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151章 誒,就是玩……
皇帝得閱卷幾日,這是作為一個所謂好皇帝的基本工作態度,看著看著自然也就看到狄詠了,在狄詠這裏,他自然得多看看,畢竟是自家女婿。

看完之後,皇帝抬頭看向陪著閱卷的一眾學士,開口:「這狄子道之策論,別出心裁,說得一些未聞之事,可是確有其事?」

什麼事?自然是關於泉州與廣州的進出口商稅之事,狄詠文中開口就是幾百萬貫的,皇帝還有些不信,怕狄詠是信口開河。

一眾學士也不了解,互相對視著,也沒個準話,還得是歐陽學士開口:「不若把此子召來一問?」

「召來!」皇帝趙禎一抬手,繼續閱卷,一份一份往後翻。

不久之後,狄詠自是來了,與眾人見禮,躬身站好。

皇帝開口問道:「廣州泉州之地,果真有如此富庶?你這策論裡,進出口稅的事情倒是好策,該行之。但你說一年至少可得五百萬貫,是真是假?」

「回稟陛下,當真!萬萬不敢欺君,臣此番去得兩廣,便是廣州一地,胡番無數,港口之內船帆如林。還知泉州之地比廣州更甚,在泉州常住的胡番就計萬數之多,一個個富甲一方,進出口稅之法若是嚴格施行,一年五百萬貫不在話下,七八百萬貫也有可能!」

狄詠篤定非常,不僅因為他去了一趟兩廣,更因為他大致知道歷史上東西方貿易的規模。

歐陽修是最擔心狄詠的,還怕狄詠信口開河,說道:「子道,你可莫要憑空想像才是,福建路泉州,刺桐港倒是有名,也曾聽人說起胡番貿易頗多,當真能多到這個地步?」

「老師有所不知,胡番在泉州,隻為三物,瓷器,絲綢,茶葉。福建德化出好瓷,福建也出好茶,絲綢也是不差。福建路雖然偏遠,卻也是得天獨厚之處。此三物,到得胡番之地,皆與黃金等價,可見其中暴利。出口商稅,便是翻倍來收,那些胡番商人依舊還會趨之如騖!所以學生才敢如此篤定!」

狄詠說完,看向眾人,卻還是能從許多人眼中看出將信將疑的態度。

狄詠又道:「陛下,真假倒也無妨,可先把進出口商稅之事施行起來,不需明年,便是兩三個月便知了,臣若信口開河,甘願受欺君之罰!」

趙禎聞言,倒是基本信了,已然大喜:「好,若是朝廷真能每年多出五百萬貫度支,朕記你一大功,給你陞官!」

就等這句話了,別食言,狄詠為了讓趙禎不食言,還道:「只要施以重稅,嚴格管轄,一年不得五百萬貫,臣願辭官歸鄉。」

這就是對賭協議了,跟皇帝賭一把。也是逼著皇帝到時候不能食言。這結果倒也不用等一年,兩三個月就能知道一年的結果。

皇帝趙禎左右一看,笑道:「好,倒也無妨,待得殿試一過,這制定進出口商稅條例律法之事,便託付與你,另在三司選派幾個得力之人幫襯,把此事做好。到時候再派欽差往泉州廣州督導此事。」

皇帝當真樂見其成,這件事對於朝廷而言還真是百利而無一害,成是肯定成的,就看最終能收到多少錢。如果真如狄詠所言一年五百萬貫,窮逼皇帝趙禎做夢都能笑醒。

歐陽修還是一臉擔憂,真怕這個不靠譜的弟子又出什麼麽蛾子,到時候收不到五百萬貫,那還如何下得了台?真辭官回鄉不成?

倒霉玩意,盡沒事找事。

歐陽修還撇了狄詠一眼,心想,得教一教狄詠為官之道了,官不是這麼當的,沒事就給自己找個退路都沒有的麻煩事,這麼當官如何持久?總有栽的一天,沒有人可以事事皆成,總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狄詠還在意外,因為他這名次還沒定呢,具體的官職還沒有當到手,一個樞密院承旨,負責戶部度支的事情,不免有點意外。

卻也知道,這回可算得是他作為文官以來的第一件差事,還是皇命之差,這事如果做好了,那起步就順暢了,還有一個對賭協議,平步青雲啊,扶搖直上啊,出將入相啊!

「陛下,臣定然辦妥此事!」狄詠躬身一禮,乾!起飛!

「你去吧,回家好好準備殿試,朕很看好你!」皇帝這話可能不一定是說給狄詠聽的,更像是說給在場諸多學士們聽的,暗示的意思也直白,就是狄詠,名次不能低了,你們看著辦。

狄詠躬身退走。

皇帝接著看卷,也要與眾人商議一下殿試考題。

眾人七嘴八舌,有人說這個,有人說那個。

皇帝大多不語,依舊不斷翻閱試卷,待得眾人商議得差不多了,皇帝忽然開口:「不若……以大理國之事為題?教眾多考生簡短而答,三五百字即可,此事正是朝廷如今之困局,當是集思廣益之時,且看看眾多士子之見解……」

狄詠算是徹底把大宋朝的許多事情給改變了,這題目,顯然不是皇帝陡然興起,而是皇帝早已想定,但是這緣由並非皇帝口中所言,因為解決之法狄詠早已上奏。

皇帝此舉,就一個目的,他是真想看看還有沒有人能出得狄詠一般的務實之法。

皇帝,也求賢如渴。如果再來幾個比得上狄詠的大才,那才是大宋江山社稷之福。

其實也是皇帝潛意識裏,已經把狄詠當做人才的標準了。

歐陽修聞言想得一想,答道:「大理之事,當真為難,臣也思索良久不得解決之法,此番也好,廣開言路,集思廣益,便聽聽考生們的見解。」m.

皇帝看了看歐陽修,心中有笑:謀略一道,你比你那弟子可差遠了。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皇帝點著頭,定下了,殿試之題,就言大理破局之法。

……

三月廿二,左掖門外,近千人的隊伍列班站好,等候召喚。

皇城之內,也是忙作一團。

大殿之中,一張一張的條案,筆墨紙硯都備好,考題也發放了。

待得鼓聲,眾多士子隨著內侍引路魚貫而入。

劉幾與狄詠並行,劉幾已然激動不已,又是緊張不已,不斷深呼吸。

再看左右之人,皆如劉幾這般,一個個面色緊張,有人手腳在抖。

這是為何啊?

狄詠有些不解,輕聲問劉幾:「伯壽,緣何如此忐忑?」

劉幾轉頭,一臉的激動:「要見天顏,聖人之面,天子之尊,豈能不忐忑?人生在世,得見天顏,何其有幸!」

見個皇帝,用得著這麼激動?

還別說,就有這麼激動。這天下能見到皇帝的人本就少,哪怕是今日這些進士之人,其中大多數人這輩子可能也就只能見到這一次皇帝,因為大多數人哪怕當官,這輩子也再沒有機會見到皇帝了,只能在各地輾轉。

能在朝廷中央工作,能升入中央為官,那也是整個官員隊伍裡的極少數鳳毛麟角。

今日,是絕大多數考生的人生巔峰!人生唯一一次走入皇城,唯一一次見到天子。

狄詠想明白之後,也能理解。

真入得大殿,狄詠左右去看,卻又發現並沒有一個考生真敢抬頭去看皇帝……

皇帝在高台當面,所有人都是低頭躬身,緊張兮兮,還有人已經兩股戰戰……

狄詠搖著頭,嘆息一聲,這一刻,他才真切感受到皇權的至高無上,讀書人的信仰集於一身,這種發自內心、來自基因與骨髓的崇敬崇拜,不比狂熱的宗教信徒差分毫。

全場考生,唯有狄詠一人在此刻抬頭,去看高台之上的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一眼也看到了狄詠,還與狄詠笑了笑。

也有一旁的歐陽修注意到了唯一一個與眾不同的狄詠,連忙皺眉擺頭示意,示意狄詠不要如此無禮。

狄詠便也低下了頭,只等內侍來帶路落座。

一到座位,狄詠蛋疼了。

這題目叫狄詠怎麼答?他早已答過了!但是他答的內容實在不適合寫在考卷上讓人傳閱。

那還怎麼答?

皇帝陛下,你這不是為難我胖虎嗎?

狄詠又抬頭了,一臉為難看著皇帝,你坑我?

皇帝還在笑……他豈能未料想狄詠看到題目時候的反應?

誒,就是玩,玩你狄詠。當然,也不是真要玩狄詠,家國大事,豈能玩笑?大理之事,就是時事之困。

玩是吧?狄詠提筆就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