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婆娑世界的行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阿薩辛的來歷
辛子秋把身子往穆桂英那裡湊了湊,低聲說道:

大帥,不瞞你說,我之前好像見過這些阿薩辛派的人。

穆桂英聞言眉頭一皺,扭過頭來看了他一眼:

你說什麼?你在哪裡見過的?

辛子秋便十,將當日在虹橋上遭遇刺殺的事情說了一遍。

穆桂英靜靜聽他說完,握著酒盞的手稍稍緊了緊,微微有些吃驚:

阿薩辛派來到大宋的居然不止霍山一人?他們為什麼會刺殺你?你惹上了什麼大人物麽?

辛子秋搖了搖頭:

不知道,我自己也很奇怪。我自幼隨師父隱居在深山之中,從沒見過外人,賈老爺子是我下山以來見過的第一個人,阿薩辛派的人根本不可能認識我。

他沒法告訴別人,自己其實是從另一個世界穿越過來的,於是扯了個無傷大雅的小謊,但結論都是一樣的。

穆桂英妙目流盼,怔怔地瞧著辛子秋,心中愈發奇怪起來。

眼前的少年實在太過神奇,不僅有與年紀極不相符的雄渾真炁,還會華山派陳摶老祖失傳的雷法,而且居然連神秘的阿薩辛派也盯上了他。

這樣的人物,忽然間就和天波府扯上了關係,究竟是巧合呢,還是另有所圖?

她想到這裡,不禁啞然失笑,暗道慚愧。辛子秋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天波府,自己未免也算計得太多了些。

她又想到自從丈夫去世以來,天波府的擔子全在她一個人身上。這份責任已經把一個曾經無拘無束的天之驕女,硬生生逼成了個凡事都要想清利害的庸俗之人。

瞧著這個眼神清澈的少年,穆桂英幽幽嘆了口氣,重新露出了笑容,說道:

你跟我說這些,是想打聽打聽阿薩辛派的來歷麽?

辛子秋老實地點了點頭說道:

大帥真是善識人心,我想知道他們是些什麼人,來暗殺我究竟圖些什麼。

穆桂英喝了一口酒,把玩著手中鑲金的酒盞說道:

我哪裡善識人心,不過是疑心病重罷了,只不過當了幾年元帥而已,卻把自己的性子都磨掉了...好吧,既然你感興趣,那我就把我知道的講一講。

楊金花等人聽見穆桂英要講起阿薩辛派的來歷,都紛紛好奇地圍攏起來,聽她說話。

穆桂英見眾人湊過來,也毫不介意,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百年前,波斯有三位傑出的人物,分別是歐馬爾,尼劄木和霍山。歐馬爾是位詩人,又在術數一道上頗有建樹,尼劄木長於法治與權力,而霍山則練就了一身精強的武功和法術。

楊金花奇道:

霍山?就是剛剛那個人麽?

穆桂英搖了搖頭,解釋道:

這是百年前的歷史,此霍山非彼霍山。其實波斯色目人中,霍山是個很普通的名字,而且,剛剛那個傢夥用的,也未必就是真名。

楊金花恍然道:

原來如此。

穆桂英繼續說道:

尼劄木年紀最長,又長於政務,最後做到了帝國的宰相,位高權重。歐馬爾和霍山跟他是舊友,又有同窗之誼,問訊都來投奔他。尼劄木也分別給了他們賞賜,歐馬爾愛做學問,得到了一處府邸和每年一大筆黃金,供他終生研究術數。而霍山則被封了一個官職。

可這位霍山野心勃勃,得到官職後不久,便結黨叛變,失敗後又被流放。在流亡期間,他四處傳教,最後不知如何得到了一個神秘組織的支持,佔據了一片地盤,訓練刺客,成立教派,稱為阿薩辛派,勢力之大,可以與當時任何一個國家相抗衡。

他們根據地的中心,便在波斯的一處高聳陡峭的山上,稱為鷹堡;。

而那個支持他的神秘組織,來源無人知曉,不過據說極其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先知***時期。在阿薩辛派成立之後,便與其合二為一,專門從事暗殺與恐怖活動。

阿薩辛派以刺客聞名,他們行事極其隱秘,又非常善於偽裝,還十分虔誠,不懼死亡,有一種狂熱的獻身精神。以往抓住的刺客們,大多數都當場**了,很難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據說,霍山的鷹堡之中,有一處世外桃源,裡面流淌著美酒,牛乳,蜂蜜和清水,還有嬌媚的女郎,所有的刺客都曾經被邀請進入,在醉生夢死數日之後,被麻藥迷倒送出。霍山會告訴他們,這就天堂的樣子,只要一心一意為阿薩辛派效力,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死去之後便可以永遠居住於此。因此阿薩辛派的刺客們個個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眼中只有任務,實力十分可怕。

她說完這些,微微有些口乾,端起酒盞抿了一口酒。

辛子秋對數學史頗有研究,聽到歐馬爾的名字,知道這是***世界著名的大數學家,曾經著有《代數問題的論證》一書,在其中闡述了不少代數原理,並提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也算是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

至於三賢者之中的另外兩位,就是他的知識盲區了,不過聽著穆桂英娓娓道來這段歷史掌故,也覺得十分有趣,滿臉佩服地說道:

穆大帥真是見多識廣,連這麼隱秘的阿薩辛派,都瞞不住你。

穆桂英佯嗔道:

你這孩子少拍馬屁。其實我之所以知道這麼多,是因為我曾經和他們打過交道,說來也巧,那時候我差不多就是你這麼大,十幾歲的年紀...

她說到這裡,微微抬頭,兩眼望天,似乎在回憶一段極其難忘的往事。

楊金花是個急性子,見穆桂英話說到一半便停住不講,連忙說道:

娘,你就別賣關子了,從頭至尾講給我們聽一聽吧!

穆桂英嗯了一聲,猶自出神,半晌才緩緩說道:

那一段往事詭異驚心,我至今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三十年前,那時我還在驪山學藝,每日裡練功修道,無憂無慮。有一天,門派中來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是門中長輩從強盜手中救下的,憐她身世淒苦,便帶來了驪山,收在門下。她雖然年紀不算小,但按照入門先後,還是成了我們的小師妹。

這位姑娘長得嫵媚動人,明艷不可方物。從她一進了門派大廳,便滿堂生輝,在場的師兄弟們,雖然都是道法高深的修者,卻無不為之震動。自那以後,這位小師妹便得到門中所有人的萬千寵愛,所有人都搶著照顧她,陪她說話解悶兒。

楊金花笑道:

娘,這個什麼小師妹,難道比你還美不成?

穆桂英笑著啐了她一口,罵道:

沒大沒小,怎麼跟娘說話呢?你娘當時只是個十幾歲的糙丫頭,每天只知道練功,在地上摸爬滾打,可沒有人家好看...

她見到楊金花又要開口,伸手一指道:

不許打岔,再說話,我就不講啦。

楊金花趕緊住了口,穆桂英繼續說道:

之後又過了幾天,師尊的化身給了我們師兄弟一個任務,要去西夏前線,保護一位大人物。我出身綠林,那時候對朝廷官員成見很深,覺得都是些沽名釣譽的貪官汙吏,本不願意去。可後來才知道,我們要保護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范文正公。聽說是他,我才勉強遵師命前往。

范文正公,便是北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

辛子秋雖然對歷史一知半解,不過對范仲淹還是知道的,畢竟中學時候學過《嶽陽樓記》的課文,對他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十分欣賞和佩服。

穆桂英接著又道:

當時文正公戍邊西北,將整個防線打造得滴水不漏,又提拔了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堪稱我大宋朝頂梁支柱。有斥候情報傳來,西夏人畏懼他的本領,派了刺客要進行暗殺。

當時我們師兄弟到了前線,聽了這個消息,都有些不以為然,以為西夏再厲害的刺客,也不過是凡夫俗子,如何能進的了大軍的層層包圍之中刺殺主帥。師尊派我們來,完全是大材小用。

可後來才發現,原來我們簡直大錯特錯。第一個晚上,范文正公便遭遇了刺客,來人武功極高,更有一身奇怪的術法,在功力運轉到極致時,身子會變得幾近透明,可以輕鬆地隱入黑暗之中,而且速度奇快無比,幾乎如同瞬移一般,就和剛剛那個霍山一模一樣。

眾人回想起剛剛霍山向辛子秋髮出最後一擊時的詭異一幕,都紛紛心驚,這種神奇的身法,若是在黑暗之中,委實難以防備,難怪穆桂英會如臨大敵一般,毫不猶豫地祭出了自己的飛刀。

穆桂英又道:

當時我和小師妹兩人守在范文正公身邊,不怕你們笑話,我當時年紀小,隻道無人敢來行刺,便放鬆了精神,打起了瞌睡。結果刺客忽然現身在大帳之中,拿著一柄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文正公。

我一下子便驚醒了,但為時已晚,對這突如其來的異變毫無準備,再想用飛刀已經來不及了。可眼看刺客就要得手,小師妹卻不知何時已經擋在了文正公身前,用自己的身體為他擋下了這一擊。

就這麼一點點的工夫,我也回過神來,上前和那刺客戰在一處,那刺客武功一般,遠不如今日的霍山,所仰仗者無非是那奇詭的身法,因此沒有十幾個回合,便被我一飛刀打傷擒住。

這時外面守衛的軍士和我們其他的師兄弟們也已經趕到,眾人一起審問這刺客,卻一無所獲。這人一張波斯色目人的臉,從頭到尾一言不發,似乎只求一死。文正公手下的軍士用了十幾種酷刑,將他折磨得死去活來,卻始終問不出一個字。

我們開始還以為是因為語言不通,但後來請了通譯,換了好幾國的語言審問,最後那人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了一句:要殺便殺。;便再也不說話了,甚至連名字都不肯透露。

就在我們所有人束手無策之時,小師妹卻突然上前說道:諸位,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問出他的底細,但這逼供之法是我家族秘密,不能泄露。若是諸位信得過我,可以先行迴避,將他交給我一個人,不出一盞茶時間,我便能問出他的底細。;

她冒死救了文正公,在那個時候,誰會不相信她?而且既然沒人能問出個所以然,還不如交給她,死馬當活馬醫。於是所有人都點頭同意,任憑小師妹將這刺客帶走,誰也沒有阻攔。

果然沒過多久,小師妹便一個人折返回來,跟我們說了一切。原來這刺客名叫海珊,來自阿薩辛派。他們一行數十人,從遙遠的阿拉伯而來,為的是要圖謀一件大事。他們和西夏國王李元昊達成了某種協議,為他刺殺范文正公,用來交換一件東西。

這名刺客地位低微,只知道這麼多,至於具體的內容,根本語焉不詳。除此之外還交代了一些阿薩辛的來歷,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阿薩辛派的名字。

當時,眾人除了被刺客來歷震驚之外,都紛紛奇怪,小師妹究竟用了什麼辦法,居然這麼快就審問出了結果。而詭異的是,那刺客也從此失蹤不見。

小師妹隻說刺客被她用家族秘法殺死,卻拿不出屍體。因此有些人便懷疑她和刺客串通一氣,胡編亂造一番,將刺客放走。可我是不相信的,真要那樣的話,她何必要為文正公擋下那致命的一擊?

刺客正法之後,過了一段時間,軍營裡都風平浪靜,可在大宋打了幾場勝仗之後,西夏國似乎坐不住了,終於又派了一位阿薩辛刺客,只不過他們不知道我們驪山派已經來到軍營之中,小心防範之下,自然又失敗了。

這一次還是小師妹來審問,可我當時年少不懂事,對別人的秘密十分好奇,便用了師尊賜給我的一道隱匿符籙,偷偷跟在小師妹身後,想要瞧個究竟,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放走了刺客。

只見她拖大綁的刺客來到了一個僻靜之處,找了個沒人的帳篷進去,我以為我會聽見裡面的慘叫聲和求饒聲,但帳篷裡傳來的,只有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這聲音極其怪異,好像是蛇在樹皮上爬,又像是老鼠在啃噬木頭。

我實在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思,於是偷偷將帳篷割開一角,偷偷瞧去,這一看之下,可把我嚇了一跳。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