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132章 被欺負的公主與賭神
皇帝見得趙徽柔還問,便是一笑,笑得有些玩味,還反問:「柔兒,此番朕又給你物色了一個,比那狄家子還好,剛才就是在誇這人,朕也是想著你既是不喜那狄家子,便也不強求,換一個更好的就是……」

趙徽柔愣了,心想,我什麼時候說過不喜那狄家子了?

卻聽皇帝又道:「新尋的這人絕頂的好,此番進考,必然能中,文才斐然,思維敏捷,忠貞愛民,大公無私,最重要的是他有治世之大才,論策極佳,比狄家子好上幾倍不止。」

老爹騙閨女,越騙越真。

趙徽柔聽得皇帝把這人都誇上天了,搖搖頭:「我不信,不信他文才還能比得過狄詠……」

「你卻是不信?來來來,頭前他還寫過一篇奏摺,給你看看……」皇帝趙禎還真假意在找,其實案前也沒他要找的東西,真說起來,也就是狄詠頭前還上過一份《平南策》。

「哼!我不看!」趙徽柔頭一偏,這是要生氣了,要人哄……

「不看也罷,反正這次,便是無論如何也不改了,就他了!過幾日就下旨賜婚!」皇帝也虎著個臉,這戲要演全套。演這戲,也是為了最終再確認一下,避免到時候萬一還來個什麼反覆。

這回趙徽柔是真急了:「父皇,您是皇帝,您可是天子,怎麼能出爾反爾呢?」

「什麼出爾反爾?你說的是狄詠之事?」皇帝故意發問。

「對,你就是出爾反爾……」

「那事又未定,朕又未與他父親狄青說好,怎麼能算出爾反爾?挑駙馬,那就得挑嘛,有更好的,那肯定要換的。」趙禎一個浸淫人心幾十年的皇帝,忽悠起女兒來,那真是手拿把掐。

「我……我……」趙徽柔又急又氣,又氣又急,卻又說不出什麼真正直白的心思來。

「你什麼?有話你就說,你既是不喜歡狄家子,那自然不能勉強!但也總不能不嫁吧?」趙禎看女兒這反應,其實已經胸有成竹了,知道這事成了,卻是這惡趣味上癮了,非得再逗弄一番。

「我……那我就不嫁了!」小姑娘心性,說出來的話不過大腦。

「這還了得?適齡不婚,你可是想犯律例?」趙禎恐嚇自家姑娘,也是因為律法本就是如此,姑娘年紀大了不結婚,那可真是要犯法的,官府先會警告你,再不結婚,就要罰錢,再不結婚,那就拉你家人坐牢。

歷朝歷代皆有類似法律,人口就是這麼「逼著」生出來的。

「父皇……嗯……我不依,父皇就是欺負我……我就是不依……」姑娘家,就這招了。

趙禎也架不住女兒來這招,連忙起身去安慰,拍了拍頭,問道:「那要不……就嫁狄詠?或者看看朕又給你找的這個人?朕肯定是疼愛你的,給你找到滿意為止。」

「不找了,不找了不找了……就不找了!」撒嬌,或者撒氣。

「那那那……那就不找了,那就狄詠了!」趙禎已然笑出來了。

話說這,小姑娘臉一紅,低頭了,也不多說了……

得,妥了,就這麼回事了。問個確實的心意,還真煞費苦心。

趙禎大手一揮:「朕再寫封信給狄青,到時候一併送去,把此事談妥定下!你隻管回去等候著,莫要生亂,隻待狄青回信來了,朕就賜婚!」

小姑娘忽然一抬頭,眼珠子一轉,翻白了:「父皇明明知道,哼!欺負我……」

說完小姑娘轉頭就走,把屁股對著皇帝陛下,大不敬!

按規矩,這怎麼也得弄到宗正寺去打一頓板子,就打屁股……

皇帝陛下還笑呢,捋著鬍鬚,哈哈大笑……

此事另外一個當事人狄詠,完全不知道自己還是沒有擺脫這倒霉的公主,還高高興興去孫沔家。

大包小包自不用說,基本禮節,也是捨得花費的。

孫沔倒也不知道狄詠來得這麼快,聽得門外稟報,連忙吩咐人開始備宴,不過他倒是不急著出門,他也沒有必要親自出門去迎。

反而派人去叫自己的兒子孫之文,然後讓孫之文出門去迎接。

這一來一去的,倒是讓狄詠等了一會,門口來人,一個小年輕,一身的……贅肉,臉上帶笑,這一笑,眼睛都沒了,倒顯得有幾分憨態可掬。

「小弟之文,見過狄兄,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好傢夥,這大胖子,一看就是家裏有錢,沒錢還吃不出這麼胖來。

「客氣客氣,賢弟請!」狄詠自也是一臉的笑。

兩人入內往左,通過迴廊往正廳而去,狄詠還問呢:「賢弟平常裡喜歡一些什麼事情啊?」

孫之文倒也不內向,笑道:「打馬,牙牌,骰子,蹴鞠,相撲,皆是喜歡……」

狄詠立馬轉頭一看,人才,會玩,像個官二代。

什麼是打馬?就是宋朝特有的一種棋牌遊戲,類似麻將的模樣,卻是卡牌遊戲的打法,就是賭博用的。

牙牌,就是牌九,推牌九,這也是賭博,骰子自然也是賭博。

蹴鞠就不談了,看孫之文這模樣,也蹴不起來,只能看的份。這大胖子,相撲興許合適,奈何這官二代也不可能親自下場跟人打架。那這兩樣也就還是賭博了。

宋朝律法,明令賭博。隻奈何這一條已是形同虛設,從皇宮大院到販夫走卒,皆喜博戲,而且賭博的方法也越來越多,五花八門,連泡個茶都可以拿來比鬥。宋朝後來甚至有皇帝喜歡促織,也就是鬥蛐蛐,天下官員滿世界找蛐蛐往皇宮裏送。

李清照就是個賭神,最喜歡打馬,李清照除了詩詞,幾乎沒有什麼文章傳世,隻留下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皆是關於打馬的,比如《打馬圖經》,也就是打馬賭博秘籍。

在李清照另外一篇《打馬圖序》裏,她明確寫下了一段話:我李清照這輩子最喜歡賭博了,不論什麼賭博方式,就沒有我不喜歡的,為了賭博我可以不吃飯不睡覺,而且不論大賭還是小賭,我李清照從未輸過,為什麼我李清照這麼厲害呢?因為我精通罷了。(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巳。)

李清照一個官二代,抽煙喝酒燙頭……呃……是沉迷喝酒,經常懟人,愛好賭博,主動離婚,大宋文藝女青年、古今第一的女文豪。

可見這大宋朝的風氣……

孫之文看起來,也就是大宋官二代的標配了,反觀狄詠,他是西北鄉巴佬進城,一個樞相之子,完全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卻聽孫之文又道:「狄兄,可有一件大憾事,當時你那天下第一武道會奪魁,小弟卻不在現場,當真遺憾吶,也不怪小弟不去捧場,實在是當時隨家父去了南方……」

孫之文,這是在拉近關係,顯然也是一個靈光的人,拉關係的方式也是他擅長的,顯然他也認為狄詠有與他一樣的愛好,不然也不會搞個什麼武道會,這就是投其所好。

倒也不是孫之文有什麼錯,而是狄詠另類,按理說樞相之子,又在京中多時,豈能不喜歡博戲?你看晏幾道,十幾歲青樓都會逛了。

反而這孫之文,待人接物,言語談吐,甚至有點自來熟,有陌生人找話題也極快,還真是高情商的表現,擅長與人打交道。

狄詠聞言笑答:「無妨,今年還有第二屆。」

「那好那好,不知這第二屆狄兄可還去比鬥?」孫之文又道。

「如今有官身,倒是不方便了。」狄詠搖著頭。

「那倒是可惜了,小弟在京中,可有不少好友,平常裡多喜歡相撲,本還想拉著一起去為狄兄捧場的……」孫之文的好友,不用說,都是一幫官二代,喜歡看相撲不假,更喜歡賭錢。

幾番言語,已然入得廳內,狄詠上前見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