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648章 到你這裡,我大宋就是第六世了
皇后一句話,把狄詠聽傻了,他太明白了,蕭觀音這肯定是誤會了!以為他狄詠是因為擔心他蕭觀音的安危,所以才如此保持距離,如此克制內心的情感,如此發乎情止於禮!

原來狄詠是這麼的為她著想,為她考慮!

狄詠暗罵一聲:媽的,癡獃文婦!林黛玉在世,林徽因附體!真真就是林徽因附體重生!不是林徽因,乾不出這樣的事!

隨便你怎麼想……

狄詠轉頭:「琪蘭朵,走吧!莫不真要死在此處……」

琪蘭朵看了看皇后,見皇后沒有什麼表示,微微轉身,再轉頭看一眼,見皇后還是沒有什麼話語,琪蘭朵身體徹底轉過去,先行了一步,再轉頭,皇后還是沒有說話。

如此,琪蘭朵才慢慢走到狄詠身邊,心中大氣一松,知道自己這條命算是活過來了。

琪蘭朵跟著了,狄詠邁步就出。

留得那癡獃文婦……忽然也起了身,往外想追得兩步,卻又止住身形,不是驚慌,卻也失措。

在她腦中,劇情顯然不一樣,皇帝漸漸冷落她,這是她的感受,狄詠這般一個當世無雙的男子,卻暗暗愛慕她,但卻一切都在為她著想。枷鎖在身,她也無可奈何……

有道是: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人的詩,道盡了這份悲傷……

從今往後,庭院深深深幾許,千裡明月有知心……

這是個多麼感人肺腑的故事?

蕭觀音自己都感動得涕淚俱下,幾步回到坐榻,往上一趴,便是嚶嚶在泣……

泣得片刻,蕭觀音再次坐起,提筆就來,填上一曲訴悲傷……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何君聽?

看得親筆墨跡,蕭觀音不免更是悲從中來,自我感動無數!

吹乾墨跡,好好摺疊,尋來一個香囊,裝好!走到門口,大聲一呼:「來人,把此囊送與宋使狄相公……」

狄相公剛回屋坐下不久,香囊就來了,打開一看,啊!我的老天爺!

回一首?

不回不回!這精神戀愛,不奉陪!柏拉圖什麼的,咱也不懂。

你要問狄詠對蕭觀音有沒有幾分好感?說沒有那是假話,但狄詠更是一個現實的人,人家是癡獃文婦,人家是林徽因,但狄詠不是梁思成,更不是金嶽霖!

把詞往香囊裡一塞,想得一想,這香囊……還是留著吧……

趙仲針在一旁,把這一幕都看在眼裏,卻也不好問,遼國皇后給狄詠送了一個香囊,裏面還有文字,這是什麼事情?

但凡是個正常人,都得瞎猜。瞎猜自己的老師不會這麼牛逼吧?

誒,真就這麼牛逼!

或者,老師不會為了歲幣之事……使起了美人計……美男計?

胡思胡思……亂想亂想……

問不這件事,趙仲針問正事:「老師,這遼國皇帝出獵了,想來至少五六日才能回,老師可想好了如何與之商談歲幣之事嗎?」

狄詠看著趙仲針,答道:「不必商談,大事已成,只等遼國皇帝回來,便可返京!」

「嗯?老師……什麼時候與那遼國皇帝談好的?」趙仲針驚訝不已。

狄詠想了想,說道:「事已至此了,已然做成了,便與你和盤托出……」

狄詠把遼國內部之事全部一說,又把其中關節利害一一分析清楚……

聽得趙仲針是目瞪口呆,驚訝太多,驚訝遼國內亂,驚訝狄詠順勢而為,驚訝狄詠臨時的變通與謀劃,驚訝狄詠竟是無聲之處已起驚雷。

還驚訝一語:「老師高明啊!學生當真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此一番,不論這場亂事誰人獲勝,老師之事,也必然能成!如此遼國,竟然被老師幾言幾語玩弄於鼓掌之間!」

狄詠擺擺手:「你當記住一點,危機往往也是機會,世間之事,本都是危機而起,一定要在危機之中看到其中的機會!」

「學生謹記,老師此言,便是臨危不亂之言!」趙仲針說著自己的理解。

狄詠卻搖頭:「非也,我之言,是把握機會之言,來日治國,也當如此,任何機會都要把握,深思熟慮,卻要果決果斷!宋遼之間,必有一戰,你要記住這句話,天下從無二日,世間豈有兩個華夏?居安思危,不可懈怠!但有時機,定要把握。」

趙仲針皺眉在想,問了一語:「老師,宋遼之間,當真必有一戰嗎?」

「你翻遍史書,可有如宋遼這般天下大勢,真能萬代長久的?遼,本就是虎狼之國也,內部尚且如此搏命紛爭,何況對外?仁宗陛下一朝不戰,你父皇一朝不戰,你一朝也不戰,難道你兒子一朝,還能不戰?」狄詠要把這個思想刻在趙仲針的腦子裏,不論趙仲針面對遼國的心虛是多還是少,都必須逼著他在內心裏有這個焦慮。

面對遼國越心虛,就越焦慮!

販賣了焦慮,才能販賣解決焦慮的辦法。

趙仲針也不是天真幼稚的人,知道狄詠這話是有道理的,爺爺不打,爸爸肯定也不敢打,他趙仲針敢不敢打?他自己也不打,來日,他的兒子孫子,豈還能不打?

總有一天要打……

趙仲針很焦慮!

他下意識想躲,想著自己也不願打這般的戰爭!遼不是夏,這戰爭若是打起來,那真是天都要塌了!但一想往後他的兒子孫子終究還是要打,趙仲針有怕,擔心不已,擔心自己的兒子孫子把這江山社稷給敗了……

這是一種循環的焦慮!狄詠強行販賣給趙仲針的,卻又是極為現實的焦慮,沒有一句假話!

狄詠還給他販賣一句熱血而又有道理的話語:「仲針啊,若是咱們這一代人有機會,那就一定要抓住,咱們若是能打這一仗,子孫萬代,就都不用打這一仗了!咱們打的每一仗,都是為了子孫萬代再也不用打仗。」

趙仲針聽得連連點頭,這是鼓勁的話語,鼓舞鬥志!年輕趙仲針,顯然真起了幾分鬥志!他本就是進取之人,發動戰爭對他而言,本也沒有什麼過多的思想束縛,又聽得狄詠這般鼓勵的話語,開口一語:「得準備,得好好為這場戰爭準備,萬事皆要多準備!機會若來,定然不能放過!」

卻是說完這話,趙仲針又罵:「滿場文武,當真朽木一般,竟是沒有一人能為長久考量,竟是沒有一人敢於說出老師這般話語,皆是短視之輩,隻念今朝有酒今朝醉,隻想著自己家有沒有多出幾畝田……殊不知,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日夜奮進,隻為兵出函谷,我大宋,到得父皇這裏,也不過第五世,卻已然好似千秋萬世無憂了……」

狄詠笑道:「到你這裏,我大宋就是第六世,天命在你,你醒悟了就好!一切還來得及。」

「學生定當不服老師教誨!」年輕人熱血起來了,心中暗自發誓!

卻是此時,門口牛勇走了進來:「恩相,汴京來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