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175章 皇帝要給你表演「三請三讓」
一場新官開會,開得皆大歡喜,領導明確目標,下屬嚴格執行。

查陳執中,就如狄詠所言,就得圍繞他的家查,禦史台的這些差吏其實不太堪用,還是得找馬義山來,盯著,死盯著。

使點錢也行,陳執中家大業大的,家中小廝僕人夥夫無數,收買一兩個給消息的也不難,反正陳執中家裏什麼狗屁倒灶的事情,狄詠都要聽一聽。

這事得要點時間。

大理國主覲見大宋皇帝陛下的事情來了。

這種事情,得大朝會,文武百官齊聚,還得弄不少儀式,以為待客之道。

狄詠作為禦史台二把手,站在人群第四排第一個,他爹站在第一排第三個。

大殿門外,各種呼喊,鴻臚寺的官員們忙前忙後。

只等各種儀式結束,才有人喊:「大理國主覲見!」

段思廉帶著一個老臣,走了進來,沿途往前,百官注目。

一直往前走,快走到最頭前,路過一人,正是狄詠,狄詠正對著段思廉嘿嘿發笑。

段思廉連忙低頭走過,到得最頭前,皇帝陛下也起身了。

「外臣段思廉,拜見大宋皇帝陛下!」段思廉躬身拱手!

「免禮免禮,國主遠來,一路辛苦!招待不周,還望見諒!」皇帝陛下客氣非常。

招待倒是周到,這是客氣話。

「皇帝陛下客氣,一路而來,招待隆盛,外臣再謝陛下厚待!」段思廉再拜。

「國主滿意就好,滿意就好!」皇帝似乎還真怕招待不周。

「皇帝陛下請見國書!」段思廉辦正事了,左邊轉頭,看了狄青一眼,稍稍回頭,看了狄詠一眼。

「國主,請!」皇帝何等仁義,親自起身作請,還微微俯首點頭。

段思廉拿出國書遞給身旁老臣,那老臣接過,開始讀:「承天大宋仁德聖皇帝在上,大理國主段思廉頓首大拜安康,寰宇居中,紫薇帶首,有天朝上國,奉天承運,尊名大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恩披我邦,德澤四海……逢我邦亂事……上國天兵,雷霆萬鈞……亂臣伏誅,陰霾盡掃,還於正統……」

把大宋一通誇,然後說大宋對大理之恩德。

讀著讀著,那老臣忽然不讀了,目瞪口呆看向段思廉……

段思廉眉宇一收,頭一點,示意繼續讀!

那老臣還是不讀,只是發愣了一般,獃獃看向段思廉,顯然他還不知道這件事,段思廉大概是怕他知道了,要鬧起來,鬧起來怕是後果不堪設想……

老臣不讀,段思廉自己開口:「還請大宋皇帝陛下冊封外臣為國公,永襲世代!」

這話一出口,滿朝之人,全部都愣住了,這啥事?咱也沒想到啊!

皇帝陛下似乎也「沒想到」,連忙開口:「不妥不妥,此事不妥,先太祖有言,大理非我之土也,我大宋豈能覬覦外邦?」

有個詞,叫作三請三讓!

就是我請你三次,你推讓三次,如此儀式之後,你才答應。比如朝廷有功勛臣子要致仕退休回家養老,臣子致仕一次,皇帝不準,然後又請,皇帝又不準,三請,皇帝還不準,但是念及臣子老邁,無可奈何,就準了。

這是臣子的面子,也是皇帝的恩德情義。

皇帝要為你表演成熟套路:三請三讓!

段思廉懂,所以再請:「陛下容稟,我大理分封建國,各地豪強並起,幾番權傾朝野,無數同胞刀兵相見,此乃段氏之罪也,治國之德,大理遠去大宋遠矣,國無豪強,亦無內亂。外臣願以大宋之法治國,從此為大宋之臣,願大理百姓,世代再無同室操戈之苦!」

狄詠聞言,心中大讚:段思廉,有水平!

皇帝再讓:「國主之心,朕也知曉,奈何此事,終究不妥,有違太祖之言,更難取信天下,若是允之,天下外邦,便以為我大宋恃強凌弱,強佔他國!實為不妥!」

「陛下,太祖之時,吳越錢氏家國投獻,史書而下,一樁美談百年!而今我大理投獻,何以就不允了?難道大宋天朝之仁德,披澤吳越,卻獨獨不允大理?」段思廉再言,語重心長,躬身而拜!

高水平,超級高水平!比法蘭西的投降水平高多了。

狄詠心想,我還真小看你了,有這水平,何必投獻?

呃……想錯了……政治不正確了。應該是水平不低,就是怕死了些!

第三請了,皇帝看了看一旁的起居郎,起居郎就是專門詳細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官員。把皇帝的言行記錄成書,書名《起居注》,是古代朝廷的重要史料記錄。起居郎,也就是常說的史官。

待得起居郎停筆了,記好了,皇帝也裝了好一會的思索,然後開口問:「諸位卿家,此事,朕倒也是意料之外,實在不好定奪,不知諸位有何見解?」

段思廉暗暗嘆了口氣,終於算是完成任務了,還轉頭看了一眼狄青,狄青正一臉震驚看向他,演技正好。

看看狄詠,狄詠在笑,笑得毛骨悚然。

大佬們開口吧,陳執中先說:「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因為此事,知者倒也罷了,不知者,定然以為我大宋趁虛而入,實非君子所為!」

皇帝頭一偏,看向梁適!

梁適看著皇帝的表情,心中一猜,微微瞭然,試探開口:「陛下,此事吧,臣以為,可……可……」

「有話直說!」皇帝催促一語。

懂了,梁適再言:「臣以為,此事可受之,也如大理國主之言,大理國內豪強紛爭經年不休,非大國不足以平之,大理國主想來平日裏舉步維艱如履薄冰,如錢氏世代公卿,也是美事!」

皇帝點點頭,接著左右去看,誰還發言?

狄青發言了:「陛下,此事,臣以為,興許還有更為穩妥之法!」

「說來聽聽!」皇帝抬手。

「大理之國,非黨項之賊,不可輕易據之……」狄青倉促之間並未想好此事,就是覺得這事這麼輕易答應了,總覺得哪裏不對。

段思廉看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當真是大開眼界,什麼是朝堂?什麼是大國朝堂?終於是見識了,滿屋子演員!

要不,你們把國家還給我吧,我自己回去治理?

狄詠更是大急,不好不好,不妙不妙,老爹你可別胡說……

狄詠也要開口,抱著笏板,幾步上前:「陛下,臣有一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