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617章 他教得好,朕無罪也
趙仲針回家了,其實今天,他就是帶著情緒到狄詠這裏來的,雖然不是什麼仇怨之類的大情緒,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情緒的……

此時卻又帶著疑惑回家去,回家換了衣服,直接入宮。

趙曙坐在書房內,正在看諸般奏摺,趙仲針站在面前,禮節之後,欲言又止……

真說起來,趙曙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人,人都是這樣,不能用好壞來直接形容,就比如他此時對於處理政務,那真是認真非常,興許動力也來自早日親政的壓力,也想好好表現,表現給太后看是其次,表現給百官看是主要,更也是想要多多積累理政的經驗。

還有一點也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趙曙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親政不了,換句話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皇權會旁落,因為大宋就沒有這個例外,太后臨朝以往也不是沒有,時候不會長久。

對於兒子站在當面,認真的趙曙甚至都沒有過多的理會。

「父皇,兒臣有話想說一說……」趙仲針多少有些謹小慎微……

趙曙頭也不抬,隻答:「說來……」

趙仲針卻又沉默了,質問父親,質問一個皇帝父親,還真不知道如何開口合適。

趙曙也不理會,繼續幹活,每一份奏摺都看得極為詳細認真,批註也不用紅色筆墨,認真批註之後,也還會在末尾問一下太后與中書門下的意思……顯得格外謙虛。

也就是說,趙曙是真長進了,亦或者說,趙曙本身雖然不是如何優秀,但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

「父皇……兒臣想問一事……」趙仲針沉默許久之後,再開口。

「問,你問就是,期期艾艾,這是作甚……」趙曙依舊沒有抬頭。

「那兒臣就直接說了,還請父皇恕罪!」可見趙仲針此時心中的為難,年少本就存不住什麼話語,不問他今天覺都睡不著,偏偏又顧忌良多。

趙曙終於抬頭了:「你今天是怎麼了?」

「父皇,兒臣今日聽老師說了一句話,他說,天下任何人都可以有罪,獨獨天子不能有罪也,他說……他以自己之罪,換天子無罪!天子之罪,只在識人不明!兒臣就是想問這件事……」趙仲針終於是問出口了,問得隱晦非常。

「嗯?」趙曙再次抬頭,看著趙仲針,乍一聽,他沒聽懂,再一想,哪能不懂?

趙曙面色有變,問了一句:「他給你上的課?」

「嗯,老師說,這是他上的第一課……」趙仲針點著頭,卻又欲言又止,因為他還想問得更直白一點。

趙曙放下了手中的筆,身形坐正一些,靠著椅背,微微後仰,問了一句:「你是想問,朕是不是有罪?」

趙仲針不敢答,唯有沉默。

趙曙接著說:「哼哼……他教得好,朕無罪也!」

趙仲針明白了!瞬間就明白了!

「怎麼?你是來興師問罪的?」趙曙有些不高興,兒子就是兒子,爹就是爹,古往今來,這般情況,當爹的必然不爽。

「兒臣不敢!」趙仲針與這父親,也是典型的父親與兒子的交流方式,綱常倫理,心中雖然親密,但表面上卻一本正經。

「你不敢?不敢也不是來問了?朕有罪嗎?你說說,朕罪在何處?哪裏做錯了?旁人可以一片孝心,朕如何偏偏就不能了?人子孝父,人之常情!」趙曙對於這件事,他有自己的堅持。

趙仲針卻也問了一語:「父皇,那老師有罪嗎?」

趙仲針真的聰明,他不正面回答老爹的話語,用了一個問題。

趙曙立馬答道:「他自是有罪!」

「父皇,那此事之中,老師有功嗎?」趙仲針,有這個年紀所有的性格特徵,打破砂鍋問到底!

「他有什麼功?引兵闖宮之功?」趙曙氣不打一處來。

「兒臣也是不解,老師以自己之罪,換天子無罪……此語當真擾亂兒心……」趙仲針此時此刻,有一種我以為自己了解這個世界,但突然發現我其實不了解這個世界的糾結。

「他往自己臉上貼金,還想佔個人情道義?還想讓朕感恩戴德?豈不可笑?」趙曙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趙仲針點著頭,他也無話可說了,感情上、理智上,都在糾結,卻就是定論不了。

也許,這件事,一輩子也無法定論!

所以趙仲針再次沉默了……

趙曙來氣:「還有什麼話說?沒話說早早出宮,時候不早!」

趙曙這個父親,作為父親,他感覺很難受,有一種受到挑戰的感覺。

「兒臣……去了……」趙仲針慢慢退去。

趙曙心已然亂了,低頭看了一眼桌案,未拿筆,慢慢站起,左右看了一看,嘆了一口氣:「還想讓朕念你的好?笑話!當真歪理邪說,蠱惑人心……」

輕聲說完話語,趙曙慢慢走到書房門口,只見李璋走來,身後帶著一個人。

不等兩人行禮,趙曙開口:「何事?」

禮還是要行的,李璋才答:「回稟陛下,此乃皇城司押班楊得忠,得太后令,特來拜見陛下!」

「新任殿前司指揮使?」趙曙問著,也上下打量著楊得忠。

楊得忠跪地而下,頭已在地:「臣楊得忠,拜見陛下萬安!」

這事,終究這麼成了,歸根結底,還是太后意見最重要。

「起來說話……」趙曙心情其實不太好,但這事情也沒有他再發表意見的餘地了,心情也就更有些不好。

李璋還介紹著:「陛下,楊得忠,祖輩功勛也,皇城老差事,本就是殿前司出去的人,對於皇城防務極為熟悉,他自己也爭氣,不論是剿賊,還是上陣,皆有戰功無數,廝殺輩也,忠義無雙,以軍功累遷高位,膽氣過人,不比臣一輩子沒見過廝殺事……」

李璋很聰明,貶低自己,抬高他人。話語裡其實是有暗示的,就是在暗示狄詠闖宮這件事,說自己無能無膽……若換成楊得忠這般廝殺漢,狄詠必然闖不進來……

趙曙果然也是眼中立馬帶了光,表情都不一樣了,問了一語:「殺過多少人啊?」

楊得忠愣愣答著:「臣刀槍之下,當有三四十顆人頭……」

趙曙廢話沒有,頭一點:「隨著走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