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606章 社稷之重,臣不甚惶恐
太后其實也要一個名正言順,她心裏清楚明白,上一次,她是自己上趕著要臨朝聽政,受了不少氣。

這一次,她得要人百般請她求她才行,這就是名正言順。

所以太后左右一看,說道:「子道啊,朕知你之意,但朕……實在不願聽人詬病了……且問問諸位卿家之意,也問問官家之意,朕再仔細想想,再作定奪。」

狄詠心如明鏡,這些事情,也不用如何商量,話裡話外,意思明顯。

得有人出言不是?

狄詠轉頭看了看,其實目光也有聚焦,比如多看看司馬光,多看看范純仁呂誨呂大防,也看看宰相曾公亮,也看看歐陽修王珪等人……

司馬光得了暗示,心中其實有些猶豫,卻還是上前說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同意秦國公之言!」

「臣也同意國公之言!」

三個禦史,接連附議。

什麼是清流魁首?什麼是號召力?什麼是信任?

也不枉狄詠屁股挨了這麼多打。

也不枉狄詠今日豁出性命去撥亂反正!

更不枉狄詠如此忠孝無雙!

其他人附議與否,也無所謂了。要的就是這麼一個場面而已……

禦史清流,在這種事情上有足夠的代表意義。

太后還問:「也不知官家作何想法,官家若是不願,朕也萬萬不能越俎代庖……」

還他媽得皇帝親自表態。

問題又到了皇帝趙曙這裏……

趙曙的心態,其實是崩的……

他是如何也沒有料到,韓琦一走,竟然是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支持他的。這種夢幻與現實的交錯打擊,豈能讓人不崩心態?

話語問到這裏了。

趙曙依舊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轉頭就走,意思是我不要你這個臭太后多事。

要麼,點頭認了,還得說幾句孝順話語。

狄詠這些步驟,顯然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若是選第一個,那就是不孝順,他趙曙本就在孝順這件事上剛犯錯誤,剛剛罪己,立馬又不孝順了,那還談什麼明君聖君?

剛剛認錯認罰了,剛剛表示自己是受奸佞蒙蔽了,剛剛想表達自己其實是個孝順人,剛剛還聽許多人說自己將來會是明君好皇帝……

這人設一上去,轉頭就下來?

卻見趙曙起身與太后一禮:「還請母后輔佐在側,以家國安穩計,更拜謝母后不計前嫌,為兒查遺補缺!」

太后兩行清淚在落,微微抬手去拭,她一個女人,一個寡婦,求的是什麼?其實不求什麼,求的就是繼承了家業的繼子這麼一個態度而已……

這態度來了,太后不是如何感動,而是覺得……有些心酸。

「好,好啊……朕……既是如此,朕也就不推脫了,還請官家多多長進,也好讓朕早些頤養天年……」太后傷心之語。

搞定!

但還不能下班!

狄詠在等一件事!

女婿與丈母娘之間……

狄詠等著……

丈母娘果然不出所料,又開口說道:「朕乃老朽婦輩……其實本也不通政事,要問這朝堂百官,才智極佳者,朕這個老婦啊……倒也認不得幾個旁人,也不了解太多官員,朕隻問問,就是問一問諸位卿家,秦國公之能,足不足以輔佐社稷?」

等來了!

狄詠得說啥?

狄詠得說:「社稷之重,臣不甚惶恐!」

太后擺擺手:「不要你自己說,朕就是想聽聽旁人說,旁人若說你才能堪用,朕就信,旁人若說你還不堪重用,朕便也信。新君初立,諸事繁瑣,若要靠著朕這麼個老婦,卻是強人所難,治理國家,自然還是要靠能臣賢良……諸位,便說一說,秦國公之才能,可堪重用啊?」

這問題,其實就只有一個答案。

就問天下人,秦國公狄詠,才智與能力,差在哪?

要賺錢能賺錢,要識人能識人,要外交能外交,要打仗能打仗。

就問,誰能出來說一個秦國公能力差?

你可以說秦國公狄詠好色,可以說秦國公狄詠衝動,但你就是不能說秦國公狄詠沒有能力!

秦國公狄詠不僅有能力,而且能力大到無人可及!他功勞功勛就擺在那裏!

狄詠是清流,是君子,他得自己謙虛:「太后容稟,在場能勝臣者,數不勝數,能當大任者良多,臣更願意守邊關,逐胡虜!縱橫沙場,保家衛國!」

這話一出,滿場抬頭,連皇帝都抬頭了!

為什麼?

這話有點嚇人!

狄詠什麼意思?

狄詠意思就是,我他媽還是喜歡領兵打仗!

平常裡說這話,倒也沒有什麼……

偏偏今日來說這話,那就嚇人了。

今日之事,狄詠可不是沒錯的,擅自領兵闖入皇城!雖然情有可原,雖然可以理解,但這件事可嚇壞了不少人。

狄詠為什麼能做成這件事?不是狄詠官職高權柄大,就是因為他狄詠領兵日久,心腹親信皆馬首是瞻,皆信任他,沒有虎符大印,竟也能隨他調動來去。

狄詠之忠義仁孝,眾人皆知。

但你還想再看到未來哪一天,狄詠又有了委屈,一個衝動之下,又上演領兵入皇城的鬧劇嗎?

就問問,在場所有人,所有人,包括皇帝,還想看這鬧劇嗎?

不想吧?

那狄詠,就必須遠離軍隊,不能每天泡在軍中!

司馬光已然上前開口:「回太后話語,秦國公,才智俱佳,能力無人可及,堪當重任!」

王珪也毫不猶疑:「太后,臣以為,秦國公可為重任!」

連一直不說話的歐陽修都上前了:「吾徒子道,治國理政,定是旁人難及!」

最怕狄詠亂來的,還屬歐陽修!

曾公亮也開口一語:「以秦國公之功勛,在場百官,無人能及也,若非無奈致仕,本也該擔當重任!」

沒啥!

所有人都只怕一件事,隻擔憂一件事!

如今狄詠起複任用是一定的!

就是怕剛才狄詠一言,太后真應允了,讓狄詠為封疆大吏,主政西北幾路強軍之地……那這汴京城真是睡覺都睡不安穩。

誰知道哪一天,什麼事情把秦國公這位大老爺惹怒了,他一衝動,又轉身帶著兵馬來皇城了!

只要狄詠留在京城,遠離那些軍將,特別是遠離那些相熟的軍將,什麼都好說。換個樞密使,把那些狄詠親信心腹趕緊弄回西北駐地去,以後也別再來了……再也別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