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59章 以退為進,臣願百死
後殿,皇帝趙禎坐在頭前,葉一袖落座中央,與皇帝七八步遠,正在調試琴弦。

狄詠落座一旁,除了剛來時候的寒暄,並無多少交談,狄詠也能看出今日皇帝顯然不太開心。

琴音起,十面埋伏。

琴弦一動,皇帝趙禎陡然坐正,眉宇一挑,似也能感受到樂音之中的那一種急切急迫……

一旁不遠還有殿前司指揮使李璋,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一曲,不免心中還想起了狄詠的那一首《破陣子》。

狄詠卻沒有心思去聽音樂,心中想的是其他,皇帝今日不高興,顯然就是因為邕州之事。

想到這裏,狄詠心中立馬反覆權衡,反覆思索,機會就在眼前,必須要抓住。

琴弦已罷,葉一袖有一種脫力之感,今日太過緊張,當面乃是大宋皇帝陛下,由不得她不緊張,好在一曲殺伐完成得並無差錯,便是大氣一松,暗暗慶幸。

琴音停了許久,皇帝才開口:「如此殺伐,動人心魄,非親身經歷不足以作出此曲!」

「陛下聖明!」狄詠答著。

皇帝忽然笑了笑:「你狄家人吶,當真擅長衝鋒陷陣!」

這不是廢話嗎?大小幾十仗,戰陣幾十年,品牌保證!不是因為品牌太過硬了,用得著召到京城裏來看守著嗎?

但狄詠還得答:「陛下謬讚!」

「邕州之事,你可知曉了?」皇帝忽然又問。

來了,來了來了。狄詠忽然表現出一種熱血上湧,起身拱手:「陛下,邕州蠻人爾,也敢妄自尊大,不敬我天朝上國,此等賊寇,必要戮盡,方可震懾宵小!臣狄詠,雖不及弱冠,卻願勇立陣前,誓要誅殺此賊,望陛下恩準臣往邕州衝鋒陷陣!」

昨夜,狄青還告誡狄詠不可表露出對於領兵出征的急切心理,此時狄詠忽然如此說話,顯然心中有了一番自己的思慮定奪!

皇帝聞言,淺笑答道:「你為國之心,朕已知曉,奈何你還年幼,作為領兵將帥,卻不夠格,作為衝殺軍士,去又大材小用,不必著急……」

狄詠接下來要說的話就是他的思慮定奪之策,只聽狄詠說道:「陛下莫不是要家父領兵出征?陛下,家父年老,身體大不如前,而且家父久居西北苦寒之地,而邕州乃瘟瘴之地,酷熱難當,只怕家父身體有個萬一,若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臣雖年幼,卻也久經戰陣,臣願與頭前一樣,再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還請陛下恩準。」

皇帝面前,狄詠是個少年人,是個思想還沒有真正成熟的少年人,有那麼一股子熱血,卻依舊是一個少年人。

所以狄詠可以在皇帝面前如此一通說,表示出一種為國家大事著急上頭的忠君之心,還直介面無遮攔去猜出皇帝想要狄青出征的想法。

然後以退為進,說狄青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而且還可能不適應廣西氣候,孝義之下,便要與父親狄青來個爭奪,代父出征!

這一刻,狄詠顯得年少莽撞,還有忠孝兩全,更還有些許自大。

卻是在皇帝看來,狄詠這種自大只是少年之氣而已,狄詠才幾歲?幾品官?豈能統禦數萬人馬?豈能服眾。

最重要的是,也不能讓人放心。家國大事,在祀在戎,哪裏能拿來開玩笑。哪裏有什麼不成功便成仁?只能成功,成仁有什麼用?

趙禎聞言沉默了片刻,少年人少年語,卻把趙禎之心攪動了起來,少年人狄詠忠義,這是趙禎能清楚感受到的,如今又拜在歐陽修座下,還是個才子……

大軍在外……

見得皇帝沉默,狄詠忽然又道:「陛下,臣願百死!還請陛下恩準。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隻願立功凱旋,受封受賞,不枉家國社稷,不枉狄家門楣!」

熱血男兒,不外如是。

「好男兒啊!」趙禎誇了一句,卻並不表態,隻問:「你父在家中可有與你商談過此事?」

這個問題,可得好好答,卻也不能拖遝,狄詠腦子在轉,口中在答:「家父有言,區區南蠻,萬餘人馬,疥癬之患爾,不足掛齒!」

這句話,表達了三個意思,第一,狄青自信。第二,狄青沒有什麼急著要離開汴京的想法,甚至對這件事都不太著急。第三,是暗示皇帝,朝廷之上,別的人興許對這事著急上火束手無策,到得狄青這裏,不過手拿把掐。

「嗯……」趙禎點頭,揮了揮手:「你且先回吧……」

「臣願百死陣前,建功立業,陛下……」熱血少年,還在說著熱血少年該說的話語。

「回吧回吧……朕有些乏了……」皇帝再擺手。

狄詠一臉遺憾地躬身告退。

狄詠一走,李璋慢慢走到皇帝近前,開口:「陛下,此事……」

皇帝先說:「不必多言,朕心中自有思慮。」

李璋立馬又退得幾步。

狄詠與葉一袖一同出宮,兩人走在寬闊的宮道之上,前有宦官帶路,後有侍衛跟隨。

剛才葉一袖聽得了隻言片語,雖不知道細節,卻也知道要打仗,忍不住問道:「押班當真要往邕州去打仗嗎?」

「某倒是百般想去,隻願剿滅叛賊,只是陛下與朝堂諸公嫌某年少,若是派某家父親去,唉……就怕他老人家身體撐不住南方瘴氣酷熱之毒,戰事倒是不要緊,就怕他老人家身體有個萬一……」

狄詠一臉擔憂,這話,是說給前面那些宦官與後面那些護衛聽的,做戲總是要做個全套的,他也知道,這番話也會傳到皇帝耳邊。

以退為進,直白直接,便是狄詠的計策精髓,與其在枱面下互相猜忌思索,不如就換個方式挑出來,也是進一步打消皇帝戒心。

狄詠有自信,他這個狄青兒子,才華橫溢之輩,名士大儒之徒,一定可以做狄青與士大夫、狄青與皇帝之間的潤滑劑作用,此時就要把這種潤滑作用發揮到最大。

葉一袖對這種朝堂大事不敢多言,問得一問之後,也只能滿心擔憂,時不時抬頭看一眼狄詠俊朗的臉……

卻見狄詠忽然也回頭看了一眼她,說道:「一袖姑娘不必擔憂,沙場戰爭,某見多了,來去自如,不在話下。」

就這一句話,葉一袖陡然又安心了幾分,更有幾分欣喜,欣喜於狄詠忽然說的這句話,便表示狄詠真的在意了她心中感受,這種感覺著實太好了!

兩人出得宮門,葉一袖有車駕等候,狄詠倒是步行而來,麾下楊得忠等幾個軍漢相隨。

狄詠正欲與楊得忠幾人結伴往武道館而去,忽然從不遠處走出來一個中年漢子,近前拱手,開口:「狄押班,我家主人請你一敘!」m.

--

作者有話說:

還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