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210章 胡瑗大受震撼
邙山有個活閻羅,半路去了一個馬義山。

汴京裡還有一個狄學士,狄學士最近有些閑,一直忙忙碌碌的,突然閑下來還有點不適應。

不過有一件事一直拖著,終究還是要去解決一下,那就是宋體字的事情,宋體字不是主要,主要的是得去見胡瑗。

硬著頭皮還是得走一趟,胡瑗早就等著狄詠了,倒是拿捏得死死的,便是等著狄詠上門來挨一頓……勉勵。

狄詠堆出一臉的笑,又來老套路:「夫子,學生近來練字勤勉,書法長進不少……」

胡瑗點著頭,表示出一點點點的欣慰:「不錯不錯……」

「夫子,學生此來,便是想要取一下《印刷用字通鑒》,倒也不知夫子與眾位博士是否已經編纂完成了?」狄詠問著。

胡瑗老神在在,反問一語:「倒也不知你近來可把《事功論》完善了?」

狄詠一口涼氣倒吸,薑還是老的辣,這是一命換一命的節奏啊?

啊……

頭疼!

得想個辦法……

忽悠,接著忽悠……

但也不能真的全靠忽悠,還得弄點乾貨。

「學生近來深思良久,想出了一門學問,此學問乃事功一道的分支,已然初具雛形,正要與夫子稟報一番……」其實《事功論》,對於狄詠來說就一個障礙,那就是其中的哲學發散。

但是這個時代的學術學派,最看重的就是其基本的哲學思維,所以狄詠現在是真不願意去完善事功論,只能退而求其次,弄一點不帶深層次哲學的學問來。

胡瑗聽得狄詠之語,立馬也起了興趣,問道:「是何學問?說來與老夫聽聽!」

狄詠答:「管理學!」

「管理學?」胡瑗聽得這般新奇的名詞,有點摸不著頭腦。

「對,就是管理學,所謂管理學,就是研究人與事的管理之法,探究其中規律,尋找管理一切人與事的辦法,探索管理各種人與事的模式,提高管理之有效性,以便更好的做成各種事務……」狄詠這可不是忽悠,他正兒八經上過管理學的課,考過管理學的試。

胡瑗聽得狄詠一番話,自己先想了想,然後試問道:「那你這所謂管理學,豈不也是治國之道?施政之法?」

「不僅如此,聖人言,治大國如烹小鮮,聖人又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可見管理一事,大到家國,小到烹飪,皆是相通。管理學,即可治國,也可經商,還可治家,但凡涉及管理,皆可通用!」

事功嘛,發散一點來想,管理學,也是事功。管理學其實是很有意義的,科學而又有效的管理學,那就更加有意義了。

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更多來自工業化社會與商業化社會的經驗總結。倒也不一定說它的學術價值一定就比聖人言的高,而是說它的理論,更加直白直接,更加細緻。

聖人所言,其實很多也涉及管理學,這種管理學,更偏向哲學理論層面。

而現代意義的管理學,則更加偏向對一事一物的分析總結,相比而言,就好像是操作手冊一般。

「詳細說來,老夫與你參詳參詳!」胡瑗也不是好打發的,既然狄詠說了管理學,那就必須再問問這所謂管理學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但是管理學,也沒那麼簡單,還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透的,其中涉及各種學科交叉。

如何能最直觀的給胡瑗一個理論上的說服力呢?

狄詠想得一想,開始發揮了:「夫子,所謂管理學,就是探究一切人事的行為規律,就比如管理一個衙門,何以能達到最有效的管理呢?那就要先弄清楚這個衙門最重要的關鍵點在何處……」

「那一個衙門,最重要的關鍵在何處呢?」胡瑗又問,狄詠這還真說得點子上了。

「錢,一個組織,或者說一群人,一個群體,一個衙門,最重要的就是錢糧,做任何事,皆都是錢糧來去,所以,圍繞錢糧這個規律,便是管理重點的第一步……」狄詠還真有點乾貨。

幾言幾語,說得胡瑗連連點頭,面色認真非常,已然完全聽進去了,立馬又問:「既然錢是管理重點,那又該如何革新管理之法呢?」

「預算決算,也就是做計劃,每一年都需要做一個行政計劃,把大概要花的錢都做一個預算,也就是先把每年,乃至每個季度要花的錢先預測的計算一次,報備上級衙門審核批複。然後一年過完,再來決算一次,看看這些錢都是否花在了該花的地方,又是否都花到位了,超支了什麼,為何超支……這就是圍繞著錢來做的行政管理之法。把一切行政,都進行量化,所謂量化,就是以數字來表達,用數字來審核一切行政之事……」

狄詠說的,其實也不是什麼過於先進的東西,只是基本而已。

但這聽到胡瑗耳中,已然足夠先進了,甚至有些前衛,胡瑗聽懂了,卻更是疑竇叢生:「你這所謂計劃之預算決算,老夫明白了,當真是新穎,聽起來也很有道理,若是如此行政,定然是事半功倍……而你說的……量化?把一切行政都用數字來表達?這能如何行之?」

「不難,夫子,國家施政,本就如此,就拿如今戶部來說,每個州縣,丁口多少,土地幾何,稅收多寡,這就是量化。施政,還有方方面面,比如修橋補路,開溝挖渠,蒙學人數,縣學人數,州府學生人數,都可以數目論之。有了數目,就可更好制定計劃,比如今年要新修多少路橋,要多開多少溝渠,灌溉新地多少畝,蒙學人數要增加多少,縣學要擴招多少,這就是計劃,也是任務。主官以各種計劃任務施政,也以各種計劃任務花錢,便可大大減少懶政惰政之事,還能儘可能把錢都花在實際之處。又以各種數字為考核,升遷貶謫,皆在其中。此,就是管理學也!」

狄詠說的,就是一個現代國家的基本管理模式,也是企業的基本管理辦法。

胡瑗聞之大為驚奇:「按你所言,便是以數字管理國家?」

「然也,倒也可以這麼說,聖人所謂仁政,過於籠統,修橋補路,開挖溝渠,增加田畝,教化百姓,減少犯罪,諸如此類,這便是仁政,以這些數字治國,也就是仁政!」狄詠拉來聖人一桿大旗。

胡瑗沉思許久,有些消化不良,卻又大受震撼,口中一語:「你寫,先把這管理學……先把這數字治國之法寫出來,寫成書……老夫對你所言治國之法……怎麼說呢,還得論,辯論也,便是寫出來,讓朝堂上下來辯論,讓天下人皆來辯論。此法若真是可行,必是翻天覆地之革新也!」m.

狄詠大氣一松,終於算是「忽悠」過去了,對狄詠而言,比起哲學思辨,管理學簡單多了,連忙一禮:「學生回家就寫。」

「好好好……」胡瑗一邊說著,一邊起身,從桌案上拿出一本冊子,冊子不厚,兩三萬字而已,規範了三四千個常用漢字的印刷體。

狄詠連忙翻開一看,大笑:「多謝夫子,這就是學生要的宋體字!」

「若是你這數字治國之法真的能成,那這科舉怕是也要革新一番了,明算一道當為大科目……」胡瑗還想著頭前的事,宋體字與他而言,不過舉手之勞。

狄詠聞言一想,這還真是好事,數學一道,若是真獲得如此重視,那真是國家民族之大幸。

因為數學就是科學,任何科學,都是數學,一旦數學受到重視,成了科舉的大科目,那數學必然會蓬勃發展,就會自然而然發展出各種科學門類。

狄詠倒是真沒想到,弄一個「忽悠」胡瑗的管理學,會帶來這種連鎖反應。

既然真有這種連鎖反應,這管理學,必須弄好,不能當成忽悠了,得當大事來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