們好像忘了,明明是他們先挑起的戰爭,到最後他們卻把罪責都推到鳳璃國人的身上。

當仇恨的火焰如同那大火一樣越燒越旺後,戎羌鬼子想要報仇的心情就更加強烈了。.

他們此刻站在泗州城的土地上,而這片土地上還有十萬左右的鳳璃國百姓在他們的手裏。

激怒之後,他們抓到鳳璃國百姓就殺。

而那些百姓被他們欺壓了一年,吃不飽穿不暖,一個個都瘦弱得毫無反抗之力。

殺了幾百個百姓還不解恨,他們乾脆把幾萬個百姓聚集起來,使其站在前面,與他們去圍困晉州城。

於是,三天后,城牆上守衛的士兵便看到戎羌鬼子齊刷刷地圍在晉州城的外圍。

這次,他們下了狠手,動用十幾萬兵力,把晉州城全數包圍在中間。

晉州城內的糧草有限,堅持個十天半月的沒問題,但要堅持更長時間就難了。

戎羌鬼子就是看中了這點,才不遺餘力地動用大軍圍困晉州城。

他們離得遠,且讓鳳璃國百姓站在前面,這使得晉州城的守城將士想要反擊,都得顧及鳳璃國百姓的安危。

戎羌鬼子派人出來喊話,無恥地要求鳳璃國士兵把那天在戰場上使用的武器交出來,否則就殺光鳳璃國的百姓。

以百姓的性命來要挾,這簡直是無恥到了極點。

那武器威力強大,可不能輕易地交出去,否則死的不僅是鳳璃國百姓,還有鳳璃國將士。

徐康將軍愁眉不展,一時不知道作何選擇。

他找來副將詢問:「安寧縣主呢?」

見識到了蘇曉彤的本領,他這會忍不住想要請教。

此時,蘇曉彤正在軍營中輔助軍醫給那些受傷的士兵包紮傷口。

有些士兵的傷口太深太長,她還單獨要了一個營帳,在拓跋峰的協助下,為有需要的士兵縫合傷口。

才三天的時間,由於軍中藥物的短缺和軍醫數量的稀少,好些士兵的傷口就發生感染而發起了高燒。

幸得蘇曉彤來時有所準備,她在營帳內取出一批藥丸來讓拓跋峰分發下去,才勉強穩住了那些傷兵的病情。

蘇曉彤連續治療了幾十個傷兵,累得直不起腰來。

她找到一個軍醫,問道:「軍隊裡何以軍醫如此之少?」

那軍醫道:「這年頭學醫的人少,而且想學醫的人亦投門無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目前大夫稀少的現狀。」

他嘆息一氣,又道:「實不相瞞,老朽此前並非軍醫,而是鎮上看診的大夫。徐將軍軍中缺少軍醫,這才讓老朽來充數,其實老朽的醫術算不得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